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史笔记
读史小笔记
1.谁更流氓谁就能得到天下。坐上皇位的无非两种人,聪明的流氓和不聪明的流氓。
2.春秋初期各诸侯国都在闹乱子,乱子核心无非两个,权力和女人。另外我奇怪的是,为啥皇室中人如此热爱乱伦。跟继母搞搞还比较容易理解,某些如姜诸儿之流,跟自己姐姐也乱搞……究竟是什么心态啊。
3.姜小白前本生的故事基本是个聪明的流氓的故事,当然了,其中一半是管仲的功劳,后半生就变成了不聪明的流氓。权力本身才是最大的帝王,要不把人弄疯,要不把人弄死,所以,小白死得虽凄惨,但也不过咎由自取。
4.需要注明的是,春秋五霸并不是同时期的,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大致是齐、秦、晋、楚、吴。除了晋楚两家持续的时间较长外,其他都不过三四十年,而且不在同一时期。所以,春秋的时候不是五个大汉在掐架,而是五个大汉轮流上阵揍其他一堆小喽啰。
5.别以为诸侯国多了不起,很多诸侯国就一个村那么大。搞笑的是,弹丸大的地方,天天闹政变,估计有皇族血液的人心里都惴惴,很容易被各方势力推上皇位,再被其他势力杀死。
6.也不是每个国王都会被杀,这才是春秋史比较奇特的一点。反正么,国家就跟村那么大,夹着尾巴一颠,跑上十几里路就到别的国家去了,所以发生政变的时候,很多国王就跑了。等国内形势再一变,又装模作样打着正统继承人的身份回国当皇帝。就乱七八糟的搞。哎,跟小孩子过家家一样。
7.我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春秋时期的夺嫡风波,大部分都是由小老婆引起的。国王一老,儿子一群,自己都搞不清楚谁是谁,这时候,年轻漂亮的小老婆在枕边煽个风点个火,老头子大手一挥,得嘞,讨老婆欢心最重要,杀了大儿子再说。前有卫宣公卫晋,后有晋献公姬诡诸,其共同点是,都是没人性的禽兽老爹。
8.一种米养百种人。皇室中的手足,虽然周王朝刚开始就确立了一种嫡长子的继承制度,但是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中,这种制度形同虚设,谁有本事谁上位,老爹杀儿子都不是问题,更何况兄弟之间的残杀。但神奇的是,便在这种情况下,前面提到的卫宣公的庶子,得知父亲要杀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时,居然替哥哥而死。当然啦,他那蠢哥哥还单纯无知跑去跟强盗讲,你们杀错了啦,我才是你们要杀的人,结果也被杀了……虽然是两个蠢蛋,但我觉得这俩蠢蛋还挺可爱的。
9.秦国的国君赢任好同学挺逗,他先是把自己闺女怀赢嫁给老婆姐姐的丈夫的儿子,也就是他外甥姬圉,后来他外甥从梁国跑掉回家抢皇位去了,正好这会他老婆姐姐的丈夫的兄弟避难来自己家了,他又把怀赢嫁给姬重耳。最夸张的是,我推算了一哈,这会姬重耳刚好六十岁……我真的想知道古人脑子里是不是进了屎~~~~
10.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之所以乱,我想是因为国家中没有稳固的统治集团,士族集团。就算是一个村,除了村长之外好歹得有个村委会吧。但春秋时期大家都在夺权,夺完了坐在皇位上不知道要干啥,国君更迭频繁,大臣也是轮番上阵,不存在专制和威权。好比一帮瘦子打架,谁吃壮了些谁就是老大,老大屁股还没坐稳,其他人默默猛吃后又壮了些,变壮了的就摁住老大一顿暴打,把他打成瘦子,依次轮回。结果都是大家都是瘦子~~~
11.历史向我证明,嬴任好其实脑子里并没有进屎,他还挺有先见之明的。忘恩负义的晋国伏击了秦国兵团后,亏得他闺女怀赢(如今也是太后的身份了~)周旋,才保住了百里孟明等几位高级将领的性命。几年后,复仇者的火焰烧回晋国,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既然要做坏人,就干脆做到底,不然死都不知道咋死的,死完了还要被我骂一句,真蠢啊。
12.楚国是比较奇特的霸权国,其他国家父亲杀儿子,哥哥杀弟弟倒很常见,但鲜有儿子杀爹的。但楚国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弑父的君主,这一行为算是开辟了一个夺权的新时代,从这之后,多次出现过弑父的夺权行动~ 学坏太容易了……
13.周王朝当然很窝囊,作为名正言顺的最高政权集团,哥们在春秋的历史上基本上就是个鸡肋,谁都不稀罕他,但是谁也不愿冒天下之大不韪灭了他。周王朝最后一个皇帝,号称“赧王”(羞愧之王)的姬延同学,实在穷得没奈何了,把传说中的至宝,镇国之宝九鼎,给熔化了卖钱~~~~ 到底是有多穷啊!真囧。
14.当春秋时期的国王真是揪心啊。哥哥弟弟要杀自己,老爹儿子也要杀自己,叔父伯伯堂兄堂弟也琢磨着杀自己,自己的臣子也可能杀自己——非霸权国的国君还时刻提心吊胆霸权国的国王会不会突然哪天一时兴起灭了自己……唉,君主都会得狂躁症吧。随便举个例子,卫国国君卫衍约自己手下大臣孙林父吃饭,孙来了后发现国王在园子里射天鹅呢,没搭理他。孙先生一个火大,捏起国王就给扔到外国去了,重新立了个听话的国王卫秋。
15.刚刚想到一个故事,不是春秋史,是讲孟尝君的。孟尝君打着仁义宽和的旗号不是养了一大票流氓门客么,其中有个门客跟孟尝君老婆勾搭上了,这时候就有人跟孟尝君讲,哎呀某某某跟你老婆搞上了,这也太不懂得自爱了吧。孟尝君这个伪君子,为了维护他一贯宣扬的“义字第一”的原则,无耻地说,一个是男人,一个是女人,互相吸引很正常的嘛,最和谐的处理办法是,都别说了啊,当我不知道。妈的,丫也算个男人。
16.为了跟上面的故事做对比,讲另外一个故事。说是某诸侯国蔡国,太子蔡般有个千娇百媚的妻子,蔡般他爹——国君蔡固先生看上了儿媳妇,并且跟儿媳妇搞上了。蔡般一怒,就把老爹给杀了,自己当君王。为笼络人心牺牲老婆,跟为了女人杀老爸,我真的无法比较这两者哪个更无耻些。其实吧,非要比较的话,我觉得跟儿媳搞上的蔡固先生最无耻~~
17.早说过了,历史就是流氓史,就看谁比谁更无耻了。楚王某(原字打不出来,以“某”代替)围,为了夺权把侄子给杀了,自己坐上了宝座。哥们无耻也就罢了,嘿,还恬不知耻地跳出来大叫,你蔡般居然弑父!我代表太阳消灭你!于是他去把蔡国给灭了……
18.前面讲过了,周王朝在春秋史上几乎是没有地位可言的,要钱没钱,要权没权。即便这样,这个软柿子自己居然也要闹政变,姬朝同学就为了王位把自己哥哥姬猛给赶出国门外了。姑娘简直想跳出来指着他们鼻子骂,你们整个王朝的权力就屁那么大,学别人争什么争啊!
19.西游记中的妖怪们抓到唐僧后总是迟迟不吃,一直到孙猴子把它们打死,我时常困惑,妖怪为啥如此之蠢,为啥抓到唐僧后不立马吃了呢?历史告诉我,人并不比妖怪聪明。当年的纣王放了周文王,然后被灭了,多么经典的历史教训啊,但就有些笨蛋,比如怀赢的儿子放了百里孟明导致自己被灭,比如楚国国王囚禁了蔡国国王蔡申,后来收了贿赂又把他放了,结果就是,蔡申跟吴国结盟,把楚国一顿狠揍,间接促成了楚国的崩溃。历史总是不断重复的原因就一个字,蠢啊!
20.楚国特别牛的时候,发动军队到处欺负人,看谁不顺眼就上去狠揍一通。打到宋国的时候,宋国向其他国家求救,但当时晋国也被打瘦了,没这个实力。宋国就很惨了,国都一围就被围了九个月,弹尽粮绝。父母含着眼泪交换子女烹食……他奶奶的,怎么不交换自己喂给孩子吃啊,成人的肉还比小孩多呢,真受不了。我能够客观看待权力斗争中的血淋淋的没有人性的杀戮,但是普通老百姓也这样,很难接受。蔡骏的《肉香》里,讲了一个战争中将士们吃完城里所有的女人的故事。相比之下,我更能接受后者。总之,我认为,天底下最血腥的故事,也不过就是父母吃掉自己的孩子。
21.红颜祸水的故事中西方都有,像引起特洛伊战争的海伦啊,风华绝伦的埃及艳后啊等等。中国也有,前有妲己,后有褒姒,都是末代皇帝的老婆,也直接导致了所在王朝的覆灭。但是,春秋时期中原割据,这时候出现的尤物,其命运也就更加波折有趣。我们的美女夏姬同学,史上有记载的她睡过的男人就有七八个,而且非权即贵,分属不同国家。也就是说,这女人就是一国际性的交际花~ 楚国的大臣巫臣为了夏姬而叛国,自己一家老小被楚王杀死,巫臣处心积虑要复仇,于是培植了吴国的势力,威胁到楚国的霸权地位。也就是说,夏姬同学改变了历史……美女的影响力从来都是不容置否滴~
22.春秋五霸中,只有两霸持续时间最长,长达百余年,这两霸是晋和楚。就是说,很长时间里,这两个大汉都在不停地掐架。掐得多了有点不耐烦,偶尔也坐下来假模假式签个和平协议。但有点脑子的都明白,一山不容二虎,咋可能不打涅。诸葛亮就很聪明,他一早就提出三权分立,为啥?三个人可以互相牵制,你有本事打我?我就跟他结盟去。于是谁也不敢动谁。晋楚的两家对峙就注定了必须打,一直到打到两败俱伤为止,这时候,新的霸主才会蓄势而起,将历史的车轮推向新的轨迹上。
23.管仲先生讲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有奇淫者,必有奇祸。”很显然,后世的君主显然要么没听过这句话,要么被权力蒙蔽了双眼无视这句话。从而父夺子妻,儿与母淫之类的事情层出不穷。当事人一开始只是图一时之淫欲,但事后往往要付出性命甚至整个王国的代价。即便如此,还是有人乐此不疲。比如楚王芈弃疾同学,听说儿子的未婚妻孟赢很漂亮,就自己夺了来,这倒也罢,他还用一个少女冒充孟赢嫁给儿子了~ 后来事实被揭开了,就引起诸多事端,直接说下故事的最后好了……那就是中国历史上灰常著名的伍子胥鞭尸事件。显然,尸体就是这位芈弃疾同学~
24.伍子胥的人生其实挺杯具的。流亡多年就是为了报仇,可真正有实力报仇的时候,仇人都已经死了。他哪怕把楚国打得落花流水,但遭殃的是楚国百姓,并非是当年杀害他父亲和弟弟的凶手。不知道伍子胥鞭尸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情。我是很替他难过的。不管怎么说,跟打着民族主义的旗号大肆叫嚷着的权力斗争相比,伍子胥这种因个人情感而产生的坚韧不拔的精神我认为更为可贵。伍子胥至少是一个人,有感情的人类,而不是权力斗争的机器和工具。
25.世人都说春秋时期出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讲的那套是“信义仁礼”。但一个人不可能平空创建一整套学派,他必然有他的知识来源,拿“礼”来说,在孔子出生前的很多很多年前,这套体系便已经有了雏形了,那它的创始人是谁咧?说来也有意思,有个词叫做“周公之礼”,现在基本上专指男女性行为了~但从词本意上看也很清楚,周公才是礼学的起源。那这位周公同志,也是周公解梦的周公,正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姬旦同学。鸡蛋同学的故事挺有意思,在历史上对他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有讲他是品质高洁的圣人,也有人说他不过是个聪明的篡权者。鉴于本人是个怀疑论者,我倾向后者~ 嘎嘎。
26.就在中国的诸侯争来斗去的时候,人家雅典人创建了人类文明史上意义重大的陪审团制度。什么叫文明,文明不是暴力的争斗,而是认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生命。雅典人真是了不起。不过,也不用太自惭形秽,除了雅典,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好不到哪去,巴比伦灭了耶路撒冷,吕底亚和波斯在掐架,后来巴比伦又被波斯灭了。倒是古罗马,悄无声息地成立了个共和国,和雅典一样思想进步。我敢打保票,在充满杀戮的神话故事中成长出来的中国古人,从没想过众生平等这样的事情,神是最高的,为了贴近神,每个人都争做神的儿子……
27.春秋史的结束,是以越王勾践的复仇计划成功为标志的。
1.谁更流氓谁就能得到天下。坐上皇位的无非两种人,聪明的流氓和不聪明的流氓。
2.春秋初期各诸侯国都在闹乱子,乱子核心无非两个,权力和女人。另外我奇怪的是,为啥皇室中人如此热爱乱伦。跟继母搞搞还比较容易理解,某些如姜诸儿之流,跟自己姐姐也乱搞……究竟是什么心态啊。
3.姜小白前本生的故事基本是个聪明的流氓的故事,当然了,其中一半是管仲的功劳,后半生就变成了不聪明的流氓。权力本身才是最大的帝王,要不把人弄疯,要不把人弄死,所以,小白死得虽凄惨,但也不过咎由自取。
4.需要注明的是,春秋五霸并不是同时期的,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大致是齐、秦、晋、楚、吴。除了晋楚两家持续的时间较长外,其他都不过三四十年,而且不在同一时期。所以,春秋的时候不是五个大汉在掐架,而是五个大汉轮流上阵揍其他一堆小喽啰。
5.别以为诸侯国多了不起,很多诸侯国就一个村那么大。搞笑的是,弹丸大的地方,天天闹政变,估计有皇族血液的人心里都惴惴,很容易被各方势力推上皇位,再被其他势力杀死。
6.也不是每个国王都会被杀,这才是春秋史比较奇特的一点。反正么,国家就跟村那么大,夹着尾巴一颠,跑上十几里路就到别的国家去了,所以发生政变的时候,很多国王就跑了。等国内形势再一变,又装模作样打着正统继承人的身份回国当皇帝。就乱七八糟的搞。哎,跟小孩子过家家一样。
7.我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春秋时期的夺嫡风波,大部分都是由小老婆引起的。国王一老,儿子一群,自己都搞不清楚谁是谁,这时候,年轻漂亮的小老婆在枕边煽个风点个火,老头子大手一挥,得嘞,讨老婆欢心最重要,杀了大儿子再说。前有卫宣公卫晋,后有晋献公姬诡诸,其共同点是,都是没人性的禽兽老爹。
8.一种米养百种人。皇室中的手足,虽然周王朝刚开始就确立了一种嫡长子的继承制度,但是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中,这种制度形同虚设,谁有本事谁上位,老爹杀儿子都不是问题,更何况兄弟之间的残杀。但神奇的是,便在这种情况下,前面提到的卫宣公的庶子,得知父亲要杀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时,居然替哥哥而死。当然啦,他那蠢哥哥还单纯无知跑去跟强盗讲,你们杀错了啦,我才是你们要杀的人,结果也被杀了……虽然是两个蠢蛋,但我觉得这俩蠢蛋还挺可爱的。
9.秦国的国君赢任好同学挺逗,他先是把自己闺女怀赢嫁给老婆姐姐的丈夫的儿子,也就是他外甥姬圉,后来他外甥从梁国跑掉回家抢皇位去了,正好这会他老婆姐姐的丈夫的兄弟避难来自己家了,他又把怀赢嫁给姬重耳。最夸张的是,我推算了一哈,这会姬重耳刚好六十岁……我真的想知道古人脑子里是不是进了屎~~~~
10.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之所以乱,我想是因为国家中没有稳固的统治集团,士族集团。就算是一个村,除了村长之外好歹得有个村委会吧。但春秋时期大家都在夺权,夺完了坐在皇位上不知道要干啥,国君更迭频繁,大臣也是轮番上阵,不存在专制和威权。好比一帮瘦子打架,谁吃壮了些谁就是老大,老大屁股还没坐稳,其他人默默猛吃后又壮了些,变壮了的就摁住老大一顿暴打,把他打成瘦子,依次轮回。结果都是大家都是瘦子~~~
11.历史向我证明,嬴任好其实脑子里并没有进屎,他还挺有先见之明的。忘恩负义的晋国伏击了秦国兵团后,亏得他闺女怀赢(如今也是太后的身份了~)周旋,才保住了百里孟明等几位高级将领的性命。几年后,复仇者的火焰烧回晋国,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既然要做坏人,就干脆做到底,不然死都不知道咋死的,死完了还要被我骂一句,真蠢啊。
12.楚国是比较奇特的霸权国,其他国家父亲杀儿子,哥哥杀弟弟倒很常见,但鲜有儿子杀爹的。但楚国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弑父的君主,这一行为算是开辟了一个夺权的新时代,从这之后,多次出现过弑父的夺权行动~ 学坏太容易了……
13.周王朝当然很窝囊,作为名正言顺的最高政权集团,哥们在春秋的历史上基本上就是个鸡肋,谁都不稀罕他,但是谁也不愿冒天下之大不韪灭了他。周王朝最后一个皇帝,号称“赧王”(羞愧之王)的姬延同学,实在穷得没奈何了,把传说中的至宝,镇国之宝九鼎,给熔化了卖钱~~~~ 到底是有多穷啊!真囧。
14.当春秋时期的国王真是揪心啊。哥哥弟弟要杀自己,老爹儿子也要杀自己,叔父伯伯堂兄堂弟也琢磨着杀自己,自己的臣子也可能杀自己——非霸权国的国君还时刻提心吊胆霸权国的国王会不会突然哪天一时兴起灭了自己……唉,君主都会得狂躁症吧。随便举个例子,卫国国君卫衍约自己手下大臣孙林父吃饭,孙来了后发现国王在园子里射天鹅呢,没搭理他。孙先生一个火大,捏起国王就给扔到外国去了,重新立了个听话的国王卫秋。
15.刚刚想到一个故事,不是春秋史,是讲孟尝君的。孟尝君打着仁义宽和的旗号不是养了一大票流氓门客么,其中有个门客跟孟尝君老婆勾搭上了,这时候就有人跟孟尝君讲,哎呀某某某跟你老婆搞上了,这也太不懂得自爱了吧。孟尝君这个伪君子,为了维护他一贯宣扬的“义字第一”的原则,无耻地说,一个是男人,一个是女人,互相吸引很正常的嘛,最和谐的处理办法是,都别说了啊,当我不知道。妈的,丫也算个男人。
16.为了跟上面的故事做对比,讲另外一个故事。说是某诸侯国蔡国,太子蔡般有个千娇百媚的妻子,蔡般他爹——国君蔡固先生看上了儿媳妇,并且跟儿媳妇搞上了。蔡般一怒,就把老爹给杀了,自己当君王。为笼络人心牺牲老婆,跟为了女人杀老爸,我真的无法比较这两者哪个更无耻些。其实吧,非要比较的话,我觉得跟儿媳搞上的蔡固先生最无耻~~
17.早说过了,历史就是流氓史,就看谁比谁更无耻了。楚王某(原字打不出来,以“某”代替)围,为了夺权把侄子给杀了,自己坐上了宝座。哥们无耻也就罢了,嘿,还恬不知耻地跳出来大叫,你蔡般居然弑父!我代表太阳消灭你!于是他去把蔡国给灭了……
18.前面讲过了,周王朝在春秋史上几乎是没有地位可言的,要钱没钱,要权没权。即便这样,这个软柿子自己居然也要闹政变,姬朝同学就为了王位把自己哥哥姬猛给赶出国门外了。姑娘简直想跳出来指着他们鼻子骂,你们整个王朝的权力就屁那么大,学别人争什么争啊!
19.西游记中的妖怪们抓到唐僧后总是迟迟不吃,一直到孙猴子把它们打死,我时常困惑,妖怪为啥如此之蠢,为啥抓到唐僧后不立马吃了呢?历史告诉我,人并不比妖怪聪明。当年的纣王放了周文王,然后被灭了,多么经典的历史教训啊,但就有些笨蛋,比如怀赢的儿子放了百里孟明导致自己被灭,比如楚国国王囚禁了蔡国国王蔡申,后来收了贿赂又把他放了,结果就是,蔡申跟吴国结盟,把楚国一顿狠揍,间接促成了楚国的崩溃。历史总是不断重复的原因就一个字,蠢啊!
20.楚国特别牛的时候,发动军队到处欺负人,看谁不顺眼就上去狠揍一通。打到宋国的时候,宋国向其他国家求救,但当时晋国也被打瘦了,没这个实力。宋国就很惨了,国都一围就被围了九个月,弹尽粮绝。父母含着眼泪交换子女烹食……他奶奶的,怎么不交换自己喂给孩子吃啊,成人的肉还比小孩多呢,真受不了。我能够客观看待权力斗争中的血淋淋的没有人性的杀戮,但是普通老百姓也这样,很难接受。蔡骏的《肉香》里,讲了一个战争中将士们吃完城里所有的女人的故事。相比之下,我更能接受后者。总之,我认为,天底下最血腥的故事,也不过就是父母吃掉自己的孩子。
21.红颜祸水的故事中西方都有,像引起特洛伊战争的海伦啊,风华绝伦的埃及艳后啊等等。中国也有,前有妲己,后有褒姒,都是末代皇帝的老婆,也直接导致了所在王朝的覆灭。但是,春秋时期中原割据,这时候出现的尤物,其命运也就更加波折有趣。我们的美女夏姬同学,史上有记载的她睡过的男人就有七八个,而且非权即贵,分属不同国家。也就是说,这女人就是一国际性的交际花~ 楚国的大臣巫臣为了夏姬而叛国,自己一家老小被楚王杀死,巫臣处心积虑要复仇,于是培植了吴国的势力,威胁到楚国的霸权地位。也就是说,夏姬同学改变了历史……美女的影响力从来都是不容置否滴~
22.春秋五霸中,只有两霸持续时间最长,长达百余年,这两霸是晋和楚。就是说,很长时间里,这两个大汉都在不停地掐架。掐得多了有点不耐烦,偶尔也坐下来假模假式签个和平协议。但有点脑子的都明白,一山不容二虎,咋可能不打涅。诸葛亮就很聪明,他一早就提出三权分立,为啥?三个人可以互相牵制,你有本事打我?我就跟他结盟去。于是谁也不敢动谁。晋楚的两家对峙就注定了必须打,一直到打到两败俱伤为止,这时候,新的霸主才会蓄势而起,将历史的车轮推向新的轨迹上。
23.管仲先生讲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有奇淫者,必有奇祸。”很显然,后世的君主显然要么没听过这句话,要么被权力蒙蔽了双眼无视这句话。从而父夺子妻,儿与母淫之类的事情层出不穷。当事人一开始只是图一时之淫欲,但事后往往要付出性命甚至整个王国的代价。即便如此,还是有人乐此不疲。比如楚王芈弃疾同学,听说儿子的未婚妻孟赢很漂亮,就自己夺了来,这倒也罢,他还用一个少女冒充孟赢嫁给儿子了~ 后来事实被揭开了,就引起诸多事端,直接说下故事的最后好了……那就是中国历史上灰常著名的伍子胥鞭尸事件。显然,尸体就是这位芈弃疾同学~
24.伍子胥的人生其实挺杯具的。流亡多年就是为了报仇,可真正有实力报仇的时候,仇人都已经死了。他哪怕把楚国打得落花流水,但遭殃的是楚国百姓,并非是当年杀害他父亲和弟弟的凶手。不知道伍子胥鞭尸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情。我是很替他难过的。不管怎么说,跟打着民族主义的旗号大肆叫嚷着的权力斗争相比,伍子胥这种因个人情感而产生的坚韧不拔的精神我认为更为可贵。伍子胥至少是一个人,有感情的人类,而不是权力斗争的机器和工具。
25.世人都说春秋时期出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讲的那套是“信义仁礼”。但一个人不可能平空创建一整套学派,他必然有他的知识来源,拿“礼”来说,在孔子出生前的很多很多年前,这套体系便已经有了雏形了,那它的创始人是谁咧?说来也有意思,有个词叫做“周公之礼”,现在基本上专指男女性行为了~但从词本意上看也很清楚,周公才是礼学的起源。那这位周公同志,也是周公解梦的周公,正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姬旦同学。鸡蛋同学的故事挺有意思,在历史上对他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有讲他是品质高洁的圣人,也有人说他不过是个聪明的篡权者。鉴于本人是个怀疑论者,我倾向后者~ 嘎嘎。
26.就在中国的诸侯争来斗去的时候,人家雅典人创建了人类文明史上意义重大的陪审团制度。什么叫文明,文明不是暴力的争斗,而是认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生命。雅典人真是了不起。不过,也不用太自惭形秽,除了雅典,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好不到哪去,巴比伦灭了耶路撒冷,吕底亚和波斯在掐架,后来巴比伦又被波斯灭了。倒是古罗马,悄无声息地成立了个共和国,和雅典一样思想进步。我敢打保票,在充满杀戮的神话故事中成长出来的中国古人,从没想过众生平等这样的事情,神是最高的,为了贴近神,每个人都争做神的儿子……
27.春秋史的结束,是以越王勾践的复仇计划成功为标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