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用紫砂壶泡好不好?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茶是水之父,壶是水之母。茶叶与壶好比是一对夫妻组成的茶艺家庭,夫妻配合好,家中一定洋溢着幸福美满。茶叶与壶搭配得好,冲泡出来的茶汤也一定是甘甜完美的。所以泡茶泡茶,用什么泡便是头等大事。紫砂壶跟盖碗一样,都是属于什么都能泡的茶具。作为一个常年使用盖碗的玩家,我当然也觉得盖碗搭配铁观音才能打出最高的输出,楼主之前也试过用飘逸杯、快客杯冲泡铁观音,比起盖碗确有缺憾。而关于紫砂壶泡铁观音,众说纷纭,比如我就随手在百度上那么一搜:
如果你不了解,就请不要随便下任何无意义的定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是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所以我今天就要用紫砂壶跟盖碗对比着泡一下,瞧瞧有何不同
那是2016年1月20日的那个日子,比2016年1月21号早来了一天,天气是阴沉沉的,乌云间也没有一丝白色的空隙,整个天空都是一片乌青色。所以图片比较暗完全是因为今天光线暗的原因,不是我手机像素的问题。
条件:同样的投茶量7.5g 同样的水温100°开水 同样的浸泡时间
目的:检验铁观音在同等条件下用紫砂壶与盖碗泡出的茶汤有何区别
将第三泡以及第四泡茶汤对比一下,分别是30秒出汤、45秒出汤
由于紫砂壶那边更靠近光源,所以会显得更亮些。从茶汤茶色上来说,盖碗泡的铁观音茶汤会偏黄绿色,而且颜色更深,紫砂壶的则黄色更加饱满。
然后是盖香,盖碗的是略显清甜的兰花香,盖碗是不会吸收味道的,如果有异味能很明显的感受出来。紫砂的话香气比盖碗略逊一筹,需要细嗅,但更加沉稳持久。我想一由于紫砂比较吸味道原因,热水一冲下去,打开壶盖后水汽就被冲了上来(所以闻壶盖的时候是先有一股热气直冲鼻头)刚好被茶壶盖吸收了,香气自然也减弱。另外当盖碗冷却后香气即褪去,壶盖因为紫砂壶保温性较强,依然还有茶香。单论盖香的话,我觉得盖碗是更加清晰且让人接受的,不过闻盖香本来就不是紫砂壶的长处。
口感:盖碗的茶汤较为鲜爽,水中带香更加明显,而紫砂壶的茶汤更加醇厚,茶味更浓。虽然盖碗泡的茶颜色要比紫砂壶的更深,奇怪的是不知为何紫砂壶泡的茶滋味却要比盖碗的醇厚。
同样的条件下,为什么紫砂壶的茶汤会比盖碗的更加醇厚呢,于是我百度了一下,得出原因如下:紫砂保温性强,散热慢,能帮助茶叶释放溶出物,盖碗相对散热较快,当水注入盖碗时,冷却了的盖碗和茶叶表面会吸收部分热力,减低水温,降低溶出物的释放,减少了醇厚感。散热方面我是有个更直观的感受的,就是出汤后1分钟去抓盖碗已不会有烫手的感觉(气温为10℃),然而你抓紫砂壶试试。。。
然后是简略说一下紫砂壶跟盖碗泡铁观音的好处
盖碗:盖碗不吸味,导热也快,铁观音干茶与泡开后的体积相差甚大,盖碗有利于其叶片的伸展,及鉴赏叶底。现在清香型铁观音茶重香气,清香型铁观音用盖碗泡能更好的散发香气,打开碗盖闻盖香的享受是紫砂壶所无法比拟的。由于散热原因,盖碗冲泡的温度比壶相对要低,可以说茶叶用盖碗泡会比壶泡要显得耐泡。
紫砂壶:用紫砂壶冲泡的铁观音,不如用瓷盖碗冲泡的香气好。 紫砂壶的优点在于它同时也可以吸附水中的其他异味,用紫砂壶冲泡的铁观音,香气虽然弱些,但是水质却比瓷盖碗冲泡出来的醇厚,茶味更重。紫砂壶有特殊的气孔结构,善于吸收茶汤,如果一款紫砂壶一直泡的都是铁观音,便能得到最纯正的茶香。有个问题就是行业内所说“一壶事一茶”,经常喝就把壶养出来了,还要忍受养壶期口感的差异。也不能再改泡其他茶了,有可能会串味。
关于紫砂壶与盖碗冲泡铁观音单这一个简单的实验是很难解释的清的,这里也只是固定了一个相同的条件,然而变量确是千变万化的。然后紫砂壶本身就是一门知识,壶型、容积、泥料、烧法温度以及壁厚等,养了很久的壶以及新买的壶。。。如何选择一款适合泡铁观音的紫砂壶,我不是专业的紫砂壶茶友,也不敢随意看了点文章就夸夸奇谈。这仅是本人对紫砂壶跟盖碗泡铁观音的一点小见解,当然还是停留在很基础的层面的,娱乐为主,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为辅。但是我觉得不管是紫砂壶还是盖碗都是很适合泡铁观音的茶具,各有各的好处,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品味体验来选择,也可以共同使用,体会不一样的铁观音魅力。
青茶禅心店铺地址:http://shop129245112.taobao.com/
最后转一组数据分析,虽然看不懂,但是觉得很厉害的样子:
测试用茶具:紫泥紫砂壶(简称紫砂壶)、日用瓷器壶(简称瓷壶)及玻璃旅行杯(简称玻璃杯),一般容量在210~230 ml左右。福建安溪乌龙茶(简称乌龙茶)。
茶汤汤色的测定与结果:分别称取三种茶叶各3克置于三种茶具中,注入180 ml沸水,冲泡6分钟后取样测定。之后,再注180 ml沸水冲第2开,每开为6分钟,第4开则浸泡2小时后再测定其汤色。
用三种茶具冲泡的乌龙茶,茶具对茶汤黄度作用依次为紫砂壶>瓷壶>玻璃杯。
茶汤的绿度或黄度愈高,茶的汤色愈好。紫砂壶无论冲泡绿茶、红茶、乌龙茶,对汤色的提高均有显著的作用,且优于瓷杯。
茶多酚含量测定与结果:分别称取三种茶叶各3克,罝于杯中,各注入180 ml沸水,每隔10分钟分别取样测定。
从上图可以看出:用三种茶具冲泡的乌龙茶的茶汤,随时间的延长,茶多酚含量逐渐增加。用紫砂壶冲泡的茶汤中,其茶多酚含量高于瓷壶、玻璃杯约30-50%左右。
维生素C含量测定与结果:分别称取三种茶叶各3克,罝于三种茶具中,用100°C " 95°C - 90°C的开水180 ml冲泡六分钟后取样测定。
在同等条件下,用紫砂壶冲泡的茶汤中维生素C的含量仍高于瓷壶和玻璃杯。
茶乳酪含量测定与结果:分别称取三种茶叶各3克,置于三种茶具中,注入180ml沸水。每隔1小时对冲泡的茶汤进行茶乳酪的测定。
茶汤放冷之后,汤色变得浑浊,这种现象称为「冷后浑」。导致「冷后浑」的原因主要是茶乳酪含量的增多所致。测定结果表明:茶乳酪的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提高,用紫砂壶冲泡的茶汤中茶奶酪的生成量均低于瓷壶和玻璃杯。
咖啡碱含量测定与结果:分别称取三种茶叶各3克,罝于杯中,各注入180 ml沸水,每隔10分钟分别取样测定。
从上图可以看出:用三种茶具冲泡乌龙茶,随着时间的延长,茶汤中咖啡碱的含量逐渐增加,四十分钟后,达到平衡。在六十分钟冲泡时间内,用紫砂壶冲泡的三种茶汤中的咖啡碱含量始终高于瓷壶和玻璃杯,大约提高30-40%左右。
还原糖含量测定与结果:分别称取三种茶叶各3克,罝于杯中,各注入180 ml沸水,每隔10分钟分别取样测定。
从上图可以看出用三种茶具冲泡绿茶、红茶、乌龙茶的茶汤,在前二十分钟内还原糖的溶出量几乎呈直线上升,30分钟至60分钟内逐趋平衡。用紫砂茶具冲泡的茶汤中还原糖的溶出量,在相同的时间内高于瓷壶和玻璃杯。
不同水质泡铁观音茶的对比,有图有真相http://www.douban.com/note/552185841/
青茶禅心店铺地址:http://shop129245112.taobao.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青茶禅心,我会不定时更新一些自己原创的文章,欢迎交流
![]() |
如果你不了解,就请不要随便下任何无意义的定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是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所以我今天就要用紫砂壶跟盖碗对比着泡一下,瞧瞧有何不同
![]() |
那是2016年1月20日的那个日子,比2016年1月21号早来了一天,天气是阴沉沉的,乌云间也没有一丝白色的空隙,整个天空都是一片乌青色。所以图片比较暗完全是因为今天光线暗的原因,不是我手机像素的问题。
![]() |
条件:同样的投茶量7.5g 同样的水温100°开水 同样的浸泡时间
目的:检验铁观音在同等条件下用紫砂壶与盖碗泡出的茶汤有何区别
![]() |
![]() |
将第三泡以及第四泡茶汤对比一下,分别是30秒出汤、45秒出汤
由于紫砂壶那边更靠近光源,所以会显得更亮些。从茶汤茶色上来说,盖碗泡的铁观音茶汤会偏黄绿色,而且颜色更深,紫砂壶的则黄色更加饱满。
然后是盖香,盖碗的是略显清甜的兰花香,盖碗是不会吸收味道的,如果有异味能很明显的感受出来。紫砂的话香气比盖碗略逊一筹,需要细嗅,但更加沉稳持久。我想一由于紫砂比较吸味道原因,热水一冲下去,打开壶盖后水汽就被冲了上来(所以闻壶盖的时候是先有一股热气直冲鼻头)刚好被茶壶盖吸收了,香气自然也减弱。另外当盖碗冷却后香气即褪去,壶盖因为紫砂壶保温性较强,依然还有茶香。单论盖香的话,我觉得盖碗是更加清晰且让人接受的,不过闻盖香本来就不是紫砂壶的长处。
口感:盖碗的茶汤较为鲜爽,水中带香更加明显,而紫砂壶的茶汤更加醇厚,茶味更浓。虽然盖碗泡的茶颜色要比紫砂壶的更深,奇怪的是不知为何紫砂壶泡的茶滋味却要比盖碗的醇厚。
同样的条件下,为什么紫砂壶的茶汤会比盖碗的更加醇厚呢,于是我百度了一下,得出原因如下:紫砂保温性强,散热慢,能帮助茶叶释放溶出物,盖碗相对散热较快,当水注入盖碗时,冷却了的盖碗和茶叶表面会吸收部分热力,减低水温,降低溶出物的释放,减少了醇厚感。散热方面我是有个更直观的感受的,就是出汤后1分钟去抓盖碗已不会有烫手的感觉(气温为10℃),然而你抓紫砂壶试试。。。
![]() |
然后是简略说一下紫砂壶跟盖碗泡铁观音的好处
盖碗:盖碗不吸味,导热也快,铁观音干茶与泡开后的体积相差甚大,盖碗有利于其叶片的伸展,及鉴赏叶底。现在清香型铁观音茶重香气,清香型铁观音用盖碗泡能更好的散发香气,打开碗盖闻盖香的享受是紫砂壶所无法比拟的。由于散热原因,盖碗冲泡的温度比壶相对要低,可以说茶叶用盖碗泡会比壶泡要显得耐泡。
紫砂壶:用紫砂壶冲泡的铁观音,不如用瓷盖碗冲泡的香气好。 紫砂壶的优点在于它同时也可以吸附水中的其他异味,用紫砂壶冲泡的铁观音,香气虽然弱些,但是水质却比瓷盖碗冲泡出来的醇厚,茶味更重。紫砂壶有特殊的气孔结构,善于吸收茶汤,如果一款紫砂壶一直泡的都是铁观音,便能得到最纯正的茶香。有个问题就是行业内所说“一壶事一茶”,经常喝就把壶养出来了,还要忍受养壶期口感的差异。也不能再改泡其他茶了,有可能会串味。
关于紫砂壶与盖碗冲泡铁观音单这一个简单的实验是很难解释的清的,这里也只是固定了一个相同的条件,然而变量确是千变万化的。然后紫砂壶本身就是一门知识,壶型、容积、泥料、烧法温度以及壁厚等,养了很久的壶以及新买的壶。。。如何选择一款适合泡铁观音的紫砂壶,我不是专业的紫砂壶茶友,也不敢随意看了点文章就夸夸奇谈。这仅是本人对紫砂壶跟盖碗泡铁观音的一点小见解,当然还是停留在很基础的层面的,娱乐为主,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为辅。但是我觉得不管是紫砂壶还是盖碗都是很适合泡铁观音的茶具,各有各的好处,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品味体验来选择,也可以共同使用,体会不一样的铁观音魅力。
青茶禅心店铺地址:http://shop129245112.taobao.com/
最后转一组数据分析,虽然看不懂,但是觉得很厉害的样子:
![]() |
测试用茶具:紫泥紫砂壶(简称紫砂壶)、日用瓷器壶(简称瓷壶)及玻璃旅行杯(简称玻璃杯),一般容量在210~230 ml左右。福建安溪乌龙茶(简称乌龙茶)。
![]() |
茶汤汤色的测定与结果:分别称取三种茶叶各3克置于三种茶具中,注入180 ml沸水,冲泡6分钟后取样测定。之后,再注180 ml沸水冲第2开,每开为6分钟,第4开则浸泡2小时后再测定其汤色。
用三种茶具冲泡的乌龙茶,茶具对茶汤黄度作用依次为紫砂壶>瓷壶>玻璃杯。
茶汤的绿度或黄度愈高,茶的汤色愈好。紫砂壶无论冲泡绿茶、红茶、乌龙茶,对汤色的提高均有显著的作用,且优于瓷杯。
![]() |
茶多酚含量测定与结果:分别称取三种茶叶各3克,罝于杯中,各注入180 ml沸水,每隔10分钟分别取样测定。
从上图可以看出:用三种茶具冲泡的乌龙茶的茶汤,随时间的延长,茶多酚含量逐渐增加。用紫砂壶冲泡的茶汤中,其茶多酚含量高于瓷壶、玻璃杯约30-50%左右。
![]() |
维生素C含量测定与结果:分别称取三种茶叶各3克,罝于三种茶具中,用100°C " 95°C - 90°C的开水180 ml冲泡六分钟后取样测定。
在同等条件下,用紫砂壶冲泡的茶汤中维生素C的含量仍高于瓷壶和玻璃杯。
![]() |
茶乳酪含量测定与结果:分别称取三种茶叶各3克,置于三种茶具中,注入180ml沸水。每隔1小时对冲泡的茶汤进行茶乳酪的测定。
茶汤放冷之后,汤色变得浑浊,这种现象称为「冷后浑」。导致「冷后浑」的原因主要是茶乳酪含量的增多所致。测定结果表明:茶乳酪的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提高,用紫砂壶冲泡的茶汤中茶奶酪的生成量均低于瓷壶和玻璃杯。
![]() |
咖啡碱含量测定与结果:分别称取三种茶叶各3克,罝于杯中,各注入180 ml沸水,每隔10分钟分别取样测定。
从上图可以看出:用三种茶具冲泡乌龙茶,随着时间的延长,茶汤中咖啡碱的含量逐渐增加,四十分钟后,达到平衡。在六十分钟冲泡时间内,用紫砂壶冲泡的三种茶汤中的咖啡碱含量始终高于瓷壶和玻璃杯,大约提高30-40%左右。
![]() |
还原糖含量测定与结果:分别称取三种茶叶各3克,罝于杯中,各注入180 ml沸水,每隔10分钟分别取样测定。
从上图可以看出用三种茶具冲泡绿茶、红茶、乌龙茶的茶汤,在前二十分钟内还原糖的溶出量几乎呈直线上升,30分钟至60分钟内逐趋平衡。用紫砂茶具冲泡的茶汤中还原糖的溶出量,在相同的时间内高于瓷壶和玻璃杯。
不同水质泡铁观音茶的对比,有图有真相http://www.douban.com/note/552185841/
青茶禅心店铺地址:http://shop129245112.taobao.co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青茶禅心,我会不定时更新一些自己原创的文章,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