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亦嫄: 玩艺术的“局外人”
![]() |
刘亦嫄,朋友习惯叫她Sammi,人生信条是“好玩儿”。她“玩儿”过很多事:翻译、艺术编辑、酒吧股东、策展人、自由撰稿人、画廊老板……她习惯不断挑战自己,喜欢的艺术家也是那种一直在变化的,比如几乎是“艺术家样本”的德国艺术家Sigmar Polke。聊起Polke,Sammi语速快到要溅出火光,分秒内交代了艺术家集“摄影、纪录片、绘画、装置”于一体的艺术人生,“在他六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什么都尝试过了”。
http://v.qq.com/boke/page/e/0/2/e0157wcnee2.html
刘亦嫄自拍视频
Sammi很多事情还真是慢慢玩儿出来的,没什么压力。小时候做智力测试,被测出是“智力未开发”后,家长也打消了让她走学霸道路的念头,只求她快乐成长。但智力测试似乎并不太准。本科在国外念的经济,研究生在苏富比艺术学院学的当代艺术理论。也不是想当然地从经济跨到艺术领域,家里一直在做一些收藏,从小耳濡目染。不过在入学申请的时候,几乎没有艺术史学习背景的她,差点在面试时被刷下去,最后她在电话里求苏富比,还保证说录她不会后悔的,没想到还真的被录取了。现在她大可开玩笑,“对于智力未开发的人,能读完研究生还是挺不容易的。”
![]() |
采访当天约在单向街花家地店,这也是Sammi目前的办公场所,“所有的会面都约在这里”。
2010年回国后,先后做了不同工作,也基本都在艺术圈。做过《艺术新闻/中文版》的编辑,经常在全世界飞来飞去,看了很多好玩、高端的展览。给一个美国艺评家做翻译,连续做了四年,前前后后接触了不下一百位艺术家。跟朋友合开黄昏黎明俱乐部(DDC),酒、乐、画、影俱全。
上个月30号,一家占地400多平,开在798的画廊开张了,她又多了一个身份——画廊老板。画廊起了个拉丁名Tabula Rasa,意思是白板被磨平的这个动作,取自古罗马时期,学者重新开课题时,会把之前写字的石板磨平。这是Sammi和朋友一起征选的,他们正努力寻找能高度契合的中文名。
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另外一个筹备了半年多的年度大计划——Almost Art Project(以下简称“AAP”)首展在这个月26号开幕了。区别于国内其他很多展览,AAP的参展艺术家主要以素人艺术家为主。Sammi最早接触到这个概念是她在苏富比上学的时候,全班的学生除了她以外都有艺术史的背景,她感觉自己就是班里的那个outsider,在一次查资料的时候发现了当时很火的素人艺术家亨利•达戈,感觉特别有共鸣,对这个概念始终念念不忘,也开始想对不太包容的艺术体制做一些小小的反抗。
![]() |
![]() |
Sammi个人很喜欢的素人艺术家亨利•达戈的作品。所谓的素人艺术(Outsider Art)也曾被称为原生艺术、局外人艺术、非传统艺术,主要是指未曾受过职业训练,只是出于内心驱动的创作者进行的视觉艺术创作,卢梭、高更都属于自学成才的素人艺术家范畴。
2009年在英国,有个叫James Brett的策展人做了一个叫“万物博物馆”(The Museum of Everything)的展览,邀请的全部是素人艺术家,反响好得出乎意料,媒体争相报道、观众趋之若鹜,风头甚至盖过了同期的透纳奖。Sammi特别喜欢这个展览,以至于后来有人只是稍微提起好像见到了一个办什么素人展的策展人,她都会激动地问是不是叫James Brett的那个“英国老头”。“万物博物馆”当时是在一个废弃工厂举办的,这都直接影响了她办AAP的选址——“大栅栏杨梅竹斜街一条特别破、不起眼儿的小胡同儿里”。
![]() |
(从左至右)AAP项目创始人刘亦嫄,项目协调萧涵秋,项目策划人张觉引kk,策展人何伊宁
不太轻易下定义,喜欢一直变化着的感觉,连办公室都是“游击的”。即使她已经是自己的老板,不用天天坐班,还是习惯性地保持着上班族的时间表,早上10点就自觉到“办公室”报道,这可能是身为处女座的自律。星座并不影响她的交友能力,她能在一分钟内说出20个好友的名字,喜欢的类型有点像《摩登家庭》里面的Mitchell,“会翻白眼,有点坏坏的,跟我男朋友挺像的”。
▼ALL ABOUT Sammi
![]() |
▼ Sammi的手机桌面(壁纸是亨利·卢梭的《Child with a Puppet》)
![]() |
『 每一个身份都没确定』
gogo 你现在有几种身份?
Sammi:目前还是挺游离的一个状态,因为每一个身份都没确定。现在开始做画廊,如果这个画廊做起来,可能就要抛弃艺术编辑和写作的身份了。
gogo 你没有考虑做艺术家吗?
Sammi:没有,给我纸和笔,我真的不知道要干点什么,我也只能欣赏。
gogo 你怎么定义艺术?
Sammi:不太去定义,对我个人而言就是,赏心悦目,让人高兴,并想要拥有。
gogo 你喜欢什么样的作品?
Sammi:我觉得我的range特别宽,总体而言喜欢有点小坏的,比如烟囱就有点小坏。还有好多作品看起来非常甜美,背后其实也有点小坏,比如萧涵秋作品里的腹黑小萝莉。视频或者观念,我也特喜欢。
![]() |
![]() |
Sammi很多个人收藏都存放在单向街花家地店的办公区里,三楼新媒体办公区一进门就有四幅作品。上图:左手边挂着的竖图是温凌的作品,横图是翟倞的。下图:右边两幅都是烟囱的早期作品,竖图是2010年画的,Sammi和烟囱本人都特别喜欢。
『 艺术圈不关心社会现实就完蛋了 』
gogo 你平时有看展览的习惯吗?
Sammi:之前做媒体的时候,全世界飞,看过很多好展览,也让我养成了看展览的习惯。现在觉得不去看展就碰不到好的艺术家,所以像国内外的双年展还是挺重要、挺值得去看的。
gogo 最近有让你看了特别愤怒的展览吗?
Sammi:艺术北京的某些展位,还有今年央美的研究生毕业展。对于这个毕业展我愤怒的点,首先在于研究生毕业人数能有两百多人?!其次,如果这代表了国内最高艺术学府的水平,这些人将作为未来国内艺术家的新生力量,那就完了。因为特别恐怖的是,里边没有任何跟社会、生活、现实批判有关的作品。当时还跟我朋友说如果在广美绝不会这样,因为广美一直比较前卫、先锋。但没过多久我朋友就给我发来了信息,今年广美做的还不如央美。
gogo 你比较关注国内哪一类的年轻艺术家?
Sammi:视频的话,我会关注反映社会现实或有一些批判性的,但是感觉很少或基本没有。
![]() |
图中圆形画作是萧涵秋的作品
![]() |
雷磊的两幅作品
『 在整个班级里,我就是个outsider 』
gogo 最初是怎么接触到素人艺术的?
Sammi:我在英国上学的时候,觉得在整个班级里我就是个outsider。其他人都是通过很正规、完整的艺术体系教育,一步一步学上来的。很多人都是有这方面的家族传统——家里不是开画廊,就是开博物馆的。找课题的时候,我怎么找都找不过他们,他们知道的东西太多了。我只能往outsider——他们相对比较忽视的领域里面去找。
gogo 那又是什么促使你做AAP?
Sammi:James Brett从2009年开始小规模地做“万物博物馆”,到了2013年,“威尼斯双年展”专门给他开了一个区域让他做outsider artist。当时还让几位outsider artist 进入了主场馆,一下子就特别火,我受到了很大的激励和鼓舞。那个时候我们还考虑要不要帮他在中国做,他本人也很感兴趣,但不太了解国内的情况,一直比较犹豫。后来我们自己也觉得做国外的没意思,国外已经有很多素人艺术家了,但当时国内好像就只有长征空间代理了一个,就想做一个中国版的。
gogo 你筛选的标准是什么?
Sammi:其实就是non professional,非职业的。可能就完全是自学、自发的,没有受过任何学院教育,这是我自己定义的“素人”。
![]() |
![]() |
上图:2013年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万物博物馆”展览现场(photo by Matteo Stocco);下图:AAP展览现场。
『 希望所有人都能来玩儿 』
gogo 国内外的素人艺术市场有什么不同?
Sammi:国外的素人艺术系统挺成熟的,但在国内就是乱的,没有一个系统,我就希望自己做一个all in one 的一条龙服务。通过这次的research,发现国内也有这种非营利的艺术机构,但他们一直被定义为帮助精神病患的公益机构,没有在艺术方面被发掘。媒体对他们的报道也都放在了这是一个公益事业上,几乎所有看过他们作品的人都觉得他们是病患需要被帮助,我不想这样。我会弱化他们是精神病人这一部分,就让观众单纯地看作品,会真心觉得他们的作品很棒。
gogo AAP只关注素人艺术吗?
Sammi:这次展览其实有两大部分,另外一个是漫画艺术,以后还会加街头艺术,总之都是那些有点被“边缘化”的艺术形式。
gogo 你希望AAP面向哪些人群?
Sammi:宣传上主要是两个方向,我想得特别清楚。一方面就是喜欢这个东西的人,其实就是艺术圈的人,在西方也是,喜欢这种艺术形式的大多都是艺术家,外行人会觉得画得不够真,或者觉得不专业,所以真正需要我approach的是艺术圈的人。还有一部分就是普通大众,我就希望所有人,不论你能否看得懂,都能来玩儿。
![]() |
工作特忙,采访一结束,Sammi迅速开始干活儿。左下角那个透明环保袋是AAP推出的周边。
![]() |
Sammi保持着做艺术编辑的工作习惯,每天早上都会先浏览一遍各个艺术网站。
『 合作的艺术家要才华、EQ兼具 』
gogo 对国内的年轻艺术家,你有什么评价?
Sammi:更国际化了,他们能看到的和接触的国际上的东西更多了。我跟美国那个艺评家走访了很多年轻艺术家,问他们喜欢的国外艺术家,他们真的知道得很多,而且好多是很小众的那种。这在之前是完全不可能的。而且还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点,那个美国艺评人采访时,都会问他们的政治见解,他们都有很强烈的政治态度,我在他们的作品中完全看不出来,但是他们都说作品中有。这好像是这一代八零后的特色,政治态度不会像上一代那么赤裸地表现出来,要跟他聊才能聊出来。
gogo 你喜欢跟哪种艺术家合作?
Sammi:有才华,EQ要高,就是人际沟通能力。在找漫画版块的策展人时,好像就只有烟囱有能力把他们汇集在一起,他是一个做事有时间性和计划性的人。
gogo 那你接触过EQ特别低的艺术家吗?
Sammi:有,特别多。11年,我开始给一个美国艺术评论人做翻译,这四年跟着他至少走访了100家艺术家工作室,接触了特别多的人。这个美国艺评人问的问题特别生活化,都是“你在哪里出生”“你爸妈是干什么的”这类的,侧面了解了很多艺术家的EQ。还有些艺术家是留学回来的,在采访时坚持用英语交流,要显示自己“可以”,但是真的“不可以”,最后采访出来的报道就是个灾难。
![]() |
Sammi和男友领养的狗Frida。她还有只爱猫Loonie,在加拿大留学就开始养起,养了十年。
『 特喜欢任何从高处跳下来的运动 』
gogo 你现在的收入来源是?
Sammi:没有,现在是吃老本。我做画廊就是想要有一个固定的收入来源,这次AAP展出的作品也会售卖。
gogo现在忙吗?
Sammi:忙,压力也大。但以前做艺术新闻压力更大,现在这个自己喜欢,所以还行。
gogo 不忙的时候,常去哪儿玩儿?
Sammi:DDC。我们每个股东被强制性地买了2万块的消费卡,根本用不完,就老去。我还特喜欢任何从高处跳下来的运动,并且上瘾。去年十一月在澳大利亚跳伞,觉得怎么都不刺激。教练说,下次可以从更高的地方下来,要戴氧气罩那种。
gogo 未来一年的生活计划?
Sammi:做好画廊,维持生计,AAP能找到sponsor。Yifan’s House展览,一年可以做两次regular。
▼ AAP展览现场
![]() |
![]() |
![]() |
![]() |
![]() |
![]() |
![]() |
![]() |
![]() |
![]() |
撰文 | 安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