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聽”協奏曲(夢游癥患者的囈語)
“亂聽”協奏曲(夢游癥患者的囈語)
這兩天突然想拼命折騰一下,把幾個看起來并不是非常相關的協奏曲放在一起比較,雖然聽的時候自然是分著聽的。當然,如果有好的交響,把這些風格迥異的東西同時奏響,不失為一種可怕的人為“噪音”實驗,呵呵。誰讓我沒時間,但是又那么饞,什么都想聽!不甘心耶!
這主要“怪”Joy用Holmgreen的《為弦樂四重奏和交響合奏所作的大協奏曲》(专辑号:8.224060)“刺激”我,讓我像著了魔一樣神神道道地在并不漆黑、也不神秘的夜里聽著這“夢游癥”患者的音樂,喳喳轟轟的,又搖來晃去的,先是瘋狂地“動”,又慢慢地想“靜”下來又不死心,毫無理性。小樣,跟我斗,不怕你,這鬼聲音!誰怕誰,小樣!
開始聽女性溫柔的東東啦,以前喜歡英國作曲家阿爾文(Alwyn),還在某XX爛網站專門為友上傳了他的幾部比較田園風格的作品,當然還是Chandos的功勞啦,要不然我也沒機會獻寶不是?現在把目光轉向她老婆,有人叫Mary Alwyn,可是這位女作曲家出專輯的時候,還是給人家恢復了“父姓”(而是不是“夫姓”,悲哀不是?離不開男的啊),全名叫DOREEN CARWITHEN(當時看到這張唱片的時候還以為是外國人捏,結果發現其實就是土生土長的英國種。专辑号:CHAN10365X)。聽她的作品和Finzi、Moeran或者是他老公,都能感受到強烈的“電影”情境性,這對咱們這些“聽不懂”(俺們別裝了,累啊,呵呵)交響樂的俗人來說,最合適不過了。具象化最好,最好是能聯想到圖啊、景啊、畫面啊,可別來那形而上的、宗教的、哲學的,累心、累腦、累肝!能不來那些流行的,就阿彌陀佛了,還不快表揚一下,咱怎么說也是“雅”里的“俗”,和“惡俗”不同不是!她的鋼琴協奏曲整體來聽,還算“能聽”吧,而且倫敦交響樂團和Hickox都很給“面子”啊,多大的排場!再加上著名的英國鋼琴家Howard Shelley,就算是爛作品也能復活啊!還好,這部作品雖然最開始蹦蹦跳跳的(allegro嘛),有點幼稚(確實),慢慢地就“安靜”下來了,那快樂章里出現的長長、緩慢調子似乎有悖“常理”吧!不過確實美啊,這英國人就擅長這個,“優雅”、“精致”,讓他們“耍猴”不會,或者是笨!gentleman、gentlewoman不是?怎么著也得裝gentle啊!沒想到接著過了一會,鋼琴又開始“小跑”了,這次不像剛才那么“傻氣”了,看來確實是沉思以后的效果。第二樂章也不說別的了,直接來“lento”吧,一定得好好發揮!真正的慢板哦!鋼琴像波光粼粼的湖面一樣,不時有弦樂的聲音飄過,和鋼琴“對話”,真是癡情啊,雖然哪個是男,哪個是女,似乎不好講,呵呵!不過感覺發揮的還不如第一樂章好聽,沒怎么聽出味道就結束了,而且感覺這弦樂的獨奏比這鋼琴的獨奏都“用心”似的!第三樂章趕緊又“樂”、又是嗷嗷地激動啊!還是有點“幼稚”,不過還算比較輕快、可愛罷,雖然這旋律似乎也算不得多迷人(反正瓦是記不住,智商和那位Alwyn老婆大媽的水平可能都有關系吧!)。還好,很快又深刻啦!不過感覺好像還是因為弦樂協奏的作用,似乎像是“教”鋼琴如何從“幼稚”走向“成熟”、“深刻”!似乎在說:“孩子,懂事吧,不小了,是不?”這“孩子”鋼琴趕緊表現啊,立即就彈了好幾聲“重音”,而且一聲比一聲重,但又不刺耳,那意思是:“您看,咱說成熟就成熟了不是?和剛才的味兒不一樣吧?呵呵!”其實還是裝的,哪那么快啊!拔苗助長這不是嗎?和老子裝“兄弟”,這不是差了輩嗎?可是鋼琴還來勁了,還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是怎地?正說他呢,當當當幾下,整個第三樂章也結束了!“唉,你怎么就停了呢?俺們還沒說完呢?不給俺們‘惡搞’惡評人說完話,你這作品可不過關耶!”嗨,還是停了!停就停了吧,俺們也睡覺了!明天繼續!
這兩天突然想拼命折騰一下,把幾個看起來并不是非常相關的協奏曲放在一起比較,雖然聽的時候自然是分著聽的。當然,如果有好的交響,把這些風格迥異的東西同時奏響,不失為一種可怕的人為“噪音”實驗,呵呵。誰讓我沒時間,但是又那么饞,什么都想聽!不甘心耶!
這主要“怪”Joy用Holmgreen的《為弦樂四重奏和交響合奏所作的大協奏曲》(专辑号:8.224060)“刺激”我,讓我像著了魔一樣神神道道地在并不漆黑、也不神秘的夜里聽著這“夢游癥”患者的音樂,喳喳轟轟的,又搖來晃去的,先是瘋狂地“動”,又慢慢地想“靜”下來又不死心,毫無理性。小樣,跟我斗,不怕你,這鬼聲音!誰怕誰,小樣!
開始聽女性溫柔的東東啦,以前喜歡英國作曲家阿爾文(Alwyn),還在某XX爛網站專門為友上傳了他的幾部比較田園風格的作品,當然還是Chandos的功勞啦,要不然我也沒機會獻寶不是?現在把目光轉向她老婆,有人叫Mary Alwyn,可是這位女作曲家出專輯的時候,還是給人家恢復了“父姓”(而是不是“夫姓”,悲哀不是?離不開男的啊),全名叫DOREEN CARWITHEN(當時看到這張唱片的時候還以為是外國人捏,結果發現其實就是土生土長的英國種。专辑号:CHAN10365X)。聽她的作品和Finzi、Moeran或者是他老公,都能感受到強烈的“電影”情境性,這對咱們這些“聽不懂”(俺們別裝了,累啊,呵呵)交響樂的俗人來說,最合適不過了。具象化最好,最好是能聯想到圖啊、景啊、畫面啊,可別來那形而上的、宗教的、哲學的,累心、累腦、累肝!能不來那些流行的,就阿彌陀佛了,還不快表揚一下,咱怎么說也是“雅”里的“俗”,和“惡俗”不同不是!她的鋼琴協奏曲整體來聽,還算“能聽”吧,而且倫敦交響樂團和Hickox都很給“面子”啊,多大的排場!再加上著名的英國鋼琴家Howard Shelley,就算是爛作品也能復活啊!還好,這部作品雖然最開始蹦蹦跳跳的(allegro嘛),有點幼稚(確實),慢慢地就“安靜”下來了,那快樂章里出現的長長、緩慢調子似乎有悖“常理”吧!不過確實美啊,這英國人就擅長這個,“優雅”、“精致”,讓他們“耍猴”不會,或者是笨!gentleman、gentlewoman不是?怎么著也得裝gentle啊!沒想到接著過了一會,鋼琴又開始“小跑”了,這次不像剛才那么“傻氣”了,看來確實是沉思以后的效果。第二樂章也不說別的了,直接來“lento”吧,一定得好好發揮!真正的慢板哦!鋼琴像波光粼粼的湖面一樣,不時有弦樂的聲音飄過,和鋼琴“對話”,真是癡情啊,雖然哪個是男,哪個是女,似乎不好講,呵呵!不過感覺發揮的還不如第一樂章好聽,沒怎么聽出味道就結束了,而且感覺這弦樂的獨奏比這鋼琴的獨奏都“用心”似的!第三樂章趕緊又“樂”、又是嗷嗷地激動啊!還是有點“幼稚”,不過還算比較輕快、可愛罷,雖然這旋律似乎也算不得多迷人(反正瓦是記不住,智商和那位Alwyn老婆大媽的水平可能都有關系吧!)。還好,很快又深刻啦!不過感覺好像還是因為弦樂協奏的作用,似乎像是“教”鋼琴如何從“幼稚”走向“成熟”、“深刻”!似乎在說:“孩子,懂事吧,不小了,是不?”這“孩子”鋼琴趕緊表現啊,立即就彈了好幾聲“重音”,而且一聲比一聲重,但又不刺耳,那意思是:“您看,咱說成熟就成熟了不是?和剛才的味兒不一樣吧?呵呵!”其實還是裝的,哪那么快啊!拔苗助長這不是嗎?和老子裝“兄弟”,這不是差了輩嗎?可是鋼琴還來勁了,還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是怎地?正說他呢,當當當幾下,整個第三樂章也結束了!“唉,你怎么就停了呢?俺們還沒說完呢?不給俺們‘惡搞’惡評人說完話,你這作品可不過關耶!”嗨,還是停了!停就停了吧,俺們也睡覺了!明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