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之锚(人民币)
公众号中有朋友提到人民币脱离美元发行后人民币以何为锚的问题,正好来谈谈这件事。
锚对船的作用在于使船停稳,延伸一下,锚代表一种能稳定经济、金融市场的关键指标。在货币制度中,本国的货币钉住一种强势货币,与之建立固定汇率,这种强势货币就被称为锚货币。
这里探讨一下人民币当前的背景。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时代背景毫无疑问已经结束,这看中国在降息通道,以及美国在加息周期的不同货币政策取向可以做出判断。这里当然存在变数,就是中美两国的经济环境。美国经过数年的量化宽松后,经济有所好转。中国在经济下行周期是否结束没有明朗前,正实施宽松货币政策。虽然因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状来说,还不能一定判断美国经济一定比中国好。但是内生性的,美国经过量化宽松后的美元发行量大约在4.5万亿,存在内生性的收缩基础货币的冲动。原理上讲,当美元从全球回流到美国时,量化宽松时期行成的高资本溢价得以维系。美国股市、债市,都是某种因为美国经济预期向好形成的高溢价资产。之所以有溢价,是因为美国资产负债表的扩张规模从量化宽松开始时的8000亿美元开始,这些溢价由全球回流美国接盘,用预期收益率提升置换美元债务,这就是所谓剪羊毛策略。
那么,中国由于经济下行,采用债务水平不断提高来维系资产价格的意愿强烈。这也造成中国随着美元为主的外汇资本流出加剧,用美元背书的外汇占款的体系受到冲击。所以产生各种创新货币工具的货币投放。这样,人民币脱锚美元的内生意愿更加强烈。
这里探讨一下,如果人民币发行和美元脱锚,将是怎样的结果。
假如人民币脱锚后,对美元的汇率持续企稳。则人民币强势可期,人民币国际化向主流支付货币顺利,则强国之路完全靠谱。因为多发行的人民币进入国际流通环节,体内因大量发行人民币行成恶性通账的可能性小。会进入经济增长,就是低通胀,高增长的完美经济周期。
这里的关键是人民币兑美元也好,对一篮子货币也好,是否能保持一直可持续的坚挺?看一下国际化进程中各国货币的国际流通性。人民币从2014年11月开始取代加元及澳元,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SWIFT的官方最新报告显示,1月份人民币在全球支付的份额为2.45%。IMF也决定将从今年10月1日起在其外汇储备数据库中单独列出人民币资产。那么美元的国际支付份额是多少?45%左右,这个数量级不是短期能逆转,涉及太多的经济情况和货币战争了,看个简单历史:
以卢布为例,卢布自对美元1:1脱锚后持续贬值,今年1月一度贬值超过5%,至85.8卢布兑换1美元的水平,创出历史新低。在这样的货币信用体系下,采用卢布作为国际支付货币又排名在哪里?这里也涉及太多的货币,资产的谋杀以及战争过程。这里不能展开,但可以认识到的是卢布的发行量一定远远超过当时以美元为锚的时期。
羊城晚报2012年8月的一篇报道称,莫斯科平均房价在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的20年里以美元计价上涨了77倍,一套带厨房卫生间的单元房(平均面积大约66平米),总价从5000美元涨至39万美元。如果以美元计价,1991年前后,莫斯科的平均房价为每平方米75美元(按照当时居民出国时购汇价格,大约500卢布),2011年底约为5902美元。
这里的根本就是在货币扩张时一定得考虑经济增长和国际购买力。这和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全球化结构息息相关,不考虑以上这些因素,基础货币的过度泛滥所导致的结果。今天,大宗商品市场上几乎所有黑色系商品疯狂上涨已经有所体现,在债务扩张,信贷扩张拉动模式下的大宗商品表现,悲观的看,随着这些过剩商品上涨,拉动的是社会成本的额外提升,如果债务扩张是无限的,不计成本的,那么这些凯恩斯主义的基建类需求可以形成有效需求并可以无限延续。然而事实上,中国过了人口增长顶点,需求萎缩,这些黑色系产业国际库存仍然在高库存,而且大都美元计价。这种情况下,经济下行周期下,一国之力还能形成4万亿时期的故事么?债务是有回报率的,债务扩张是有限度的。
== == == ==
感谢月色如玉提出此问题的交流探讨,小民经济,洞察机遇,富于思考,应变未来。
如有经济,财经,理财,投资类问题,欢迎深入探讨,可于wxtgkw@126.com邮箱进行交流,信息含量也可大一些。善莫大焉。
== == == ==
雷吉的微信公众号已经上线,搜索公众号:天工开悟或微信号:rageslw,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及时获取独家财经分析和观点,也可关注我的个人微博:http://weibo.com/rages?source=blog&is_all=1(@雷吉),欢迎各位。各位有任何意见、建议或想法,可发邮件到wxtgkw@126.com(微信天工开悟@126.com),谢谢!
锚对船的作用在于使船停稳,延伸一下,锚代表一种能稳定经济、金融市场的关键指标。在货币制度中,本国的货币钉住一种强势货币,与之建立固定汇率,这种强势货币就被称为锚货币。
这里探讨一下人民币当前的背景。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时代背景毫无疑问已经结束,这看中国在降息通道,以及美国在加息周期的不同货币政策取向可以做出判断。这里当然存在变数,就是中美两国的经济环境。美国经过数年的量化宽松后,经济有所好转。中国在经济下行周期是否结束没有明朗前,正实施宽松货币政策。虽然因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状来说,还不能一定判断美国经济一定比中国好。但是内生性的,美国经过量化宽松后的美元发行量大约在4.5万亿,存在内生性的收缩基础货币的冲动。原理上讲,当美元从全球回流到美国时,量化宽松时期行成的高资本溢价得以维系。美国股市、债市,都是某种因为美国经济预期向好形成的高溢价资产。之所以有溢价,是因为美国资产负债表的扩张规模从量化宽松开始时的8000亿美元开始,这些溢价由全球回流美国接盘,用预期收益率提升置换美元债务,这就是所谓剪羊毛策略。
那么,中国由于经济下行,采用债务水平不断提高来维系资产价格的意愿强烈。这也造成中国随着美元为主的外汇资本流出加剧,用美元背书的外汇占款的体系受到冲击。所以产生各种创新货币工具的货币投放。这样,人民币脱锚美元的内生意愿更加强烈。
这里探讨一下,如果人民币发行和美元脱锚,将是怎样的结果。
假如人民币脱锚后,对美元的汇率持续企稳。则人民币强势可期,人民币国际化向主流支付货币顺利,则强国之路完全靠谱。因为多发行的人民币进入国际流通环节,体内因大量发行人民币行成恶性通账的可能性小。会进入经济增长,就是低通胀,高增长的完美经济周期。
这里的关键是人民币兑美元也好,对一篮子货币也好,是否能保持一直可持续的坚挺?看一下国际化进程中各国货币的国际流通性。人民币从2014年11月开始取代加元及澳元,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SWIFT的官方最新报告显示,1月份人民币在全球支付的份额为2.45%。IMF也决定将从今年10月1日起在其外汇储备数据库中单独列出人民币资产。那么美元的国际支付份额是多少?45%左右,这个数量级不是短期能逆转,涉及太多的经济情况和货币战争了,看个简单历史:
以卢布为例,卢布自对美元1:1脱锚后持续贬值,今年1月一度贬值超过5%,至85.8卢布兑换1美元的水平,创出历史新低。在这样的货币信用体系下,采用卢布作为国际支付货币又排名在哪里?这里也涉及太多的货币,资产的谋杀以及战争过程。这里不能展开,但可以认识到的是卢布的发行量一定远远超过当时以美元为锚的时期。
羊城晚报2012年8月的一篇报道称,莫斯科平均房价在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的20年里以美元计价上涨了77倍,一套带厨房卫生间的单元房(平均面积大约66平米),总价从5000美元涨至39万美元。如果以美元计价,1991年前后,莫斯科的平均房价为每平方米75美元(按照当时居民出国时购汇价格,大约500卢布),2011年底约为5902美元。
这里的根本就是在货币扩张时一定得考虑经济增长和国际购买力。这和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全球化结构息息相关,不考虑以上这些因素,基础货币的过度泛滥所导致的结果。今天,大宗商品市场上几乎所有黑色系商品疯狂上涨已经有所体现,在债务扩张,信贷扩张拉动模式下的大宗商品表现,悲观的看,随着这些过剩商品上涨,拉动的是社会成本的额外提升,如果债务扩张是无限的,不计成本的,那么这些凯恩斯主义的基建类需求可以形成有效需求并可以无限延续。然而事实上,中国过了人口增长顶点,需求萎缩,这些黑色系产业国际库存仍然在高库存,而且大都美元计价。这种情况下,经济下行周期下,一国之力还能形成4万亿时期的故事么?债务是有回报率的,债务扩张是有限度的。
== == == ==
感谢月色如玉提出此问题的交流探讨,小民经济,洞察机遇,富于思考,应变未来。
如有经济,财经,理财,投资类问题,欢迎深入探讨,可于wxtgkw@126.com邮箱进行交流,信息含量也可大一些。善莫大焉。
== == == ==
雷吉的微信公众号已经上线,搜索公众号:天工开悟或微信号:rageslw,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及时获取独家财经分析和观点,也可关注我的个人微博:http://weibo.com/rages?source=blog&is_all=1(@雷吉),欢迎各位。各位有任何意见、建议或想法,可发邮件到wxtgkw@126.com(微信天工开悟@126.com),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