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5本书和一段西藏之旅
每年都要写个年终总结的,今年依然不例外。已经晚了好几天,今天有空,赶紧补上。
单位里要写年终总结,都是敷衍而过,每年相似的事情,拿着去年的改一改,拼一拼,就算完成了。而自己却还偏要费事写个自己的,也算是对自己有个交代吧。
先说减肥,这事是我最没毅力的一件事,也是一直没完成的事情……真的开始鄙视自己了。为了西藏旅行,好不容易减到102,却又在回来以后胡吃海塞的暴涨了几斤。不想这样再继续下去,不想再这样胖胖瘦瘦的一年体重变动好几十斤,如果2016能完成生宝宝的任务,一定要狠下心来,把自己变成90斤。不再说减肥,而是说健身,跑步、游泳、羽毛球,全部走起来。虽然我也知道这样子说有点没力度……但是心还是很坚定的。自己对自己说,一定会做到!
再来说正事,15年,算是平平淡淡的一年。没什么特别的事情,按部就班的过活。
这一年出行的日子还是挺多的,一月海南,四月北京,五月泰山,六月西藏,八月秦皇岛,九十月还有两趟北京此处就忽略不计了吧,虽然工资算是白拿了,不过这一年算是没白过!真希望以后每年都可以有这样的出行频率,我就此生无憾了……
一趟西藏之旅洗净心灵,提前两个月就开始看书看攻略订机票订酒店。自己出去的次数越来越多,就越来越知道该怎样计划行程,该怎样旅行,该怎样拍照,当然,还有该怎样配合景色穿衣服。一行5个朋友,所有的机票门票行程酒店都是我安排的,也算是有点小小的成就感。
自由行,和跟团最大的区别当然是自由,可以在喜欢的地方想待多久就多久,也可以避开许多自己根本不想去,而旅行团一定会带你去的地方。
西藏,除了必去的景点外,去了桑耶寺和青朴修行地,就连我们的包车师傅都说他得有一年多没来过这个地方了,可见这修行地到底有多闭塞。虽然早有准备,但是那里的简朴还是出乎我的意料,登山的难度也真的远超想象。直到现在,都觉得选择这段行程十分正确,即使真的有那么一瞬我害怕自己会滚落山间,即使真的有那么一刻我害怕自己会回不了家……经历了才知道修行的苦,看过了才知道修行人的真。人要多行路,多经历。经历过才算不辜负自己。
忘不了西藏的蓝天,西藏的白云,还有西藏红白相间的布达拉,没有去过就永远想象不到那里蓝天的颜色,不仅仅是没有雾霾的美,而是触手可及的震撼,空气稀薄的敬畏。拉萨,远远的你觉得那里是圣地,到了那里发现也不过如此。可是再次远离,慢慢回想,还是觉得那里如此神圣。回想着那里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围绕着大昭寺转经,就觉得不可思议。去过,再离开,依然满怀着对那片土地的憧憬和向往,只想不停去靠近。
自由行,他的意义又不仅仅是自由。虽然比跟团旅行麻烦许多,但是做攻略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从做攻略开始就已经是旅行的一部分。不是一张行程单简简单单的摆在那里,而是自己无数次计划,看许多篇游记。你要去的地方这时已经不再是一个概念,一张照片,而是刻在脑子里面的实实在在的景色,实实在在的事物,只有这样才能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到底想去哪里,不想去哪里。
不像团队的走马观花,不是耳边风般的导游讲解。旅行之前看看相关书籍,走进建筑,走近景观,心里便有了份底气,不再像个傻子只等别人介绍,而是知道了答案般胸有成竹的走进考场。
西藏之行带给我的太多太多,也是自认为2015年生活中最惊艳的一笔。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没有旅行的日子,读了35本书。虽然与自己的计划差距还是有点远,不过一直在努力,比2014年多了一点,2016年一定可以上50。
列下自己的书单:
《岛上书店》
最近很火的一本书,书封上写着“美国独立书上选书第一名,美国图书馆推荐阅读第一名”,确实很值得一读。一本很可爱的小说,讲书,讲爱,不知不觉中为读者列了一篇长长的书单。除此之外,故事情节生动感人。
《乌合之众》
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发现自己对心理学类的书籍是有偏爱的。读过之后,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有了不同的更深的理解,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一定是有意义的。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
和《文化苦旅》一样,到了2015才看这本书,我又醉了……看完书不爱乔布斯实在太难,为他的个人风格,为他卓越的头脑和才能。天才和疯子之间只有一线之差,而乔布斯就站在中间的临界点,随意转换频道。身边的人甚至对他无法忍受,但没有人可以否定他的天才,没有可以忽视他的才能。当你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上面的小蛀虫,上面的小瑕疵便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
星爷的新书,看完就像打了鸡血……非常喜欢,婆婆还借走读去了。也是因为看完这本书,打算像星爷学习,每天写字,一步步朝自己的梦想迈进。
《傲慢与偏见》
没什么好说的,个人最喜欢的名著之一,读了一遍中文的,又读了一遍原文的,翻译真的不太好,还是原文的更惹人爱。
《文化苦旅(新版)》
余秋雨先生的经典作之一,直到去年才看完我也是醉了。不过看过真的是太喜欢了,厚重的文化积淀,优美的文字介绍,在文化大儒面前,我只能说我很词穷,也组织不出可以配得上这本书的赞美语言。只能说爱文化的朋友、爱旅行的朋友都值得一读。
《内在的从容》
一直很喜欢周国平,喜欢他的文字,喜欢他的内容。
《家》
《狗头拍牛片》
《我一定要有钱》
《简单,安静,从容》
《西藏生死书》
《苦才是人生》
《稻草人手记》
《解忧杂货店》
《第九个寡妇》
《雨季不再来》
《喜欢你是寂静的》
《撒哈拉的故事》
《富爸爸,穷爸爸》
《中国民间传说》
《西藏,改变一生的旅行》
《梦里花落知多少》
《先成为自己的英雄》
《何以笙箫默》
《小狗钱钱》
《写稿赚钱18技》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
《西方音乐史十讲(插图修订第9版)》
《小姨多鹤》
《线城》
《呼兰河传》
《我的阿勒泰》
《诸神的微笑》
《怦然心动》
其中有几本算是系列的,比如看了几本三毛的书,看了几本严歌苓的小说,还有几本关于投资理财的书。
挺喜欢三毛的文字,看了三四本。对于严歌苓,小说本身很好看,但是他的小说大都年代相似,对于那个年代的故事,真的不太喜欢,忍受不了那个年代的苦、那个年代的惨,那个年代所特有的那些事情。
关于理财书籍,确实看了好几本,最近还在看《国富论》。都是一些理论,没有什么太大的实际操作意义,但是还是值得一看,毕竟作为一个80后,大部分人都没有太大的理财观念,不懂得存钱,更别说理财。这些书算是先把读者领进了门,至于要不要继续修行还要看个人了。
2015年,35本书,三个第一次涉足的地方,我过得平淡而充实。想一直继续,看更多好书,走更多想去的地方。
2016年,计划读50本书,每天写字,通过3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去一个地方,对理财有更深的理解,买一点股票。生个娃,再减到90斤。
愿望有点多,不过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相信自己可以走到更好的明天。
单位里要写年终总结,都是敷衍而过,每年相似的事情,拿着去年的改一改,拼一拼,就算完成了。而自己却还偏要费事写个自己的,也算是对自己有个交代吧。
先说减肥,这事是我最没毅力的一件事,也是一直没完成的事情……真的开始鄙视自己了。为了西藏旅行,好不容易减到102,却又在回来以后胡吃海塞的暴涨了几斤。不想这样再继续下去,不想再这样胖胖瘦瘦的一年体重变动好几十斤,如果2016能完成生宝宝的任务,一定要狠下心来,把自己变成90斤。不再说减肥,而是说健身,跑步、游泳、羽毛球,全部走起来。虽然我也知道这样子说有点没力度……但是心还是很坚定的。自己对自己说,一定会做到!
再来说正事,15年,算是平平淡淡的一年。没什么特别的事情,按部就班的过活。
这一年出行的日子还是挺多的,一月海南,四月北京,五月泰山,六月西藏,八月秦皇岛,九十月还有两趟北京此处就忽略不计了吧,虽然工资算是白拿了,不过这一年算是没白过!真希望以后每年都可以有这样的出行频率,我就此生无憾了……
一趟西藏之旅洗净心灵,提前两个月就开始看书看攻略订机票订酒店。自己出去的次数越来越多,就越来越知道该怎样计划行程,该怎样旅行,该怎样拍照,当然,还有该怎样配合景色穿衣服。一行5个朋友,所有的机票门票行程酒店都是我安排的,也算是有点小小的成就感。
自由行,和跟团最大的区别当然是自由,可以在喜欢的地方想待多久就多久,也可以避开许多自己根本不想去,而旅行团一定会带你去的地方。
西藏,除了必去的景点外,去了桑耶寺和青朴修行地,就连我们的包车师傅都说他得有一年多没来过这个地方了,可见这修行地到底有多闭塞。虽然早有准备,但是那里的简朴还是出乎我的意料,登山的难度也真的远超想象。直到现在,都觉得选择这段行程十分正确,即使真的有那么一瞬我害怕自己会滚落山间,即使真的有那么一刻我害怕自己会回不了家……经历了才知道修行的苦,看过了才知道修行人的真。人要多行路,多经历。经历过才算不辜负自己。
忘不了西藏的蓝天,西藏的白云,还有西藏红白相间的布达拉,没有去过就永远想象不到那里蓝天的颜色,不仅仅是没有雾霾的美,而是触手可及的震撼,空气稀薄的敬畏。拉萨,远远的你觉得那里是圣地,到了那里发现也不过如此。可是再次远离,慢慢回想,还是觉得那里如此神圣。回想着那里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围绕着大昭寺转经,就觉得不可思议。去过,再离开,依然满怀着对那片土地的憧憬和向往,只想不停去靠近。
自由行,他的意义又不仅仅是自由。虽然比跟团旅行麻烦许多,但是做攻略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从做攻略开始就已经是旅行的一部分。不是一张行程单简简单单的摆在那里,而是自己无数次计划,看许多篇游记。你要去的地方这时已经不再是一个概念,一张照片,而是刻在脑子里面的实实在在的景色,实实在在的事物,只有这样才能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到底想去哪里,不想去哪里。
不像团队的走马观花,不是耳边风般的导游讲解。旅行之前看看相关书籍,走进建筑,走近景观,心里便有了份底气,不再像个傻子只等别人介绍,而是知道了答案般胸有成竹的走进考场。
西藏之行带给我的太多太多,也是自认为2015年生活中最惊艳的一笔。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没有旅行的日子,读了35本书。虽然与自己的计划差距还是有点远,不过一直在努力,比2014年多了一点,2016年一定可以上50。
列下自己的书单:
《岛上书店》
最近很火的一本书,书封上写着“美国独立书上选书第一名,美国图书馆推荐阅读第一名”,确实很值得一读。一本很可爱的小说,讲书,讲爱,不知不觉中为读者列了一篇长长的书单。除此之外,故事情节生动感人。
《乌合之众》
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发现自己对心理学类的书籍是有偏爱的。读过之后,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有了不同的更深的理解,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一定是有意义的。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
和《文化苦旅》一样,到了2015才看这本书,我又醉了……看完书不爱乔布斯实在太难,为他的个人风格,为他卓越的头脑和才能。天才和疯子之间只有一线之差,而乔布斯就站在中间的临界点,随意转换频道。身边的人甚至对他无法忍受,但没有人可以否定他的天才,没有可以忽视他的才能。当你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上面的小蛀虫,上面的小瑕疵便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
星爷的新书,看完就像打了鸡血……非常喜欢,婆婆还借走读去了。也是因为看完这本书,打算像星爷学习,每天写字,一步步朝自己的梦想迈进。
《傲慢与偏见》
没什么好说的,个人最喜欢的名著之一,读了一遍中文的,又读了一遍原文的,翻译真的不太好,还是原文的更惹人爱。
《文化苦旅(新版)》
余秋雨先生的经典作之一,直到去年才看完我也是醉了。不过看过真的是太喜欢了,厚重的文化积淀,优美的文字介绍,在文化大儒面前,我只能说我很词穷,也组织不出可以配得上这本书的赞美语言。只能说爱文化的朋友、爱旅行的朋友都值得一读。
《内在的从容》
一直很喜欢周国平,喜欢他的文字,喜欢他的内容。
《家》
《狗头拍牛片》
《我一定要有钱》
《简单,安静,从容》
《西藏生死书》
《苦才是人生》
《稻草人手记》
《解忧杂货店》
《第九个寡妇》
《雨季不再来》
《喜欢你是寂静的》
《撒哈拉的故事》
《富爸爸,穷爸爸》
《中国民间传说》
《西藏,改变一生的旅行》
《梦里花落知多少》
《先成为自己的英雄》
《何以笙箫默》
《小狗钱钱》
《写稿赚钱18技》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
《西方音乐史十讲(插图修订第9版)》
《小姨多鹤》
《线城》
《呼兰河传》
《我的阿勒泰》
《诸神的微笑》
《怦然心动》
其中有几本算是系列的,比如看了几本三毛的书,看了几本严歌苓的小说,还有几本关于投资理财的书。
挺喜欢三毛的文字,看了三四本。对于严歌苓,小说本身很好看,但是他的小说大都年代相似,对于那个年代的故事,真的不太喜欢,忍受不了那个年代的苦、那个年代的惨,那个年代所特有的那些事情。
关于理财书籍,确实看了好几本,最近还在看《国富论》。都是一些理论,没有什么太大的实际操作意义,但是还是值得一看,毕竟作为一个80后,大部分人都没有太大的理财观念,不懂得存钱,更别说理财。这些书算是先把读者领进了门,至于要不要继续修行还要看个人了。
2015年,35本书,三个第一次涉足的地方,我过得平淡而充实。想一直继续,看更多好书,走更多想去的地方。
2016年,计划读50本书,每天写字,通过3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去一个地方,对理财有更深的理解,买一点股票。生个娃,再减到90斤。
愿望有点多,不过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相信自己可以走到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