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患有种病,且无药可医
我们都患有种病,且无药可医
(题图源于:日本画家金沢まりこ)
我们都患有一种叫做”认知行为障碍症”,得了这种病的人一般会有以下几种病情
一、主观臆想:缺乏根据,主观武断推测。
二、一叶障目:置总体前后关系和背景不顾,只看细节或一时的表现而作出结论。
三、乱贴标签:片面的把自己或别人公式化。
四、非此即彼的绝对思想:认为不白即黑,不好即坏,不能容忍错误,要求十全十美。
我是最近才发现我自己患上了这样一种病,在很久很久以前我竟然患病而不自知,并且最近我也发现了很多人也患上了同样的病症,而且和过去的我一样不自知。我找了很久,很久都没有找到治愈这种病的良药,后来,我在发现自己有了这个病以后,我开始尽量的去不断地向客观事实靠拢。对自己不了解的事不妄下评论,慢慢的我开始发现自己的这种顽疾似乎慢慢的一点点的变好了。
我试图找寻自己的患病原因,好像在生活中我发现有很多的例证。前段时间,我在微博上看到了一个热议话题,“年轻的姑娘到底应不应该在地铁里面蹲着”,是一个长者,看到有个年轻人在地铁里蹲着,姿势非常的不雅,于是,发到了微博上,引起了大家的一场争论。有人说,就不行蹲着的姿势很像拉大便,很不雅,真是没有教养。当然了也有一群善意满满的人说,这种情况可能是小姑娘不舒服,旁边另外一个在照顾她,应该允许这样的存在。
对于公共场合到底能不能蹲着,如果蹲着是不是就是真的缺乏教养,其实谁也不能真正的将这个问题辩个一清二白,因为我们给人性留出了一个宽容地带,也因此才彰显出来了人性。这正是最可贵的地方,难道不是吗?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应该要在公共场所保持好的仪容仪表,即使不能如此,也不要影响他人。然而,对于那些特殊情况下的人群,我们又是不是应该看清事实,然后在发出你的声音,而不是在你还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就主观的给别人盖上一顶大帽子。以前不觉得,可是现在益发的觉得,不轻下结论不给别人盖帽子,只是讲述事实是多么可贵的精神了。
因为每天上班都要做很久很久的地铁,在地铁上可以看见很多的见闻,比如那天,我看到这样一幕,一个中年妇女不小心踩了一个女孩子一脚,我没有看见那个妇女有没有和那个小姑娘道歉,女孩子就直接对中年妇女说“你没长眼啊,踩了人不知道道歉啊,没有教养啊”这样一句话,两个人开始了一场对骂,中间还有小姑娘男朋友时不时地偏帮,在人群的劝阻下,两边才熄火。在之后,我看着那个小姑娘拿着手机,趁着那个妇女没有发现的情况下,照了一张相,然后又迅速地输入了一段字。至今我也不知道,她到底输了些什么字。可是有一点,就是这件事任何一点被截取看来,都能被贴上一个标签。断章取义的我们,真的没有随意去摘指别人的权利。我们也不是判官,能真正的将谁对谁错,谁是谁非判断的清清楚楚。其实不给人贴标签也是一种美德。
我们当今的社会发展之快,实在很久很久以前,从来没有人能够想象到的。在这个突来的变化中,我们被迫着或是主动地接收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这里面有真有假,需要我们用冷静的头脑耐下心来去辨别,我们需要用我们的头脑说话,而不是我们的眼睛说话。辨别一个人聪明与否,其实最重要的是检验他判断信息真假的能力,在我们还没有接受更多信息去判断的一件事的时候,冷静下来,看一看事情的发展未尝不可。
或许冷静下来,你就会发现,所谓的正义不过是某种利益下虚伪的外衣。也只有你真正的冷静下来,才能看明白,这些事情背后隐藏的是什么东西不是?
而且我发现了,用这种方式虽然不能完全的治愈自己,可是,对我来说也是初见疗效用这个。慢慢的用这样的方法,你虽不能完全治愈自己,但我们要的不也不是完全的治愈自己嘛!真的完全的治愈自己,岂非同机器一般了。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自己变得更加的有智慧,能看的更远,从而能发现比别人更多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求同存异,更好地与他人合作。毕竟人与人之间的主旋律是相互合作,而非相互斗争,不是吗?
![]() |
(题图源于:日本画家金沢まりこ)
我们都患有一种叫做”认知行为障碍症”,得了这种病的人一般会有以下几种病情
一、主观臆想:缺乏根据,主观武断推测。
二、一叶障目:置总体前后关系和背景不顾,只看细节或一时的表现而作出结论。
三、乱贴标签:片面的把自己或别人公式化。
四、非此即彼的绝对思想:认为不白即黑,不好即坏,不能容忍错误,要求十全十美。
我是最近才发现我自己患上了这样一种病,在很久很久以前我竟然患病而不自知,并且最近我也发现了很多人也患上了同样的病症,而且和过去的我一样不自知。我找了很久,很久都没有找到治愈这种病的良药,后来,我在发现自己有了这个病以后,我开始尽量的去不断地向客观事实靠拢。对自己不了解的事不妄下评论,慢慢的我开始发现自己的这种顽疾似乎慢慢的一点点的变好了。
我试图找寻自己的患病原因,好像在生活中我发现有很多的例证。前段时间,我在微博上看到了一个热议话题,“年轻的姑娘到底应不应该在地铁里面蹲着”,是一个长者,看到有个年轻人在地铁里蹲着,姿势非常的不雅,于是,发到了微博上,引起了大家的一场争论。有人说,就不行蹲着的姿势很像拉大便,很不雅,真是没有教养。当然了也有一群善意满满的人说,这种情况可能是小姑娘不舒服,旁边另外一个在照顾她,应该允许这样的存在。
对于公共场合到底能不能蹲着,如果蹲着是不是就是真的缺乏教养,其实谁也不能真正的将这个问题辩个一清二白,因为我们给人性留出了一个宽容地带,也因此才彰显出来了人性。这正是最可贵的地方,难道不是吗?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应该要在公共场所保持好的仪容仪表,即使不能如此,也不要影响他人。然而,对于那些特殊情况下的人群,我们又是不是应该看清事实,然后在发出你的声音,而不是在你还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就主观的给别人盖上一顶大帽子。以前不觉得,可是现在益发的觉得,不轻下结论不给别人盖帽子,只是讲述事实是多么可贵的精神了。
因为每天上班都要做很久很久的地铁,在地铁上可以看见很多的见闻,比如那天,我看到这样一幕,一个中年妇女不小心踩了一个女孩子一脚,我没有看见那个妇女有没有和那个小姑娘道歉,女孩子就直接对中年妇女说“你没长眼啊,踩了人不知道道歉啊,没有教养啊”这样一句话,两个人开始了一场对骂,中间还有小姑娘男朋友时不时地偏帮,在人群的劝阻下,两边才熄火。在之后,我看着那个小姑娘拿着手机,趁着那个妇女没有发现的情况下,照了一张相,然后又迅速地输入了一段字。至今我也不知道,她到底输了些什么字。可是有一点,就是这件事任何一点被截取看来,都能被贴上一个标签。断章取义的我们,真的没有随意去摘指别人的权利。我们也不是判官,能真正的将谁对谁错,谁是谁非判断的清清楚楚。其实不给人贴标签也是一种美德。
我们当今的社会发展之快,实在很久很久以前,从来没有人能够想象到的。在这个突来的变化中,我们被迫着或是主动地接收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这里面有真有假,需要我们用冷静的头脑耐下心来去辨别,我们需要用我们的头脑说话,而不是我们的眼睛说话。辨别一个人聪明与否,其实最重要的是检验他判断信息真假的能力,在我们还没有接受更多信息去判断的一件事的时候,冷静下来,看一看事情的发展未尝不可。
或许冷静下来,你就会发现,所谓的正义不过是某种利益下虚伪的外衣。也只有你真正的冷静下来,才能看明白,这些事情背后隐藏的是什么东西不是?
而且我发现了,用这种方式虽然不能完全的治愈自己,可是,对我来说也是初见疗效用这个。慢慢的用这样的方法,你虽不能完全治愈自己,但我们要的不也不是完全的治愈自己嘛!真的完全的治愈自己,岂非同机器一般了。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自己变得更加的有智慧,能看的更远,从而能发现比别人更多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求同存异,更好地与他人合作。毕竟人与人之间的主旋律是相互合作,而非相互斗争,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