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我在想什么
为什么会想写这篇,我想也许是因为25岁之前我几乎不想事情。那时总觉得时光多的像地上的草,学生时代的日子似乎永远不会有结束的危机感:漫无目的,在大茶杯,泡芙,阳光,烧烤的陪伴里,也晃到了毕业。工作以后日子单调多了,接触的人开始多而泛,朋友还是老的那几个。
我开始想,是不是就像爬山一样,到了一个地方自然会有休息亭供游人欣赏,回味和憧憬?
1. 关于我是谁
这个看起来理所当然,却是一个不那么好回答的问题。爸妈的孩子?老师的得意门生?谁的好朋友和伴侣?每个人都有无数个身份,而每一个都像是真实的自己,拼凑出来的自己却有时能让自己觉得陌生。就是在一次次的尝试中,我开始意识到“我是谁?” 这真的是一个基本问题,却总是被忽视。我必须知道我活着的意义和存在的使命,我渴望变的丰富多彩,每一天我都在搜寻关于我的线索,我关注自己的喜怒哀乐,了解自己的界限和韧性,才好知道未来的每一个选择要如何做。
2. 关于我想要什么
之前我只是踩着别人的轨迹,我以为在任务自动跳出来时,只要努力通关就好。后来才发现,相比打怪兽;选择走哪条路,分析和承担利弊,与盟友和敌军相处,接受失败和荣耀,这些没有写在游戏规则里的事才是人生中常遇见的情节。而对错总是随着我们的角度和位置相对而论,绝对的事情并非那么多。
3.关于时间的取舍
我们习惯被安排,比如我们虽然会碎碎念课程表,可是多数人还是依赖外界对自己的约束。突如而来的自由世界里涌现的一堆事情,都需要懂得时间的分配。一天的工作如何安排,如何平衡生活和工作,如何分配家庭和工作,约会和独处.....太多的时间需要合理利用,谁能掌握这种技能,就能赢得自己对人生的控制权。时间分配理论之所以那么受欢迎,归根结底,我们渴望通过完成multi—task来让自己得到成就感。时间就像种花,水洒在哪,收获就在哪。很多努力别人都看不见,但时间一定能看见。
4.关于工作
在这个信息扁平化时代,工作的形式和种类跟我们读书时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在500强工作不是唯一的自豪,可以做自由职业,可以为普通企业里做不平凡的事,如果说每个人工作时间在30—35年,如何保持自己的优势,如何适应不停变化的规则成为更重要的技能,想要稳定只能让自己跑的更快,才能感觉到相对的平稳。就像游戏一样,要是不认同这个游戏的规则,就退档换一个喜欢又愿意闯关的咯,实在是没什么值得抱怨的。
5. 关于爱情
如果早恋和暗恋都计算进来,每个人25岁之前应该至少谈过一次失败的感情,体会过恋爱的所有艰辛和可贵。而我的运气也实在好,遇到了一个让我愿意共度余生的选择。社会不同于大学,关系错综复杂,会让人一时看不清爱情的真相,看过太多的分离和背叛甚至让我对爱的存在产生怀疑。但于现在的我而言,两个人的快乐是关系延续的前提,永远 是离不开 当下的。爱情不是物质和精神的对立,也不是一段束之高阁的完美关系。而是你不刻意,我也不刻意,而我们就喜欢在一起。甚至不用努力,不用为讨彼此欢心伪装成对方的理想型,再没遇到对的人之前,怎么可能会有理想的类型呢?每一天,都能从生活的细节中观察对方,了解对方,也更了解自己。“爱就是,我在你身边,最像我自己”
后记:我在听到好歌的时候纪录,在想到一段话的时候纪录,在等车和有情绪的时候纪录,我感觉自己就像被凿刻的石头,慢慢有了形状。而我不再是万千尘埃中一粒普通的沙砾,而是有存在价值和灵魂的载体,这些体验和感受让我觉得值得期待。
我开始想,是不是就像爬山一样,到了一个地方自然会有休息亭供游人欣赏,回味和憧憬?
1. 关于我是谁
这个看起来理所当然,却是一个不那么好回答的问题。爸妈的孩子?老师的得意门生?谁的好朋友和伴侣?每个人都有无数个身份,而每一个都像是真实的自己,拼凑出来的自己却有时能让自己觉得陌生。就是在一次次的尝试中,我开始意识到“我是谁?” 这真的是一个基本问题,却总是被忽视。我必须知道我活着的意义和存在的使命,我渴望变的丰富多彩,每一天我都在搜寻关于我的线索,我关注自己的喜怒哀乐,了解自己的界限和韧性,才好知道未来的每一个选择要如何做。
2. 关于我想要什么
之前我只是踩着别人的轨迹,我以为在任务自动跳出来时,只要努力通关就好。后来才发现,相比打怪兽;选择走哪条路,分析和承担利弊,与盟友和敌军相处,接受失败和荣耀,这些没有写在游戏规则里的事才是人生中常遇见的情节。而对错总是随着我们的角度和位置相对而论,绝对的事情并非那么多。
3.关于时间的取舍
我们习惯被安排,比如我们虽然会碎碎念课程表,可是多数人还是依赖外界对自己的约束。突如而来的自由世界里涌现的一堆事情,都需要懂得时间的分配。一天的工作如何安排,如何平衡生活和工作,如何分配家庭和工作,约会和独处.....太多的时间需要合理利用,谁能掌握这种技能,就能赢得自己对人生的控制权。时间分配理论之所以那么受欢迎,归根结底,我们渴望通过完成multi—task来让自己得到成就感。时间就像种花,水洒在哪,收获就在哪。很多努力别人都看不见,但时间一定能看见。
4.关于工作
在这个信息扁平化时代,工作的形式和种类跟我们读书时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在500强工作不是唯一的自豪,可以做自由职业,可以为普通企业里做不平凡的事,如果说每个人工作时间在30—35年,如何保持自己的优势,如何适应不停变化的规则成为更重要的技能,想要稳定只能让自己跑的更快,才能感觉到相对的平稳。就像游戏一样,要是不认同这个游戏的规则,就退档换一个喜欢又愿意闯关的咯,实在是没什么值得抱怨的。
5. 关于爱情
如果早恋和暗恋都计算进来,每个人25岁之前应该至少谈过一次失败的感情,体会过恋爱的所有艰辛和可贵。而我的运气也实在好,遇到了一个让我愿意共度余生的选择。社会不同于大学,关系错综复杂,会让人一时看不清爱情的真相,看过太多的分离和背叛甚至让我对爱的存在产生怀疑。但于现在的我而言,两个人的快乐是关系延续的前提,永远 是离不开 当下的。爱情不是物质和精神的对立,也不是一段束之高阁的完美关系。而是你不刻意,我也不刻意,而我们就喜欢在一起。甚至不用努力,不用为讨彼此欢心伪装成对方的理想型,再没遇到对的人之前,怎么可能会有理想的类型呢?每一天,都能从生活的细节中观察对方,了解对方,也更了解自己。“爱就是,我在你身边,最像我自己”
后记:我在听到好歌的时候纪录,在想到一段话的时候纪录,在等车和有情绪的时候纪录,我感觉自己就像被凿刻的石头,慢慢有了形状。而我不再是万千尘埃中一粒普通的沙砾,而是有存在价值和灵魂的载体,这些体验和感受让我觉得值得期待。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