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讲的只是少数人的事?!--《人类简史》导读
本周共读书目《人类简史》:一本有意思的“历史书”。
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林俊宏译。中信出版社出版。
建议今天读完三章:第四章:毁天灭地的人类洪水;第五章:史上最大骗局;第六章:盖起金字塔
今日导读
九成以上的农民养活了一小撮精英分子:国王、官员、战士、牧师、艺术家和思想家,但历史写的几乎全是这些人的事。于是,历史只告诉了我们少数人做了些什么,而其他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不停挑水耕田。
今日要点提炼
第四章:毁天灭地的人类洪水
在认知革命之前,所有人类物种都只住在亚非大陆上。在历史上,人类首次抵达澳大利亚绝对算是一件大事,重要性不亚于阿波罗十一号登上月球。这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离开亚非大陆生态系统,也是第一次有大型陆生哺乳动物能够从亚非大陆抵达澳大利亚。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类先驱究竟在这片新世界做了什么。狩猎采集者首次登上澳大利亚的那一刻,就正式在这片大陆登上食物链最顶端,也从此成为地球史上最致命的生物物种。
诺亚方舟
如果把澳大利亚和美洲发生的生物大灭绝合起来计算,再加入智人在亚非大陆上扩张时所造成的小规模物种灭绝(像是其他人类物种的灭绝),还有远古采集者来到偏远岛屿带来的物种灭绝,可能的结论只有一个:智人的第一波殖民正是整个动物界最大也是最快速的一次生态浩劫。
第一波的灭绝浪潮是由于采集者的扩张,接着第二轮灭绝的浪潮则是因为农民的扩张;这些教训,让我们得以从一个重要观点来看今日的第三波灭绝浪潮:由工业活动所造成的物种灭绝。
有些环保人士声称我们的祖先总是和自然和谐相处,千万不要那么轻易相信。其实早在工业革命之前,智人就是造成最多动植物灭绝的元凶。人类可以说坐上了生物学有史以来最致命物种的宝座。
第五章:史上最大骗局
大约一万年前,人类开始投入几乎是全部的精力操纵着几种动植物的生命。从日出到日落,人们忙着播种、浇水、除草、牧羊。这是一场关于人类生活方式的变革:农业革命。
学者曾宣称农业革命是人类的大跃进,但并没有任何数据显示人类变得越来越聪明。早在农业革命之前,采集者就已经对大自然的秘密了然于胸,毕竟为了活命,他们不得不非常了解自己所猎杀的动物、所采集的食物。农业革命带来的非但不是轻松生活的新时代,反而让农民过着比采集者更辛苦、更不满足的生活。狩猎采集者的生活方式更为丰富多变,也比较少会遇到饥饿与疾病。农业革命让人类的食物总量增加,但量的增加并不代表吃得更好、过得更悠闲,反而只是人口爆炸,而且产生一群养尊处优、娇生惯养的精英分子。普遍说来,农民的工作要比采集者更为辛苦,而且到头来饮食更糟糕。
农业革命可以说是史上最大的一桩骗局。
第六章:盖起金字塔
农业时代人类的空间变小了,但时间却变长了。一般来说,采集者不会花太多的心思考虑下周或下个月的事,但农民却会想象预测着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事情。采集者之所以不管未来,是因为他们就是现采现吃,不管是保存食物还是累积财富,当时都不容易。
农业革命之后,“未来”的重要性被提上历史新高。农民不仅要时时刻刻想着未来,还几乎可以说是为了未来在服务。农业经济是以生产的季节周期为基础,经过很多个月耕作,再来到相对较短的收成高峰期。
于是,早从农业时代一开始,“未来”就一直是人类心中小剧场的主要角色。农民担心未来,除了因为有更多的东西要去保护,也是因为现在有别的方法可以减少风险。
农业带来的压力影响深远,这正是后代大规模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基础。但可悲的是,虽然农民勤劳不懈,希望能够保障自己未来的经济安全,但几乎从未实现。不管任何地方,都出现了统治者和精英阶级,不仅靠着农民的食粮维生,还几乎全部征收抢光,只留给他们勉强够活的数量。
正是这些征收来的食粮,养活了政治、战争、艺术和哲学,建起了宫殿,纪念碑和庙宇。在现代晚期之前,九成以上胼手胝足的农民养活了一小撮精英分子:国王、官员、战士、牧师、艺术家和思想家,但历史写的几乎全是这些人的事。
于是,历史只告诉了我们少数人做了些什么,而其他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不停挑水耕田
关注52悦读,订阅每日精彩
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林俊宏译。中信出版社出版。
建议今天读完三章:第四章:毁天灭地的人类洪水;第五章:史上最大骗局;第六章:盖起金字塔
![]() |
今日导读
九成以上的农民养活了一小撮精英分子:国王、官员、战士、牧师、艺术家和思想家,但历史写的几乎全是这些人的事。于是,历史只告诉了我们少数人做了些什么,而其他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不停挑水耕田。
今日要点提炼
第四章:毁天灭地的人类洪水
在认知革命之前,所有人类物种都只住在亚非大陆上。在历史上,人类首次抵达澳大利亚绝对算是一件大事,重要性不亚于阿波罗十一号登上月球。这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离开亚非大陆生态系统,也是第一次有大型陆生哺乳动物能够从亚非大陆抵达澳大利亚。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类先驱究竟在这片新世界做了什么。狩猎采集者首次登上澳大利亚的那一刻,就正式在这片大陆登上食物链最顶端,也从此成为地球史上最致命的生物物种。
诺亚方舟
如果把澳大利亚和美洲发生的生物大灭绝合起来计算,再加入智人在亚非大陆上扩张时所造成的小规模物种灭绝(像是其他人类物种的灭绝),还有远古采集者来到偏远岛屿带来的物种灭绝,可能的结论只有一个:智人的第一波殖民正是整个动物界最大也是最快速的一次生态浩劫。
第一波的灭绝浪潮是由于采集者的扩张,接着第二轮灭绝的浪潮则是因为农民的扩张;这些教训,让我们得以从一个重要观点来看今日的第三波灭绝浪潮:由工业活动所造成的物种灭绝。
有些环保人士声称我们的祖先总是和自然和谐相处,千万不要那么轻易相信。其实早在工业革命之前,智人就是造成最多动植物灭绝的元凶。人类可以说坐上了生物学有史以来最致命物种的宝座。
第五章:史上最大骗局
大约一万年前,人类开始投入几乎是全部的精力操纵着几种动植物的生命。从日出到日落,人们忙着播种、浇水、除草、牧羊。这是一场关于人类生活方式的变革:农业革命。
学者曾宣称农业革命是人类的大跃进,但并没有任何数据显示人类变得越来越聪明。早在农业革命之前,采集者就已经对大自然的秘密了然于胸,毕竟为了活命,他们不得不非常了解自己所猎杀的动物、所采集的食物。农业革命带来的非但不是轻松生活的新时代,反而让农民过着比采集者更辛苦、更不满足的生活。狩猎采集者的生活方式更为丰富多变,也比较少会遇到饥饿与疾病。农业革命让人类的食物总量增加,但量的增加并不代表吃得更好、过得更悠闲,反而只是人口爆炸,而且产生一群养尊处优、娇生惯养的精英分子。普遍说来,农民的工作要比采集者更为辛苦,而且到头来饮食更糟糕。
农业革命可以说是史上最大的一桩骗局。
第六章:盖起金字塔
农业时代人类的空间变小了,但时间却变长了。一般来说,采集者不会花太多的心思考虑下周或下个月的事,但农民却会想象预测着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事情。采集者之所以不管未来,是因为他们就是现采现吃,不管是保存食物还是累积财富,当时都不容易。
农业革命之后,“未来”的重要性被提上历史新高。农民不仅要时时刻刻想着未来,还几乎可以说是为了未来在服务。农业经济是以生产的季节周期为基础,经过很多个月耕作,再来到相对较短的收成高峰期。
于是,早从农业时代一开始,“未来”就一直是人类心中小剧场的主要角色。农民担心未来,除了因为有更多的东西要去保护,也是因为现在有别的方法可以减少风险。
农业带来的压力影响深远,这正是后代大规模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基础。但可悲的是,虽然农民勤劳不懈,希望能够保障自己未来的经济安全,但几乎从未实现。不管任何地方,都出现了统治者和精英阶级,不仅靠着农民的食粮维生,还几乎全部征收抢光,只留给他们勉强够活的数量。
正是这些征收来的食粮,养活了政治、战争、艺术和哲学,建起了宫殿,纪念碑和庙宇。在现代晚期之前,九成以上胼手胝足的农民养活了一小撮精英分子:国王、官员、战士、牧师、艺术家和思想家,但历史写的几乎全是这些人的事。
于是,历史只告诉了我们少数人做了些什么,而其他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不停挑水耕田
关注52悦读,订阅每日精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