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杭两日游碎碎念
今年计划中的一项是去外省旅游,但没想到就在3月底完成了,很意外的一次旅游,两天三夜,匆匆忙忙,沿途风景,着实让人赏心悦目。
第一站:寒山寺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古代诗人的感情总能用这么简短的四句诗就能表达得淋漓尽致。初入景点,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遁入心脾,闻着花香听着鸟语来到寒山寺的入口,在此处有一座江村桥,是古代买卖大米的交易点。看到这里,脑海中立即浮现一幕车水马龙的景象,仿佛置身其中。
进入寺院,悠悠然飘来一阵阵钟声,感受到船只靠边客人登岸的热闹场景。
第二站:木渎古镇
乾隆时期六下江南,便是在此处落脚歇息,可见此处饱含着帝王的多少衣食住行。苏杭毕竟是南方城市,北方人过去时候都会被山山水水所打动,木渎古镇也不例外,流水、木船、小桥,令人心旷神怡。
进入古镇,一条清清的河流在路的中间蜿蜒向前,河流两边垂满了杨柳,路的两边是一座紧挨着一座的古建筑,穿着古装在拍照留念的人随处可见,河流上摇曳的木船上飘来船家优美的歌声,美哉美哉!
更有帝王唱曲儿听戏、读书写字、落塌休息、游玩后花园等也一并在此体现。
当然,这里还有古时考生的考场,据说考生一次考试三天,吃喝拉撒全在一间狭小的屋子里,屋里面除了桌子和床榻,其他设施简洁到极致。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里,一股莫名的感伤油然而生,寒窗苦读数十年,最后竟只被这一张试卷而定夺前程,金榜题名时固然欣喜若狂,落榜后却也让人辛酸不已。
第三站:严家花园
一路同行的伙伴不停感叹:生在古代真的很幸福。可是我想说的是,生在帝王宦官或大富大贵之家,幸福至真。可是,如果身为寻常老百姓,未必有现在过得舒坦。所以人总爱在看到表象后攀比幸福,殊不知幸福却在我们自己心里。
坐落端正、门头威武、房梁气派等无处不在诉说着严家在古代是一个非富即贵的家族,能流传至今并被大多数旅游者们踏破铁鞋参观,其文化底蕴自然是任何语言所不及的。在此取景一二,不忍大家风范被照片所误传。
第四站:乌镇
一个小小的村子被开发成如此有名的景点,给浙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多少契机,可见浙江人的生意头脑不一般。进入景区前,导游一再强调,乌镇毕竟还是一座村庄,里面住着家家户户,曲径小道里虽免不了年龄稍长的人通过售卖当地特色纪念品赚钱糊口(糊口一词或许用的不恰当,但我始终觉得人无论富贵或贫贱到何种程度,勤俭持家和养家糊口定是首位),即便他们把买卖物品摆到了家里面,但一定不要踏入半步进入别人家。我不知道原因是什么,我猜想这或许是一种对别人隐私的尊重。
从“乌镇”村名来看,就是一个小镇,但这个小镇却不容小视。方圆数里,木屋瓦房,斑驳淋漓,年代久远都如实的在每一家每一户的房子上体现。走过曲径的小道,时不时有几户门口坐着老人,可见,年轻人喜欢热闹,大都搬出去住了,只剩下老人在此独守。
一座座房屋仿佛都坐落在水面上,打开后窗便能看到流水,观到绿荫,察到行人。在这里,生活节奏自然而然慢了许多,每一次跨出去的步伐都能实实在在的落到夹杂着青苔的石板地上,让人不由自主地摒去大都市的浮华,心里踏踏实实,舍不得时光流逝。
当然,除了这些,里面还有当地的特色传统:染布坊、三白酒、茅盾故居等。品一口三白酒,浓香醇厚;扯一块染布坊的蓝底白色印花做成的头巾 ,仿佛自己也成了小镇里的人; 观一眼茅盾故居里张贴的字画,大气滂沱。
第五站:清河坊
吃货免不了俗,逛吃逛吃也是旅游必备,清河坊便是满足味蕾和视觉的地方。或许是离上海较近的缘故,这条类似步行街的地方有随处可见旗袍店、丝巾店;又或许是被现代化商业大势所趋的影响,里面少不了各种化妆品店、快餐速食店;当然,当地的传统小吃还是保留了许多:姑嫂饼、老杭帮等。无论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厉害,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的特色,被完全同化似乎有那么一些困难。
第六站:杭州西湖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有园林,杭州有西湖。说到西湖,我们第一反应应该雷同,比如说有雷峰塔、断头桥、苏堤、三潭映月等等。话说当年许仙与白娘子便是在这西湖相会,最后水漫金山被法海镇压在雷峰塔下,不管这传说是真是假,但故事却唯美动人,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这便足以。让我们唱着这首歌感受一下西湖泛舟时记录下来的美景吧。
啊啊啊啊 啊啊啊啊
西湖美景 三月天哪
春雨如酒 柳如烟哪
有缘千里来相会
无缘对面手难牵
十年修得同船渡
百年修得共枕眠
若是千牙年呀有造化
白首同心在眼前
若是千牙年呀有造化
白首同心在眼前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夕阳西下,听着船桨划水的哗哗声,苏杭之旅结束了,禁不住感概时光流逝,岁月如梭。随着年龄渐长,我们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任性地听从自己的内心,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勇敢、不坚强、不敢作敢为、不勇于担当,而是因为我们内心的声音不一定是正确的,我们要顾及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顾及到自由下的不自由,顾及到不同下的共同。
第一站:寒山寺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 |
古代诗人的感情总能用这么简短的四句诗就能表达得淋漓尽致。初入景点,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遁入心脾,闻着花香听着鸟语来到寒山寺的入口,在此处有一座江村桥,是古代买卖大米的交易点。看到这里,脑海中立即浮现一幕车水马龙的景象,仿佛置身其中。
![]() |
进入寺院,悠悠然飘来一阵阵钟声,感受到船只靠边客人登岸的热闹场景。
![]() |
第二站:木渎古镇
乾隆时期六下江南,便是在此处落脚歇息,可见此处饱含着帝王的多少衣食住行。苏杭毕竟是南方城市,北方人过去时候都会被山山水水所打动,木渎古镇也不例外,流水、木船、小桥,令人心旷神怡。
![]() |
进入古镇,一条清清的河流在路的中间蜿蜒向前,河流两边垂满了杨柳,路的两边是一座紧挨着一座的古建筑,穿着古装在拍照留念的人随处可见,河流上摇曳的木船上飘来船家优美的歌声,美哉美哉!
![]() |
更有帝王唱曲儿听戏、读书写字、落塌休息、游玩后花园等也一并在此体现。
![]() |
![]() |
![]() |
当然,这里还有古时考生的考场,据说考生一次考试三天,吃喝拉撒全在一间狭小的屋子里,屋里面除了桌子和床榻,其他设施简洁到极致。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里,一股莫名的感伤油然而生,寒窗苦读数十年,最后竟只被这一张试卷而定夺前程,金榜题名时固然欣喜若狂,落榜后却也让人辛酸不已。
![]() |
第三站:严家花园
一路同行的伙伴不停感叹:生在古代真的很幸福。可是我想说的是,生在帝王宦官或大富大贵之家,幸福至真。可是,如果身为寻常老百姓,未必有现在过得舒坦。所以人总爱在看到表象后攀比幸福,殊不知幸福却在我们自己心里。
![]() |
坐落端正、门头威武、房梁气派等无处不在诉说着严家在古代是一个非富即贵的家族,能流传至今并被大多数旅游者们踏破铁鞋参观,其文化底蕴自然是任何语言所不及的。在此取景一二,不忍大家风范被照片所误传。
![]() |
第四站:乌镇
一个小小的村子被开发成如此有名的景点,给浙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多少契机,可见浙江人的生意头脑不一般。进入景区前,导游一再强调,乌镇毕竟还是一座村庄,里面住着家家户户,曲径小道里虽免不了年龄稍长的人通过售卖当地特色纪念品赚钱糊口(糊口一词或许用的不恰当,但我始终觉得人无论富贵或贫贱到何种程度,勤俭持家和养家糊口定是首位),即便他们把买卖物品摆到了家里面,但一定不要踏入半步进入别人家。我不知道原因是什么,我猜想这或许是一种对别人隐私的尊重。
![]() |
从“乌镇”村名来看,就是一个小镇,但这个小镇却不容小视。方圆数里,木屋瓦房,斑驳淋漓,年代久远都如实的在每一家每一户的房子上体现。走过曲径的小道,时不时有几户门口坐着老人,可见,年轻人喜欢热闹,大都搬出去住了,只剩下老人在此独守。
![]() |
一座座房屋仿佛都坐落在水面上,打开后窗便能看到流水,观到绿荫,察到行人。在这里,生活节奏自然而然慢了许多,每一次跨出去的步伐都能实实在在的落到夹杂着青苔的石板地上,让人不由自主地摒去大都市的浮华,心里踏踏实实,舍不得时光流逝。
![]() |
当然,除了这些,里面还有当地的特色传统:染布坊、三白酒、茅盾故居等。品一口三白酒,浓香醇厚;扯一块染布坊的蓝底白色印花做成的头巾 ,仿佛自己也成了小镇里的人; 观一眼茅盾故居里张贴的字画,大气滂沱。
![]() |
第五站:清河坊
吃货免不了俗,逛吃逛吃也是旅游必备,清河坊便是满足味蕾和视觉的地方。或许是离上海较近的缘故,这条类似步行街的地方有随处可见旗袍店、丝巾店;又或许是被现代化商业大势所趋的影响,里面少不了各种化妆品店、快餐速食店;当然,当地的传统小吃还是保留了许多:姑嫂饼、老杭帮等。无论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厉害,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的特色,被完全同化似乎有那么一些困难。
![]() |
第六站:杭州西湖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有园林,杭州有西湖。说到西湖,我们第一反应应该雷同,比如说有雷峰塔、断头桥、苏堤、三潭映月等等。话说当年许仙与白娘子便是在这西湖相会,最后水漫金山被法海镇压在雷峰塔下,不管这传说是真是假,但故事却唯美动人,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这便足以。让我们唱着这首歌感受一下西湖泛舟时记录下来的美景吧。
啊啊啊啊 啊啊啊啊
西湖美景 三月天哪
春雨如酒 柳如烟哪
![]() |
有缘千里来相会
无缘对面手难牵
![]() |
十年修得同船渡
百年修得共枕眠
![]() |
若是千牙年呀有造化
白首同心在眼前
若是千牙年呀有造化
白首同心在眼前
![]() |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 |
夕阳西下,听着船桨划水的哗哗声,苏杭之旅结束了,禁不住感概时光流逝,岁月如梭。随着年龄渐长,我们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任性地听从自己的内心,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勇敢、不坚强、不敢作敢为、不勇于担当,而是因为我们内心的声音不一定是正确的,我们要顾及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顾及到自由下的不自由,顾及到不同下的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