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差距感有多大
近来网上一则关于上海姑娘回江西男友农村家,吃了一顿年夜饭而逃离的信息刷爆了朋友圈和微博。看到图片中的年夜饭我蛮有感触的,一种似曾相识的场景在脑海中浮现。
本人也是土生土长的江西农村人,家里三个子女,本人排行老大,家里小时候租住在别人的老房子中,一个房间只开了一个小小的窗户,即使阴天白天进去房间里也是黑漆漆的一片,地面是直接裸露的土地。现在习惯了高楼大厦和亮堂堂的居住环境,去年过年去过曾经住过的老房子,简直一分钟都呆不下去。鉴于自己亲身的经历,我很能理解上海姑娘的抉择和行为。特别是自己在浙江生活近5年后,越来越感觉到中国农村和城市的差距感,而这种差距感不单单体现在视觉上的冲击力和生活习惯上、更表现在人的思想思维和精神面貌上,而后者更具强大的杀伤力和毁灭。
正月初六我大概游览了我曾经上学的小县城,起初我感慨县城变化之大,新区建设整体感觉比较大气,道路宽阔和干净,但是慢慢由新城区步行到曾经熟悉的老城区,我内心就越来越失落.老城区的颓败和道路上的坑坑洼洼依然如故,路上的人依然有人随手扔垃圾,路上一群群的乡下人操着极重的乡音在路边闲聊,且举止不雅。
乡村重男轻女思想仍然很严重。我自己家家庭就是这样。家里生了一个儿子是天大的喜事,在村里也超级有面子,生个女儿则不然,如果一家没有儿子,则会被村里人瞧不起。但是在农村,女儿却是为其原生家庭付出最多的人,但是女儿嫁出去就如泼出去的水,始终是别人家的人。在这种思想下,家庭子女较多且贫困的家庭,为确保儿子享受到家庭力所能及最好的资源条件下,不惜让十几岁女儿们辍学打工,打工的钱大部分上交给父母,上交的行为直到女儿出嫁时结束,而作为儿子,不但小时候拥有父母最多的爱和资源,长大后他们不但不需要给父母上交钱,还需要父母动用女儿们曾上交的钱给他们娶媳妇和购置车房,而女儿出嫁后每年还要给父母三个过节费(费用不定,几百至几千)。父母老去后还要出力照顾,甚至出钱治病。
本人也是土生土长的江西农村人,家里三个子女,本人排行老大,家里小时候租住在别人的老房子中,一个房间只开了一个小小的窗户,即使阴天白天进去房间里也是黑漆漆的一片,地面是直接裸露的土地。现在习惯了高楼大厦和亮堂堂的居住环境,去年过年去过曾经住过的老房子,简直一分钟都呆不下去。鉴于自己亲身的经历,我很能理解上海姑娘的抉择和行为。特别是自己在浙江生活近5年后,越来越感觉到中国农村和城市的差距感,而这种差距感不单单体现在视觉上的冲击力和生活习惯上、更表现在人的思想思维和精神面貌上,而后者更具强大的杀伤力和毁灭。
正月初六我大概游览了我曾经上学的小县城,起初我感慨县城变化之大,新区建设整体感觉比较大气,道路宽阔和干净,但是慢慢由新城区步行到曾经熟悉的老城区,我内心就越来越失落.老城区的颓败和道路上的坑坑洼洼依然如故,路上的人依然有人随手扔垃圾,路上一群群的乡下人操着极重的乡音在路边闲聊,且举止不雅。
乡村重男轻女思想仍然很严重。我自己家家庭就是这样。家里生了一个儿子是天大的喜事,在村里也超级有面子,生个女儿则不然,如果一家没有儿子,则会被村里人瞧不起。但是在农村,女儿却是为其原生家庭付出最多的人,但是女儿嫁出去就如泼出去的水,始终是别人家的人。在这种思想下,家庭子女较多且贫困的家庭,为确保儿子享受到家庭力所能及最好的资源条件下,不惜让十几岁女儿们辍学打工,打工的钱大部分上交给父母,上交的行为直到女儿出嫁时结束,而作为儿子,不但小时候拥有父母最多的爱和资源,长大后他们不但不需要给父母上交钱,还需要父母动用女儿们曾上交的钱给他们娶媳妇和购置车房,而女儿出嫁后每年还要给父母三个过节费(费用不定,几百至几千)。父母老去后还要出力照顾,甚至出钱治病。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