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熊不死
关键词:
均衡——达到平静欢喜人生的一种心态。
成本/代价——所有你未得到而想得到的东西,都要付出与之对等的成本/代价。
如果能得到足够长的寿命,你愿意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如果开出的条件是失去思考能力,是失去表达爱和接受爱的能力,你可否愿意做这笔交易?
追求长生是个古老的话题,我们的祖先在千百年前就开启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纵屡屡失败仍执着不悔。中国历史上,秦始皇斥巨资遣徐福东渡觅长生不老药,开启贞观之治的唐太宗因服食丹药中毒;西方文化里,炼金术横亘数国绵延十几世纪1直至催生了化学这一学科……
现在,假使再许你以“不坏金身”,可以经得起各式极端恶劣环境,你又愿意加多少筹码?比如失去表达爱和接受爱的能力,你可愿意?
大概你要问我,世间哪里有这么多的“如果”?然而人类做不到的事,不代表其他物种也做不到。不信请看看科学家做过的如下实验:
隐生休眠,熬过脱水到3%,加水后活蹦乱跳近乎毫发无伤;
在近似绝对零度(零下272摄氏度)的实验室环境里存活2分钟;
在5700格雷强度的放射线下存活良好;(1格雷放射线相当于5000台胸透仪的放射强度,10~20格雷强度的放射线就能轻易杀死人类或者地球上大部分的动物。)
经受住600兆帕斯卡的压强,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水压的6倍也无法把它压扁;
暴露在真空中10天以上仍然生存;
在盐矿中冬眠了数百年,得到水分和营养后,醒过来继续正常的生理活动2;
……
留下这一条条逆天的生存记录的神奇物种(如上图),就是水熊。
如果说称蟑螂为“小强”,感慨于其生命力的强大,那么水熊不知要比蟑螂更强多少个数量级。造物神奇,不知看到这里你是否会歆羡:如果我拥有这样的能力该多好!
水熊的“不死”特质,让人类千百年梦萦魂牵却求之不得。
这种在漫漫进化路上失却的能力,是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均衡,是人类在食物链中提升位置、获得思维情感的代价。
时光卷轴里,生物和自然不断地协调。由海洋来到陆地,为了更广阔的栖居地,代价是不断奔波寻找安全的水源、忍受风沙烈日在皮肤上的直接肆虐;直立行走,为了宽广的视野和捕猎、逃脱时占得先机,代价是上肢的退化和力量的削弱。组织、器官,一级级分化越精密就越难再生、越难在受到伤害后自行疗愈。
我曾猜想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意外,同样是自然界(宇宙)实现均衡的一种方式。试想某一占据生物链顶端的物种,如果拥有了长久的生命,并且期间不断繁衍壮大种群的规模,超量消耗这个星球上的生存空间和可利用资源……假以时日,对其他物种、对生态环境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而这种破坏反过来以资源匮乏、生存条件恶化等方式威胁这一物种,最后的结果也只会是灭绝沉寂。
宏观的自然进化如此,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
太多的不快乐,源于想要的太多,付出的不够。所有你未得到而想得到的东西,都要付出与之对等的成本/代价。怀着平和之心摒除抱怨去付出,事后无论成败皆坦然面对勇于承担,即可达到均衡。
决定目标之前,先评估能不能接受付出的成本。
X君想要考研,他咨询有成功考研经验的学长,得知想要稳妥通过至少需要花费4个月的全天时间看书、做题,以达到稍高于录取分数线的“保险”水平。同时,X君有其他选择,比如参加实习做好职场预备再赚点钱,比如和同学结伴旅游看世界。当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不能抵消他苦读4个月的寂寞疲累,所需成本高出心理预期,就可以断定:X君即便决定考研,能坚持到最后通过考试的成功率也是很低。
我们很多时候出问题,在于凭一时兴起匆匆做下决定,却无力维持后期要付出的成本,而要改弦易辙又恐先机已失,摇摆不定下就导致了一种失衡。失衡像一种难以彻底拔除的慢性毒药,侵蚀心灵。
什么是均衡?
你选择了大城市,想要开阔的视野和经济自由,就全神贯注投入,能做到90%的工作便不能止步于80%,有可能实现100%就一定更用心一些。不要羡慕家乡小城上班时可以喝茶看报的悠哉闲适,不要伤感于享受不到父母亲朋的照拂,也不要痛恨大城市里的高物价、买不起的名牌,不要嫌恶咒骂职场上激烈的竞争和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但你西装革履出入高档写字楼,动辄谈上亿元的交易,也莫要倨傲。记得对小区楼下的保安微笑着问声早,记得不要对餐厅服务员颐指气使,记得把垃圾扔进垃圾桶,不给物业阿姨添麻烦,记得遇到前途受挫、陷入困顿的同学或老朋友时,收好你的奢侈品,同吃十元一份的盒饭或街边啤酒烤串,还能像当年一样愉悦。没有谁无端亏欠你,也没有谁比你卑微。
你选择做家庭主妇,想要多陪伴家人、或躲避职场的压力,就安心照顾好家人的饮食起居,身体力行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既不羡慕那些经济独立自主随心买买买的女孩子,也不嘲讽那些事业心强愿意舍弃家庭生活而写文案做PPT到很晚的姑娘,甚至,你愿意与那些选择把重心放在事业的女子坐在一起,听听她们的奋斗,讲讲自己的日常,平和地分享彼此不同的人生经验和喜悦。
无论想要什么,没有一种选择零成本高收益。无论选择什么,总要从心底接纳你已经付出、正在付出、未来仍将付出的成本,如此方得均衡。
此外,还有一种均衡。悦纳自己的不完美,并愿意为之加倍努力,以期改善提升。我们追求生而平等的权利义务,但须知天赋和才能生而不平等。总有些不经专门训练就记忆力出众的人,比我们花费更少的时间、更少的精力,考出更好的成绩;总有些生性外向善于交谈的人,比我们耗费更少的心思谈成更多的生意;总有些人运气偏偏特别棒,误打误撞就得到了我们一直努力奋斗还没得到的东西。但我们总有一些可以做的。比如不带恭维逢迎地诚恳祝贺别人的成功;比如反思自己的方法、策略是否存在问题,怎样根据自身的特质调整;比如多尝试换位思考,激发对方的同感共鸣拉近距离;比如实在苦思无计,泰然接受现状,然后为下一个机会积累蓄力。这些额外的付出努力,也许有着更深的意义——历经波折得来的经验,往往会刻下更深的印象。
人生多有不如意。评估能够接受的成本、平衡内心,远离失意,活出诗意。这样的生命,即便短暂,当如水熊一般“不死”。
注1:有些历史上的概念选用约数,具体要看如何定义,不是讨论重点。
注2:资料和实验记录来自网络。
均衡——达到平静欢喜人生的一种心态。
成本/代价——所有你未得到而想得到的东西,都要付出与之对等的成本/代价。
如果能得到足够长的寿命,你愿意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如果开出的条件是失去思考能力,是失去表达爱和接受爱的能力,你可否愿意做这笔交易?
追求长生是个古老的话题,我们的祖先在千百年前就开启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纵屡屡失败仍执着不悔。中国历史上,秦始皇斥巨资遣徐福东渡觅长生不老药,开启贞观之治的唐太宗因服食丹药中毒;西方文化里,炼金术横亘数国绵延十几世纪1直至催生了化学这一学科……
现在,假使再许你以“不坏金身”,可以经得起各式极端恶劣环境,你又愿意加多少筹码?比如失去表达爱和接受爱的能力,你可愿意?
大概你要问我,世间哪里有这么多的“如果”?然而人类做不到的事,不代表其他物种也做不到。不信请看看科学家做过的如下实验:
隐生休眠,熬过脱水到3%,加水后活蹦乱跳近乎毫发无伤;
在近似绝对零度(零下272摄氏度)的实验室环境里存活2分钟;
在5700格雷强度的放射线下存活良好;(1格雷放射线相当于5000台胸透仪的放射强度,10~20格雷强度的放射线就能轻易杀死人类或者地球上大部分的动物。)
经受住600兆帕斯卡的压强,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水压的6倍也无法把它压扁;
暴露在真空中10天以上仍然生存;
在盐矿中冬眠了数百年,得到水分和营养后,醒过来继续正常的生理活动2;
……
![]() |
显微镜下的水熊 |
留下这一条条逆天的生存记录的神奇物种(如上图),就是水熊。
如果说称蟑螂为“小强”,感慨于其生命力的强大,那么水熊不知要比蟑螂更强多少个数量级。造物神奇,不知看到这里你是否会歆羡:如果我拥有这样的能力该多好!
水熊的“不死”特质,让人类千百年梦萦魂牵却求之不得。
这种在漫漫进化路上失却的能力,是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均衡,是人类在食物链中提升位置、获得思维情感的代价。
时光卷轴里,生物和自然不断地协调。由海洋来到陆地,为了更广阔的栖居地,代价是不断奔波寻找安全的水源、忍受风沙烈日在皮肤上的直接肆虐;直立行走,为了宽广的视野和捕猎、逃脱时占得先机,代价是上肢的退化和力量的削弱。组织、器官,一级级分化越精密就越难再生、越难在受到伤害后自行疗愈。
我曾猜想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意外,同样是自然界(宇宙)实现均衡的一种方式。试想某一占据生物链顶端的物种,如果拥有了长久的生命,并且期间不断繁衍壮大种群的规模,超量消耗这个星球上的生存空间和可利用资源……假以时日,对其他物种、对生态环境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而这种破坏反过来以资源匮乏、生存条件恶化等方式威胁这一物种,最后的结果也只会是灭绝沉寂。
宏观的自然进化如此,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
太多的不快乐,源于想要的太多,付出的不够。所有你未得到而想得到的东西,都要付出与之对等的成本/代价。怀着平和之心摒除抱怨去付出,事后无论成败皆坦然面对勇于承担,即可达到均衡。
决定目标之前,先评估能不能接受付出的成本。
X君想要考研,他咨询有成功考研经验的学长,得知想要稳妥通过至少需要花费4个月的全天时间看书、做题,以达到稍高于录取分数线的“保险”水平。同时,X君有其他选择,比如参加实习做好职场预备再赚点钱,比如和同学结伴旅游看世界。当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不能抵消他苦读4个月的寂寞疲累,所需成本高出心理预期,就可以断定:X君即便决定考研,能坚持到最后通过考试的成功率也是很低。
我们很多时候出问题,在于凭一时兴起匆匆做下决定,却无力维持后期要付出的成本,而要改弦易辙又恐先机已失,摇摆不定下就导致了一种失衡。失衡像一种难以彻底拔除的慢性毒药,侵蚀心灵。
什么是均衡?
你选择了大城市,想要开阔的视野和经济自由,就全神贯注投入,能做到90%的工作便不能止步于80%,有可能实现100%就一定更用心一些。不要羡慕家乡小城上班时可以喝茶看报的悠哉闲适,不要伤感于享受不到父母亲朋的照拂,也不要痛恨大城市里的高物价、买不起的名牌,不要嫌恶咒骂职场上激烈的竞争和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但你西装革履出入高档写字楼,动辄谈上亿元的交易,也莫要倨傲。记得对小区楼下的保安微笑着问声早,记得不要对餐厅服务员颐指气使,记得把垃圾扔进垃圾桶,不给物业阿姨添麻烦,记得遇到前途受挫、陷入困顿的同学或老朋友时,收好你的奢侈品,同吃十元一份的盒饭或街边啤酒烤串,还能像当年一样愉悦。没有谁无端亏欠你,也没有谁比你卑微。
你选择做家庭主妇,想要多陪伴家人、或躲避职场的压力,就安心照顾好家人的饮食起居,身体力行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既不羡慕那些经济独立自主随心买买买的女孩子,也不嘲讽那些事业心强愿意舍弃家庭生活而写文案做PPT到很晚的姑娘,甚至,你愿意与那些选择把重心放在事业的女子坐在一起,听听她们的奋斗,讲讲自己的日常,平和地分享彼此不同的人生经验和喜悦。
无论想要什么,没有一种选择零成本高收益。无论选择什么,总要从心底接纳你已经付出、正在付出、未来仍将付出的成本,如此方得均衡。
此外,还有一种均衡。悦纳自己的不完美,并愿意为之加倍努力,以期改善提升。我们追求生而平等的权利义务,但须知天赋和才能生而不平等。总有些不经专门训练就记忆力出众的人,比我们花费更少的时间、更少的精力,考出更好的成绩;总有些生性外向善于交谈的人,比我们耗费更少的心思谈成更多的生意;总有些人运气偏偏特别棒,误打误撞就得到了我们一直努力奋斗还没得到的东西。但我们总有一些可以做的。比如不带恭维逢迎地诚恳祝贺别人的成功;比如反思自己的方法、策略是否存在问题,怎样根据自身的特质调整;比如多尝试换位思考,激发对方的同感共鸣拉近距离;比如实在苦思无计,泰然接受现状,然后为下一个机会积累蓄力。这些额外的付出努力,也许有着更深的意义——历经波折得来的经验,往往会刻下更深的印象。
人生多有不如意。评估能够接受的成本、平衡内心,远离失意,活出诗意。这样的生命,即便短暂,当如水熊一般“不死”。
注1:有些历史上的概念选用约数,具体要看如何定义,不是讨论重点。
注2:资料和实验记录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