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和营销顺序呢的误区
在商品琳琅满目的当下,商家为了讨好消费者,策划出各式各样的营销手段,来宣传自己的品牌,看似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很多商家做营销已经筋疲力尽了,手段耗尽了,但是最终还是逃不脱消失匿迹的结局,原因到底出在哪里,其实问题主要出在经营者对品牌营销的误区上,找原因得追溯源头,营销的源头是什么?是品牌,试问,品牌定位方向都是错的,那么营销的手段再高明是不是也是会昙花一现,导致南辕北辙呢?
对于一个企业,品牌是魂,没有灵魂的企业,就好似行尸走肉,没有内涵,就更谈不上长远发展了,这样的企业不占少数,我们来一一解读下:
2002年,宝洁以将近50亿美元的天价将伊卡璐品牌收购,从而使伊卡璐成为宝洁旗下继飘柔、潘婷、海飞丝和沙宣之后的第五个美发、护发品牌。 当时电视媒体广告铺天盖地,那段时间,大
家记住了这个品牌,可是为什么好景不长呢?2007年宝洁公司对伊卡璐重新定位,可是就是这一重新定位导致了伊卡璐惨败的命运。“伊卡璐”升级是一个“政治”工程,由最高级别领导挂帅,肩负着向华尔街证明百年老店也能取悦新一代消费者的战略重任。然则老板高度重视的项目往往也意味着极大的压力,从上到下都要确保这个项目是“伟光正”的。
然而这种以老板的取向为依托的“创新”最终还得经过真正的消费者的审视。伊卡璐升级后,全球生意都出现了下滑,很显然,消费者很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品牌定位没有以消费者为导向,偏离了企业应走的航道,就算营销力度再强,也终究是无力回天。
再例如宝洁公司自创品牌-润妍,定位为“黑发美”的本土原创品牌,宝洁寄予了极高的期望,这是宝洁在中国唯一原创的洗发水品牌,为什么仅2年的时间以黯然退市而告终。其中简单总结两点:第一,品牌定位时并没有体现新配方和功能,购买诱因不足;第二,广告定位出错,润妍在大量的推广中并没有把消费者最重视的利益点突出来,这就使产品脱离了根基,轰轰烈烈的广告中掩盖了产品特性,只留给消费者一幅美丽却苍白的图画;第三,目标人群定位错误,将目标人群锁定为城市高知女性,却仅仅提供“黑头发”的利益,这就是为什么看夏仕莲广告的有24%左右的人愿意尝试购买,而润妍的不过2%的原因。当然也有策略、渠道、经销商分利失调等等导致失败的原因,但是我想说的是,营销的前段是品牌,做好品牌定位,并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定位至关重要,营销做的再好,品牌定位和方向错了,都是不能立足于市场的,所以品牌和营销不能混而谈之。
很多经营者十分急躁,产品销量不好,首先就质疑营销没有到位,认为是品牌营销这个环节出了差错,开始疯狂的找推广公司出谋划策,但请问在营销之前有没有仔细分析自己品牌定位是否准确,从产品功能,人群定位,广告语梳理等,是否做到恰如其分呢?如这些都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那么营销做的再到位,也只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亿美通共勉!
![]() |
对于一个企业,品牌是魂,没有灵魂的企业,就好似行尸走肉,没有内涵,就更谈不上长远发展了,这样的企业不占少数,我们来一一解读下:
2002年,宝洁以将近50亿美元的天价将伊卡璐品牌收购,从而使伊卡璐成为宝洁旗下继飘柔、潘婷、海飞丝和沙宣之后的第五个美发、护发品牌。 当时电视媒体广告铺天盖地,那段时间,大
家记住了这个品牌,可是为什么好景不长呢?2007年宝洁公司对伊卡璐重新定位,可是就是这一重新定位导致了伊卡璐惨败的命运。“伊卡璐”升级是一个“政治”工程,由最高级别领导挂帅,肩负着向华尔街证明百年老店也能取悦新一代消费者的战略重任。然则老板高度重视的项目往往也意味着极大的压力,从上到下都要确保这个项目是“伟光正”的。
然而这种以老板的取向为依托的“创新”最终还得经过真正的消费者的审视。伊卡璐升级后,全球生意都出现了下滑,很显然,消费者很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品牌定位没有以消费者为导向,偏离了企业应走的航道,就算营销力度再强,也终究是无力回天。
再例如宝洁公司自创品牌-润妍,定位为“黑发美”的本土原创品牌,宝洁寄予了极高的期望,这是宝洁在中国唯一原创的洗发水品牌,为什么仅2年的时间以黯然退市而告终。其中简单总结两点:第一,品牌定位时并没有体现新配方和功能,购买诱因不足;第二,广告定位出错,润妍在大量的推广中并没有把消费者最重视的利益点突出来,这就使产品脱离了根基,轰轰烈烈的广告中掩盖了产品特性,只留给消费者一幅美丽却苍白的图画;第三,目标人群定位错误,将目标人群锁定为城市高知女性,却仅仅提供“黑头发”的利益,这就是为什么看夏仕莲广告的有24%左右的人愿意尝试购买,而润妍的不过2%的原因。当然也有策略、渠道、经销商分利失调等等导致失败的原因,但是我想说的是,营销的前段是品牌,做好品牌定位,并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定位至关重要,营销做的再好,品牌定位和方向错了,都是不能立足于市场的,所以品牌和营销不能混而谈之。
很多经营者十分急躁,产品销量不好,首先就质疑营销没有到位,认为是品牌营销这个环节出了差错,开始疯狂的找推广公司出谋划策,但请问在营销之前有没有仔细分析自己品牌定位是否准确,从产品功能,人群定位,广告语梳理等,是否做到恰如其分呢?如这些都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那么营销做的再到位,也只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亿美通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