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那点事儿
个人认为,初中也算是我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之一。因为从小学到初中的跳跃期间我被经历了一个仿似电视雷剧并且经常出现的情节。之前一直幻想着终于会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然后和小伙伴们一起高高兴兴地骑车去镇上的中学读书咯(哎玛当初我就这点出息),然后因为雷剧发生并成真,我便没有时间反抗就去到了县城上的第六中学读书,幸好小学考试成绩考得不算太烂,有一个拼搏班的老师要了我,从此我就在一个无依无靠之前也没有听过的学校开始我的初中生之旅了。
印象中初中第一个结交的朋友就是陈婵娜同学,一个长得很漂亮而且很聪明又很不喜欢循规蹈矩的活泼姑娘。因为什么熟我也记不起来了,她不是我同桌而且也不坐在我隔壁,现在想起来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因为陪她去参加学校广播站招募广播员,我就和她一同被选进了学校广播站成为广播员之一,一直到现在我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提起我初中是广播员,因为普通话实在是烂到了一定程度了,我不明白当初我为何有勇气对着麦克风在周一对着全校朗诵文章,到后来转型为为别人点歌传情。想想也是醉了。
和陈婵娜同学就像我记不起来为什么会熟一样连我们怎么变得不熟我也忘记了。只记得我们以前一起偷溜去打开水下晚自习一起去买零食吃一起分享过彼此的故事。她家有三姐妹,我都见过。一个是安娜一个是珊娜还有一个就是她婵娜。她排老二,自然受家里人关注比较少,我也是老二。她很崇拜她姐姐安娜因为她觉得她姐姐最美而且很多男生追,有一次和她逛街的时候偶遇了她妹妹珊娜,那时候她妹妹还带着婴儿肥,见完了他们家三姐妹,我还是觉得她最好看。我老实告诉了她,她开心了很久,她说大人们从来只说她姐姐长得好看。但是不久之后我们关系就决裂了。后来又分了班,再后来我们一同考上了重点高中,但是好像再也没有怎么相遇过。
在广播站的日子我有一个搭档叫陈婷婷,一个从海南转学回来的妹纸,脸蛋红红的,有点自卑但和你熟了就很喜欢说话,我和她很快就混熟了,而且她和我住在同一条街巷,只不过我在巷头她在巷尾,周日回学校的时候我就会特意经过她家叫她一起上学。但是她只读了一个学期便回去海南读书了,而且她也很早就知道要回海南读书,之前她有问过我,如果她以后写信给我,我会不会回信给她。我说当然会啊,她说:真的吗?我很害怕你不会回信给我,因为很麻烦。但是后来,她也没有写过信给我。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希望她一直那么单纯快乐吧。
初一升初二的时候也按成绩分班,所以我又认识了很多新同学,并且因为住的混合宿舍,就是说那个拼搏班的女生混住的那种,然后人脉又向别的班级扩展。印象中的初二初三喜欢一起玩儿的也就是晓茵阿木燕玲还有中国饼了。中国饼原名是中国冰,我觉得很霸气的一个名字,她人白白的,有点瘦小但是很精灵,而且她在学校名气还挺大。因为她是从东莞转学回来的,初一在普通班成绩很好而且笛子吹得不错,长得也甜美可爱,平时文艺晚会都不拉下,而且人缘也不错,所以我在初一的时候就听过她了,没想到初二之后还可以成为同学。她是一个思想比较前卫的女生,而且很早就开始谈恋爱了,而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是什么鬼。她很喜欢她男朋友,觉得他特别帅,有一次我去宿舍找她聊天,发现她拿着望远镜在看对面的男生宿舍,我问她干啥,她说我在用望远镜看我男朋友在干嘛,我说你天天都看到,不腻么?她说一点都不腻因为他太帅了。她还说:伊拉克,你有想看的男生尽管问我拿望远镜。噢,她很喜欢叫我伊拉克,具体外号怎么来的我也已经忘了。但是很可惜,她和她男朋友好像在初三毕业的时候分手了,然后不久后她又重新振作投入到另外一段感情。因为高中没有在同一个学校,所以失联了三年,到后来我复读,晚上骑车上自习的时候竟让碰见了她,然后差不多每天我们都那么默契地骑着烂单车踩着铃声进教室。她还是一开口就叫我伊拉克,我还是叫她中国饼,感觉还是很亲切,即使已经很久没有联系过。我想这就是友谊吧。
晓茵同学和我不同班但是睡我隔壁床,每天睡觉前我们都会一起聊天,然后一起相互借看课外书。她是一个很安静的女孩子,她喜欢叫我小虫,因为觉得和我气质很相符。她家本来在镇上的,后来她家也在县城里买了房子,偶不,是买了地皮,然后花了一百多万建了一栋房子,哇塞,我这才知道她家原来这么有钱,因为离我家也不远,所以以前周末我经常去她家找她玩,她家超大的,而且很多好吃的零食,每次我去她都会拿出来给我吃,那种感觉超爽的。她以前还喜欢梦幻小说,然后她自己还写了一本,但是我去找她玩的时候她还没有写完,我看了一点点,但是具体内容也忘记了,当时觉得她超厉害的,而且自制力特好!但是高中我们没有在同一个学校,但是寒暑假我们都会联系,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好朋友,几乎每次放暑假我们俩都会约一起去那个朋友家玩。不幸的是,我们又一起复读了。然后我们居然考上了同一所大学。大一我们不同校区,大二我回去校本部之后就和她遇上了。几乎每次都是我去她宿舍找她,反正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偶尔去操场散散步,然后去南苑吃饭。她还是很厉害,我们一起学尤克里里,他已经会弹唱了,而我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后来她还成为了我的老师,教会了我第一首弹唱的歌曲,但是毕业的时候不小心扔了那首歌的谱子,现在想起来也觉得可惜,因为我忘记歌名了。毕业的时候,她要说她要做保险了,我大吃一惊:你这么安静的性格,你确定要做吗?她说:我想挑战一下自己,能做就做下去,胜任不了就转行。好佩服她。不过毕业之后也是找过她一次,后来她回家了,然后她不喜欢上扣上微信,所以联系又淡下来了。但是我确信,只要我们再遇上,仍然会有说不完的话。
阿木就是我和晓茵中国饼的共同朋友,她有一段时间是我同桌。她长得白白的,有点高,笑起来有两个大酒窝,很文静,但是熟起来之后,也会闹,而且她学习成绩很好,老师也很喜欢她。以前有一个体育特长生追她,是她的小学同学。有一次那个特长生送了她几瓶饮料和一些零食,被我们几个分开吃了,好开心,但是他们最后没有在一起。阿木临近中考的时候鼻血流的特别频繁,以至于到后来我带她去校医室,校医都叫我们不要再找她了,叫我们直接去医院。最后去医院检查,结果是再生障碍性贫血,通俗说就是血小板太低了,一流血就会止不住。那时候因为生病,中考前一个月阿木都没来学校,以至于中考成绩发挥失常,差了几分没上重点高中。因为家境又比较困难,然后身体又还没治好,所以阿木选择了辍学留在家中养病,其实我觉得阿木是很想上学的,但无奈家境贫困。所以那时候,我们都很替她惋惜。因为怕她在家中无聊,我和晓茵每个暑假都约去她家看她,她家有点远,乡镇公交的我终点站,要坐差不多两个小时,每次我和晓茵都会买一些水果啊好吃的东西带去给阿木。但是到了公交的终点站,我们还要走一段路去阿木家,大概十几二十分钟吧。现在我还记得那条路怎么走,只是已经很久没再去过了。
记忆犹新的一次是,阿木家里种有香蕉,恰好那次香蕉熟了,阿木摘了一袋给我们带回家,回去公交站的途中,碰到一个憨婆,抢走了那一袋香蕉,至今印象深刻。后来每次去到那个车站,一下车第一件事就是看那个憨婆在不在,怕她抢走我们的东西。只是到了后来,阿木出去打工了,后来高考前夕还打过电话给我为我加油。复读的时候走读,一次中午回家途中遇见了阿木和她妹妹,我们对视了很久,感觉熟悉又陌生。她染了头发了,有点像我印象中的非主流发型。我们寒暄了一会,就分别了。然后我们就再也找不到阿木了,她换了电话号码,打她家中固话,她妈妈也不肯告诉我们她电话。去她家中找她妈妈,也一无所获。我们一致觉得是阿木觉得我们之间的生活已经离得越来越远了,她想把她最美好单纯熟悉的那一面留给我们。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呢?我们也很害怕见到她,发现我们没有共同话题了,不再那么单纯了。所以,我们也放弃寻找她了,如果有缘,我们一定会再见的。

© 本文版权归 Florence兔子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