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之交
冬天来了,那些熟悉也尾随而至。剥橘子的味道,茶杯里袅袅的青烟,萧瑟的路边,羽绒服里洗衣液的味道,刚到家打开门骤然扑面的温暖。
于我这样触角很多的人来说,常常因为这样的熟悉,陷入回忆搜寻那些和熟悉契合的片段。这些熟悉好像音乐,把平常的画面变得有了意义。
一段路程,走着走着,树叶从绿色变成了黄色,继而就悄悄落下。回家的路上会路过一个学校,有小学,中学。看见他们背着能把他们压的前倾的书包走在喧闹的傍晚,没有打闹,许多都是静静地走着。我的十年前,早已模糊不记了。时间轻轻巧巧的走过,上班的路上我看到了叶子的变化,看到我生活的地方正在快速的运转。毕业之后回去以前的学校,会感觉因为没有自己熟悉的人,校园变得失色很多,转眼发现,我怎么把浓郁看成了失色呢?
现在的生活,拿一份工资,用自己的方式打发这空闲的时间。上班的时候会努力看够50页书,晚上座在初中时候买的椅子上用大学时候买的电脑看一部电影,两瓶啤酒。
休息早上如果状态很好就去跑步,回来逛论坛看着路上的人们,憧憬计划着自己的下一次旅行。在不能忍受的一天,晚上准备,清晨上路。
这样的生活循环着,一天天,一月月。习惯了一个人生活,又或者说,这时候的才真的是我。
突然晚上接到同事电话说在哪里因为什么有那个那个领导的聚会,会觉得这样的电话或者一些人进入我的生活是一种打扰。
简单的生活循环着,而在这样的循环中又循环着一种细节的小惊喜,空闲时又能读读写写, 这个世界就逐渐变的和自己没有关系了。
此刻一个人,想起了叔本华《要么庸俗 要么孤独》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可以把社会人群比喻为一堆火,明智的人在取暖的时候懂得与火保持一段距离,而不会像傻瓜那样太过靠近火堆;后者在灼伤自己以后,就一头扎进寒冷的孤独之中,大声地抱怨那灼人的火苗。
想来我是属于后者的情况,并不去抱怨那火苗。那天上班,电脑对面的墙上撒满了夕阳的余辉,斑斑驳驳的。耳边传来各种电器的散热声,嗡嗡嗡。不知道缘由的会很烦躁。很难以平息自己无名的情绪。这样的生活会持续多久,会以怎样的情绪去持续。
自己的情绪像极了翘翘板,静下来的时候,一切都是恬淡的,会觉得当下的就应该这样,不紧不慢。进而像翘翘板总会在这端到底的时候那头翘起。于是乎有的时候当自己的安静平稳了又会在心里窃窃的等待烦躁起来。这样时间久了也就不担心那些不高兴的情绪,知道快乐总会翘起来,在自己不注意的时候。
回到家中依旧这样,便早早睡去了。在秋冬将至的夜里,一个人带着许多情绪去了梦里。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