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
今天我爸回来的时候我正在听平均律第一册的升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我爸跑来问我:今天是不是耶稣受难节。我从音乐里回过神来,顺口说是,后来想起,其实今天不是,明天才是。要不是他提这个事,我可能都把受难节忘了。
我爸于是开始跟我说学校里的庆祝活动,比如要放假,什么的,我都没听进去多少。我感到惊奇的是:这个时刻,我在聆听巴赫的音乐的时刻,有人打断我,让我意识到,明天就是人子为救世人而蒙难的日子。巴赫的升C小调赋格和耶稣的受难就这般奇妙地联系在一起,我甚至觉得不是因为日历上写着3月25日是受难日,而是因为巴赫的音乐才让人意识到耶稣是在众人生活过的日子里受难的。
人在面对伟大的苦难的时候,会感受到自己的苦难的渺小,并且为在渺小苦难面前表现出的软弱而羞愧。巴赫的这部作品,本身就是伟大苦难的卓绝的表达,它是巨大的痛苦之海中升起的教堂。这座教堂的建造者本身也要在这大海中漫游,运用他的才智,去建造,去给混沌的心灵世界以结构与秩序,并且把它凝聚成一个整体。并让我们这些在池塘里扑腾挣扎的人,能够在某个瞬间看到大海,并看到那个勇敢地面向大海的姿态,它使得对真正苦难的理解得以可能,也给予我们勇气。
我爸于是开始跟我说学校里的庆祝活动,比如要放假,什么的,我都没听进去多少。我感到惊奇的是:这个时刻,我在聆听巴赫的音乐的时刻,有人打断我,让我意识到,明天就是人子为救世人而蒙难的日子。巴赫的升C小调赋格和耶稣的受难就这般奇妙地联系在一起,我甚至觉得不是因为日历上写着3月25日是受难日,而是因为巴赫的音乐才让人意识到耶稣是在众人生活过的日子里受难的。
人在面对伟大的苦难的时候,会感受到自己的苦难的渺小,并且为在渺小苦难面前表现出的软弱而羞愧。巴赫的这部作品,本身就是伟大苦难的卓绝的表达,它是巨大的痛苦之海中升起的教堂。这座教堂的建造者本身也要在这大海中漫游,运用他的才智,去建造,去给混沌的心灵世界以结构与秩序,并且把它凝聚成一个整体。并让我们这些在池塘里扑腾挣扎的人,能够在某个瞬间看到大海,并看到那个勇敢地面向大海的姿态,它使得对真正苦难的理解得以可能,也给予我们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