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树洞的信 (6)
![]() |
图片:来自网络 |
树洞:
见信好。我是树叶,每天挂在树枝的边角,怪可怜的,可睁眼一看到你,就更加孤单了。每天有好多人要找你说话,他们尽量把说不出来的都说给你听。突然有一天,某片叶子转身跟我说,我可不可以跟你说下我的心里话,我压根没经思考,破口而出『你可以找树洞呀』。其实,当时我心底想得却是『凡是能讲出来的话,就都算不上心里话』。当然,我完全能够理解人人如此忠诚于你,那是因为他们果真把你当成一个可以盛无限量的容器了,主人公每次讲完,索性抓一把泥土将你盖上,之后所有说过的话将永远沉寂了下去。
今天只是想跟你说些我的交友观。曾经听到一个朋友被潜规则后,我深感危机,所以渐渐,我形成了自己的交友观。谈此话题的源由是昨天突然接到一个高中同学的电话,不知为什么当时就辨别出了对方的声音,但实际上我们已然好久不再联系。我就像接听上司的电话一样,规规矩矩,将所有客套话统统填进了适合它的时机空隙里。然而,对方交代给我一件事,让去参加聚餐,老师还会来。随后,他在QQ上给了一个正当理由『好久不见了,老朋友应该聚聚』,还拉我进了一个QQ群。当我重新点进去,有些名字生动地睡在好友列表里,然而有些人的容貌我已记不起。
我从来都不是一个非常热情的人,但对于一些好心的陌生人,总会面带笑容甚至寒暄几句。以前恨不得交上无数个朋友,但是慢慢也就大了,能力逐渐凸显出它有限的一面。这让我知道,那些能够交友万千的人们都不简单。渐渐懂得,一个人所处环境有限,遇见的人里能聊到一块的有限,这就限制了所有潜藏已久的不理性幻想。
所以,快停下来,是时候定期删除那些再也不可能联系的人,关掉那些无聊的对话框,暂时抽离出来。然后,以自我为中心,将思维限制在回想自己朋友的频度上。首先想想第一时间想起的人,是否有存在不会联系的可能,剩下的基本上就都是第一层级的挚友了。和这些人平常虽不联系,但一见到就会有讲不完的话题。次之,将回想半径放大一些,很巧,又会有一轮人出现。如果觉得自己朋友很少,这些人将会是进一步发展的对象,他们或许在某些价值观上和你有很大的契合,那就把默契的可能往大些扩。我似乎可以感觉到,当有一天空洞来袭,我或许可以找这些人去聊聊,抑或是谈一下午小说,抑或是弹一下午吉他等等。此时,生活马上变得丰富无比,我会无比感谢上帝的眷顾。最后,我得明白自己不仅仅是人,还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三层里的人,他们或多或少要跟自己有多方面的冲突。首先原谅我们平时的勾心斗角,告诉自己这不怪对方,而是社会效应不得不让人这样去做。于是下次我会少些愤怒,我会感谢自己何时变得如此温暖,甚至不敢相信有些不能接受的东西偏偏被自己无情般接受了。
人们常常被自己搞得举步维艰,不知道这步踏下去会带来多少麻烦,总之他们都称为麻烦。关于聚不聚餐,我去年有过一次反思,所以我很坚决地告诉自己,聚餐是去面对好多第三层人然后一起重温寒暄感的过程。
不知,树洞你可否理解?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