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
偶然在豆瓣上看到一个叫“若存”的账号,点开看,简直惊呆了,700多篇日记全是读书心得,还有近百篇读书评论,影评也有。我大致浏览了一下标题,古代文学、文字学、文艺学、语言学、现当代文学各类书籍数不胜数,有很多书都是我平时望而却步,从日记内容提到的猜测他应该是南京大学古代文学的研究生了,可里头关于文字学、音韵学书却不在少数,而我是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音韵学是我的基础,可我却不曾如他这般深思过。还有相册里有一张大学四年读书笔记的照片,一大摞老高老高的。真是让我万分惭愧,我虽然也是中文系的学生,如今已是研二,读的书大概不及他的五分之一吧。大学四年简直荒废透顶了,除了小说还是小说,而且看小说也只是娱乐消遣,甚少做读书笔记,偶尔心血来潮写点什么也拿不出手。所以才到了现在一提笔写东西就觉得毫无头绪,肚子里没货啊。
这个也许是学长,也许是同一年级,也或者可能是学弟。不得不承认,他确实对我产生影响了。我开豆瓣就是为了读书,我是该好好反省反省自己了。多久没有正儿八经地看看书,多久没有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了,多久没有动动手指码码文了。时间都去哪儿了?我自负聪明,学习能力比别人强,可是别人的日积月累,我没有。临时抱佛脚和投机取巧是让我幸运地过了很多关卡,但我深知它保不了我一世风平浪静和顺顺利利。总会让我遇到挫折,我觉得很快挫折就会降临,也许就在找工作的时候。而且我现在倾向于成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读书少于这个职位而言是致命的,我再聪明没有积累也是枉然。
2016年得给自己设定一个读书目标,至少要读完100本书,经典而全面,各类都要有所涉猎。书目可明后几天整理也可一边读书一边增加。也许这是读书带有一些功利性了,但谁能说谁读书是完全超脱功利的呢,我觉得一开始功利就功利吧,对于我这么一个想读书又意志力薄弱的人来说,功利会给我以鞭策,未尝是一件坏事儿。慢慢看多了进入状态了尝到读书的甜头了我就会着迷了。
还有读书笔记一事,我以前也是有好几本的,但读书笔记多半是抄录我觉得写的好的句子、段落。记得那年大二读钱钟书的《围城》,特别喜欢他的极富讽刺意味的语言,一本书看下来抄了大概有三分之一,抄的时间比看的时间长多了。手写笔记有很多弊端,比如耗时太多,实在太累,易丢失,不方便携带和查阅。我想以后我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遇到喜欢的文字标记起来,等看完这本书再统一整理到豆瓣上。这样日后想看就可以随时上网查阅了。若有自己的想法的也可以及时写成书评或日记,不要懈怠。
没有知道我的豆瓣账号,没有人关注我,我倒觉得轻松了。可以随意些,想到什么写什么,尽情地自我批评,不怕剖开了心被别人指指点点。
这个也许是学长,也许是同一年级,也或者可能是学弟。不得不承认,他确实对我产生影响了。我开豆瓣就是为了读书,我是该好好反省反省自己了。多久没有正儿八经地看看书,多久没有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了,多久没有动动手指码码文了。时间都去哪儿了?我自负聪明,学习能力比别人强,可是别人的日积月累,我没有。临时抱佛脚和投机取巧是让我幸运地过了很多关卡,但我深知它保不了我一世风平浪静和顺顺利利。总会让我遇到挫折,我觉得很快挫折就会降临,也许就在找工作的时候。而且我现在倾向于成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读书少于这个职位而言是致命的,我再聪明没有积累也是枉然。
2016年得给自己设定一个读书目标,至少要读完100本书,经典而全面,各类都要有所涉猎。书目可明后几天整理也可一边读书一边增加。也许这是读书带有一些功利性了,但谁能说谁读书是完全超脱功利的呢,我觉得一开始功利就功利吧,对于我这么一个想读书又意志力薄弱的人来说,功利会给我以鞭策,未尝是一件坏事儿。慢慢看多了进入状态了尝到读书的甜头了我就会着迷了。
还有读书笔记一事,我以前也是有好几本的,但读书笔记多半是抄录我觉得写的好的句子、段落。记得那年大二读钱钟书的《围城》,特别喜欢他的极富讽刺意味的语言,一本书看下来抄了大概有三分之一,抄的时间比看的时间长多了。手写笔记有很多弊端,比如耗时太多,实在太累,易丢失,不方便携带和查阅。我想以后我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遇到喜欢的文字标记起来,等看完这本书再统一整理到豆瓣上。这样日后想看就可以随时上网查阅了。若有自己的想法的也可以及时写成书评或日记,不要懈怠。
没有知道我的豆瓣账号,没有人关注我,我倒觉得轻松了。可以随意些,想到什么写什么,尽情地自我批评,不怕剖开了心被别人指指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