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了,你就真走不动了!——我不要成功,只想好好清贫地讨好自己
![]() |
刘同《感谢理解我们的父母》视频中,讲述了光线人的几个励志案例。
记忆最深的的就是叫“吴洋”的,高考考了4次,眼看经过1、2、3试越来越接近理想学校时,却因为“理工科背景”而被拒绝,然后阴差阳错地在诺大繁华的北京,落脚在一个偏僻窄小的三本小院校。
同为一个复读人,我在第一次复读考完试后,就决绝地告诉自己:“不管本科专科,我都不挑了。”
因为,我没有那种信心自己不会崩溃,我承受不了那种考试前夕吃不下喝不下,睡不着的紧绷感,我觉着再来一年,我的精神世界会溃不成军的,与其这样,还是来点痛快的决定。
幸好,我的分数线压在了二本线上,虽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光彩事儿,但至少我挤着身板,搭上了二本的列车,比一本差,但至少好过三本。于是,我的高考生涯,就被自己压线的分数差强人意地划了句号。拜拜了!
而今天,我看了吴洋一篇微博“比起身体的饥饿难耐,精神上那从内而外的空虚混沌才是真正的疲累”,我 竟差一点想哭。
大学毕业,因为计算机专业好找工作,所以我就急着把自己给卖了。
每天,对着一个程序无从下手,可是又不求上进,不想去学,然后就每个7天,每个7天地这样子过了。
最艰难的是一月份和二月份,那段早晨一醒来就想要辞职的难耐,是每时每刻都在压抑着敲代码、读代码过的,一天下啦,觉着自己连灵魂都抽空了。
躲避,是人的本能。然后,我就很本能地靠着看剧、狂街,暂歇性地试图抹掉工作带来的有气无力之感。
逃避之后的面对会让你不得不面对:因为,你不去解决这个障碍,你前面的路就走不下去。
就像《太阳的后裔》里,刘时镇问姜暮烟:“能,还是不鞥?”不管什么事情,都没有绝对的100%,举头三尺有神明,没有什么是你能决定的我,除了你自己。
可是,在与敌军互相对峙中,你没有把握,却必须要做决定,没有为什么,就是这样的。
辞职的路上,你来回徘徊了许久,你既看不到远方,苟且偷生地只为拿点钱日复一日糊弄自己的生命,又找不到方向,自己下一站在哪里?做什么?是不是会遇到同样问题?
可是,不离开自己不喜欢的,你连遇到自己喜欢的机会都没有吧
如果,不走,就拼尽全力,做的更好;
要走,就挥一挥手,不要怕狼又怕虎,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该来的,也躲不掉。
你我 都只是 宇宙尘埃 已经 够渺小 又 何必以为自己 很被关注 你只是 把自己 看的 太重 所以 飞不起 来 不要脸 的勇气 需要 碾磨得卑微如尘埃 所到之处 都 可以 轻盈漫舞 而不是一个托着所谓脸皮的自尊心 心累得连呼吸都笨滞
自尊心是什么——是从卑微的被碾到泥土里后,从泥土里成长出的东西——才是真的尊严
致自己,需要把脸皮穿在脚上 而四处奔波的人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