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雪之大审
#才子佳人与南国红豆#
其实我只想揭露一下这些美丽词曲背后的人物嘴脸。经典不都是值得赞颂的,我们必须以辩证的眼光来审视它们,才不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迷惑(严肃貌)。
第一折就来说《六月飞霜之大审》。粤剧大师唐涤生的作品,我最爱听的折子戏,喜欢到没事就自己哼一遍的地步。
但是,关汉卿的《窦娥冤》,振聋发聩的悲剧意义不需多说,放在北方几乎哪个戏种都是遵循关氏原意,突出窦娥之死,以悲剧收场;唯独南方各曲无此觉悟,反其道而行之,非要那个大团圆结局不可。所以,白练飞霜的窦娥在粤剧里变成了等待夫郎搭救的小羔羊——
蔡昌宗:御笔亲题黄金榜,春风得意好还乡,马上扬鞭龙驹赶,忽然间雪拥蓝关马蹄寒。炎炎六月飞霜降,定有奇冤雪下藏,明传县令暗查访,知有犯妇斩杀在山阳。审奇案,赴刑场!且待本官亲查羊肚案。——【戏曲标配:哪个赶考的书生不中个状元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中状元之后一定要衣锦还乡,打算接独守寒窑的娘子去做一品夫人。】
(白)人来,将犯妇人带上。
衙役:(白)带犯妇人!
窦娥:地狱一遍丧钟响。
蔡昌宗:(白)犯妇人面朝外跪,把案情禀上。——【不用怀疑,即使是明清也没有要求女犯面朝外跪的传统。这里起到的作用,一则是减少窦娥和观众的距离,二则是洒丈夫一开始未认出受屈妻子的狗血。】
窦娥:仿似惊魂地府再还阳。
蔡昌宗:身招重罪,辣手更狠心,蛇蝎红颜,一碗羹汤有毒酿。
窦娥:恨薄命,祸起血案,斩杀在刑场实太枉,青天在上,哀哀叩恳叩恳,明察实情,超生血海盼觉岸。——【求打救】
蔡昌宗:既是苦打冤成招罪状,莫非县官似饿狼。
窦娥:若煞神阎王。刑木压力难当,迫我招认罪状,囚在冤狱上。
蔡昌宗:青天普照万世光,明亮雪亮,再三审判问明白,毋令抱恨含冤,且诉真相怎样。
窦娥:(白)大人啊。(唱)家住秋江红梅巷。——【蔡昌宗你个逗比,这不你家吗!】
蔡昌宗:(白)你可曾婚配?
窦娥:于归十六配鸳鸯。
蔡昌宗:(白)原来已有婆家,咁你丈夫何去?
窦娥:可叹鸳衾未暖阳关唱。——【新婚不久就赶考去了】
蔡昌宗:(白)咁离别之时,你丈夫可曾订有归期?
窦娥:一别长悲隔阴阳。——【张驴儿骗她说昌宗已死】
蔡昌宗:(白)哦,原来你丈夫客死异乡,怪不得你……
窦娥:我不效扇坟庄妻荡。——【《庄子·至乐》载:“庄子郊游,见少妇扇新坟,问之答曰,夫亡时遗言,待坟土干时方可改嫁。故扇之,欲其速干耳。”冯梦龙在这段记载的基础上,编排出了庄子诈死试妻、庄妻马上意图改嫁的故事。将庄妻塑造成荡妇形象,目的是把妻子死后,庄子鼓盆而歌的行为解释得更加符合儒家道德。】
蔡昌宗:(白)咁你又打算如何?
窦娥:我殉夫愿随女孟姜。——【歌颂孟姜女的殉夫情节】
蔡昌宗:(白)如此说,因何你尚留人世呀?
窦娥:只为白发家姑谁奉养。——【丈夫不在,媳妇应该安心在家奉养公婆】
蔡昌宗:(白)咁你婆媳二人又以何为生呢?
窦娥:愿做个卖发疗亲赵五娘。——【典出《琵琶记》:蔡邕之妻赵五娘于丈夫离开后,吃糠敬养公婆,公婆得知蔡邕入赘相府,含恨而死,五娘剪卖头发,埋葬双亲,上京寻夫。】
蔡昌宗:好一个耻作庄周妻,好一个甘为蔡邕妇,眼前犯妇,是一个淑德贤良。——【嗯,淑德贤良。】
窦娥:不效红拂夜私奔,怕学文君凤求凰,矢誓古井无波,一任花无叶傍。——【红拂逐李靖,文君奔相如,都是女子坦率追求美好爱情的范例。唐传奇中,慧眼识人的红拂和李靖私奔后,与虬髯客结拜,世称风尘三侠;不过侠士这种身份,向来不是会被统治者歌颂的对象。《史记》载富家女卓文君感司马相如《凤求凰》琴音之意,罔顾其父卓王孙意愿,毅然私奔,且当垆卖酒,迫使父亲为面子而承认婚事。司马相如发达后找了小三,卓文君怒寄《白头吟》要离婚,真心奇女子。可知后世剧作家们为这些不愿丈夫三妻四妾的女人写的剧是什么?是《狮吼记》啊!再看“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之句,卓文君几乎可以作为现代自由婚姻观的滥觞了。
——卓文君投奔司马相如时是新寡,至于红拂则纯属躺着中枪。】
蔡昌宗:(白)犯妇人,你既是一片孝心,侍姑终老,因何又会犯了毒杀之罪呀?
窦娥:(白)大人要听呀。
蔡昌宗:(白)讲啦。
窦娥:我守空房,日里愁锁春山记檀郎,夜对银烛孤影梦亦寒,恩深爱深暗悼亡。——【小寡妇就是这样的,日里愁夜里悲,硬生生守一块贞节牌坊。按说她和蔡昌宗也不是自由恋爱,她!是!被!拐!卖!到!蔡!家!的!新婚第三日蔡昌宗就滚蛋了,哪来的恩!深!爱!深!啊!妥妥的斯德哥尔摩好吗!】
蔡昌宗:理应闭帘莫教春光透,把情欲葬。妇道未应有遗忘,冷尽情心脱欲网。——【突然觉得这是一篇反映男权社会封建道德如何迫害女性的作品Orz】
窦娥:花羞月蔽掩色香。
蔡昌宗:花羞月蔽掩色香于闺阁上,问淑妇冰心却缘何毒似狼?
窦娥:无风,偏有浪。
蔡昌宗:哎,无风,又点有浪?
窦娥:其实祸起隔萧墙。
蔡昌宗:(白)啊,祸起萧墙?
窦娥:花半枯旱,蝶媒亦狂,朝朝暮暮重寻访。——【张驴儿看中她了】
蔡昌宗:哦,原来是神女无心,偏惹来襄王有梦啊。
窦娥:(白)系呀,大人,云本无心出岫,又岂料……
蔡昌宗:(白)岂料什么,你讲啦。
窦娥:一旦有暴雨天空降,彩礼下聘欲订梁鸿约,青孀守节我未把金珠罕。——【不是因为“我不喜欢他”,而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蔡昌宗:既是明节守青孀,怎会惹来浪子逾墙上。
窦娥:苦命人也,该当遭劫殃,命裡多孽帐。惹下奇冤和命案,我愿随夫地狱往。(哭白)蔡郎,夫呀。
蔡昌宗:(白)哎,呀!(唱)刑场六月有飞霜,山阳三载逢大旱。杜鹃啼红应有泪,胡不归也唤夫郎。眼前仿似妻模样,认发能分辨,呢个犯妇是三娘。我掩袖低徊,不禁上前细看。(白)三娘,三娘!——【这货听见窦娥叫蔡郎,终于认出来了。】
窦娥:(白)啊!蔡郎,蔡——
(衙役喧哗)
窦娥:两旁吆喝声雷动,俯伏尘埃胆更寒。
蔡昌宗:相认难时不认难,强压悲伤重审案!
生(白)犯妇人,细想妇道人家,不该招蜂引蝶,看来你在夫死之后嘛……
旦(白)夫死之后嘛……(唱)夜漫漫深宵红泪降,惨凄凄化啼鹃泣陌上,一坯青冢,心愿随夫衣物葬。魂兮长盼苦苦望,情碎苦肝肠。——【守节小寡妇卖惨继续】
蔡昌宗:(白)夫死之后,你你你又如何看待家姑呢?
窦娥:(白)夫死之后,姑媳同悲,相依为命。
蔡昌宗:年迈谁能养,谁尽责代你檀郎?——【你像金鱼一样七秒记忆吗!你之前不是问过了吗!“愿做个卖发疗亲赵五娘”啊!】
窦娥:含泪供养无或忘。(白)我妇代夫职呀。
蔡昌宗:情泪洒遍衣襟上,人在咫尺似隔一方——
窦娥:云雾何时散,谁为鸣冤救窦娘。——【四句接唱很好听】
蔡昌宗:一句难说窦娥冤,试问谁解蔡郎恨?我又何忍见佢枷锁鎯铛……羊肚案,再根查,羹汤何来,你照直讲。
窦娥:哎呀呀……大人再听我诉端详。
蔡昌宗:(白)讲啦。
窦娥:祸劫头上降,害人用计太无良,彩银下聘不成双,用毒计施凶悍。
蔡昌宗:原来无端飞来劫殃,采花蜂不怜淑妇孀,妄图非份想。
窦娥:一碗羊肚,有毒藏,藏砒霜。
蔡昌宗:(白)羊肚汤中既然有毒,理应害你家姑,因何又会将张婆毒死呢?
窦娥:(白)羊肚汤一碗,我们婆婆嫌腥,倒是张婆食了。
蔡昌宗:(白)哦?原来如此,那羊肚汤是谁人手煎?
窦娥:(白)是从巷口买来。
蔡昌宗:(白)又是谁人所买?
旦(白)大人再听呀!
蔡昌宗:你讲上来!
窦娥:押了紫钗换了汤,是丫环荔香。窦娥冤枉,苦心有谁谅?——【养得起丫环,很明显这家也没有穷到那地步。】
蔡昌宗:我暗断肝肠,想起此情况,怜素妆。
窦娥:泪流脸上,贞节堪怜丧刑场。——【贞节贞节贞节……】
蔡昌宗:哀哀淑妇心,句句血泪词,万般恩情萦心上。惜取眼前人,忆起枕边爱,喃喃灯下语,语语未遗忘。记得十绣香囊,曾有一语盟心,话过富贵荣华,同安享。今日妻作待刑人,夫是蟾宫客,悬殊贵贱在刑场。何能判案保伦常!强压柔情查既往。
蔡昌宗:(白)犯妇人,斟酒问提壶,既然羹汤是丫环荔香所买,可曾拷问荔香?
窦娥:(白)未曾拷问。
蔡昌宗:(白)既然羹汤有毒,可有追问过毒药来源?
窦娥:(白)未有根源。
蔡昌宗:(白)张驴儿既有迫嫁之心,当有引线之人,又可曾提控谁下彩银?
窦娥:(白)未曾提控。
蔡昌宗:(白)哎呀,你一不拷问荔香,二不根查毒药,三不提控淫媒,你呀……(唱)唉呀呀,莫不是你甘作代罪羔羊。——【解释一下:县官和张驴儿串通,要将罪名安到蔡婆婆身上,根本不会依窦娥的意思去查证据链。窦娥是无奈之下为家姑顶罪,并不是智障才不追查……】
窦娥:哀苍天不悯淑妇灾殃降。
蔡昌宗:岂可不察定要翻冤案。
窦娥:伤心泪雨泪雨已成行,嗟夫郎他往,不知家庭家庭惨痛状,一朝老弱老弱无依傍,何堪灾劫祸降慈祥。——【这几句也很好听】
蔡昌宗:惊悉劫灾劫灾降祸门墙。
窦娥:似是兰舟遇了风与浪,可恨衙差凶猛若似狼,要缉凶归案,甘心怨苦一身当。(白)我为承姑罪,才有甘心服刑。
蔡昌宗:(白)好一句为承姑罪,甘心服刑,真真难得,难得啊。(唱)偷偷痛心痛心痛心淑妇淑妇替罪贤良。
窦娥:拉我在公堂中来受创。
蔡昌宗:不堪妻房遭冤案,有意救助鱼儿离捕网,风霜雨雪雪洗砒霜枉。
窦娥:冤枉判决我愿黄泉往。
蔡昌宗:(白)哎呀,蝼蚁尚且偷生,你又何苦甘心枉死呢?
窦娥:(白)苦命人正是生无可恋咯。(唱)你莫再翻凶案。——【其实我一般听到这里还是很感动的,有种错的主要是礼教和制度、不是蔡昌宗个人的感觉。】
蔡昌宗:一拼官衔抛弃,都要翻冤案。
窦娥:你念前程,休把功夫枉。
蔡昌宗:娇妻休畏惧,寒蟾无复怨唱。(白)窦娥妻呀!
窦娥:今朝又喜又喜见玉郎,哎呀,我未敢应玉郎。
蔡昌宗:青天云渐朗,娇妻可心安。我为你洗冤案。
窦娥:有苦到此有味如蜜糖。——【这句和上面那句“哎呀,我未敢应玉郎”真的要赞曾慧姐姐,度尽劫波的感受非常动人。】
蔡昌宗:夫妻对影,对影成双。
窦娥:夫妻约守未能忘,愿有影皆双——
(合唱)新枝再发,合欢花再艳放。
我以前曾经写过这折戏的结构解析,这次不再详细写。这种斯德哥尔摩内核的改编(讲真其实是折辱了《窦娥冤》原剧),但梁耀安和曾慧不着戏服、不带舞台妆的演绎都能让我喜欢十几年,真就是好词好曲好伶人的价值了。尤其是曾慧姐姐,眉心轻挽眼波略斜就是盈盈垂泪到我见犹怜嗷嗷嗷嗷……梁耀安是我们小新会送出去的人才,这位气质特别好,唱甚麽都正气凛然的,而且也好聽。
话说回来,所以这位三娘其实也只是披了窦娥马甲的蔡邕妇而已,哪有半点半点血溅白绫、六月飞雪、大旱三年的影子啊!
来,跟我一起大叫:“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其实我只想揭露一下这些美丽词曲背后的人物嘴脸。经典不都是值得赞颂的,我们必须以辩证的眼光来审视它们,才不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迷惑(严肃貌)。
第一折就来说《六月飞霜之大审》。粤剧大师唐涤生的作品,我最爱听的折子戏,喜欢到没事就自己哼一遍的地步。
但是,关汉卿的《窦娥冤》,振聋发聩的悲剧意义不需多说,放在北方几乎哪个戏种都是遵循关氏原意,突出窦娥之死,以悲剧收场;唯独南方各曲无此觉悟,反其道而行之,非要那个大团圆结局不可。所以,白练飞霜的窦娥在粤剧里变成了等待夫郎搭救的小羔羊——
蔡昌宗:御笔亲题黄金榜,春风得意好还乡,马上扬鞭龙驹赶,忽然间雪拥蓝关马蹄寒。炎炎六月飞霜降,定有奇冤雪下藏,明传县令暗查访,知有犯妇斩杀在山阳。审奇案,赴刑场!且待本官亲查羊肚案。——【戏曲标配:哪个赶考的书生不中个状元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中状元之后一定要衣锦还乡,打算接独守寒窑的娘子去做一品夫人。】
(白)人来,将犯妇人带上。
衙役:(白)带犯妇人!
窦娥:地狱一遍丧钟响。
蔡昌宗:(白)犯妇人面朝外跪,把案情禀上。——【不用怀疑,即使是明清也没有要求女犯面朝外跪的传统。这里起到的作用,一则是减少窦娥和观众的距离,二则是洒丈夫一开始未认出受屈妻子的狗血。】
窦娥:仿似惊魂地府再还阳。
蔡昌宗:身招重罪,辣手更狠心,蛇蝎红颜,一碗羹汤有毒酿。
窦娥:恨薄命,祸起血案,斩杀在刑场实太枉,青天在上,哀哀叩恳叩恳,明察实情,超生血海盼觉岸。——【求打救】
蔡昌宗:既是苦打冤成招罪状,莫非县官似饿狼。
窦娥:若煞神阎王。刑木压力难当,迫我招认罪状,囚在冤狱上。
蔡昌宗:青天普照万世光,明亮雪亮,再三审判问明白,毋令抱恨含冤,且诉真相怎样。
窦娥:(白)大人啊。(唱)家住秋江红梅巷。——【蔡昌宗你个逗比,这不你家吗!】
蔡昌宗:(白)你可曾婚配?
窦娥:于归十六配鸳鸯。
蔡昌宗:(白)原来已有婆家,咁你丈夫何去?
窦娥:可叹鸳衾未暖阳关唱。——【新婚不久就赶考去了】
蔡昌宗:(白)咁离别之时,你丈夫可曾订有归期?
窦娥:一别长悲隔阴阳。——【张驴儿骗她说昌宗已死】
蔡昌宗:(白)哦,原来你丈夫客死异乡,怪不得你……
窦娥:我不效扇坟庄妻荡。——【《庄子·至乐》载:“庄子郊游,见少妇扇新坟,问之答曰,夫亡时遗言,待坟土干时方可改嫁。故扇之,欲其速干耳。”冯梦龙在这段记载的基础上,编排出了庄子诈死试妻、庄妻马上意图改嫁的故事。将庄妻塑造成荡妇形象,目的是把妻子死后,庄子鼓盆而歌的行为解释得更加符合儒家道德。】
蔡昌宗:(白)咁你又打算如何?
窦娥:我殉夫愿随女孟姜。——【歌颂孟姜女的殉夫情节】
蔡昌宗:(白)如此说,因何你尚留人世呀?
窦娥:只为白发家姑谁奉养。——【丈夫不在,媳妇应该安心在家奉养公婆】
蔡昌宗:(白)咁你婆媳二人又以何为生呢?
窦娥:愿做个卖发疗亲赵五娘。——【典出《琵琶记》:蔡邕之妻赵五娘于丈夫离开后,吃糠敬养公婆,公婆得知蔡邕入赘相府,含恨而死,五娘剪卖头发,埋葬双亲,上京寻夫。】
蔡昌宗:好一个耻作庄周妻,好一个甘为蔡邕妇,眼前犯妇,是一个淑德贤良。——【嗯,淑德贤良。】
窦娥:不效红拂夜私奔,怕学文君凤求凰,矢誓古井无波,一任花无叶傍。——【红拂逐李靖,文君奔相如,都是女子坦率追求美好爱情的范例。唐传奇中,慧眼识人的红拂和李靖私奔后,与虬髯客结拜,世称风尘三侠;不过侠士这种身份,向来不是会被统治者歌颂的对象。《史记》载富家女卓文君感司马相如《凤求凰》琴音之意,罔顾其父卓王孙意愿,毅然私奔,且当垆卖酒,迫使父亲为面子而承认婚事。司马相如发达后找了小三,卓文君怒寄《白头吟》要离婚,真心奇女子。可知后世剧作家们为这些不愿丈夫三妻四妾的女人写的剧是什么?是《狮吼记》啊!再看“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之句,卓文君几乎可以作为现代自由婚姻观的滥觞了。
——卓文君投奔司马相如时是新寡,至于红拂则纯属躺着中枪。】
蔡昌宗:(白)犯妇人,你既是一片孝心,侍姑终老,因何又会犯了毒杀之罪呀?
窦娥:(白)大人要听呀。
蔡昌宗:(白)讲啦。
窦娥:我守空房,日里愁锁春山记檀郎,夜对银烛孤影梦亦寒,恩深爱深暗悼亡。——【小寡妇就是这样的,日里愁夜里悲,硬生生守一块贞节牌坊。按说她和蔡昌宗也不是自由恋爱,她!是!被!拐!卖!到!蔡!家!的!新婚第三日蔡昌宗就滚蛋了,哪来的恩!深!爱!深!啊!妥妥的斯德哥尔摩好吗!】
蔡昌宗:理应闭帘莫教春光透,把情欲葬。妇道未应有遗忘,冷尽情心脱欲网。——【突然觉得这是一篇反映男权社会封建道德如何迫害女性的作品Orz】
窦娥:花羞月蔽掩色香。
蔡昌宗:花羞月蔽掩色香于闺阁上,问淑妇冰心却缘何毒似狼?
窦娥:无风,偏有浪。
蔡昌宗:哎,无风,又点有浪?
窦娥:其实祸起隔萧墙。
蔡昌宗:(白)啊,祸起萧墙?
窦娥:花半枯旱,蝶媒亦狂,朝朝暮暮重寻访。——【张驴儿看中她了】
蔡昌宗:哦,原来是神女无心,偏惹来襄王有梦啊。
窦娥:(白)系呀,大人,云本无心出岫,又岂料……
蔡昌宗:(白)岂料什么,你讲啦。
窦娥:一旦有暴雨天空降,彩礼下聘欲订梁鸿约,青孀守节我未把金珠罕。——【不是因为“我不喜欢他”,而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蔡昌宗:既是明节守青孀,怎会惹来浪子逾墙上。
窦娥:苦命人也,该当遭劫殃,命裡多孽帐。惹下奇冤和命案,我愿随夫地狱往。(哭白)蔡郎,夫呀。
蔡昌宗:(白)哎,呀!(唱)刑场六月有飞霜,山阳三载逢大旱。杜鹃啼红应有泪,胡不归也唤夫郎。眼前仿似妻模样,认发能分辨,呢个犯妇是三娘。我掩袖低徊,不禁上前细看。(白)三娘,三娘!——【这货听见窦娥叫蔡郎,终于认出来了。】
窦娥:(白)啊!蔡郎,蔡——
(衙役喧哗)
窦娥:两旁吆喝声雷动,俯伏尘埃胆更寒。
蔡昌宗:相认难时不认难,强压悲伤重审案!
生(白)犯妇人,细想妇道人家,不该招蜂引蝶,看来你在夫死之后嘛……
旦(白)夫死之后嘛……(唱)夜漫漫深宵红泪降,惨凄凄化啼鹃泣陌上,一坯青冢,心愿随夫衣物葬。魂兮长盼苦苦望,情碎苦肝肠。——【守节小寡妇卖惨继续】
蔡昌宗:(白)夫死之后,你你你又如何看待家姑呢?
窦娥:(白)夫死之后,姑媳同悲,相依为命。
蔡昌宗:年迈谁能养,谁尽责代你檀郎?——【你像金鱼一样七秒记忆吗!你之前不是问过了吗!“愿做个卖发疗亲赵五娘”啊!】
窦娥:含泪供养无或忘。(白)我妇代夫职呀。
蔡昌宗:情泪洒遍衣襟上,人在咫尺似隔一方——
窦娥:云雾何时散,谁为鸣冤救窦娘。——【四句接唱很好听】
蔡昌宗:一句难说窦娥冤,试问谁解蔡郎恨?我又何忍见佢枷锁鎯铛……羊肚案,再根查,羹汤何来,你照直讲。
窦娥:哎呀呀……大人再听我诉端详。
蔡昌宗:(白)讲啦。
窦娥:祸劫头上降,害人用计太无良,彩银下聘不成双,用毒计施凶悍。
蔡昌宗:原来无端飞来劫殃,采花蜂不怜淑妇孀,妄图非份想。
窦娥:一碗羊肚,有毒藏,藏砒霜。
蔡昌宗:(白)羊肚汤中既然有毒,理应害你家姑,因何又会将张婆毒死呢?
窦娥:(白)羊肚汤一碗,我们婆婆嫌腥,倒是张婆食了。
蔡昌宗:(白)哦?原来如此,那羊肚汤是谁人手煎?
窦娥:(白)是从巷口买来。
蔡昌宗:(白)又是谁人所买?
旦(白)大人再听呀!
蔡昌宗:你讲上来!
窦娥:押了紫钗换了汤,是丫环荔香。窦娥冤枉,苦心有谁谅?——【养得起丫环,很明显这家也没有穷到那地步。】
蔡昌宗:我暗断肝肠,想起此情况,怜素妆。
窦娥:泪流脸上,贞节堪怜丧刑场。——【贞节贞节贞节……】
蔡昌宗:哀哀淑妇心,句句血泪词,万般恩情萦心上。惜取眼前人,忆起枕边爱,喃喃灯下语,语语未遗忘。记得十绣香囊,曾有一语盟心,话过富贵荣华,同安享。今日妻作待刑人,夫是蟾宫客,悬殊贵贱在刑场。何能判案保伦常!强压柔情查既往。
蔡昌宗:(白)犯妇人,斟酒问提壶,既然羹汤是丫环荔香所买,可曾拷问荔香?
窦娥:(白)未曾拷问。
蔡昌宗:(白)既然羹汤有毒,可有追问过毒药来源?
窦娥:(白)未有根源。
蔡昌宗:(白)张驴儿既有迫嫁之心,当有引线之人,又可曾提控谁下彩银?
窦娥:(白)未曾提控。
蔡昌宗:(白)哎呀,你一不拷问荔香,二不根查毒药,三不提控淫媒,你呀……(唱)唉呀呀,莫不是你甘作代罪羔羊。——【解释一下:县官和张驴儿串通,要将罪名安到蔡婆婆身上,根本不会依窦娥的意思去查证据链。窦娥是无奈之下为家姑顶罪,并不是智障才不追查……】
窦娥:哀苍天不悯淑妇灾殃降。
蔡昌宗:岂可不察定要翻冤案。
窦娥:伤心泪雨泪雨已成行,嗟夫郎他往,不知家庭家庭惨痛状,一朝老弱老弱无依傍,何堪灾劫祸降慈祥。——【这几句也很好听】
蔡昌宗:惊悉劫灾劫灾降祸门墙。
窦娥:似是兰舟遇了风与浪,可恨衙差凶猛若似狼,要缉凶归案,甘心怨苦一身当。(白)我为承姑罪,才有甘心服刑。
蔡昌宗:(白)好一句为承姑罪,甘心服刑,真真难得,难得啊。(唱)偷偷痛心痛心痛心淑妇淑妇替罪贤良。
窦娥:拉我在公堂中来受创。
蔡昌宗:不堪妻房遭冤案,有意救助鱼儿离捕网,风霜雨雪雪洗砒霜枉。
窦娥:冤枉判决我愿黄泉往。
蔡昌宗:(白)哎呀,蝼蚁尚且偷生,你又何苦甘心枉死呢?
窦娥:(白)苦命人正是生无可恋咯。(唱)你莫再翻凶案。——【其实我一般听到这里还是很感动的,有种错的主要是礼教和制度、不是蔡昌宗个人的感觉。】
蔡昌宗:一拼官衔抛弃,都要翻冤案。
窦娥:你念前程,休把功夫枉。
蔡昌宗:娇妻休畏惧,寒蟾无复怨唱。(白)窦娥妻呀!
窦娥:今朝又喜又喜见玉郎,哎呀,我未敢应玉郎。
蔡昌宗:青天云渐朗,娇妻可心安。我为你洗冤案。
窦娥:有苦到此有味如蜜糖。——【这句和上面那句“哎呀,我未敢应玉郎”真的要赞曾慧姐姐,度尽劫波的感受非常动人。】
蔡昌宗:夫妻对影,对影成双。
窦娥:夫妻约守未能忘,愿有影皆双——
(合唱)新枝再发,合欢花再艳放。
我以前曾经写过这折戏的结构解析,这次不再详细写。这种斯德哥尔摩内核的改编(讲真其实是折辱了《窦娥冤》原剧),但梁耀安和曾慧不着戏服、不带舞台妆的演绎都能让我喜欢十几年,真就是好词好曲好伶人的价值了。尤其是曾慧姐姐,眉心轻挽眼波略斜就是盈盈垂泪到我见犹怜嗷嗷嗷嗷……梁耀安是我们小新会送出去的人才,这位气质特别好,唱甚麽都正气凛然的,而且也好聽。
话说回来,所以这位三娘其实也只是披了窦娥马甲的蔡邕妇而已,哪有半点半点血溅白绫、六月飞雪、大旱三年的影子啊!
来,跟我一起大叫:“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