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守护人
长大后,很少回老家,尤其是对于有着一段长久留守童年的我和哥哥。爸妈在我和哥哥很小的时候就一起南下大战,所以对他们具体什么时候出去打工的,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变成留守儿童,我是没有深刻的成为记忆印在脑海中。爸妈也是这两年才结束一直在外漂泊整年整年打工的日子,而前年我刚从学校毕业出来,哥哥的娃娃也准备出来面世。而妈现在已成为含饴弄孙的婆婆,爸也是今年才想着结束他在宁波的挣扎。而老家固定每年大年初一相依聚集,我缺席了,不过我想缺席的某个人,他已经好几年了,现在估计已经淡出大家的脑海,淡出大家的记忆了。
爷爷已经去了很多年,我不知道是在我读高中的时候走的,还是刚刚上大学走的。要知道,我连读小学一直都是在各个地方换来换去的,所以回来自然很少,与老家的亲密关系慢慢断开。我不是一个习惯思恋的人,也不是一个喜欢依赖的人。在我的世界里,常常与我在一起的人,也并不能让我产生别样的深厚感情,除非我想依赖那个人,非常想留住那个人,才会尽自己所能去为那个人做些什么,也会要求那个人相与回应我。
对爷爷最深刻的记忆是小时候吃的锅巴,锅巴是爷爷每次烤酒糟留给我的,当然哥哥也是有份儿的。烤酒糟是爷爷的生计,是爷爷的手艺,虽然我没怎么喝过爷爷酿造出来的米酒。不过小孩子应该对酒不会怎么偏爱的,更何况是又苦又涩的米酒,要说爱的话,甜酒、糯米酒、果酒之类的才会得到小孩子的青睐。爷爷酿一次酒,就会煮一大锅米饭,泥土灶里也会塞上三分之一被扳成小碎块的煤块,把灶膛烧的通红通红,锅里丝丝的热气从经年长久的木板盖缝,锅沿缝的布条上冒出来。米饭多久才会熟,儿童的我是没有计算过得,总之我会知道,今天我会有一大块又香又脆的锅巴。锅巴是爷爷把最边沿上稍下一点铲去米饭后薄薄的脆锅巴,刚成为锅巴,却不失米饭的清香,也没有过多烧焦烧黑的苦涩之味。米饭煮熟之后,被爷爷用两个箩筐盛着,然后放在坑上架着,用河里担来的河水一遍一遍的淋下去,然后等着箩筐里的米饭慢慢冷掉变凉。完全冷掉的白米饭,被河水浇过几遍之后,变成一粒一粒的,不再粘结在一块儿,连锅底焦黄带黑的锅巴也完全散掉,如一块皎洁无暇的白玉,被哪位淘气不懂事的小儿抹上一把煤炭。虽有碍眼观,但还是看着有点小小的喜感。上午米饭热腾腾的从锅里出来,浇冷水放凉之后,下午爷爷就会用簸箕把米饭铺开,撒上一些黄黄的,像尘土一样颜色杂陈的粉子,那时候不明白那是何物,做什么用,后来学的字多了,才知道那个像粉尘一样颜色杂陈的名叫酵母粉,至于撒在米饭里作何用,小脑袋是迷迷糊糊的,并没有去深究刨问。米饭布上一层颜色并不漂亮的粉末,最后被倒进箩筐里,爷爷用他洗干净的大手把米饭搅来覆去,直到所有的米饭均匀的裹上酵母粉。然后米饭被爷爷装进一个个半人高的深坛里,用长勺把中间挖出一个像水洼一样凹进去的小洞铺荷叶,盖坛,加水隔气,稻草层层叠叠的掩埋盖住坛身坛顶。最后就等着过上二十几日再去开盖查看,这时已经有一部分的酒水出来了,至止酒已经酿造的成功了,可以过滤米糟把酒水用容器装起来了。爷爷虽然酿酒,但是做的酒并不多,但是村里的人都会来爷爷家买酒喝。家里来些客人,奶奶会把爷爷酿的酒拿出来给客人喝,客人临走的时候还会让他们带些酒回去。
不酿酒时,爷爷也是经常往田间跑,一副辛勤劳作人的样子。
爷爷已经去了很多年,我不知道是在我读高中的时候走的,还是刚刚上大学走的。要知道,我连读小学一直都是在各个地方换来换去的,所以回来自然很少,与老家的亲密关系慢慢断开。我不是一个习惯思恋的人,也不是一个喜欢依赖的人。在我的世界里,常常与我在一起的人,也并不能让我产生别样的深厚感情,除非我想依赖那个人,非常想留住那个人,才会尽自己所能去为那个人做些什么,也会要求那个人相与回应我。
对爷爷最深刻的记忆是小时候吃的锅巴,锅巴是爷爷每次烤酒糟留给我的,当然哥哥也是有份儿的。烤酒糟是爷爷的生计,是爷爷的手艺,虽然我没怎么喝过爷爷酿造出来的米酒。不过小孩子应该对酒不会怎么偏爱的,更何况是又苦又涩的米酒,要说爱的话,甜酒、糯米酒、果酒之类的才会得到小孩子的青睐。爷爷酿一次酒,就会煮一大锅米饭,泥土灶里也会塞上三分之一被扳成小碎块的煤块,把灶膛烧的通红通红,锅里丝丝的热气从经年长久的木板盖缝,锅沿缝的布条上冒出来。米饭多久才会熟,儿童的我是没有计算过得,总之我会知道,今天我会有一大块又香又脆的锅巴。锅巴是爷爷把最边沿上稍下一点铲去米饭后薄薄的脆锅巴,刚成为锅巴,却不失米饭的清香,也没有过多烧焦烧黑的苦涩之味。米饭煮熟之后,被爷爷用两个箩筐盛着,然后放在坑上架着,用河里担来的河水一遍一遍的淋下去,然后等着箩筐里的米饭慢慢冷掉变凉。完全冷掉的白米饭,被河水浇过几遍之后,变成一粒一粒的,不再粘结在一块儿,连锅底焦黄带黑的锅巴也完全散掉,如一块皎洁无暇的白玉,被哪位淘气不懂事的小儿抹上一把煤炭。虽有碍眼观,但还是看着有点小小的喜感。上午米饭热腾腾的从锅里出来,浇冷水放凉之后,下午爷爷就会用簸箕把米饭铺开,撒上一些黄黄的,像尘土一样颜色杂陈的粉子,那时候不明白那是何物,做什么用,后来学的字多了,才知道那个像粉尘一样颜色杂陈的名叫酵母粉,至于撒在米饭里作何用,小脑袋是迷迷糊糊的,并没有去深究刨问。米饭布上一层颜色并不漂亮的粉末,最后被倒进箩筐里,爷爷用他洗干净的大手把米饭搅来覆去,直到所有的米饭均匀的裹上酵母粉。然后米饭被爷爷装进一个个半人高的深坛里,用长勺把中间挖出一个像水洼一样凹进去的小洞铺荷叶,盖坛,加水隔气,稻草层层叠叠的掩埋盖住坛身坛顶。最后就等着过上二十几日再去开盖查看,这时已经有一部分的酒水出来了,至止酒已经酿造的成功了,可以过滤米糟把酒水用容器装起来了。爷爷虽然酿酒,但是做的酒并不多,但是村里的人都会来爷爷家买酒喝。家里来些客人,奶奶会把爷爷酿的酒拿出来给客人喝,客人临走的时候还会让他们带些酒回去。
不酿酒时,爷爷也是经常往田间跑,一副辛勤劳作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