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绝望,也要守护内心深处的浪漫
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
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
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
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
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
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
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
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
无花无酒锄作田。
命达”说的不过是“词穷而后工”,苦难的命运可以引发诗情,跌宕的人生可以触动才思,而文学作品也将作者还原成真实的自己。
一首《桃花庵歌》将我们带回明代。世人眼中风流才子唐伯虎的一生到底是悲哀还是风流?唐寅出生商贾之家,自幼聪颖过人,博览史籍,泛读百家之书。16岁中秀才,29岁乡试中解元,京师为之震惊。30岁之前的他春风得意,凯歌高奏。30岁这年因莫须有的科场舞弊罪而与官场绝缘,风流才子沦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此后家道中落,父母相继去世,妻子离他而去,膝下唯有一女。
经历了波折后的唐伯虎纵酒浇愁,绝意仕途,贫困潦倒,卖文鬻画为生。三十六岁以字画为抵押于城北购置别业,因其一生酷爱桃花,遂取名为“桃花庵”。五十四岁那年在友人家中见东坡真迹“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心中悲凉涌起,归家后卧病不起,不久便与世长辞。
爱默生在随笔中说过“要是我能完全依靠自我来生存,那些神圣的传统又与我何干?”精神能够穿越时空而相通,如果爱默生生活在明代的江南,今天的江南四大才子也该是江南五大才子的吧。朋友就依靠自我的主意生存反驳他说:“这些生命的原动力或许来自魔鬼,而非上帝。”爱回答说:“倘若我是魔鬼之子,就让我靠魔鬼来生活好了。”
除了本性的法则外没有什么法则是神圣的,外界对好与坏的评价不过是虚名,而且可以相互转化。何必为了虚名而销蚀掉最真实的自我呢。不如长吟一曲《桃花庵歌》,回到内心深处的“桃花庵”吧。
桃花坞里桃花庵,
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
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
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
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
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
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
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
无花无酒锄作田。
命达”说的不过是“词穷而后工”,苦难的命运可以引发诗情,跌宕的人生可以触动才思,而文学作品也将作者还原成真实的自己。
一首《桃花庵歌》将我们带回明代。世人眼中风流才子唐伯虎的一生到底是悲哀还是风流?唐寅出生商贾之家,自幼聪颖过人,博览史籍,泛读百家之书。16岁中秀才,29岁乡试中解元,京师为之震惊。30岁之前的他春风得意,凯歌高奏。30岁这年因莫须有的科场舞弊罪而与官场绝缘,风流才子沦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此后家道中落,父母相继去世,妻子离他而去,膝下唯有一女。
经历了波折后的唐伯虎纵酒浇愁,绝意仕途,贫困潦倒,卖文鬻画为生。三十六岁以字画为抵押于城北购置别业,因其一生酷爱桃花,遂取名为“桃花庵”。五十四岁那年在友人家中见东坡真迹“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心中悲凉涌起,归家后卧病不起,不久便与世长辞。
爱默生在随笔中说过“要是我能完全依靠自我来生存,那些神圣的传统又与我何干?”精神能够穿越时空而相通,如果爱默生生活在明代的江南,今天的江南四大才子也该是江南五大才子的吧。朋友就依靠自我的主意生存反驳他说:“这些生命的原动力或许来自魔鬼,而非上帝。”爱回答说:“倘若我是魔鬼之子,就让我靠魔鬼来生活好了。”
除了本性的法则外没有什么法则是神圣的,外界对好与坏的评价不过是虚名,而且可以相互转化。何必为了虚名而销蚀掉最真实的自我呢。不如长吟一曲《桃花庵歌》,回到内心深处的“桃花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