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2. 23
其实想来说一说我和我的父母。
我家非常平凡,从阶级到家庭状态都普通无异,过着安稳简单的日子。自我出生以来,大体上没有变化。
我从小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离父母的住所只有一条街,每天吃饭时都能见面,但印象中和他们仍然不很亲。几乎从有记忆起就是一个人睡觉,怕黑,总要背靠墙壁蜷缩成团,用奶奶的比喻就是“睡得跟大虾米似的”,到现在早已形成习惯。皮肤饥渴症和缺乏安全感的毛病,大概就是那时候留下来的。
幼年时父母教会我的事情很多,但对我造成的影响,很遗憾真是一桩也不记得。只有一次犯了个很大的错,父亲追在后面要打我。平时我都会跑到母亲身边寻求保护,但那一天,她有意把门关上了。约莫是四五岁的时候吧,我至今记得那种被抛弃的绝望感,最后竟伤心得软倒在那扇门前。或者很幼稚,但它存在的阴影之深,至今回忆起那扇紧闭的门仍然清晰。这算是我的一个心结,从此我不再觉得母亲会保护或包容我的一切,当我进入绝对困境时,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认字之后我开始读书,常常窝起来一读一整天,有个传闻是我小时候走亲戚时拿着一本汽车维修指南都能读上几小时。那时学来的原则和道理,近半来自我的爷爷和课堂,余下的通通来自幼教读物和古人言。当时真是书呆子而不自知啊,直到念高中的时候,我才忽然明白,书上教的许多东西在现实根本行不通。更有甚者,我的父母其实也很不认同我所奉行的准则。
随着母亲对我的影响越来越大(她是一位很棒、很开明、很实际也很爱我的女人,教导我许多工作、投资和生活上的经验),交流越来越多,我们精神上的分歧也逐渐明显。因为我是一个浪漫到异想天开的人,总希望能活得随心所欲些,而我的母亲超级实用主义,所以她是真的、真的、真的不能理解我的想法,也不会支持。
至于我的父亲,就让他隐形去吧……
有时会很中二地觉得,其实我的性格中并没有让父母欣赏的部分吧?他们爱的是他们的血脉和长年相处产生的情感,而不是我这个独立的人格。我的坚持、我的道德、我的自由、我的思考,这些我最珍视的个人特质,并没有获得父母的认可。
也就随手写几句而已。凡事不强求,毕竟一生过去之后,留下的依然是感激而不是抱怨。
我家非常平凡,从阶级到家庭状态都普通无异,过着安稳简单的日子。自我出生以来,大体上没有变化。
我从小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离父母的住所只有一条街,每天吃饭时都能见面,但印象中和他们仍然不很亲。几乎从有记忆起就是一个人睡觉,怕黑,总要背靠墙壁蜷缩成团,用奶奶的比喻就是“睡得跟大虾米似的”,到现在早已形成习惯。皮肤饥渴症和缺乏安全感的毛病,大概就是那时候留下来的。
幼年时父母教会我的事情很多,但对我造成的影响,很遗憾真是一桩也不记得。只有一次犯了个很大的错,父亲追在后面要打我。平时我都会跑到母亲身边寻求保护,但那一天,她有意把门关上了。约莫是四五岁的时候吧,我至今记得那种被抛弃的绝望感,最后竟伤心得软倒在那扇门前。或者很幼稚,但它存在的阴影之深,至今回忆起那扇紧闭的门仍然清晰。这算是我的一个心结,从此我不再觉得母亲会保护或包容我的一切,当我进入绝对困境时,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认字之后我开始读书,常常窝起来一读一整天,有个传闻是我小时候走亲戚时拿着一本汽车维修指南都能读上几小时。那时学来的原则和道理,近半来自我的爷爷和课堂,余下的通通来自幼教读物和古人言。当时真是书呆子而不自知啊,直到念高中的时候,我才忽然明白,书上教的许多东西在现实根本行不通。更有甚者,我的父母其实也很不认同我所奉行的准则。
随着母亲对我的影响越来越大(她是一位很棒、很开明、很实际也很爱我的女人,教导我许多工作、投资和生活上的经验),交流越来越多,我们精神上的分歧也逐渐明显。因为我是一个浪漫到异想天开的人,总希望能活得随心所欲些,而我的母亲超级实用主义,所以她是真的、真的、真的不能理解我的想法,也不会支持。
至于我的父亲,就让他隐形去吧……
有时会很中二地觉得,其实我的性格中并没有让父母欣赏的部分吧?他们爱的是他们的血脉和长年相处产生的情感,而不是我这个独立的人格。我的坚持、我的道德、我的自由、我的思考,这些我最珍视的个人特质,并没有获得父母的认可。
也就随手写几句而已。凡事不强求,毕竟一生过去之后,留下的依然是感激而不是抱怨。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