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民谣的理由
初次接触民谣,是在看了大冰写的《阿弥陀佛么么哒》之后。他写了一群民谣歌手的故事,关于生活,关于梦想。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让我心生敬佩,那段时间,我开始搜索有关民谣的一切,开始反复的听书中主人公唱的民谣歌曲,越听越喜欢,越听越停不下来。
仔细想想,关于喜欢民谣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听一首民谣,感受一种心情
第一次听赵雷唱的《过年》,正值2016年春节将至,新闻每天都会留下一些时间来报道春运的壮观场面,也有记者会去采访那些回不去家的打工者,让他们通过电视向家人传达问候。透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他们对于家的想念与留恋。“过年了,反正也没人给我做顿像样的饭”听着歌,像是体会到了雷子在唱歌时想要表达的那种独在异乡,热闹与我无关的孤寂与落寞。其实越到后来我们越发现,过年,过得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
听一首民谣,懂一段故事
如果不看大冰写的关于老张的故事,我可能不会去听《佳佳》,即使听了,也不懂他要表达的情感有多么浓烈。“佳佳,我们都像爸爸妈妈认输吧,我还有天涯而他们只有你了。”有多少人有着和老张一样的经历,有多少人感同身受似得觉得唱的就是自己。这是一个让人无奈又惋惜的故事,却是很多人躲也躲不掉的结局。最终我们只能像歌词中唱的那样,“我在坚持一下,很快就把你忘了。”
听一首民谣,欣赏一首美妙的诗
初听毛毛唱《怎么办》,感觉歌词和曲子有一种浑然天成的苍凉无奈之感,当时孤陋寡闻的我并不知道这首词是出自当代诗人张子选,只觉得那句“知道你在世上不知道你在哪条路上”道尽了世人的无奈。《春的临终》是在一次听电台时候偶然听到的,当时只觉得有一种通到内心的舒适感,忧郁与欢快的节奏紧凑衔接,让人的心情跟着歌曲的节奏变化而变化。后来才知道,原来这首优美的诗词是出自日本当代诗人川谷俊太郎之笔,“我把笑喜欢过了,像穿破的鞋子,我把悲伤也喜欢过了,像过去的偶人。”当诗遇上歌,尤其是这种清新脱俗的诗句和程璧优美沉静的声音融为一体,于耳朵而言,真的是一种美妙的体验。
听一首民谣,静静的闭住眼。
有些书需要静下心来看,有些歌也需要放下浮躁去听。我喜欢每天晚上在周围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听几首民谣歌曲让心归于平静,然后进入梦乡。
音乐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能够通过跳动的乐符轻易拨动我们的心弦,而民谣能够触碰到的,往往是那根最柔软的弦。
仔细想想,关于喜欢民谣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听一首民谣,感受一种心情
第一次听赵雷唱的《过年》,正值2016年春节将至,新闻每天都会留下一些时间来报道春运的壮观场面,也有记者会去采访那些回不去家的打工者,让他们通过电视向家人传达问候。透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他们对于家的想念与留恋。“过年了,反正也没人给我做顿像样的饭”听着歌,像是体会到了雷子在唱歌时想要表达的那种独在异乡,热闹与我无关的孤寂与落寞。其实越到后来我们越发现,过年,过得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
听一首民谣,懂一段故事
如果不看大冰写的关于老张的故事,我可能不会去听《佳佳》,即使听了,也不懂他要表达的情感有多么浓烈。“佳佳,我们都像爸爸妈妈认输吧,我还有天涯而他们只有你了。”有多少人有着和老张一样的经历,有多少人感同身受似得觉得唱的就是自己。这是一个让人无奈又惋惜的故事,却是很多人躲也躲不掉的结局。最终我们只能像歌词中唱的那样,“我在坚持一下,很快就把你忘了。”
听一首民谣,欣赏一首美妙的诗
初听毛毛唱《怎么办》,感觉歌词和曲子有一种浑然天成的苍凉无奈之感,当时孤陋寡闻的我并不知道这首词是出自当代诗人张子选,只觉得那句“知道你在世上不知道你在哪条路上”道尽了世人的无奈。《春的临终》是在一次听电台时候偶然听到的,当时只觉得有一种通到内心的舒适感,忧郁与欢快的节奏紧凑衔接,让人的心情跟着歌曲的节奏变化而变化。后来才知道,原来这首优美的诗词是出自日本当代诗人川谷俊太郎之笔,“我把笑喜欢过了,像穿破的鞋子,我把悲伤也喜欢过了,像过去的偶人。”当诗遇上歌,尤其是这种清新脱俗的诗句和程璧优美沉静的声音融为一体,于耳朵而言,真的是一种美妙的体验。
听一首民谣,静静的闭住眼。
有些书需要静下心来看,有些歌也需要放下浮躁去听。我喜欢每天晚上在周围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听几首民谣歌曲让心归于平静,然后进入梦乡。
音乐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能够通过跳动的乐符轻易拨动我们的心弦,而民谣能够触碰到的,往往是那根最柔软的弦。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