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你是怎么了?
![]() |
1、
在职规课上,看到了那个叫柳一村的大专生是怎么在大学的三年里挖掘无限的商机,听到了老师向我们转述他的一个学生为了创业如何辛苦甚至休学一年来完成她的创业梦。在对比了自己的现状,不免懊恼:他们的脑袋瓜子是怎么长的?不过就是比我年长两岁,居然能做出这么大的成绩。
赚到大笔的钱不是我羡慕的主要内容,我真正羡慕的是他们“这脑袋瓜是怎么长的”,为什么他们可以想到那么多的主意?虽然说不上是创新,但是他们也是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解决之道。努力谁不会,但是会思考并不是人人都可以。
突然想起高考之前的那段日子,同宿舍有个女生学习真的很勤奋,每天最早起床到教室,最晚离开教室,天气好的时候还会在洗手间里开灯再学半个小时,就连中午也只是睡了十几分钟。一般在这个时候都应该有一个“但是”。她的成绩远没有我同宿舍的另一个女生好。无论这个勤奋的女生做多少套题,向别人求教多少遍,她的成绩似乎都好不到哪里去。后来,她向我同桌问问题的时候,我同桌总结到:她要么是太笨,要么是不会思考,说什么她就接受什么,没有把知识连贯起来。那时候觉得这个女生挺可怜的,明明那么努力学习,可成绩怎么也提高不到哪里去。
来到大学这个更加多元化的地方,更让我感受到会思考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没有了思考,感觉上课都没意思了;没有了思考,感觉活动没有了意义;没有了思考,感觉日子都不知道怎么过才好。
想来迷茫、焦躁、苦闷是很多大学生都会经历的阶段。因为没有想清楚到底应该过一种什么样的日子,所以对现下的生活采取一种得过且过的方式。每天刷刷微博、微信、淘宝什么的,就过去了一节课。有的也许会有些懊:天哪,我怎么又玩了一节课的手机 ,我不应该这样做的。不行,我下一节课一定不能玩手机了,我要认真听课,不然考试的时候怎么办。当上课铃响过十来分钟,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心无旁骛的学习呢?也许有的人看起来很认真听课,但是会不会是因为他的手机没电了呢?更可怕的是,有的人在这种深深的迷茫、焦躁与苦闷中慢慢的消沉下去,变成一个对什么事都无所谓的人。到头来不是后悔就是责怪环境。
2、
看到那些同学整天玩手机,而自己在做作业或者是看书时,有的人心里会莫名地升起一股自豪感,想着:唉,现在的孩子是怎么了,放着大好时光不好好学习反而在玩手机,以后可怎么办?真为他们感到担心。幸亏我跟他们不一样······这种莫名的优越感怕也不是什么好事吧!如果你比较的对象是那些整天看起来不学习,不进取的人,那么你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兔斯基曾经说过一句话“你永远不要和一个傻瓜争辩,因为到最后别人会不知道谁才是那个傻瓜。”你的对手,你的比较对象难道不应该是你能力的一个侧面反映吗?再说,别人在玩手机的时候你在学习,你在玩手机的时候,别人在学习,这又有什么奇怪的。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别人捧着手机在看,你又能确定对方就一定是在玩吗?也许人家在看电子书,在看经济新闻,在看网易公开课呢。
过年回家看到我老弟(大二)老是捧着手机在看,我以为他在看什么无聊的综艺节目或是电视剧,想劝他放下手机好好看会书,不要老干无聊的事。我凑过去一看:这孩子在看TED呢。额······我默默地回去看完这集《柯南》就回去看书了。
3、
我一直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霸。
之前和一个一同上计算机课的同学一起吃饭,期间她问了我的计算机课的成绩。我告诉她我的成绩——倒数几名。然后她一脸惊讶地问我:“不是吧,你看起来这么努力。”我只好干笑几声,对她说:“还好及格了嘛!”她的话往深一点想或许就是:你那么努力学习,成绩都那么差,你是太笨了呢···还是太笨了。往浅一点想:你平时看起来那么努力,都是装出来的吗?
嗯,我承认我只是看起来很努力罢了。在其他人的眼里,我上课坐在前排,积极回答问题,上课也不玩手机,看来很认真学习。但是一回到宿舍就把上课的内容都忘得一干二净,连书本也只是在做作业的时候才会翻开。到了期末考试的前一天我才开始复习。这样的学习方式成绩又怎么会好到哪里去,还不如那些在考试前认认真真复习两周的人。
其实,在大学里,像我这种伪学霸遍地都是,只是我们把自己好逸恶劳的那一面掩饰的很好,别人看不出来,到了真正考验的时候,所有的真面目都显示出来了。我们这种人有个学名叫:“学酥”。这难道不是一种活在别人眼里的生活吗?有时候想想真是可悲。明明自己什么都不会,却硬是被别人戴上一顶高帽子,待到关键时刻出了岔子,又都露出一副失望的表情。更可悲的是,我会为了这失望的表情而感到深深的内疚。而对于当学霸这件事情却始终提不上日程。
如何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大学生活,老师、师兄师姐们都有提到。然而,自己的路,还是自己走过才知道。大学生没怎么,只是忘了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