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内画册和艺术史类书籍的拙见3
1、故宫出版社“故宫经典”系列。应该说,故宫出品,质量都不会差到哪里去,毕竟招牌和价格都摆在那里。这套“故宫经典”系列质量相当不错,我入手清宫动物图谱4册(鸟谱、鹑鸽谱、兽谱、海错图)及观音、青铜共6种,后两种也是第一次接触,其实并不是很对口味,所以也不好客观评价,就单说前4种。必须先说明,清宫动物图谱几种原画就是册页,几近方形,系列所采用的12开正好足够表现出图画精彩同时不会因为留白太多而浪费纸张。全彩铜版纸印刷,画册十分精美。不考虑画技,单从感官而言,鸟谱、鹑鸽谱略逊于海错图和兽谱,后两者色彩更鲜艳、精美。另外,兽谱、海错图还有不少传说中的动物,挺有意思,部分图都可作为山海经图谱看。性价比上,兽谱性价比最高,同等定价,厚度等于1.5倍鹑鸽谱;同等厚度,定价比鸟谱低30元。
2、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文艺绍兴—南宋艺术与文化•书画卷》,台博举办的南宋艺术与文化特展之书画图录。厚厚一大本,但其实有约莫三分一是专论和作品解说。当然,必要的解说还是必要的,这些文字反而为画册增色不少。大16开精装,台湾开本可能跟大陆标准不一样,画册开本比大陆的大16开本还略大一点。虽说仅是16开本,印刷却丝毫不逊色于大陆8开本的出版物,甚至还超越了。对比大陆部分大陆出版物,如上美的《辽宁省博物馆藏画》和天美的《宣和遗韵》,落到细节,大陆出版物已经发虚,而《文艺绍兴》仍清晰可辨!小品画依然是最好的,毕竟篇幅小,利于画册表现;手卷、立轴则多是缩略图,且局部图不足,那些多个场景或者套图的仅选择部分印制最令人郁闷,吊人胃口。尤其辽博的马和之《唐风图》,最喜4个场景图十分精美,可惜剩余8个场景图没有,令人心痒不已。当然,总体上说,画册质量十分高,甩大陆大部分的画册几条街。台博出品必属精品,还是名不虚传的。
3、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文艺绍兴—南宋艺术与文化•导览手册》。薄薄的小册子,开本亦不如画册大,算小16开吧。这是整个展览的导览册,所以不仅有书画作品图,还有一些古籍、瓷器等文物图,可以增进对南宋艺术与文化的了解。尤其收录的有些图是书画卷里所没有,或是书画卷里没有的局部图,算是对书画卷的一个补充吧。不过这么一本薄薄小册子,定价也不低,要150台币——不过,和它的印刷比起来,这价格又算很低廉了——当然大陆售卖基本不会按兑率来的,所以大陆售价也不会便宜,所以并不推荐入手。
4、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台博举办的同名特展展品图录。图书分六部分:富春山居图,黄公望书画,富春山居图临仿本,黄公望师承交游,黄公望对明清的影响,黄公望传世作品。基本收录了黄及学黄派的重要画家的主要画作,不过黄的另有几幅重要画作藏于北京故宫,没有参展,所以图录没有,略有遗憾。画册大小、印刷同《文艺绍兴》,不赘述。最喜欢的是多种《富春山居图》版本同列,黄公无用师卷及残卷《剩山图》、子明卷摹卷、沈周背临卷等等同列一书,大饱眼福!最大遗憾是以《富春山居图》为主题,而这幅画却不以拉页展示,也不满幅连页印刷,印幅仅约书高一半,上下空白太多太浪费。本书解说颇为精彩,考录颇为详尽。另外,此书亦颇适合与《南画十六观》结合看,十六观有一观黄公,另几观中倪瓒、沈周、董其昌、恽寿平等人画作本书亦收录不少。
5、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缂丝风华:宋代缂丝花鸟展图录》,台博举办的同名特展展品图录。缂丝是丝织工艺,是一种工艺品,与一般绘画不同。本书收录宋代缂丝作品,亦是精美绝伦,尤其其小幅作品,与宋小品作品类,有些本身就是以宋小品画作品为母本加工的,构图与绘画、书法实无二致,极富观赏价值。不过非书画作品,如不喜欢不感兴趣的不推荐入手。本书大16开平装,全彩铜版纸印刷,质量上乘。
6、商务国际出版社《中国历代绘画鉴赏》。本书本是鉴赏类图书,但全彩印刷,同时用纸不错,似铜版纸但略薄,印刷上堪称上乘。选图上,大部分缩略小图,这在鉴赏类图书里也算无可厚非,但本书有高清局部图,甚至有两个拉页,图片质量很高。从印刷上说,文字鉴赏类为主的图书做成这样,堪称业界良心了。鉴赏先作品尺寸藏地等信息,次作者简介,后作品鉴赏,对于读者,尤其对我等美术外行读者了解一幅画作帮助不小。惜选材似有局限,很多美术史上的名作大作,如唐《虢国夫人游春图》、宋《溪山行旅图》、元《富春山居图》等均未列入,读来很是遗憾。本书大16开,一千二百多页,厚厚一大本,堪称转头。布面精装,带封皮,另有函套,装帧不错。从印刷、装帧上说,本书均是上上之作!
7、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绘画全集”系列。本系列共计30册,分数文物出版社、浙江人美社等社出版。我入手浙美出版的第3和第6两册,均是宋画,其中后者为南宋无名氏小品画,因为小品画篇幅特点,在画册中高清度相对较高,这也是我喜欢小品画册的原因之一。先说说这个系列给我的第一印象:黑,堪比江西美术的“历代名画录”系列了。而且,同“中国法书全集”系列,开本仅有16开,做为画册略嫌小家子气一点。综上并不推荐入手。本系列其实与“故宫藏品大系”重复度挺高,已入手或将入手故宫的,也不推荐入手。我已入故宫,之所以还入手本系列,是因为书中有不少藏于省地级博物馆的作品,那些难得一见,专门买该博物馆的画册又不划算。另外也是价格诱人,在电商活动中以100/本以下入。
8、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南宋院画录校释图笺》。本书大16开,精装,全彩铜版纸,纸张平滑、厚实,类《中国历代绘画鉴赏》。本书的主要价值在于《南宋院画录校释》,图只能说是顺带的,质量并不高。《南宋院画录》是艺术文献,录历代对南宋院画诸人的评论,对于喜好艺术史的人来说是个难得的文献资料,对于一般喜好画册的人来说则可有可无。且浙美另有艺术文献丛刊,丛书里已收录《南宋院画录校释》单行本,喜好艺术史的可直接入手该单行本,而无入本书必要。
9、北京大学出版社《如何读中国画》。这是北大出版社引入的国外作品,平装,大16开,全彩铜版纸。本书应是以鉴赏为主,品读写的很好,深浅适中,不枯燥。选图质量很高,印刷清晰,色彩鲜艳,尤其是高清局部图不少。总而言之,从图片清晰度、印刷、文字上,本书质量均很高。尤为难得的是,这样一本精美画册,定价在百元以内,可谓良心定价了,强烈推荐!
10、西泠印社出版社《清改琦红楼梦人物图册》和中国书店《清彩绘红楼梦图咏》,两者实同为清代改琦所绘的红楼梦图咏画册。根据两书的序/前言猜测,前者或为嘉庆甲戌年版刻,应算是公认的版本,现仅存十二页,每图配一咏,后有二跋;后者为中国书店从民间搜求到的,经专家确认为的,共三十九幅,每图配一咏,个别配两咏,后有三赞语。观其画,西泠版本的人物眼神比较呆滞,表情比较单一,且有一种忧郁感,似不如书店版的精彩。两书均大16开,前者为册页装;后者有册页装和平装两种,其中册页装价格是平装数倍,我入手的是平装。从装帧上说,册页装自是最好的装帧,因为可以完全平摊欣赏。色彩上,西泠的偏黄,不知是原件如此,抑或印刷问题。
11、天津杨柳青画社“宋人小品精品赏饰”4种。本书一是大,6开的画册,比起故宫系列的8开还大,且因本书略近方形,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印制更加清晰。本书画作比起原作均有一定程度放大,适合临摹;也如本书定位的, 适合装入画框悬挂装饰。二是明亮,比起故宫大系等其他画册,色调明显更明亮。由于故宫大系总体色调偏红偏暗,或许本书色调更接近原作亦未可知;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更忠实于原作现存状态,如上博的荷花图,原作上斑驳之迹清晰可见。三是小气,每册只选17幅画了,又是定位为装入画框悬挂的,居然还双面印制,着实小气!单面印制也就多费几个印张而已,成本提高不到哪里去,干嘛那么小气!尤为小气的是,封底内页居然也利用起来印制了一幅,真是小气到家了!不过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价格平民,每本定价29,平均每幅不到2元,以这开本来说,算是对得起这个价吧。
12、万君超作品2种,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一者《大风堂书画录》,实质是《大风堂书画录》校注;二者《翰墨闻见录》,是讲述书画收藏轶事及相关的鉴赏知识。两者均大32开,前者全彩铜版纸印刷,然其插图并不多,且限于开本,选图质量也高不到哪里去,内容上也仅是对张大千先生的《大风堂书画录》的校注,并无其他鉴定鉴赏内容,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并无多大价值;后者全彩胶版纸印刷,分三部分,前两部分讲述和探寻作品、藏品背后或书画家、鉴藏家的某些掌故轶闻、递藏往事,以及个人在碑帖、书画鉴赏方面的一些肤浅体悟,第三部分为《百年艺林本事》,以人和事为主讲述掌故轶事,叙事模式颇似《世说新语》,总体虽不算艺术鉴赏书籍,但是还是值得一阅的。万君超另有《翰墨珍赏》一书,是对上博举的“翰墨荟萃——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展品的赏读文章,尚未入手,不知其文如何。
2、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文艺绍兴—南宋艺术与文化•书画卷》,台博举办的南宋艺术与文化特展之书画图录。厚厚一大本,但其实有约莫三分一是专论和作品解说。当然,必要的解说还是必要的,这些文字反而为画册增色不少。大16开精装,台湾开本可能跟大陆标准不一样,画册开本比大陆的大16开本还略大一点。虽说仅是16开本,印刷却丝毫不逊色于大陆8开本的出版物,甚至还超越了。对比大陆部分大陆出版物,如上美的《辽宁省博物馆藏画》和天美的《宣和遗韵》,落到细节,大陆出版物已经发虚,而《文艺绍兴》仍清晰可辨!小品画依然是最好的,毕竟篇幅小,利于画册表现;手卷、立轴则多是缩略图,且局部图不足,那些多个场景或者套图的仅选择部分印制最令人郁闷,吊人胃口。尤其辽博的马和之《唐风图》,最喜4个场景图十分精美,可惜剩余8个场景图没有,令人心痒不已。当然,总体上说,画册质量十分高,甩大陆大部分的画册几条街。台博出品必属精品,还是名不虚传的。
3、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文艺绍兴—南宋艺术与文化•导览手册》。薄薄的小册子,开本亦不如画册大,算小16开吧。这是整个展览的导览册,所以不仅有书画作品图,还有一些古籍、瓷器等文物图,可以增进对南宋艺术与文化的了解。尤其收录的有些图是书画卷里所没有,或是书画卷里没有的局部图,算是对书画卷的一个补充吧。不过这么一本薄薄小册子,定价也不低,要150台币——不过,和它的印刷比起来,这价格又算很低廉了——当然大陆售卖基本不会按兑率来的,所以大陆售价也不会便宜,所以并不推荐入手。
4、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台博举办的同名特展展品图录。图书分六部分:富春山居图,黄公望书画,富春山居图临仿本,黄公望师承交游,黄公望对明清的影响,黄公望传世作品。基本收录了黄及学黄派的重要画家的主要画作,不过黄的另有几幅重要画作藏于北京故宫,没有参展,所以图录没有,略有遗憾。画册大小、印刷同《文艺绍兴》,不赘述。最喜欢的是多种《富春山居图》版本同列,黄公无用师卷及残卷《剩山图》、子明卷摹卷、沈周背临卷等等同列一书,大饱眼福!最大遗憾是以《富春山居图》为主题,而这幅画却不以拉页展示,也不满幅连页印刷,印幅仅约书高一半,上下空白太多太浪费。本书解说颇为精彩,考录颇为详尽。另外,此书亦颇适合与《南画十六观》结合看,十六观有一观黄公,另几观中倪瓒、沈周、董其昌、恽寿平等人画作本书亦收录不少。
5、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缂丝风华:宋代缂丝花鸟展图录》,台博举办的同名特展展品图录。缂丝是丝织工艺,是一种工艺品,与一般绘画不同。本书收录宋代缂丝作品,亦是精美绝伦,尤其其小幅作品,与宋小品作品类,有些本身就是以宋小品画作品为母本加工的,构图与绘画、书法实无二致,极富观赏价值。不过非书画作品,如不喜欢不感兴趣的不推荐入手。本书大16开平装,全彩铜版纸印刷,质量上乘。
6、商务国际出版社《中国历代绘画鉴赏》。本书本是鉴赏类图书,但全彩印刷,同时用纸不错,似铜版纸但略薄,印刷上堪称上乘。选图上,大部分缩略小图,这在鉴赏类图书里也算无可厚非,但本书有高清局部图,甚至有两个拉页,图片质量很高。从印刷上说,文字鉴赏类为主的图书做成这样,堪称业界良心了。鉴赏先作品尺寸藏地等信息,次作者简介,后作品鉴赏,对于读者,尤其对我等美术外行读者了解一幅画作帮助不小。惜选材似有局限,很多美术史上的名作大作,如唐《虢国夫人游春图》、宋《溪山行旅图》、元《富春山居图》等均未列入,读来很是遗憾。本书大16开,一千二百多页,厚厚一大本,堪称转头。布面精装,带封皮,另有函套,装帧不错。从印刷、装帧上说,本书均是上上之作!
7、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绘画全集”系列。本系列共计30册,分数文物出版社、浙江人美社等社出版。我入手浙美出版的第3和第6两册,均是宋画,其中后者为南宋无名氏小品画,因为小品画篇幅特点,在画册中高清度相对较高,这也是我喜欢小品画册的原因之一。先说说这个系列给我的第一印象:黑,堪比江西美术的“历代名画录”系列了。而且,同“中国法书全集”系列,开本仅有16开,做为画册略嫌小家子气一点。综上并不推荐入手。本系列其实与“故宫藏品大系”重复度挺高,已入手或将入手故宫的,也不推荐入手。我已入故宫,之所以还入手本系列,是因为书中有不少藏于省地级博物馆的作品,那些难得一见,专门买该博物馆的画册又不划算。另外也是价格诱人,在电商活动中以100/本以下入。
8、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南宋院画录校释图笺》。本书大16开,精装,全彩铜版纸,纸张平滑、厚实,类《中国历代绘画鉴赏》。本书的主要价值在于《南宋院画录校释》,图只能说是顺带的,质量并不高。《南宋院画录》是艺术文献,录历代对南宋院画诸人的评论,对于喜好艺术史的人来说是个难得的文献资料,对于一般喜好画册的人来说则可有可无。且浙美另有艺术文献丛刊,丛书里已收录《南宋院画录校释》单行本,喜好艺术史的可直接入手该单行本,而无入本书必要。
9、北京大学出版社《如何读中国画》。这是北大出版社引入的国外作品,平装,大16开,全彩铜版纸。本书应是以鉴赏为主,品读写的很好,深浅适中,不枯燥。选图质量很高,印刷清晰,色彩鲜艳,尤其是高清局部图不少。总而言之,从图片清晰度、印刷、文字上,本书质量均很高。尤为难得的是,这样一本精美画册,定价在百元以内,可谓良心定价了,强烈推荐!
10、西泠印社出版社《清改琦红楼梦人物图册》和中国书店《清彩绘红楼梦图咏》,两者实同为清代改琦所绘的红楼梦图咏画册。根据两书的序/前言猜测,前者或为嘉庆甲戌年版刻,应算是公认的版本,现仅存十二页,每图配一咏,后有二跋;后者为中国书店从民间搜求到的,经专家确认为的,共三十九幅,每图配一咏,个别配两咏,后有三赞语。观其画,西泠版本的人物眼神比较呆滞,表情比较单一,且有一种忧郁感,似不如书店版的精彩。两书均大16开,前者为册页装;后者有册页装和平装两种,其中册页装价格是平装数倍,我入手的是平装。从装帧上说,册页装自是最好的装帧,因为可以完全平摊欣赏。色彩上,西泠的偏黄,不知是原件如此,抑或印刷问题。
11、天津杨柳青画社“宋人小品精品赏饰”4种。本书一是大,6开的画册,比起故宫系列的8开还大,且因本书略近方形,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印制更加清晰。本书画作比起原作均有一定程度放大,适合临摹;也如本书定位的, 适合装入画框悬挂装饰。二是明亮,比起故宫大系等其他画册,色调明显更明亮。由于故宫大系总体色调偏红偏暗,或许本书色调更接近原作亦未可知;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更忠实于原作现存状态,如上博的荷花图,原作上斑驳之迹清晰可见。三是小气,每册只选17幅画了,又是定位为装入画框悬挂的,居然还双面印制,着实小气!单面印制也就多费几个印张而已,成本提高不到哪里去,干嘛那么小气!尤为小气的是,封底内页居然也利用起来印制了一幅,真是小气到家了!不过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价格平民,每本定价29,平均每幅不到2元,以这开本来说,算是对得起这个价吧。
12、万君超作品2种,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一者《大风堂书画录》,实质是《大风堂书画录》校注;二者《翰墨闻见录》,是讲述书画收藏轶事及相关的鉴赏知识。两者均大32开,前者全彩铜版纸印刷,然其插图并不多,且限于开本,选图质量也高不到哪里去,内容上也仅是对张大千先生的《大风堂书画录》的校注,并无其他鉴定鉴赏内容,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并无多大价值;后者全彩胶版纸印刷,分三部分,前两部分讲述和探寻作品、藏品背后或书画家、鉴藏家的某些掌故轶闻、递藏往事,以及个人在碑帖、书画鉴赏方面的一些肤浅体悟,第三部分为《百年艺林本事》,以人和事为主讲述掌故轶事,叙事模式颇似《世说新语》,总体虽不算艺术鉴赏书籍,但是还是值得一阅的。万君超另有《翰墨珍赏》一书,是对上博举的“翰墨荟萃——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展品的赏读文章,尚未入手,不知其文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