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危险源和重大风险?
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思路,危险源/重大风险的控制方法有3种:
一是安全防护管理方案控制;
二是运行控制(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安全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
三是应急控制。各企业应以风险受控为原则,结合危险源的风险级别综合选用。
方案控制
为确保现场安全防护设施达到预期防护效果,项目部可建立安全防护设施开工审批制度,坚持先防护、再施工的原则,安全防护不到位的,不允许开工,否则企业可追究项目安全总监贵任。为确保安全防护设施在施工过程中达到防护效果,可由项目部专职安全员按照分工对分管作业区域内的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日常检查,发现防护效果不达标的,要提出整改通知书,必要时进行罚款处理。工程项目部应设“安全费用”二级会计科目,并将安全防护费用列人项目“安全费用”,计提、归集本项目安全费用。工程项目应按照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在开工1个月内按照有关规定编制本项目《安全投人总计划》,设安全投人台账,财务账面反映项目安全投人数额,并与完成施工产值的提取比例同步。安全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用。对于安全投人不到位,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企业要从严、从重追究项目主管领导责任。
运行控制
第一是制度控制。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建立的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教育管理制度、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有害作业劳动保护制度、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制度、工程隐患监控与管理制度、应急救援制度、消防管理制度、环境保护与卫生防疫管理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制度、安全会议制度、安全奖罚考核制度,等等。这些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
第二是专项安全技术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应由项目总工程师牵头编制,并确保方案的可操作性。对达到一定规模且危险性较大的爆破、基坑支护与降水、土方及地下开挖、模板、吊装、脚手架、拆除等分部分项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安全验算结果;对涉及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大吨位桥梁的提运架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应组织专家论证;对重大工程项目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以及水中、有毒、高空、交叉多层、高温、冬季、高原施工、防洪等作业,应编制专业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方案应先报企业审批,审批程序按《施工组织设计》的报审程序执行,由项目部有关部门报企业技术主管部门,企业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评审。
第三是安全技术交底。对于企业确定的重难点工程和安全高风险项目,可实行“公司一项目翻卜工程队,作业班组”四级安全技术交底:对于一般工程项目,实行“工程项目部一工程队一作业班组”三级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中,现场技术人员还应将分部分项安全技术、专业安全技术和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进行交底和详细说明,井经双方签字确认。
第四是现场技术控制与安全生产的结合。现场技术员要履行好兼职安全员职贵,加强过程监控和动态巡查,从“外部安全防护、个体劳动保护、过程动态监控”3个方面控制,营造安全生产氛围,实现现场技术控制与安全生产的有效结合,从而有效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应急控制
工程项目部应依据GB/T29639一201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应急预案,并确保其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根据笔者到一些项目现场检查的结果,发现应急预案往往是“空的多、实的少”,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应急预案应从应急领导机构、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响应程序、应急物资和设施以及外部应急联系方式等方面描述,做到职责明确,程序清晰,定期演练,动态完善,才能在紧急情况发生时慌而不乱,达到预期效果。
![]() |
一是安全防护管理方案控制;
二是运行控制(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安全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
三是应急控制。各企业应以风险受控为原则,结合危险源的风险级别综合选用。
方案控制
为确保现场安全防护设施达到预期防护效果,项目部可建立安全防护设施开工审批制度,坚持先防护、再施工的原则,安全防护不到位的,不允许开工,否则企业可追究项目安全总监贵任。为确保安全防护设施在施工过程中达到防护效果,可由项目部专职安全员按照分工对分管作业区域内的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日常检查,发现防护效果不达标的,要提出整改通知书,必要时进行罚款处理。工程项目部应设“安全费用”二级会计科目,并将安全防护费用列人项目“安全费用”,计提、归集本项目安全费用。工程项目应按照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在开工1个月内按照有关规定编制本项目《安全投人总计划》,设安全投人台账,财务账面反映项目安全投人数额,并与完成施工产值的提取比例同步。安全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用。对于安全投人不到位,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企业要从严、从重追究项目主管领导责任。
运行控制
第一是制度控制。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建立的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教育管理制度、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有害作业劳动保护制度、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制度、工程隐患监控与管理制度、应急救援制度、消防管理制度、环境保护与卫生防疫管理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制度、安全会议制度、安全奖罚考核制度,等等。这些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
第二是专项安全技术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应由项目总工程师牵头编制,并确保方案的可操作性。对达到一定规模且危险性较大的爆破、基坑支护与降水、土方及地下开挖、模板、吊装、脚手架、拆除等分部分项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安全验算结果;对涉及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大吨位桥梁的提运架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应组织专家论证;对重大工程项目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以及水中、有毒、高空、交叉多层、高温、冬季、高原施工、防洪等作业,应编制专业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方案应先报企业审批,审批程序按《施工组织设计》的报审程序执行,由项目部有关部门报企业技术主管部门,企业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评审。
第三是安全技术交底。对于企业确定的重难点工程和安全高风险项目,可实行“公司一项目翻卜工程队,作业班组”四级安全技术交底:对于一般工程项目,实行“工程项目部一工程队一作业班组”三级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中,现场技术人员还应将分部分项安全技术、专业安全技术和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进行交底和详细说明,井经双方签字确认。
第四是现场技术控制与安全生产的结合。现场技术员要履行好兼职安全员职贵,加强过程监控和动态巡查,从“外部安全防护、个体劳动保护、过程动态监控”3个方面控制,营造安全生产氛围,实现现场技术控制与安全生产的有效结合,从而有效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应急控制
工程项目部应依据GB/T29639一201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应急预案,并确保其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根据笔者到一些项目现场检查的结果,发现应急预案往往是“空的多、实的少”,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应急预案应从应急领导机构、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响应程序、应急物资和设施以及外部应急联系方式等方面描述,做到职责明确,程序清晰,定期演练,动态完善,才能在紧急情况发生时慌而不乱,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