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小伙伴,一段真实的故事。
1⃣讲一段真实的故事。我和前程是发小,童年小伙伴,小学同学。
2⃣上初中后,村里又空降一名新伙伴,来自遥远的青海。于是,我,前程,子见,我们仨一起又成为初中同学,三年后,我们仨又成为高中同学,通常都一块骑车放学回家。
3⃣三年后,我们仨都高考落榜。于是,三人去县城运中复读,一起租房住在四合院里,我和子见一屋,上下铺,前程住在隔壁房间。
4⃣复读生压力巨大,我们基本在早晨四点起床,翻墙,顺着一棵小树爬出四合院,去教室学习。晚上,看书学习到12点,然后熄灯,打开子见的录音机,插上俩音箱,上铺一个,下铺一个,听听音乐,入睡。没觉得苦,也没觉得累,每天凌晨4点的月光,照亮路上的积雪,记忆犹新。
5⃣后来,根据政策,复读生不能在运中复读,我们仨去了育才中学复读,我和子见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前程租在稍远的地方。
6⃣那段岁月,是我和子见的“创作”高峰期,在出租屋内,我俩敲碟子打碗,搞音乐,编段子,用录音机录下来,时常哼着自编的小曲,不亦乐乎!那时,受子见的启蒙,我开始喜欢张雨生,齐秦,林志炫的歌,当然,我还有自己的偶像小燕子赵薇,喜欢看还珠格格,买了整套小说,沉浸不能自拔,眼都哭肿了!还喜欢她的歌!不过时常被子见同学鄙视。
7⃣不过,大多时间还是用在读书上。子见同学酷爱读书,文艺男青年,比如余秋雨文集,李熬文集,中国可以说不,等等高深的书。近朱者赤,我也喜欢看余秋雨和李熬的书。所以子见同学,你是我名副其实的启蒙老师啊!
8⃣每逢周末,我俩骑着车,哼着自编的歌,去吃我们最喜欢的邳州压面条,是个地摊,是用一个手动挤压的机器压出来的,味道相当好,时隔20年,忘不掉那个味道!最近几年,我去邳州吃过2次压面条,好吃!味道却不如当年正宗了。
9⃣光阴似箭,终于迎来了那一刻,高考!考完后,三人回家,每天在焦急的等待中度过。
🔟最终结果,我们都来了通知书!前程同学,最聪明的一个,考取河海大学会计专业,一本。子见同学,徐州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二本。而我,江南学院应用电子专业,专科!因为我考砸了,伤心了几天,毅然决然的拒绝老爸再让我复读的要求!再读?!我会屎的!后来,我考上了专升本,江大计算机本科,梦寐以求的专业,不过也就读了一年,因为工作,就辍学了,至今感觉遗憾。
1⃣1⃣大学生活开始了,轻松悠闲。第一年,我和子见时常写信联系,胡侃大山,诸如谈恋爱没?学的啥课?加入啥社团了?有趣的事挺多,有一次收到子见的回信,打开一看,一张被踩过的草稿纸,信曰:收到来信,刚好在上课,急切回复,于是教室地上捡起破纸一张。想想就很好玩!
1⃣2⃣还有一次,我宿舍的一同学,收到他同学来信,拆开信封,又掉出来一个小信封,上面写着我的名字!同学惊讶,我也奇怪,读信后方知:子见的同宿舍同学和我宿舍同学,他俩也是高中同学!不禁感慨,世界真小啊!子见同学省掉了邮票钱,真高!
1⃣3⃣转眼我们都度过了大学一年级的孤独期,遂联系的也渐渐少了,有趣的事基本提前侃玩。后面的日子,即使有了方便的qq和email,也基本是用在了联系网友身上了。而且忙着谈恋爱呢,叙旧的事自然就放一边了。再说,还要忙着补考重修呢!忙着呢!
1⃣4⃣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不觉间,大家都工作了。我去了南京,做了最感兴趣的网站设计师,flash动画设计师,后来辗转苏州,回到无锡,一直混it圈,目前创业,还是移动互联网!子见同学去了山西,做了会计,后来又从政,做了镇长,仕途无量!前程同学一直低调神秘,联系的少,具体经过不详,只听说在浙江一带,今年春节回老家碰到了,目前在徐州白领一族,挺好的!
1⃣5⃣时光匆匆,有些感慨。我最好的两个小伙伴,曾经同吃同住过,曾经共同经历过失落,曾经为了省中巴车费,一起骑车40公里过,曾经一起光着屁股在沂河游泳过,曾经一起复读拼搏过,曾经哼着别人听不懂的小曲,悠然的逛着,曾经一起在大一回家,讨论学vb好还是c++好,曾经听子见弹着青春的吉他曲而激动想学,却最终只会谈一首小草,曾经大学放假回家在中巴车上偶遇而激动万分过,曾经大概10年前因为时间紧,相约在汽车站匆匆见过,曾经很多的错过,曾经在长达10几年不见的日子里互相一定会想过对方。
1⃣6⃣我想这一定就是友谊啊!最难忘的两个伙伴!
1⃣7⃣悠悠岁月,岁月如歌。如今我们都有了家庭,孩子,事业,天各一方,见面不易,内心深处那种纯纯的情谊,从童年相伴到青年的感觉,却不是那么轻易会被时间抹掉的。
1⃣8⃣感谢生活,感谢岁月。我们长大了,虽联系的越来越少,但绝不是不想联络,而是生活的常态便是如此,越长大越孤单!
1⃣9⃣人生就是一条单行道,只能一直向前走,我们必须憧憬未来,必须向往明天,不过夜深人静时,不防回忆过去美好的时光,怀旧是一种情怀,我喜欢!
2⃣0⃣友谊万岁!此文献给我难忘的小伙伴,子见,前程,以及所有能和本文产生共鸣的,和我相识相遇过得同学和朋友!
2⃣1⃣预告:下篇文章打算回忆下难忘的女孩,暗恋以及初恋。哈哈哈不一定敢!
王灏写于2016年3月22号,无锡,初稿,有感而作,一气呵成。
2⃣上初中后,村里又空降一名新伙伴,来自遥远的青海。于是,我,前程,子见,我们仨一起又成为初中同学,三年后,我们仨又成为高中同学,通常都一块骑车放学回家。
3⃣三年后,我们仨都高考落榜。于是,三人去县城运中复读,一起租房住在四合院里,我和子见一屋,上下铺,前程住在隔壁房间。
4⃣复读生压力巨大,我们基本在早晨四点起床,翻墙,顺着一棵小树爬出四合院,去教室学习。晚上,看书学习到12点,然后熄灯,打开子见的录音机,插上俩音箱,上铺一个,下铺一个,听听音乐,入睡。没觉得苦,也没觉得累,每天凌晨4点的月光,照亮路上的积雪,记忆犹新。
5⃣后来,根据政策,复读生不能在运中复读,我们仨去了育才中学复读,我和子见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前程租在稍远的地方。
6⃣那段岁月,是我和子见的“创作”高峰期,在出租屋内,我俩敲碟子打碗,搞音乐,编段子,用录音机录下来,时常哼着自编的小曲,不亦乐乎!那时,受子见的启蒙,我开始喜欢张雨生,齐秦,林志炫的歌,当然,我还有自己的偶像小燕子赵薇,喜欢看还珠格格,买了整套小说,沉浸不能自拔,眼都哭肿了!还喜欢她的歌!不过时常被子见同学鄙视。
7⃣不过,大多时间还是用在读书上。子见同学酷爱读书,文艺男青年,比如余秋雨文集,李熬文集,中国可以说不,等等高深的书。近朱者赤,我也喜欢看余秋雨和李熬的书。所以子见同学,你是我名副其实的启蒙老师啊!
8⃣每逢周末,我俩骑着车,哼着自编的歌,去吃我们最喜欢的邳州压面条,是个地摊,是用一个手动挤压的机器压出来的,味道相当好,时隔20年,忘不掉那个味道!最近几年,我去邳州吃过2次压面条,好吃!味道却不如当年正宗了。
9⃣光阴似箭,终于迎来了那一刻,高考!考完后,三人回家,每天在焦急的等待中度过。
🔟最终结果,我们都来了通知书!前程同学,最聪明的一个,考取河海大学会计专业,一本。子见同学,徐州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二本。而我,江南学院应用电子专业,专科!因为我考砸了,伤心了几天,毅然决然的拒绝老爸再让我复读的要求!再读?!我会屎的!后来,我考上了专升本,江大计算机本科,梦寐以求的专业,不过也就读了一年,因为工作,就辍学了,至今感觉遗憾。
1⃣1⃣大学生活开始了,轻松悠闲。第一年,我和子见时常写信联系,胡侃大山,诸如谈恋爱没?学的啥课?加入啥社团了?有趣的事挺多,有一次收到子见的回信,打开一看,一张被踩过的草稿纸,信曰:收到来信,刚好在上课,急切回复,于是教室地上捡起破纸一张。想想就很好玩!
1⃣2⃣还有一次,我宿舍的一同学,收到他同学来信,拆开信封,又掉出来一个小信封,上面写着我的名字!同学惊讶,我也奇怪,读信后方知:子见的同宿舍同学和我宿舍同学,他俩也是高中同学!不禁感慨,世界真小啊!子见同学省掉了邮票钱,真高!
1⃣3⃣转眼我们都度过了大学一年级的孤独期,遂联系的也渐渐少了,有趣的事基本提前侃玩。后面的日子,即使有了方便的qq和email,也基本是用在了联系网友身上了。而且忙着谈恋爱呢,叙旧的事自然就放一边了。再说,还要忙着补考重修呢!忙着呢!
1⃣4⃣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不觉间,大家都工作了。我去了南京,做了最感兴趣的网站设计师,flash动画设计师,后来辗转苏州,回到无锡,一直混it圈,目前创业,还是移动互联网!子见同学去了山西,做了会计,后来又从政,做了镇长,仕途无量!前程同学一直低调神秘,联系的少,具体经过不详,只听说在浙江一带,今年春节回老家碰到了,目前在徐州白领一族,挺好的!
1⃣5⃣时光匆匆,有些感慨。我最好的两个小伙伴,曾经同吃同住过,曾经共同经历过失落,曾经为了省中巴车费,一起骑车40公里过,曾经一起光着屁股在沂河游泳过,曾经一起复读拼搏过,曾经哼着别人听不懂的小曲,悠然的逛着,曾经一起在大一回家,讨论学vb好还是c++好,曾经听子见弹着青春的吉他曲而激动想学,却最终只会谈一首小草,曾经大学放假回家在中巴车上偶遇而激动万分过,曾经大概10年前因为时间紧,相约在汽车站匆匆见过,曾经很多的错过,曾经在长达10几年不见的日子里互相一定会想过对方。
1⃣6⃣我想这一定就是友谊啊!最难忘的两个伙伴!
1⃣7⃣悠悠岁月,岁月如歌。如今我们都有了家庭,孩子,事业,天各一方,见面不易,内心深处那种纯纯的情谊,从童年相伴到青年的感觉,却不是那么轻易会被时间抹掉的。
1⃣8⃣感谢生活,感谢岁月。我们长大了,虽联系的越来越少,但绝不是不想联络,而是生活的常态便是如此,越长大越孤单!
1⃣9⃣人生就是一条单行道,只能一直向前走,我们必须憧憬未来,必须向往明天,不过夜深人静时,不防回忆过去美好的时光,怀旧是一种情怀,我喜欢!
2⃣0⃣友谊万岁!此文献给我难忘的小伙伴,子见,前程,以及所有能和本文产生共鸣的,和我相识相遇过得同学和朋友!
2⃣1⃣预告:下篇文章打算回忆下难忘的女孩,暗恋以及初恋。哈哈哈不一定敢!
王灏写于2016年3月22号,无锡,初稿,有感而作,一气呵成。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