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简记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上)
![]() |
【序和导言】
馆长在这里提出了用物品和文字一同纪录历史的想法,由BBC和大英博物馆工作人员挑选了一百件藏品,展示了大约两百万年前人类的起源至今,物品尽可能公平地选自全球不同地区,尽可能多方面地展示了已被证实切实可行的人类经验,并让我们了解各个社会的全貌,而非只着眼于权贵阶层。
一部理想的历史应该把文字和物品结合起来,这成为一种我们了解世界和人类自己的一种更好的方式是在: 1.若想叙述整个世界的历史,不偏不倚地讲述整个人类的故事,便不能仅仅依靠文字。因为世界上只有部分地区拥有文字,大多数地区在历史的大部分时期都没有发展出文字。2.历史通常由胜利者书写,尤其是在只有胜利者知道如何书写的时候,这就是由胜利带来的有意或无意的扭曲。至于失败者,那些被征服或毁灭的社会,通常只能通过物品来讲述事件,使他们重新发声,昔日的辉煌被重新了解。
想要更好地欣赏一件物品,诗意必不可少。人们通过文献解读历史,科技的手段教会我们判断文字材料的坦白、失真与诡计,而对于物品也有考古学、科学和人类学的专业知识结构来帮助我们提出关键性问题。但只有加上一定程度的想象,才能构建出这些物品的前世今生,尽可能丰富和诗意的想象帮助我们真正理解它们所传达的深刻内涵。
物品的局限在于关于它一切美好的想象与理解都无法使我们再次亲身体验,而只能通过他人的描述和经历来了解世界。丢勒的《犀牛》画像中描绘了自己从未见过的野兽,它对犀牛的表现有误,但这种美丽的错误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因为它见证了我们对尚未了解的世界无止境的好奇心,也体现了人类探索与了解未知世界的渴求。
大英博物馆自1753年建馆,以“包罗万象”和“免费向所有人开放”为宗旨,通过文物来讲述历史。在知乎曾经看到热切讨论大英博物馆收集其他国家地区的珍贵文物保存和展出是不是一件好的事情,一提到八国联军的岁月免不了情绪激动,但世界上不仅这一个国家发生了劫掠,历史的各个时期都在上演着殖民和反抗的斗争史,我不知道这个问题该如何论断,但我始终觉得我们站在历史的长河了解自身和探索世界,争论的这个问题真的还重要么。关于这个问题也许看完这部书我会有新的看法,新的答案,还是引一段馆长问到埃及作家阿达法·苏维夫看到如此多的埃及古物远离家乡,陈列在伦敦时她的看法:说到底,埃及的方尖碑、石刻和雕像散落在全球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诚然,这会让我们想起殖民岁月,但同时,这也提醒了世界,这是我们的共同遗产。
![]() |
【1·人之所以为人】
奥杜威石制砍砸器:被发现于坦桑尼亚奥杜威峡谷的石器已距今两百万年,是已知人类史上最早的一批手工制品,也表明了非洲不仅是人类的起源地,也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地。这件砍砸器成为了人类制作工具的开端,早期人类用这种工具得到动物身上营养最丰富的骨髓,从而建立起一个古老的良性循环,使得那些更聪明、脑容量更大的人活了下来,并生出脑容量更大的后代,制造更复杂的工具。这个东非大裂谷温暖土地上的发现清楚地表明我们都是这些非洲祖先的后代,不论是广播还是电视新闻,都很容易让我们觉得世界上有很多敌对群体与相互竞争的文明。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提醒自己,人类的共性不仅仅是一种启蒙式的梦想,而且在基因和文化上也都是事实。
![]() |
奥杜威手斧:最早的砍砸器给人很原始的感觉,而从这个距今一百二十万至一百四十万年历史的石斧开始,我们的祖先看待世界的方式和大脑的运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很可能在制作这类工具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交谈。石斧是我们通向世界各地的门票,因为它改善了我们的饮食,让我们能剥兽皮以弊体,砍树枝以生火,并建造住所。有了这些技能,人类才得以迁徙,使得他们走出非洲。
![]() |
游泳的驯鹿:大约五万年前人类的大脑发生巨变,全世界人类开始绘制用于装饰和欣赏的图案,他们开始创作艺术。这块雕驯鹿的象牙距今一万三千年前,是大英博物馆最古老的艺术品,类似这件雕像的物品让我们了解了与我们相似但时空远隔的人类的思维与想象,进入了一个看不见却能立刻了解的世界。
克洛维斯矛尖:约四万年前,人类从非洲迁徙到亚欧,甚至漂洋过海来到澳大利亚;约两万年前,冰河期的影响使大量水变为冰原和冰川,海平面急剧下降,俄罗斯和阿拉斯加间的白令海峡变成了一条宽阔陆桥,美洲最早的居民就在约一万五千年前从亚洲东北部来到了阿拉斯加,一万两千年前克洛维斯人以及后代占领了整个北美并来到了南美最南端,人类的历史也到了一个关键点,即除了太平洋上的岛屿外,人类已占据了地球上所有的宜居地。此后不久,气温上升,陆桥淹没,所以此后约一万年的时间里美洲文明都在独立发展,直到公元十六世纪才与欧洲建立了长期联系。而在北美洲,人类的首次出现和绝大部份的大型动物消亡也有着直接联系。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