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平常心
![]() |
今天看到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中不平凡的事,不管前面有风还有雨,都要用微笑去面对。
在现如今这个社会,我们也经常听到平常心这个词。成功学的书籍中都在讲“要保持平常心”、“以平常心态做事”,就连家长也开始教育孩子,一定要有一颗平常心。
到底何谓平常心?在这里我先引用某些官方说法:平常心,具体表现为对自己做任何事的成功和失败的概率有准确的预测。做事既积极主动,要尽力而为,又顺其自然,不苛求事事完美。有从容淡定的自信心。
这段解释说得非常到位,每一句话可以说都无懈可击。但同志们若要以上面这段话来修炼自己的平常心,最终恐怕会感叹一句: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原因在于,这段话本身说得就太完美,其实人性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可绝不是“做到上述几点,平常心就修炼完成了”那么容易。
举个例子,一个学生考试总是紧张,发挥不好,家长便责备他“你心态怎么这么差,为什么不能保持平常心,下次考试时就跟平常练习一样就好了嘛!”那么等到下一次考试,这位学生坐在那里,老是想着“我要保持平常心”,结果就是精力没集中在做题上,导致不会做的题目越来越多,心态更加失控,形成恶性循环,恐怕成绩下滑得会更严重。
其实,平常心不是这样的修炼的。
我所理解的平常心是这样的:就是保持和日常生活一样的心态。进一步说,其实根本不需要保持,就是正常生活,该做什么做什么就行了。
还是学生考试的例子。考试和平时练习本来就不同,练习不限时间、不打分也不会公布成绩排名,而考试则不同,成绩不好会丢脸,挨家长老师的批评,还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题目,这本身就会令人紧张,这是人性使然。因此紧张这种情绪只能随着学生多次考试逐渐适应、积累经验后有所缓解,却不能完全消除。因此学生应学着与紧张感共存,尽量把精力集中在解答题目、合理分配时间上,而不是放在关注自我心态变化上,这才叫做到了平常心。
一句话,平常心不是逃避责任,更不是压抑情感,无需刻意追求,反而就是平常心。
最后,关于平常心,我想引用“日本的弗洛伊德”森田正马先生的一段话:“无论什么事情都可以随心所欲,归根到底只不过是一种思想的游戏。肚子饿了就想吃东西,吃到好吃的高兴就很好。为生的欲望而奋斗,对每天的成果感到满足就可以。走路时,双足前后交替运动,没有必要专门命名它们谁先谁后。人生的旅途上,经常随时陪伴着苦与乐,也没有必要再去专门定名什么苦或什么乐,只要能够对各个时候的事实给予实事求是的承认就好了”。我想这也应该就是保持平常心的秘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