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怕我伤心
隔壁办公室新分来一个秀丽的小姑娘,众男同事骚动不已,轮得到的献殷勤,轮不到的颇有些恨恨不平,一大早跑到我们办公室,我刚进屋,刻薄的话就劈头盖脸地扇我个眼冒金星,“穿这么红干嘛呢,再红也是明日黄花,比不上人家正青春——”,有点蒙,“靠,来个美女,这帮孙子就来这么踩老娘”。
算了,忍了,都这么过来的,想当年刚参加工作时,我们那个据说从未有过女同事的队长,一跟我说话就脸红,我恃着年轻不懂事,每天嘻着哈着的,也过了不短的一段被全队十几个男同事关爱有加的时光。所以对于这位新来的美女同事,当然有些黯然。唉,那回不去的青春。
有点想念队长。
青春都一晌。
昨天晚上在豆瓣上看到一篇写张信哲的文章,久未看电视,文章讲的是他参加“我是歌手第四季”的事,其中有一句话特别打动我,“有几个80后没有在少女时代喜欢过张信哲呢?“。我的少女时代,那段比刚参加工作时更青春的青春,除了繁重的课业,每日相伴的,是阿哲的歌,攒下几天的早饭钱,特意去县城里最好的音像店买他最贵的盒带,十多块钱,大概也难说是正版,听不够的听。
至今还记得初中时的暑假里,我可以整日窝在一个带靠背的大椅子里,不顾暑热。录音机可以收听到一个台湾的频道,总是中午最热的时候信号稍微清晰些,但有滋拉滋拉的干扰,歌声也时大时小,我录下来,一句句回放,连猜带蒙的在本子上记下歌词,然后跟着学唱,因此学会了几首当时台湾正流行的歌曲,最喜欢的,是张信哲的《别怕我伤心》。
等我学会了这首歌好久,去买他的盒带,才知道好多歌词都记错了,错在哪里现在已经不记得。
长大以后去KTV,我只会唱张信哲的那几首歌,《过火》,《爱如潮水》,《不要对他说》,唱的最多的反复唱的是,《别怕我伤心》。女生都唱蔡依林的、刘若英的,男生都唱张学友的、陈奕迅的,我唱张信哲的,且只会唱张信哲的,显得是一个奇怪的女生。
好久没有唱过歌了,纪律条令规定的,不能去娱乐场所,领导又扩大解释了一下,量贩式的和亲朋好友一起去的,也不要再去了。
唱歌,甚至连小声的哼唱都很少了。
现在的流行音乐都不太喜欢,常听的是用手机下载的讲书之类的东西,似乎没有可以被打动的歌。
《别怕我伤心》是到现在为止唯一一曲我可以不看歌词全首唱下来的歌。
唯一还会唱完的歌。
这么多年,经历了这么多,只剩下了这一首歌。
那时的心境,大概觉得张信哲的歌曲有爱却爱不到的哀伤,然而他仍然“献祭”似地爱着,原谅我借用那位作者的词语,很贴切,献祭地爱着一个任性的女子,让人心疼,我代入了,希望自己是一个任性的女子,有一个可以包容一切深情的只知道爱我的男子,“献祭”似的爱着我。
那时,常常会莫名其妙的单恋,隔一段时间就会换一个单恋的对象,绝对不会让任何人知道我在恋着谁,但几乎没有空档的不单恋的时候,仿佛怀了一抱要满溢的春水,总要打开些小口子让它流出去一些。
从没有在读书的时候谈过恋爱,我耽溺在阿哲的情歌中,幻想一个翩翩的深情的男子、一份我不怎么爱却被人狠狠爱的爱情,耽溺在没有任何进展的可能却没完没了漫无天际的单恋中。
后来,我也经历了爱情,爱我的,我爱的,爱得到的,爱不到的,我伤过他的,和他伤过我的爱情。再后来,我对爱情不存在幻想了,爱情像生命一样的虚无,不会有阿哲歌里那么动人的男人和那么动人的爱情,最可悲的是,我不再相信什么爱情。
什么“一颗爱你的心/时时刻刻为你转不停”,什么“别怕我伤心”。都是虚无的。
而今的我,“识尽愁滋味”,只是再不耽溺于什么,不过一句“却道天凉好个秋”。
昨晚,把《我是歌手》翻出来看,他一向长得就不好看,如今老了,深深的法令纹让人看了难过。唱的也不是以前那样的清丽缱绻,但我瞬间就热泪了,歌声里,仿佛又看到了“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的心境。
只是隔着漫漫荡荡的十几年岁月,只能远远地怅惘地看着。
算了,忍了,都这么过来的,想当年刚参加工作时,我们那个据说从未有过女同事的队长,一跟我说话就脸红,我恃着年轻不懂事,每天嘻着哈着的,也过了不短的一段被全队十几个男同事关爱有加的时光。所以对于这位新来的美女同事,当然有些黯然。唉,那回不去的青春。
有点想念队长。
青春都一晌。
昨天晚上在豆瓣上看到一篇写张信哲的文章,久未看电视,文章讲的是他参加“我是歌手第四季”的事,其中有一句话特别打动我,“有几个80后没有在少女时代喜欢过张信哲呢?“。我的少女时代,那段比刚参加工作时更青春的青春,除了繁重的课业,每日相伴的,是阿哲的歌,攒下几天的早饭钱,特意去县城里最好的音像店买他最贵的盒带,十多块钱,大概也难说是正版,听不够的听。
至今还记得初中时的暑假里,我可以整日窝在一个带靠背的大椅子里,不顾暑热。录音机可以收听到一个台湾的频道,总是中午最热的时候信号稍微清晰些,但有滋拉滋拉的干扰,歌声也时大时小,我录下来,一句句回放,连猜带蒙的在本子上记下歌词,然后跟着学唱,因此学会了几首当时台湾正流行的歌曲,最喜欢的,是张信哲的《别怕我伤心》。
等我学会了这首歌好久,去买他的盒带,才知道好多歌词都记错了,错在哪里现在已经不记得。
长大以后去KTV,我只会唱张信哲的那几首歌,《过火》,《爱如潮水》,《不要对他说》,唱的最多的反复唱的是,《别怕我伤心》。女生都唱蔡依林的、刘若英的,男生都唱张学友的、陈奕迅的,我唱张信哲的,且只会唱张信哲的,显得是一个奇怪的女生。
好久没有唱过歌了,纪律条令规定的,不能去娱乐场所,领导又扩大解释了一下,量贩式的和亲朋好友一起去的,也不要再去了。
唱歌,甚至连小声的哼唱都很少了。
现在的流行音乐都不太喜欢,常听的是用手机下载的讲书之类的东西,似乎没有可以被打动的歌。
《别怕我伤心》是到现在为止唯一一曲我可以不看歌词全首唱下来的歌。
唯一还会唱完的歌。
这么多年,经历了这么多,只剩下了这一首歌。
那时的心境,大概觉得张信哲的歌曲有爱却爱不到的哀伤,然而他仍然“献祭”似地爱着,原谅我借用那位作者的词语,很贴切,献祭地爱着一个任性的女子,让人心疼,我代入了,希望自己是一个任性的女子,有一个可以包容一切深情的只知道爱我的男子,“献祭”似的爱着我。
那时,常常会莫名其妙的单恋,隔一段时间就会换一个单恋的对象,绝对不会让任何人知道我在恋着谁,但几乎没有空档的不单恋的时候,仿佛怀了一抱要满溢的春水,总要打开些小口子让它流出去一些。
从没有在读书的时候谈过恋爱,我耽溺在阿哲的情歌中,幻想一个翩翩的深情的男子、一份我不怎么爱却被人狠狠爱的爱情,耽溺在没有任何进展的可能却没完没了漫无天际的单恋中。
后来,我也经历了爱情,爱我的,我爱的,爱得到的,爱不到的,我伤过他的,和他伤过我的爱情。再后来,我对爱情不存在幻想了,爱情像生命一样的虚无,不会有阿哲歌里那么动人的男人和那么动人的爱情,最可悲的是,我不再相信什么爱情。
什么“一颗爱你的心/时时刻刻为你转不停”,什么“别怕我伤心”。都是虚无的。
而今的我,“识尽愁滋味”,只是再不耽溺于什么,不过一句“却道天凉好个秋”。
昨晚,把《我是歌手》翻出来看,他一向长得就不好看,如今老了,深深的法令纹让人看了难过。唱的也不是以前那样的清丽缱绻,但我瞬间就热泪了,歌声里,仿佛又看到了“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的心境。
只是隔着漫漫荡荡的十几年岁月,只能远远地怅惘地看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