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精神状态的察觉
前文提到生命根本上就是精神状态的前后相续,精神才是生命最重要的东西。那么我们就应该去关注和照护好自己的精神。如常用我们的自觉来发现自己的精神状态,并反省为什么自己是这种状态。
那来列举几个其他精神状态作为例子,读者可以根据这些例子去观察、觉知自己的状态。进一步,可以深入地追问自己状态的来源。
若是在写文章或静思反省的时候,状态是清醒而平静的,心中并无牵挂,完全投入到自己的思考中。我的自觉与我自己是合一的,或者说我与自己相处着。而且,我在用思绪、语言整理某一主题的内容,这时我的精神是在创造、建设的。因此,这个状态可以成为深思状。
若是在冬天里坐着晒太阳,手头无事,心头也无事,则精神是宁静、舒适、放松的。任念头来了,经历了,过去了,又换了新念头占据大脑。这种状态中,我与自己也是相处着的。这个可称为无事状。
然而当今时代快速而浮躁,信息海量,手脚大脑都不停。无事状越来越少发生,我们与自己的相处也越来越少。
若是你正忙着批阅朋友圈的奏章。每过大概三至十秒你的注意力就跳到下一条内容,念头焦点的切换如同蜻蜓点水、快而浅。你的注意力不断被外在信息牵引,漂荡在信息海洋。如船夫已经睡着,小船随波逐流而去。自觉蒙昧、身心分散。身体弱者,久之目眩头晕。这种状态下,你并没有陪伴自己。此之谓神散状也。
若是欣赏着电视、电影、小说等剧情,你的大脑就会被动接收信息、在脑海建构一个想象的世界,并将你的自觉投射到虚幻世界中。身在沙发,心已远行;身心两处,也未与自己相伴。而大脑长时间持续地被动接受剧情,自主思考力会下降。当然,有些人自觉力较强大,可以在虚幻世界中依然产生质疑、形成感悟,并增加现实世界的智慧。总之,这种状态可称为神游状。
若是遇到大事,心灵遭到震荡,心为境摄,或喜或悲、深浸忧虑。这时就会失去自觉力,心神不定,会在恍惚中根据习惯和本能做事。此时,更谈不上自己与自己相处了。此为失魂状。
若是与人交谈,则思维触须全开,能摄入信息,感应他人神情语态以及言语内外的意思,并做出快速的反应。人的身心一体去感受与反应,心灵是开放而机动的。此之谓感应状。
若是在电子游戏中、开车中或处置某艰难任务如考试,则心灵完全投入,身为心役,身体只是工具,除此任务之外,不知人在何处。全神贯注,能应对问题,但消耗精神,久之即疲。此为交战状也。你上班做了很多事情,但下班回来后,什么都不想做,就是交战状对注意力的过度使用。
其余尚有无数精神状态,若愠、若迷、若怨恨、若渴望。每一种情绪与思绪都促成了你的精神状态。
生活中我们因为要处理大量信息、聚焦于各种任务,经常忙得不知身在何处。所以你需要与自己相处,需要换一种精神状态。神游状可以缓解交战状的聚焦,但时间过久也会产生恍惚。感应状、无事状是比较轻松的自我陪伴。深思状则是深层的自我挖掘。
试着去体会、察觉自己的状态,不需要命名它,只需要体会它。如同一个你在经历,一个你在体会,这也是深思状中的自我陪伴。
——————————————————
在修行中,用自觉去观照自己的状态,并深味其中前因后果。
那来列举几个其他精神状态作为例子,读者可以根据这些例子去观察、觉知自己的状态。进一步,可以深入地追问自己状态的来源。
若是在写文章或静思反省的时候,状态是清醒而平静的,心中并无牵挂,完全投入到自己的思考中。我的自觉与我自己是合一的,或者说我与自己相处着。而且,我在用思绪、语言整理某一主题的内容,这时我的精神是在创造、建设的。因此,这个状态可以成为深思状。
若是在冬天里坐着晒太阳,手头无事,心头也无事,则精神是宁静、舒适、放松的。任念头来了,经历了,过去了,又换了新念头占据大脑。这种状态中,我与自己也是相处着的。这个可称为无事状。
然而当今时代快速而浮躁,信息海量,手脚大脑都不停。无事状越来越少发生,我们与自己的相处也越来越少。
若是你正忙着批阅朋友圈的奏章。每过大概三至十秒你的注意力就跳到下一条内容,念头焦点的切换如同蜻蜓点水、快而浅。你的注意力不断被外在信息牵引,漂荡在信息海洋。如船夫已经睡着,小船随波逐流而去。自觉蒙昧、身心分散。身体弱者,久之目眩头晕。这种状态下,你并没有陪伴自己。此之谓神散状也。
若是欣赏着电视、电影、小说等剧情,你的大脑就会被动接收信息、在脑海建构一个想象的世界,并将你的自觉投射到虚幻世界中。身在沙发,心已远行;身心两处,也未与自己相伴。而大脑长时间持续地被动接受剧情,自主思考力会下降。当然,有些人自觉力较强大,可以在虚幻世界中依然产生质疑、形成感悟,并增加现实世界的智慧。总之,这种状态可称为神游状。
若是遇到大事,心灵遭到震荡,心为境摄,或喜或悲、深浸忧虑。这时就会失去自觉力,心神不定,会在恍惚中根据习惯和本能做事。此时,更谈不上自己与自己相处了。此为失魂状。
若是与人交谈,则思维触须全开,能摄入信息,感应他人神情语态以及言语内外的意思,并做出快速的反应。人的身心一体去感受与反应,心灵是开放而机动的。此之谓感应状。
若是在电子游戏中、开车中或处置某艰难任务如考试,则心灵完全投入,身为心役,身体只是工具,除此任务之外,不知人在何处。全神贯注,能应对问题,但消耗精神,久之即疲。此为交战状也。你上班做了很多事情,但下班回来后,什么都不想做,就是交战状对注意力的过度使用。
其余尚有无数精神状态,若愠、若迷、若怨恨、若渴望。每一种情绪与思绪都促成了你的精神状态。
生活中我们因为要处理大量信息、聚焦于各种任务,经常忙得不知身在何处。所以你需要与自己相处,需要换一种精神状态。神游状可以缓解交战状的聚焦,但时间过久也会产生恍惚。感应状、无事状是比较轻松的自我陪伴。深思状则是深层的自我挖掘。
试着去体会、察觉自己的状态,不需要命名它,只需要体会它。如同一个你在经历,一个你在体会,这也是深思状中的自我陪伴。
——————————————————
在修行中,用自觉去观照自己的状态,并深味其中前因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