宝宝发烧了,这几种情况你知道吗?
宝宝小的时候发烧,是常有的事,都说宝宝生一次病就会增加一些低抗能力,发烧也是要把体内的毒素杀死。那么爸爸妈妈都是怎么处理的呢,许多年轻的爸爸妈妈由于缺乏对发烧的正确认识,导致产生了许多误区,影响了宝宝的康复,有时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1.发烧了不给宝宝洗澡
其实给宝宝洗澡,是一种物理降温的其中之一,在没有用退烧药之前,物理降温还有用湿
毛巾敷头、枕冰袋、用酒精擦身,烧热的地方贴退热贴等,主要目的是使温度慢慢下降。所以让宝宝在温水里浸泡,是有利于宝宝的。
2.补充营养
有些爸爸妈妈看宝宝生病了,不爱吃东西,给宝宝大量补充营养,是不正确的做法。
宝宝因为高烧使消化酶的活性降低,影响消化功能,所以不能吃太油的食物,应给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还要给宝宝充足的水喝,可补充丢失的水份。
3.宝宝退烧了,爸爸妈妈以为病就好了,往往导致宝宝再次发烧或原有疾病加重而延误治疗。发烧只是某种疾病表现出来的一个单一症状,烧退只表明机体产热与散热的调节机制恢复正常,并不等于疾病痊愈。只有祛除病因,从根本上纠正疾病的发病基础,才意味着疾病治愈。
4.发烧就是病
宝宝生病就容易发烧,但发烧未必就是有病,因为宝宝体温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吃奶、运动、哭闹、穿得过多等原因均可使小儿体温暂时升高达37.5℃,偶而达38℃,尤其是新生儿或婴儿更容易受以上条件影响。另外,测体温的方法和时间也影响所测体温的真实数值,如腋表、口表、肛表所测数值依次相差约0.5℃,即腋表最低、肛表最高。测腋温的时间应以10分钟为佳。因此,宝宝体温暂时升高,只要全身情况良好,又无自觉症状,可认为正常。但当宝宝体温高于38.5℃时,则应引起重视。
另外,只要宝宝的体温没有高于38.5℃,不应口服退烧药,可使用物理降温暂缓,如果要吃退烧药,两次服药期间应最少间隔4小时以上。
1.发烧了不给宝宝洗澡
其实给宝宝洗澡,是一种物理降温的其中之一,在没有用退烧药之前,物理降温还有用湿
毛巾敷头、枕冰袋、用酒精擦身,烧热的地方贴退热贴等,主要目的是使温度慢慢下降。所以让宝宝在温水里浸泡,是有利于宝宝的。
2.补充营养
有些爸爸妈妈看宝宝生病了,不爱吃东西,给宝宝大量补充营养,是不正确的做法。
宝宝因为高烧使消化酶的活性降低,影响消化功能,所以不能吃太油的食物,应给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还要给宝宝充足的水喝,可补充丢失的水份。
3.宝宝退烧了,爸爸妈妈以为病就好了,往往导致宝宝再次发烧或原有疾病加重而延误治疗。发烧只是某种疾病表现出来的一个单一症状,烧退只表明机体产热与散热的调节机制恢复正常,并不等于疾病痊愈。只有祛除病因,从根本上纠正疾病的发病基础,才意味着疾病治愈。
4.发烧就是病
宝宝生病就容易发烧,但发烧未必就是有病,因为宝宝体温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吃奶、运动、哭闹、穿得过多等原因均可使小儿体温暂时升高达37.5℃,偶而达38℃,尤其是新生儿或婴儿更容易受以上条件影响。另外,测体温的方法和时间也影响所测体温的真实数值,如腋表、口表、肛表所测数值依次相差约0.5℃,即腋表最低、肛表最高。测腋温的时间应以10分钟为佳。因此,宝宝体温暂时升高,只要全身情况良好,又无自觉症状,可认为正常。但当宝宝体温高于38.5℃时,则应引起重视。
另外,只要宝宝的体温没有高于38.5℃,不应口服退烧药,可使用物理降温暂缓,如果要吃退烧药,两次服药期间应最少间隔4小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