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思考的代价
Day2作业要求,请根据Day1大家的作业进行点评。
点评要点:
1)在I中,推荐你认为有鲜明读到的观点,讲出推荐理由,并@对方名字;
2)在A1中,推荐你认为有借鉴意义的具体案例,讲出推荐理由,并@对方名字;
3)在A2中,推荐你认为有借鉴意义的具体可操作方法,讲出推荐理由,并@对方名字
————————————————————
Day1 作业要求:
请根据以下片段,完成【拆书帮便签读书法】练习。
R——阅读原文片段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片段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最好是一个事例/一个故事/一个情境描述。
A2——以后我怎么应用。最好是一个在短时间内有一定预期效果、有具体场景和步骤的行动计划。
思考的代价
虽然人种之间有诸多不同但还是有项共同的人类特征。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类的大脑明显大于其他动物。对于60公斤的哺乳类来说,平均脑容量是200产方厘米,但早在250万年前最早的男男女女,脑容量已有600立方厘米,至于现代的智人,平均脑容量更高达1200-1400立方厘米。至于尼安德特人,其实脑容量更大。
这样看来似乎再清楚不过,物竞天择就该让脑越来越大才是。人类深深迷恋着我们自己的高智能,于是一心认为智力当然是越高越好。但如果真是如此,猫科动物也经过演化,为什么没有会微积分的猫?究竟为什么,在整个动物界,只有人属演化出了比例如此庞大的思考器官?
答案在于:庞大的大脑也是庞大的负担。大脑结构脆弱,原本就不利于活动,更加说还得用个巨大的头骨把它装着。而且大脑消耗的能量惊人。对智人来说,大脑只占身体总重的2-3%,但身休息不活动时,大脑的消耗却占了25%,相比之下,其他猿类大脑同样情况下只有8%。因为大脑较大,远古人类付出的代价一是要花更多的时间寻找食物,二是肌肉退化萎缩。这就像是政府把国防预算转拨给了教育,人类也把肌肉所需的能量拨给了大脑神经元。对于在非洲草原上这究竟是不是个好策略,事先只能说无人能知。虽然黑猩猩要讲道理绝对讲不赢智人,但却能直接把智人像个布娃娃一样扯个稀烂。
时至今日,人类大脑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我们能制造出汽车和枪炮,让我们的移动速度远高于黑猩猩,而且从远方就能将黑猩猩一枪毙命,而无须和它摔跤硬皎。只不过,汽车和枪炮是最近才有的事。在超过200恨年间,虽然人类的神经网络不断增长,但除了能用燧石做出一些刀具,能把树枝削尖变成武器,人的大脑实在没有什么物殊表现。那么,究竟是为什么,才驱使人类的大脑在这200万年间不断这样演化?坦白说,我们也不知道。
【I】
一、谬然
这段内容很有意思,本来我们以为作者是在说一个众人皆知的内容,即脑容量决定了谁成为食物链的顶端,而不是体力或速度什么的。——物竞天择就该让脑越来越大才是。人类深深迷恋着我们自己的高智能,于是一心认为智力当然是越高越好。
不过话锋一转,作者指出了这个通用结论的谬误之处,为什么别的进化动物没有进化出大的脑容易?而且从当时的环境来说,脑容易不仅没什么大作用,而且还是一个大负担,即消耗大量的能量,也会让更适合生存的肌肉退化,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驱使人类的大脑在这种情况下200万年间仍然不断演化?作者说其实他也不知道。
二、偶然
因此我们只能说恐怕真的是一个偶然,别的物种并不是没有象“智人”一样的大容量的物种,只是它们在残酷的进化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被淘汰了。人类也没有没有其他物种(也许,人类有过风一般速度的“速人”,其壮如山力可扛鼎的“壮人”,爬山上树如履平地的“树人”),这些人类也在进化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消失了。最终“智人”在这场漫长的竞赛中侥幸胜出。
就象刘慈欣在他的科幻小说中讲的故事一样,如果在小行星撞向地球的那段时间里发生些意外,使之偏离了轨道的话,统治地球的也许就不是人类了。或者恐龙会继续的进化,或许真就有那么一支大脑相对发达的恐龙最终统治了地球,那时候地球仍然会有现代的科技,只是住在高楼大厦中的是恐龙,飞行于太空之间的是恐龙,人类则只是恐龙饲养的一种宠物而已。
三、必然
不过,我们如果把这一切完全归之于纯碎的偶然,似乎也并不合适。“智人”假设没有“大脑容量”这一特长,即使有了机遇,又怎么会在10万年的时间里,迅速成为食物链的顶端呢?要知道长久以来,人类只处于中间位置,而其他从中间登顶的动物得要花上好几百万年的时间,才可以通过演化走上金字塔的顶层(比如狮子、鲨鱼)。“智人”独一无二的优势也确保了这一迅速的登顶过程。
上帝毕竟也是公平的。
也是上帝平时并不干涉世间的一切,但他也在默默的建了一个帐本,统计每一个生物的价值。每一个物种每天每刻都在往自己的帐本中存储着价值。有的多,有的多,有的是长期,有的是短期。上帝在做什么呢?上帝要保证每个人的帐本公平,还要标注那些物种有资格成为“备选统治物种”。每隔N年,上帝就调出所有的后备,抽上一次奖,然后统治者的光环分给那个幸运的物种。看上去,这是个幸运的家伙,但是请不要忘记,这种幸运的前提——你得先成为备选,而且要保证在上帝抽奖时,你一直拥有着抽奖的资格。
这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回报。
【A1】
2006年,一位同事突然被提拨,很多人都迷惑不解,当然也包括我。数月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了某位领导对这件事的点评。
“XX在业务能力上也许并不比其他人突出多少,不过有一次在总经理办公会上,当时有一个业务上的问题,大家都沉默不语的时候他的回答让总经理眼前一亮。在之后的经营分析会上,他就这个问题又做了一个专题分析。当时给领导层留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所以那一次提拔虽然有些突然,但也并不意外”。
可以说,我们很多认为意外、突然的事情,只是因为我们没有得到更多的信息,每一个事件总会有它必然的原因。
【A2】
人类简史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我在读这本书之前就听很多人说,书中屡屡提及中国的相关史实,让人感到一种亲切感。据说各国的版本,作者都下过相同的功夫,作者之用心,由此可见一斑。
因此,借用《深度学习的艺术》片段,写一下我的A2
为什么要看《人类简史》这本书 ?
——因为这本书推荐语给了我一个巨大的好奇感。500页的片幅怎么能写出从石器时代演化到现代社会的“人类史”?我希望在读完本书后要从中找出答案 ,并在线下带拆一次人类简史的片段。
所有的小伙伴们,请大家想一想,自己的身上是否拥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技能?或者正在努力形成这样的一种技能?如果我们想成为上帝的备选,那么至少我们要给上帝一样选择我们的理由吧。
【I】
【A1】
【A2】
点评要点:
1)在I中,推荐你认为有鲜明读到的观点,讲出推荐理由,并@对方名字;
2)在A1中,推荐你认为有借鉴意义的具体案例,讲出推荐理由,并@对方名字;
3)在A2中,推荐你认为有借鉴意义的具体可操作方法,讲出推荐理由,并@对方名字
————————————————————
Day1 作业要求:
请根据以下片段,完成【拆书帮便签读书法】练习。
R——阅读原文片段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片段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最好是一个事例/一个故事/一个情境描述。
A2——以后我怎么应用。最好是一个在短时间内有一定预期效果、有具体场景和步骤的行动计划。
思考的代价
虽然人种之间有诸多不同但还是有项共同的人类特征。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类的大脑明显大于其他动物。对于60公斤的哺乳类来说,平均脑容量是200产方厘米,但早在250万年前最早的男男女女,脑容量已有600立方厘米,至于现代的智人,平均脑容量更高达1200-1400立方厘米。至于尼安德特人,其实脑容量更大。
这样看来似乎再清楚不过,物竞天择就该让脑越来越大才是。人类深深迷恋着我们自己的高智能,于是一心认为智力当然是越高越好。但如果真是如此,猫科动物也经过演化,为什么没有会微积分的猫?究竟为什么,在整个动物界,只有人属演化出了比例如此庞大的思考器官?
答案在于:庞大的大脑也是庞大的负担。大脑结构脆弱,原本就不利于活动,更加说还得用个巨大的头骨把它装着。而且大脑消耗的能量惊人。对智人来说,大脑只占身体总重的2-3%,但身休息不活动时,大脑的消耗却占了25%,相比之下,其他猿类大脑同样情况下只有8%。因为大脑较大,远古人类付出的代价一是要花更多的时间寻找食物,二是肌肉退化萎缩。这就像是政府把国防预算转拨给了教育,人类也把肌肉所需的能量拨给了大脑神经元。对于在非洲草原上这究竟是不是个好策略,事先只能说无人能知。虽然黑猩猩要讲道理绝对讲不赢智人,但却能直接把智人像个布娃娃一样扯个稀烂。
时至今日,人类大脑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我们能制造出汽车和枪炮,让我们的移动速度远高于黑猩猩,而且从远方就能将黑猩猩一枪毙命,而无须和它摔跤硬皎。只不过,汽车和枪炮是最近才有的事。在超过200恨年间,虽然人类的神经网络不断增长,但除了能用燧石做出一些刀具,能把树枝削尖变成武器,人的大脑实在没有什么物殊表现。那么,究竟是为什么,才驱使人类的大脑在这200万年间不断这样演化?坦白说,我们也不知道。
【I】
一、谬然
这段内容很有意思,本来我们以为作者是在说一个众人皆知的内容,即脑容量决定了谁成为食物链的顶端,而不是体力或速度什么的。——物竞天择就该让脑越来越大才是。人类深深迷恋着我们自己的高智能,于是一心认为智力当然是越高越好。
不过话锋一转,作者指出了这个通用结论的谬误之处,为什么别的进化动物没有进化出大的脑容易?而且从当时的环境来说,脑容易不仅没什么大作用,而且还是一个大负担,即消耗大量的能量,也会让更适合生存的肌肉退化,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驱使人类的大脑在这种情况下200万年间仍然不断演化?作者说其实他也不知道。
二、偶然
因此我们只能说恐怕真的是一个偶然,别的物种并不是没有象“智人”一样的大容量的物种,只是它们在残酷的进化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被淘汰了。人类也没有没有其他物种(也许,人类有过风一般速度的“速人”,其壮如山力可扛鼎的“壮人”,爬山上树如履平地的“树人”),这些人类也在进化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消失了。最终“智人”在这场漫长的竞赛中侥幸胜出。
就象刘慈欣在他的科幻小说中讲的故事一样,如果在小行星撞向地球的那段时间里发生些意外,使之偏离了轨道的话,统治地球的也许就不是人类了。或者恐龙会继续的进化,或许真就有那么一支大脑相对发达的恐龙最终统治了地球,那时候地球仍然会有现代的科技,只是住在高楼大厦中的是恐龙,飞行于太空之间的是恐龙,人类则只是恐龙饲养的一种宠物而已。
三、必然
不过,我们如果把这一切完全归之于纯碎的偶然,似乎也并不合适。“智人”假设没有“大脑容量”这一特长,即使有了机遇,又怎么会在10万年的时间里,迅速成为食物链的顶端呢?要知道长久以来,人类只处于中间位置,而其他从中间登顶的动物得要花上好几百万年的时间,才可以通过演化走上金字塔的顶层(比如狮子、鲨鱼)。“智人”独一无二的优势也确保了这一迅速的登顶过程。
上帝毕竟也是公平的。
也是上帝平时并不干涉世间的一切,但他也在默默的建了一个帐本,统计每一个生物的价值。每一个物种每天每刻都在往自己的帐本中存储着价值。有的多,有的多,有的是长期,有的是短期。上帝在做什么呢?上帝要保证每个人的帐本公平,还要标注那些物种有资格成为“备选统治物种”。每隔N年,上帝就调出所有的后备,抽上一次奖,然后统治者的光环分给那个幸运的物种。看上去,这是个幸运的家伙,但是请不要忘记,这种幸运的前提——你得先成为备选,而且要保证在上帝抽奖时,你一直拥有着抽奖的资格。
这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回报。
【A1】
2006年,一位同事突然被提拨,很多人都迷惑不解,当然也包括我。数月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了某位领导对这件事的点评。
“XX在业务能力上也许并不比其他人突出多少,不过有一次在总经理办公会上,当时有一个业务上的问题,大家都沉默不语的时候他的回答让总经理眼前一亮。在之后的经营分析会上,他就这个问题又做了一个专题分析。当时给领导层留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所以那一次提拔虽然有些突然,但也并不意外”。
可以说,我们很多认为意外、突然的事情,只是因为我们没有得到更多的信息,每一个事件总会有它必然的原因。
【A2】
人类简史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我在读这本书之前就听很多人说,书中屡屡提及中国的相关史实,让人感到一种亲切感。据说各国的版本,作者都下过相同的功夫,作者之用心,由此可见一斑。
因此,借用《深度学习的艺术》片段,写一下我的A2
为什么要看《人类简史》这本书 ?
——因为这本书推荐语给了我一个巨大的好奇感。500页的片幅怎么能写出从石器时代演化到现代社会的“人类史”?我希望在读完本书后要从中找出答案 ,并在线下带拆一次人类简史的片段。
所有的小伙伴们,请大家想一想,自己的身上是否拥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技能?或者正在努力形成这样的一种技能?如果我们想成为上帝的备选,那么至少我们要给上帝一样选择我们的理由吧。
【I】
【A1】
【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