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艺术| 离婚多费劲啊,还是干掉那个混蛋比较容易
![]() |
上个世纪以前,无论是古今中外,包办婚姻还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在《圣经》中申命记7:3就有记载:“不可将你的女儿嫁给他们的儿子(是指异族异教徒),也不可使你的儿子娶他们的女儿。” 表明了家长具有包办儿女婚姻的权力。
而最早的婚姻包办出现在创世纪,亚当和夏娃在没有婚前爱情的情况下,直接被上帝安排在一起了。
![]() |
Adam and Eve by Albrecht Dürer |
据调查,在欧洲和美国的许多地方自行安排的婚姻超过50%以离婚收场。尽管包办婚姻的离婚率大大低于自主婚姻,但这样情况下结合的夫妻往往会出现关系冷淡,夫妻职能失调以及暴力的出现。在家族压力下还要坚持离婚的,必定不是普通的小打小闹而是对对方恨之入骨无法再相处下去了。
于是,强悍如日耳曼民族,在中世纪的时候,采用“夫妻决斗”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婚姻纠纷。
![]() |
一对夫妻在决斗的过程中互相锁喉 |
决斗作为当时在日耳曼民族之间广泛盛行的一种审判方式,指的是两个人在没有证人和供词的情况下,独自解决纠纷的方法,往往要提前两个月准备这场战争。1861年,俄国两个大文豪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就曾互相下了战书,但正因为有这两个月的筹备时间,才让托尔斯泰在辗转反侧后最终选择向屠格涅夫言和,才避免了这场闹剧发生。由于决斗的结果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因此夫妻决斗时要求双方穿上紧身殡葬装;处于生理优势的男性呆在地上挖的三英尺宽的洞里,一只手绑在身上;而女性则可以自由地在洞的边缘游走。男性可以有三把木剑作为武器,而女性则使用麻袋装上1-5磅重的三块石头。这个风俗很快流行到了瑞士,只不过把男性呆着的地洞换成了澡盆。
到了15世纪,甚至还有个叫Hans Talhoffer的人写了本《夫妻决斗作战指南》。
![]() |
一个袖子上绑着3磅重的石头的妻子打算用流星锤了结她的丈夫,而她那位站在及腰深的坑里的丈夫左手被绑在身上,右手举着木棍挡在头前。
![]() |
妻子一遍用流星锤抡她丈夫,丈夫一边用木棍保护自己,结果布袋把丈夫的手臂给缠住了。
![]() |
说时迟那时快,丈夫把棍子一扔赶紧抓住妻子的手想把她拽倒。然而,由于他身在洞里,没有活动的范围,而另一个手又绑在了身上,所以没有足够力气能把她拽倒在地上再给她致命一击。
尽管16世纪以后,夫妻决斗这事已经逐渐消失了,但包办婚姻还在,这也意味着心里委屈的丈夫妻子们还在时时刻刻想着怎么干掉自己的配偶们。
![]() |
而越来越多的画家也对失败的婚姻这一题材喜闻乐见,由于当时女性不允许学习画画,更不允许看裸体模特,因此画家多为男性,婚姻讽刺题材也多从男性角度出发。
![]() |
A.Martinet |
婚姻意味着男性要承受着更多的经济上的压力和限制行为的法案,19世纪的漫画家把新娘穿着的婚纱解构成白纸黑字的支票和法律条令,丈夫步履蹒跚地背负着他的新婚妻子,在婚姻的道路上前行。
![]() |
A.Martinet |
而这幅漫画则描绘了另一种夫妻之间的相处状态:丈夫单膝下跪仰望着坐在沙发上的妻子,妻子高昂着下巴一只手给丈夫带上玫瑰花桂冠,另一只手则牢牢地抓着丈夫身上背带的一头。画面中的妻子的服饰上蕾丝多的夸张,而脖颈上多达三层的蕾丝则暗示了只有在王权贵族的服饰中才会出现的拉夫领。妻子给丈夫授予桂冠的动作仿佛是在举行一种加冕仪式,暗示了在这段关系中妻子的主导地位,而玫瑰花做成的桂冠则嘲讽了丈夫即便被妻子授予地位,但仍然如植物一样脆弱以凋谢。此外,妻子左手紧握着的婴儿背带,更加强调了在这个妻管严家庭中的讽刺含义。
画到这里,画家还不罢休,还在一旁画了一个刚从集市回来的妇女在边上饶有兴致地旁观。这个市井味浓厚的妇女嘴边飘着一句话:女人都爱这样。
![]() |
Matrimony,Lewis Walpole Librar |
“是魔鬼把我和你结合在一起。”
![]() |
Three weeks after marriage |
婚后三周
![]() |
a quarrel about nothing |
丈夫:你干嘛不开心?
妻子:没什么。
丈夫:那你怎么啦?
妻子:没什么。
丈夫:你昨晚不是还挺好的吗,我今天做错什么了吗?
妻子:就是因为你什么都没做所以我才生气。
中国的婚姻自由精神从1919年前后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发扬,而欧洲的这种婚姻自由的精神则提前开始了几年,和女权主义运动一起,自19世纪末开始流行。而画家作为人文精神传播的载体,自然也创作出了不少发人深省的佳作。
![]() |
婚礼之前,F. Zhuravlyov (1874) |
![]() |
婚礼之前,F. Zhuravlyov (1874) |
俄罗斯画家Firs Zhuravlyov在1874年期间先后画了两幅同为《婚礼之前》的油画,两副作品尽管场景不同,但其中老人和新娘则依然如出一辙。在第一张作品中,老人身穿中规中矩的风衣,新娘跪在地上捂着双眼痛苦,身后有一个妇女从虚掩着的门里探出头来,表情忧虑。在这个房间里,写字台,写字台上的信件,和写字台前墙上挂着的记事本以及便签,暗示着故事发生在新娘家中,那么身边两位人物则必定是新娘的父亲以及母亲。而父亲身后的房间一角,则摆满了耶稣的神像,意味着这个正统、虔诚的家庭,用传统包办婚姻的方法为女儿带来了不幸。画家一边有意在神像边画了一个落地窗,好让阳光“自然而然”地打在神像上,暗示家庭的背景;一边又提亮新娘正面,在画面外设置了光源,同时又适当地照亮了父亲,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他威严的神态,而一旁打探的母亲则虚化在阴影中,成为了上一代包办婚姻的悲剧形象。通过这种方法,画家把三个人物分割为了主、次、再次,仅用一张画就叙述了故事的主导和始末。
而在第二幅画中,画家又用了同样的手法。父亲手里多了一本圣经捧在胸前,右手攥了一块红布。身后的仆人捧着嫁妆在一旁等候,而作为再次级的人物,那隐藏在阴影中的人,则身穿华服,仿佛婚礼马上就要开始了。
在圣经中,红色暗示着两件事。一是旧约里以色列人逾越节的故事,门上的血免灾救命;另一个是新约里主耶稣以宝血将功赎罪,拯救万民。在这里,新娘很有可能是由于家族、政治原因而不得不服从父亲,背负着整个家族的期望而结婚。
一个是通过婚礼当天新娘的哭泣来表达对包办婚姻的不满,而18世纪的英国画家威廉·霍加斯(William Hogarth)则通过陈述包办婚姻的可怕结局来试图打消世人这个念头。
![]() |
The Marriage Settlement |
这个故事的男女主人公是一个富商的女儿和一个破产伯爵的儿子之间的联姻。一方面,富商希望通过伯爵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而伯爵希望用富商的钱来盖自己的新房子。画面上伯爵的儿子和富商的女儿尽管坐在同一张椅子上,却互不相看,他们脚边的两条狗被锁链互相缠绕,而墙壁上挂着的卡拉瓦乔画的美杜莎油画,暗示了这个婚姻的悲惨结局。
![]() |
The Tête à Tête |
不久以后,这对夫妻如家长所愿结婚了。但他们却丝毫对对方不感兴趣。家里一团糟,小狗从丈夫的衣兜里发现了漏出半截的女式帽子,仿佛刚刚偷情完回到乱糟糟的家里。妻子放荡地岔开腿坐着,而丈夫的脖子上又长了一个大黑点,暗示了他得了梅毒。管家提着厚厚的账单翻着白眼离开了这对夫妇,如果他们再保持这样放肆和奢侈的生活方式,迟早会破产。
![]() |
The Inspection |
这个穿着红裙子,表情慌张的姑娘正是那位丈夫的情妇。她脸上长了几块黑斑,很显然丈夫把梅毒传染了给她。诊所里到处都是可怕的物品,骷髅、骨架、石棺……似乎是在预测他们后来不测的命运。
![]() |
The Toilette |
在这里,大家纵情欢乐,画家在墙上布置了几幅名画,来暗示这个房间里的暧昧气氛:墙上最大的两幅油画,一幅讲的是在《变形记》中宙斯因为害怕被赫拉发现自己偷情,于是化为云雾和情人伊俄亲密接触;另一幅则是宙斯的男性情人,特洛伊王的儿子盖尼米得被宙斯带走成为神的斟酒者。它们都意味着这对夫妻貌合神离,互相背叛彼此。
![]() |
The Bagnio |
很快,妻子偷情的事败露,丈夫设法找到了偷情中的妻子。正如我们在画面中看到的,这对情夫和丈夫发生了一场恶战,而丈夫深受重伤,情夫从右侧的窗户逃走,妻子跪在地上祈求丈夫的原谅。墙上的挂毯,描绘了所罗门的判决,这代表着这对夫妻把自己带到了无法挽回的厄运。
![]() |
The Lady's Death |
丈夫的死亡意味着这个家庭的破败,家中的狗已经饿得皮包骨头,跳上餐桌吃人们吃剩下的食物。而我们的女主人公此时脸色发青,瘫倒在椅子上,很显然是服毒自杀了。这个故事的结局,富商并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社会地位,而伯爵的财产也早被夫妻破败光了,包办婚姻没有带来人们所期待的那样的爱和美满,反而是更多的痛苦和绝望。
![]() |
Before, Hogarth |
所幸的是,尽管老一辈还在念念叨叨地催婚或者对你的对象指手画脚,但包办婚姻这种事已经很少有人再干了。虽然自由恋爱成果下的婚姻也不一定幸福,但毕竟,我们还是可以查阅《夫妻决斗作战指南》解决困境的嘛。:)
查阅地址:http://www.aemma.org/onlineResources/trial_by_combat/combat_man_and_woman.htm
但如果你已经不幸修成正果生米煮成熟饭,你可以让维纳斯教教你怎么样花式爆揍丘比特:《过年了,介绍一下惩罚熊孩子的一百种方式》http://www.douban.com/note/538678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