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幸运,邂逅此地
S问我去不去雁荡山的时候,我是有考虑它的地理位置才同意的。最近一段时间不知道着了什么道,看到听到总会启动自动联想功能。周围的人会问:你到在意什么,你到底会为了什么伤。其实我所在意的都集中在同一个人身上,学历、工作、年龄、户籍、身高甚至长相。我跟S说我要泪洒雁荡山,她没搭理我。
S是某著名大学毕业的高材生,逻辑性强反应快又果断,都由她来做攻略。不像我这样不靠谱又大大咧咧的,有她在,我什么都不用准备,只要跟着就好。一路上只要保持呆萌状态就好。
搭乘早上7:46的动车从上海虹桥火车站开往雁荡山,11:25就到了。出了车站,温州这几日都在下雨。上海最近入梅,本就潮湿,没想到温州更是闷热,身上一阵粘腻。
跟着S坐上开往灵峰的绿色小巴,我看着窗外经过的复古的小商店、大片茶园、晒的黝黑的人,心想虽然乐清是温州托管的,也算是到过温州了吧。于是心情大好,下车时虽然因为盘山公路的几次急转弯而导致晕眩,还是脚步轻盈。
原计划是找一家有名的店家吃海鲜面,无奈选择太少,就随便坐下点了一份海鲜年糕,所谓海鲜就是蛤蜊,小虾,几块鱿鱼。可能因为海鲜不够,又加入鸡块炒蛋。味道太咸了,只好吃了几口作罢。也许是因为一大早坐了几小时的动车,又走了几小时山路,想先回住处安顿一下。
S在大龙湫订了一家民宿,起初因为我忌讳房间号是“四”想放弃的,现在想来还好选了这家选了这个房间,才有这趟旅程最高潮的地方。
下了公车,就像所有电影里播放的到达乡下车站的场景那样。绿色大巴把我们放下后徐徐开走了,我们停在“大龙湫”站牌前,前后打量着该往哪里走。远处是座座连绵的山,四周是大片的茶园。我看到树上有块指路牌,定睛一看写着“东园”,不就是我们定的民宿。沿着一条平整的水泥路往上走就看到一座不算太大的三层小屋。木门虚掩着,我把它推开,看到院子里有几个人背着行李准备离开,我跟她们点点头示意。老板娘便迎接出来,出于职业病,我开始仔细打量起这个女孩子。她穿着一条深蓝色牛仔裙,留着齐刘海短发,眼睛很大,未施粉黛,跟很多森女一样有种雨后清新的干净味道。她抿了抿嘴唇,有点抱歉地说“不好意思,我没看到你们,久等啦。”随即微微一笑。因为眼睛很大,笑起来的时候,眼尾会有一道阴影,像是眼睛也在笑。让我想起李宗盛的《鬼迷心窍》里唱的“春风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没见过你的人不会明了。”老板娘给我们一把钥匙,让我们换了一次性拖鞋上楼参观房间。如果不是坚持要了这间,可能就没有一开门后的喜悦了。干净的两张单人床,因为窗开着,床头的窗帘被风吹起,颇有柏原崇在《情书》里图书馆的场景。房间里有股白茶香氛的味道,我不是很喜欢,但是并不讲究。开了阳台的门,看到桌上以及边上的木质花架上都摆着鲜艳的花。窗上印着一行字“lookoutofthewindow”,于是我看向窗外,连绵的山峦,山间云雾缭绕,大片碧绿的茶树,遍布山野,层层叠叠,被雨水浇灌后更显青翠。有几只鸡鸭在四处走着,远处还听到狗吠声。谢过老板娘后,我和S开始整理行李。我对S说我下去看看,她则想坐阳台上享受微风细雨。我赤脚下楼,换上鞋到楼上参观。整间房子里摆设特别多,都是年轻的老板一家在世界各地淘来的小玩意。因为温州人普遍都做生意,所以老板家境殷实,可以在我们努力工作赚钱的年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楼下有厨房,客厅有茶几和整套茶具,书柜上大多是英文原版书,有几本散落在客厅和厨房的桌上,看来是故意摆放的。室内室外都有绣球花的身影,老板娘将它们种在各种形状的玻璃瓶里。我轻轻走到厨房,在床边的沙发上坐下,拾起桌上的沈从文选集。《一封未曾付邮的信》中有一句话我很喜欢“我成了一张小而无垠的浮萍,风是如何吹——风的去处,便是我的去处”。窗外时不时飘来微风拂过碎发,听到雨滴打在树叶上弹到泥土里的声音,听到藤田惠美轻柔的哼唱therose。
Justrememberinthewinter
Farbeneaththebittersnows
Liestheseedthatwiththesun'slove
Inthespringbecomestherose
返回房间休息后,我和S慢慢散步去了大龙湫,这天游人特别少,这儿一切都静静地,没有仓促的赶景点,没有拥挤的人潮,远离嘈杂的现代生活,体验乡间田园生活。吃过饭后,天便黑了,我们随即走回民宿准备休息。
因为晚饭偏咸,口都有点干,可以附近没有便利店,大家也有些疲了,不愿再走远。我就自愿下楼找老板娘聊聊天。下楼听到厨房有说话的声音,我就去看看,老板一家人都在吃晚饭,他们在吃粽子和一些当地特色的菜。我不好意思地打断他们,问问是不是有汽水可以提供,老板说桌上有雪碧,很大一瓶。我说多少钱,老板说随便喝,他说消毒柜里拿杯子吧。我拿了两个玻璃杯,拧开汽水瓶盖子,但是一点气都没有了,真感到有些遗憾。老板帅气地开了一瓶汽水,就是我们小时候喝过的一块钱一瓶装在玻璃瓶里的那种放桌上,说喝这个吧。我说老板如果晚上饿了该怎么办,其实是帮S问的,她容易肚子饿,但又害羞不敢问,那既然她是靠谱的策划者,捣糨糊专业户就只能是我了。老板说自己下面啊,呵呵可惜我们都不擅长啊,老板说那我来帮你下,放心我们会想办法的。突然觉得老板特别帅气,和上海男生不同,我觉得浙江人还是多少有点大男子主义,但是这是褒义的,我觉得男人就要有男人味道,是时刻向我传递“我很可靠,请依赖我”这种讯息的。谢过老板一家,端着两个杯子上楼,S还是比较诧异的,她说老板太客气了,不要钱反而让人过意不去。那是啊。。这过意不去但还是接受的事情不都由我做了么。
大概是有些乏了,四周又静悄悄的,看了会儿电视就很早睡了。梦里听到鸟叫、流水声,鸡鸭的叫声,梦里像是回到了四年前澳洲homestay家。听到有人下楼,有轻微锅碗瓢盆的触碰声。
微微睁开眼睛,已经是早上七点半。S说“这里的鸡两点、四点、六点都叫了!”我不厚道地哈哈大笑,说你这是一夜没睡,光忙着记录鸡叫了吗。她愤怒地哀嚎了一声,说枕头太高脖子也扭了。枕头有点高倒是同意的,我也觉得脖子不太舒服,今天还好去方洞看山洞,正好抬头治疗颈椎病。
梳洗后,下楼去厨房吃早饭,刚好前一批人吃完,整个厨房就我们和老板一家人。
我特别喜欢rachaelyamagata的歌,早上一进屋就听到轻轻的dealbreaker的声音“allofthismeansnothingwithoutyou”。rachael的歌都很伤感,每一首歌都记录着一个故事。我惦记着一个人,听什么youwon'tletme,reasonwhy都会触景生情。
早饭是清粥小菜加杂粮,非常养生,干干净净。感到幸福可能就是这么回事,简简单单,粗茶淡饭。我时常不明白我爸爸觉得最快乐的事情是一家人一起吃早饭,其实我现在也不太明白的,但我今天觉得,如果是和爱的人在一起,也许做什么都是幸福的。
老板娘问我们接下来准备去哪儿玩,如果没安排呆在他们家看书听音乐也不错啊。我哈哈地笑,但是没有告诉老板娘我们等下就走了。
和老板娘聊着聊着就吃完了早饭,稍微收拾一下就和S回房间了。
S说我们走吧,我关上阳台的门,把换气的窗子打开,把门带上,把钥匙还给了老板。到院子里看到老板娘在喂鸭子。我说“老板娘我们走啦”她有点吃惊,但是这个淡淡的女子见多了人来人往,很快微笑了一下就说“好啊,再见,下次再来哦!”。我们挥手跟老板娘道别。
之后我们去了方洞和灵岩,碰到两个本地人来游玩,他们很好心地带路给予帮助。我从心底里喜欢佩服浙江人,看到这些勤劳的人,每天他们一大早便开始摆摊做生意,也都很和气。人说和气生财,他们努力聪明又好脾气,当然更容易成功。
这趟旅途印象最深的就是大龙湫的东园民宿。大概是被主人寄予了美好的期待,才像是赋予灵魂一般,能够留存心底。想起《第36个故事》里的一句话:“任何事物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价值吧”。看山思水流,触景进乡愁,问君意随流,绵愁几时休,念己勿念欲,行己知行义,相离莫相忘,且行且珍惜。
读万卷书也总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又比不上阅人无数。而且流浪的目的其实又是为了有一天能够回归,就像《春光乍泄》里梁朝伟最后看到镜框上张震站在世界尽头的照片的时候说的,我终于明白他可以开开心心在外边走来走去的原因,因为他知道自己有处地方会让他回去。
所以我一方面努力把生活过的尽可能任性而自由,另一方面又始终希望可以寻找到一个生命的浮标而永远不离不弃。我希望像那些修行圆满的高僧一样在云游四方之后最终真正找寻到可以栖息的精神家园,然后终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只是现在也许我还没有找到一个能让我停留的人,所以在没有抵达理想的圣地之前我依然只能在放任自流和不甘堕落的十字路口间继续徘徊。但是对于那个人,我没有多余的辞藻,只能引用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说的“何其幸运,邂逅此君。”
S是某著名大学毕业的高材生,逻辑性强反应快又果断,都由她来做攻略。不像我这样不靠谱又大大咧咧的,有她在,我什么都不用准备,只要跟着就好。一路上只要保持呆萌状态就好。
搭乘早上7:46的动车从上海虹桥火车站开往雁荡山,11:25就到了。出了车站,温州这几日都在下雨。上海最近入梅,本就潮湿,没想到温州更是闷热,身上一阵粘腻。
跟着S坐上开往灵峰的绿色小巴,我看着窗外经过的复古的小商店、大片茶园、晒的黝黑的人,心想虽然乐清是温州托管的,也算是到过温州了吧。于是心情大好,下车时虽然因为盘山公路的几次急转弯而导致晕眩,还是脚步轻盈。
原计划是找一家有名的店家吃海鲜面,无奈选择太少,就随便坐下点了一份海鲜年糕,所谓海鲜就是蛤蜊,小虾,几块鱿鱼。可能因为海鲜不够,又加入鸡块炒蛋。味道太咸了,只好吃了几口作罢。也许是因为一大早坐了几小时的动车,又走了几小时山路,想先回住处安顿一下。
S在大龙湫订了一家民宿,起初因为我忌讳房间号是“四”想放弃的,现在想来还好选了这家选了这个房间,才有这趟旅程最高潮的地方。
下了公车,就像所有电影里播放的到达乡下车站的场景那样。绿色大巴把我们放下后徐徐开走了,我们停在“大龙湫”站牌前,前后打量着该往哪里走。远处是座座连绵的山,四周是大片的茶园。我看到树上有块指路牌,定睛一看写着“东园”,不就是我们定的民宿。沿着一条平整的水泥路往上走就看到一座不算太大的三层小屋。木门虚掩着,我把它推开,看到院子里有几个人背着行李准备离开,我跟她们点点头示意。老板娘便迎接出来,出于职业病,我开始仔细打量起这个女孩子。她穿着一条深蓝色牛仔裙,留着齐刘海短发,眼睛很大,未施粉黛,跟很多森女一样有种雨后清新的干净味道。她抿了抿嘴唇,有点抱歉地说“不好意思,我没看到你们,久等啦。”随即微微一笑。因为眼睛很大,笑起来的时候,眼尾会有一道阴影,像是眼睛也在笑。让我想起李宗盛的《鬼迷心窍》里唱的“春风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没见过你的人不会明了。”老板娘给我们一把钥匙,让我们换了一次性拖鞋上楼参观房间。如果不是坚持要了这间,可能就没有一开门后的喜悦了。干净的两张单人床,因为窗开着,床头的窗帘被风吹起,颇有柏原崇在《情书》里图书馆的场景。房间里有股白茶香氛的味道,我不是很喜欢,但是并不讲究。开了阳台的门,看到桌上以及边上的木质花架上都摆着鲜艳的花。窗上印着一行字“lookoutofthewindow”,于是我看向窗外,连绵的山峦,山间云雾缭绕,大片碧绿的茶树,遍布山野,层层叠叠,被雨水浇灌后更显青翠。有几只鸡鸭在四处走着,远处还听到狗吠声。谢过老板娘后,我和S开始整理行李。我对S说我下去看看,她则想坐阳台上享受微风细雨。我赤脚下楼,换上鞋到楼上参观。整间房子里摆设特别多,都是年轻的老板一家在世界各地淘来的小玩意。因为温州人普遍都做生意,所以老板家境殷实,可以在我们努力工作赚钱的年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楼下有厨房,客厅有茶几和整套茶具,书柜上大多是英文原版书,有几本散落在客厅和厨房的桌上,看来是故意摆放的。室内室外都有绣球花的身影,老板娘将它们种在各种形状的玻璃瓶里。我轻轻走到厨房,在床边的沙发上坐下,拾起桌上的沈从文选集。《一封未曾付邮的信》中有一句话我很喜欢“我成了一张小而无垠的浮萍,风是如何吹——风的去处,便是我的去处”。窗外时不时飘来微风拂过碎发,听到雨滴打在树叶上弹到泥土里的声音,听到藤田惠美轻柔的哼唱therose。
Justrememberinthewinter
Farbeneaththebittersnows
Liestheseedthatwiththesun'slove
Inthespringbecomestherose
返回房间休息后,我和S慢慢散步去了大龙湫,这天游人特别少,这儿一切都静静地,没有仓促的赶景点,没有拥挤的人潮,远离嘈杂的现代生活,体验乡间田园生活。吃过饭后,天便黑了,我们随即走回民宿准备休息。
因为晚饭偏咸,口都有点干,可以附近没有便利店,大家也有些疲了,不愿再走远。我就自愿下楼找老板娘聊聊天。下楼听到厨房有说话的声音,我就去看看,老板一家人都在吃晚饭,他们在吃粽子和一些当地特色的菜。我不好意思地打断他们,问问是不是有汽水可以提供,老板说桌上有雪碧,很大一瓶。我说多少钱,老板说随便喝,他说消毒柜里拿杯子吧。我拿了两个玻璃杯,拧开汽水瓶盖子,但是一点气都没有了,真感到有些遗憾。老板帅气地开了一瓶汽水,就是我们小时候喝过的一块钱一瓶装在玻璃瓶里的那种放桌上,说喝这个吧。我说老板如果晚上饿了该怎么办,其实是帮S问的,她容易肚子饿,但又害羞不敢问,那既然她是靠谱的策划者,捣糨糊专业户就只能是我了。老板说自己下面啊,呵呵可惜我们都不擅长啊,老板说那我来帮你下,放心我们会想办法的。突然觉得老板特别帅气,和上海男生不同,我觉得浙江人还是多少有点大男子主义,但是这是褒义的,我觉得男人就要有男人味道,是时刻向我传递“我很可靠,请依赖我”这种讯息的。谢过老板一家,端着两个杯子上楼,S还是比较诧异的,她说老板太客气了,不要钱反而让人过意不去。那是啊。。这过意不去但还是接受的事情不都由我做了么。
大概是有些乏了,四周又静悄悄的,看了会儿电视就很早睡了。梦里听到鸟叫、流水声,鸡鸭的叫声,梦里像是回到了四年前澳洲homestay家。听到有人下楼,有轻微锅碗瓢盆的触碰声。
微微睁开眼睛,已经是早上七点半。S说“这里的鸡两点、四点、六点都叫了!”我不厚道地哈哈大笑,说你这是一夜没睡,光忙着记录鸡叫了吗。她愤怒地哀嚎了一声,说枕头太高脖子也扭了。枕头有点高倒是同意的,我也觉得脖子不太舒服,今天还好去方洞看山洞,正好抬头治疗颈椎病。
梳洗后,下楼去厨房吃早饭,刚好前一批人吃完,整个厨房就我们和老板一家人。
我特别喜欢rachaelyamagata的歌,早上一进屋就听到轻轻的dealbreaker的声音“allofthismeansnothingwithoutyou”。rachael的歌都很伤感,每一首歌都记录着一个故事。我惦记着一个人,听什么youwon'tletme,reasonwhy都会触景生情。
早饭是清粥小菜加杂粮,非常养生,干干净净。感到幸福可能就是这么回事,简简单单,粗茶淡饭。我时常不明白我爸爸觉得最快乐的事情是一家人一起吃早饭,其实我现在也不太明白的,但我今天觉得,如果是和爱的人在一起,也许做什么都是幸福的。
老板娘问我们接下来准备去哪儿玩,如果没安排呆在他们家看书听音乐也不错啊。我哈哈地笑,但是没有告诉老板娘我们等下就走了。
和老板娘聊着聊着就吃完了早饭,稍微收拾一下就和S回房间了。
S说我们走吧,我关上阳台的门,把换气的窗子打开,把门带上,把钥匙还给了老板。到院子里看到老板娘在喂鸭子。我说“老板娘我们走啦”她有点吃惊,但是这个淡淡的女子见多了人来人往,很快微笑了一下就说“好啊,再见,下次再来哦!”。我们挥手跟老板娘道别。
之后我们去了方洞和灵岩,碰到两个本地人来游玩,他们很好心地带路给予帮助。我从心底里喜欢佩服浙江人,看到这些勤劳的人,每天他们一大早便开始摆摊做生意,也都很和气。人说和气生财,他们努力聪明又好脾气,当然更容易成功。
这趟旅途印象最深的就是大龙湫的东园民宿。大概是被主人寄予了美好的期待,才像是赋予灵魂一般,能够留存心底。想起《第36个故事》里的一句话:“任何事物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价值吧”。看山思水流,触景进乡愁,问君意随流,绵愁几时休,念己勿念欲,行己知行义,相离莫相忘,且行且珍惜。
读万卷书也总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又比不上阅人无数。而且流浪的目的其实又是为了有一天能够回归,就像《春光乍泄》里梁朝伟最后看到镜框上张震站在世界尽头的照片的时候说的,我终于明白他可以开开心心在外边走来走去的原因,因为他知道自己有处地方会让他回去。
所以我一方面努力把生活过的尽可能任性而自由,另一方面又始终希望可以寻找到一个生命的浮标而永远不离不弃。我希望像那些修行圆满的高僧一样在云游四方之后最终真正找寻到可以栖息的精神家园,然后终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只是现在也许我还没有找到一个能让我停留的人,所以在没有抵达理想的圣地之前我依然只能在放任自流和不甘堕落的十字路口间继续徘徊。但是对于那个人,我没有多余的辞藻,只能引用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说的“何其幸运,邂逅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