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学】Four Quartets (1935-1942) by T. S. Eliot
使迷惘的一代青年感到失望的是,艾略特在1927年由一个锐意革新的诗人变成一个保守的神父诗人。他预料宗教信仰将振兴文明,挽救世界免于死亡。他早期那种对待世事所持的嘲讽而诙谐的语调,似乎由于他对救世主怀有强烈的信念而变得缓和了,这在他晚期的成熟之作《四首四重奏》里表现得很明显,他这时对人生旅程的态度是:不是道别,而是前进。
本诗以超然物外和对上帝的虔诚为主导情绪结构全篇。铺陈或展开并非建立在富于逻辑性的叙事上,而是建立在抽象思想的回旋以及记忆幻想中意象的联想上,探索个人与大千世界、变化与永恒、沮丧与平和等富有宗教色彩的哲理问题。在诗里既有对他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美国和定居后的英国的某些特定地方的依稀记忆,也有基督教的传统象征:伊甸园、玫瑰、鸽子、圣火,还有世界大战的恐怖影子。
比起《荒原》,诗中淡淡的印象多于清晰的形象,柔和的素描多于峻峭的勾勒,基调也变得比较和谐和深沉。
本诗以超然物外和对上帝的虔诚为主导情绪结构全篇。铺陈或展开并非建立在富于逻辑性的叙事上,而是建立在抽象思想的回旋以及记忆幻想中意象的联想上,探索个人与大千世界、变化与永恒、沮丧与平和等富有宗教色彩的哲理问题。在诗里既有对他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美国和定居后的英国的某些特定地方的依稀记忆,也有基督教的传统象征:伊甸园、玫瑰、鸽子、圣火,还有世界大战的恐怖影子。
比起《荒原》,诗中淡淡的印象多于清晰的形象,柔和的素描多于峻峭的勾勒,基调也变得比较和谐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