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从攻壳机动队扯扯人工智能
看np新日记,翻出以前的一篇杂记。每一段落中间插的英文歌词都出自菅野洋子配乐的攻壳机动队OST。
正文:说起ghost in the shell,我更喜欢02年神山健治监制的tv版动画,Stand alone complex,以及04年的第二部最后的十一人。tv版比起电影版,不那么晦涩枯燥,构思更为精巧,阴谋密布,情节紧凑火爆,每集结束都有点淡的感动和意外。素子的人设更漂亮一些,公安九课的其它人物也有了表现的空间。最悦耳的是继cowboybebop之后,菅野洋子在这部动画里又奉献了一系列非凡的配乐。
押井守的电影里涉及了ghost与shell对应人的灵魂和躯体,赛博空间的智能生命体,人的感知记忆的可靠性,我们是否生活在虚拟的世界中等等,这些都是科幻爱好者们乐此不疲的话题。电影版中的智能生命体的设定,可以上溯到弗洛文奇的真名实姓,在网络世界信息海洋里,程序自我复制进化觉醒而产生了意识。素子少佐对自己记忆真实性的困惑更是哲学领域里纠缠千年的话题。
而tv版的长度决定了它可以承载更广泛但未必更深刻的话题。比起电影版,tv版里多了可爱的智能机器人塔奇马。作品因此增添了一个新的维度,也就是我这篇文章要说的主题,机器人如何像人一样思考,行动---人工智能,请注意这与电影版中傀儡王的区别。
I analyze and I verify and I quantify enough
one hundred percentile no errors, no miss
----- be hunman
库布里克的电影2001太空奥德赛里有一台全知全能的电脑hal。AI领域的开创者之一明斯基是这部电影的技术顾问,从电影可以看出当时的电脑专家们对人工智能的进展持非常乐观态度。
55年就有学者(纽厄尔和西蒙)做出预言,十年之内计算机将获得世界冠军,十年之内计算机将发现并证明那时还未证明的数学定理,十年之内将谱写具有相当美学价值并被专家认可的乐曲。明斯基甚至预言,只需一代人的时间,创造人工智能的问题基本可以解决。
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只有第一个预言实现。
人工智能的发展比人们预想的困难要多的多。
简单回顾一下人工智能的发展史。
1936年阿兰.图灵首次提出机器能否像人一样思考的问题,设计了著名的图灵机测试模型。
1948年香农以论文 通信的数学理论,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
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约翰.麦卡锡(LISP语言的创造者)正式提出人工智能(AI)这一术语,参与这次会议的还有香农,明斯基,西蒙,罗森布斯特等。这批人构成了人工智能领域的中坚力量。
人工智能在创立之初就分成两种主张,自顶而下和由底向上(以罗森布斯特为代表)。
The Demon Download I rule on this throne
By anarchy Of circuitry
This is the end of all you'll know
the end of all you ll know
自顶而下方法,又称符号主义,认为人类智能的基本元素是符号,人类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符号处理过程。思维就是符号的计算推演。人类的认识和思维都可以形式化。前面提到的明斯基就是这一派的代表人物。
从哲学上来源上看,唯理论那一路上,柏拉图认为存在一个超越于现实的完美理念世界,笛卡尔认为人对世界的理解是以恰当操作的表达方式进行的,莱布尼兹认为存在一张字母表可以穷尽世界的知识。经验论那一路上,休谟以犀利的洞察力指出,人的知识是观念和印象的集合,通过研究,可以分解成细小的单元。
整个西方哲学有一种还原论的传统,把世界用理论符号进行抽象简化。将之用到人工智能上的这一派,试图用计算机来示范对世界的形式表述。他们在有严格规则限制的领域,比如数学计算,棋类游戏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另一方面,在最基础的模式识别,视觉处理等方面却陷入困境。世界的复杂性,关联性远超出了科学家们的预计。
由底向上派试图通过电路来模拟神经元的相互作用,从人脑的生理结构出发来研究人的行为。这一派更强调机器自我学习进化和并行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
但六十年代电子技术还不成熟,控制论,系统论才提出不久,理论知识的匮乏和和现实技术的限制,使这一派难以获得资金的支持,在70年代陷入了低谷,直到80年代随着一系列技术问题和理论问题的解决才重新获得生机。这一流派又被称为联接主义,也就是现在的人工神经网络,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I really want to know my life is like an island
-- where does this ocean go?
在ghost in shell中科技已经可以使人随意更换躯体,眼睛,大脑,感知神经,甚至记忆都可以电子化,但人最关键的部分,ghost,也就是灵魂,对人类来说依然是谜团,依然不可制造。机器人的使用仅仅作为工具,离形成与人类抗衡的物种还差的远。
剧中的塔奇马代表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最高水平,他们可以处理简单的任务,遵守机器人三大法则甚至对自身的存在产生疑惑,但依然不能说拥有灵魂。应该说这样的设定更符合现在的科技发展趋势。
阿西莫夫机器人系列中的吉斯卡特因为一个意外的模拟电路而获得了影响人类心灵的能力。这个设定在今天看来依然很科幻,今天数字电路功能远超模拟电路,但我们对人脑的深层理解并没有突破性进展。
塔奇马说,大概因为我是数字化的,所以无法产生灵魂。
人们酷爱讨论的人性,感情之类的问题,显然离机器人更遥远了
beauty is within us, mother knows
"O beauty is within us, like a rose"
"O beauty is within us, let it grow"
--- Beauty is within us
有一个吊诡之处是,AI研究的方向是机器还不能实现的工作。
纯粹的数字计算再也不被当成人特有的能力,深蓝击败卡斯帕罗夫后,下棋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意义显得有限。我们使用的电子数码产品时从不会认为这一工具拥有智能,即使它叫智能手机。
人用机器完成越来越多的工作的同时,也更深刻的理解哪些才是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能力,学习能力,联想能力,对模糊规则的判定处理。科学家们也提出了许多数学模型对这些能力进行模拟。
机器如果有一天具备了和人类相同的思维能力,同时保持其稳定性高性能的计算能力,会不会反过来威胁人类。这是黑客帝国中思考的问题了。
I wonder what she does when she wakes up?
when she wakes up
----------- Lithium Flower
附:参考书目
剑桥五重奏:机器能思考吗
GEB
人工智能哲学
计算机不能做什么
正文:说起ghost in the shell,我更喜欢02年神山健治监制的tv版动画,Stand alone complex,以及04年的第二部最后的十一人。tv版比起电影版,不那么晦涩枯燥,构思更为精巧,阴谋密布,情节紧凑火爆,每集结束都有点淡的感动和意外。素子的人设更漂亮一些,公安九课的其它人物也有了表现的空间。最悦耳的是继cowboybebop之后,菅野洋子在这部动画里又奉献了一系列非凡的配乐。
押井守的电影里涉及了ghost与shell对应人的灵魂和躯体,赛博空间的智能生命体,人的感知记忆的可靠性,我们是否生活在虚拟的世界中等等,这些都是科幻爱好者们乐此不疲的话题。电影版中的智能生命体的设定,可以上溯到弗洛文奇的真名实姓,在网络世界信息海洋里,程序自我复制进化觉醒而产生了意识。素子少佐对自己记忆真实性的困惑更是哲学领域里纠缠千年的话题。
而tv版的长度决定了它可以承载更广泛但未必更深刻的话题。比起电影版,tv版里多了可爱的智能机器人塔奇马。作品因此增添了一个新的维度,也就是我这篇文章要说的主题,机器人如何像人一样思考,行动---人工智能,请注意这与电影版中傀儡王的区别。
I analyze and I verify and I quantify enough
one hundred percentile no errors, no miss
----- be hunman
库布里克的电影2001太空奥德赛里有一台全知全能的电脑hal。AI领域的开创者之一明斯基是这部电影的技术顾问,从电影可以看出当时的电脑专家们对人工智能的进展持非常乐观态度。
55年就有学者(纽厄尔和西蒙)做出预言,十年之内计算机将获得世界冠军,十年之内计算机将发现并证明那时还未证明的数学定理,十年之内将谱写具有相当美学价值并被专家认可的乐曲。明斯基甚至预言,只需一代人的时间,创造人工智能的问题基本可以解决。
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只有第一个预言实现。
人工智能的发展比人们预想的困难要多的多。
简单回顾一下人工智能的发展史。
1936年阿兰.图灵首次提出机器能否像人一样思考的问题,设计了著名的图灵机测试模型。
1948年香农以论文 通信的数学理论,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
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约翰.麦卡锡(LISP语言的创造者)正式提出人工智能(AI)这一术语,参与这次会议的还有香农,明斯基,西蒙,罗森布斯特等。这批人构成了人工智能领域的中坚力量。
人工智能在创立之初就分成两种主张,自顶而下和由底向上(以罗森布斯特为代表)。
The Demon Download I rule on this throne
By anarchy Of circuitry
This is the end of all you'll know
the end of all you ll know
自顶而下方法,又称符号主义,认为人类智能的基本元素是符号,人类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符号处理过程。思维就是符号的计算推演。人类的认识和思维都可以形式化。前面提到的明斯基就是这一派的代表人物。
从哲学上来源上看,唯理论那一路上,柏拉图认为存在一个超越于现实的完美理念世界,笛卡尔认为人对世界的理解是以恰当操作的表达方式进行的,莱布尼兹认为存在一张字母表可以穷尽世界的知识。经验论那一路上,休谟以犀利的洞察力指出,人的知识是观念和印象的集合,通过研究,可以分解成细小的单元。
整个西方哲学有一种还原论的传统,把世界用理论符号进行抽象简化。将之用到人工智能上的这一派,试图用计算机来示范对世界的形式表述。他们在有严格规则限制的领域,比如数学计算,棋类游戏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另一方面,在最基础的模式识别,视觉处理等方面却陷入困境。世界的复杂性,关联性远超出了科学家们的预计。
由底向上派试图通过电路来模拟神经元的相互作用,从人脑的生理结构出发来研究人的行为。这一派更强调机器自我学习进化和并行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
但六十年代电子技术还不成熟,控制论,系统论才提出不久,理论知识的匮乏和和现实技术的限制,使这一派难以获得资金的支持,在70年代陷入了低谷,直到80年代随着一系列技术问题和理论问题的解决才重新获得生机。这一流派又被称为联接主义,也就是现在的人工神经网络,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I really want to know my life is like an island
-- where does this ocean go?
在ghost in shell中科技已经可以使人随意更换躯体,眼睛,大脑,感知神经,甚至记忆都可以电子化,但人最关键的部分,ghost,也就是灵魂,对人类来说依然是谜团,依然不可制造。机器人的使用仅仅作为工具,离形成与人类抗衡的物种还差的远。
剧中的塔奇马代表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最高水平,他们可以处理简单的任务,遵守机器人三大法则甚至对自身的存在产生疑惑,但依然不能说拥有灵魂。应该说这样的设定更符合现在的科技发展趋势。
阿西莫夫机器人系列中的吉斯卡特因为一个意外的模拟电路而获得了影响人类心灵的能力。这个设定在今天看来依然很科幻,今天数字电路功能远超模拟电路,但我们对人脑的深层理解并没有突破性进展。
塔奇马说,大概因为我是数字化的,所以无法产生灵魂。
人们酷爱讨论的人性,感情之类的问题,显然离机器人更遥远了
beauty is within us, mother knows
"O beauty is within us, like a rose"
"O beauty is within us, let it grow"
--- Beauty is within us
有一个吊诡之处是,AI研究的方向是机器还不能实现的工作。
纯粹的数字计算再也不被当成人特有的能力,深蓝击败卡斯帕罗夫后,下棋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意义显得有限。我们使用的电子数码产品时从不会认为这一工具拥有智能,即使它叫智能手机。
人用机器完成越来越多的工作的同时,也更深刻的理解哪些才是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能力,学习能力,联想能力,对模糊规则的判定处理。科学家们也提出了许多数学模型对这些能力进行模拟。
机器如果有一天具备了和人类相同的思维能力,同时保持其稳定性高性能的计算能力,会不会反过来威胁人类。这是黑客帝国中思考的问题了。
I wonder what she does when she wakes up?
when she wakes up
----------- Lithium Flower
附:参考书目
剑桥五重奏:机器能思考吗
GEB
人工智能哲学
计算机不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