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时,面试官问用户体验研究报告怎么写
这个是来自知乎上的问题:
用户体验研究报告要怎么写?有些公司的笔试会出这样的题,比如给一个手机软件,或者一个互联网产品,写“用户体验报告”。
这个用户体验报告应该包含些什么内容?我写它的时候,身份是什么,是一名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用户吗?提出各种优缺点的理论基础,是“我个人觉得”,还是“我在XX人中进行了调查,得出结论如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763708
我的回答:
没有标准的答案,如同hu joey所说,要看报告的对象是谁、他在什么情境下看、他要你的报告来做什么用途。
报告是沟通手段之一,并不是结果,结果是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思路,所以在公司内部的沟通形式应该是随需求而设计的。本身也是“体验”环节之一的内容。一般有格式的,是外包的咨询公司,因为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最高效率的出结果,可衡量和比较。而在甲方公司内部,就回到之前所说的沟通问题上了。
面试环节的用户体验报告,我个人作为用人单位挑人的时候,比较喜欢从中可以看出写作者的思路是否有逻辑,是否能在这个产品上有自己的独到的思考。比较反感的是看到八股文一样的结构,因为那个只要是受过相关的培训,都能写出来的,并不能反映出这个人的能力。尤其是改了产品名称,适用于任何公司、任何行业、任何产品的报告大纲。
还看你应聘什么岗位,如果是用研,那么提出有建设性的用户洞察很重要,衡量标准就是是否能够激发别人进行创新的点。所以这点你要考虑common sense 和insight的区别是什么,比如互联网金融产品,你提出“大家对P2P不信任”,就属于common sense,不用你调研,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你做了个定量,说100个人有80个人这样认为,仍然没有太大意义。而你深入挖掘不信任的原因以及能够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向,比如通过熟人背书可以部分改善信任缺失的问题之类的(大胆假设,哪怕是错误的),会给人以启发。很担心用研规规矩矩的做用户声音的传声筒而没有自己的见解。如果是交互岗,那么需要提出更具象的解决方案才好,而报告里面要论述你为什么提出这个解决方案的各种支撑点(论据)。
用户体验研究报告要怎么写?有些公司的笔试会出这样的题,比如给一个手机软件,或者一个互联网产品,写“用户体验报告”。
这个用户体验报告应该包含些什么内容?我写它的时候,身份是什么,是一名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用户吗?提出各种优缺点的理论基础,是“我个人觉得”,还是“我在XX人中进行了调查,得出结论如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763708
我的回答:
没有标准的答案,如同hu joey所说,要看报告的对象是谁、他在什么情境下看、他要你的报告来做什么用途。
报告是沟通手段之一,并不是结果,结果是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思路,所以在公司内部的沟通形式应该是随需求而设计的。本身也是“体验”环节之一的内容。一般有格式的,是外包的咨询公司,因为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最高效率的出结果,可衡量和比较。而在甲方公司内部,就回到之前所说的沟通问题上了。
面试环节的用户体验报告,我个人作为用人单位挑人的时候,比较喜欢从中可以看出写作者的思路是否有逻辑,是否能在这个产品上有自己的独到的思考。比较反感的是看到八股文一样的结构,因为那个只要是受过相关的培训,都能写出来的,并不能反映出这个人的能力。尤其是改了产品名称,适用于任何公司、任何行业、任何产品的报告大纲。
还看你应聘什么岗位,如果是用研,那么提出有建设性的用户洞察很重要,衡量标准就是是否能够激发别人进行创新的点。所以这点你要考虑common sense 和insight的区别是什么,比如互联网金融产品,你提出“大家对P2P不信任”,就属于common sense,不用你调研,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你做了个定量,说100个人有80个人这样认为,仍然没有太大意义。而你深入挖掘不信任的原因以及能够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向,比如通过熟人背书可以部分改善信任缺失的问题之类的(大胆假设,哪怕是错误的),会给人以启发。很担心用研规规矩矩的做用户声音的传声筒而没有自己的见解。如果是交互岗,那么需要提出更具象的解决方案才好,而报告里面要论述你为什么提出这个解决方案的各种支撑点(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