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台湾味】那年此时
2016/1/9
两年前的这一天,我还在台北。两日后启程离台返沪,离台前最后一部分的毕业论文写作在这天完成。中午赶着出门大采购,凤梨酥、蛋黄酥、太阳饼、牛轧糖、面膜、化妆品。
没记错话在第二天,渣渣团的三个渣在台北市走街串巷寻找微热山丘的门店。乘地铁、坐公交、走路,总算到了店里。店外店内装潢都很低调,古旧的味道。店内一张大桌,还有很多可以坐下休息的地方,柜台很小,只售卖凤梨酥。进店后服务生引导我们坐下,片刻端上三份凤梨酥和茶水。没来前,就听闻微热山丘只要是顾客进店就可以品尝一块完整的凤梨酥,并送上一杯热茶。果然, 不错。白色略带透明的纸质包装,撕开后,闻一闻,酥皮的蛋奶香好香浓,咬一口下去酥皮略带砂质口感,在口腔里很快融开,金色丝质的凤梨馅儿看着诱人,馅儿料甜中微酸,咀嚼几下有明显的凤梨颗粒,细小的,有些嚼劲。喝一口店里送的热茶,只觉得真是绝配,微苦的茶水解甜腻,唇齿留香,回味无穷。但嗜吃的我,有着猪八戒似的急性子,恨不得啪啪几口吃掉点心才觉得爽。却又舍不得下口,只得耐着性子慢慢品尝。边吃凤梨酥,便和渣们说,如果我一会儿出去一趟再回来,他们还会给我一块吃么?说着自顾自笑起来。吃完便买了三盒带走。具体价格忘了,只记得是贵的,那时的我还是个穷学生,但还是豪气的买了三盒,好似珍宝一样带回上海,一盒自己留下,一盒送给导师,一盒带给姑姑留作过年时的年货。自己留下的一盒,分给了几位研究生阶段好友品尝,自己留下几块,直到过期还不舍得吃。这不舍的,恐怕不只是凤梨酥,而是那一段特别的时光。
也是同一天,三个渣跑到鼎王吃最后一顿麻辣锅,三人聚在台北的最后一顿晚餐。为了避开高峰期,我们提早了一两个小时到店,店里除了店员几乎没人。鼎王的服务一级棒,但是让人受宠若惊,百分百九十度的鞠躬礼,每次服务都会有。坐着的我们仨恨不得站起来回礼给他们,真是太不好意思了。和其他几家有名的麻辣锅不同的是鼎王只有鸭血和豆腐吃到饱,其他的是按份计价,价格不是很便宜。特别怂的三个人点了几份菜之后,抱着鸭血和豆腐猛吃。其实味道怎么样,现在真的记不太清楚了。鼎王店内装潢古香古色,就连餐具、茶具也是如此,其重无比的茶壶让人印象深刻,坐在窗边的三个人,两两合影留念。那时候的我顶着个油头,胖得不堪入目,当然现在也没好多少……
依依不舍地吃完后,三人走在已亮起街灯的台北街头,每一步都不想多走,希望时光能就此停住,画面定格,三人并排同行,就这样一直到永远,矗立在台北街头成为雕像。走了好久好久,最终我们还是如往常一样,在捷运古亭站下车,从三个不同的出口走出捷运站,踏上各自的路。
一段因台湾而成就的友谊,在那一刻好似共同的时光就此停止,但也就是在那一刻将三人重新串联,延续至今。渣渣团隔着或遥远或紧密的距离,日日相聚,一如往昔。
两年前的这一天,我还在台北。两日后启程离台返沪,离台前最后一部分的毕业论文写作在这天完成。中午赶着出门大采购,凤梨酥、蛋黄酥、太阳饼、牛轧糖、面膜、化妆品。
没记错话在第二天,渣渣团的三个渣在台北市走街串巷寻找微热山丘的门店。乘地铁、坐公交、走路,总算到了店里。店外店内装潢都很低调,古旧的味道。店内一张大桌,还有很多可以坐下休息的地方,柜台很小,只售卖凤梨酥。进店后服务生引导我们坐下,片刻端上三份凤梨酥和茶水。没来前,就听闻微热山丘只要是顾客进店就可以品尝一块完整的凤梨酥,并送上一杯热茶。果然, 不错。白色略带透明的纸质包装,撕开后,闻一闻,酥皮的蛋奶香好香浓,咬一口下去酥皮略带砂质口感,在口腔里很快融开,金色丝质的凤梨馅儿看着诱人,馅儿料甜中微酸,咀嚼几下有明显的凤梨颗粒,细小的,有些嚼劲。喝一口店里送的热茶,只觉得真是绝配,微苦的茶水解甜腻,唇齿留香,回味无穷。但嗜吃的我,有着猪八戒似的急性子,恨不得啪啪几口吃掉点心才觉得爽。却又舍不得下口,只得耐着性子慢慢品尝。边吃凤梨酥,便和渣们说,如果我一会儿出去一趟再回来,他们还会给我一块吃么?说着自顾自笑起来。吃完便买了三盒带走。具体价格忘了,只记得是贵的,那时的我还是个穷学生,但还是豪气的买了三盒,好似珍宝一样带回上海,一盒自己留下,一盒送给导师,一盒带给姑姑留作过年时的年货。自己留下的一盒,分给了几位研究生阶段好友品尝,自己留下几块,直到过期还不舍得吃。这不舍的,恐怕不只是凤梨酥,而是那一段特别的时光。
也是同一天,三个渣跑到鼎王吃最后一顿麻辣锅,三人聚在台北的最后一顿晚餐。为了避开高峰期,我们提早了一两个小时到店,店里除了店员几乎没人。鼎王的服务一级棒,但是让人受宠若惊,百分百九十度的鞠躬礼,每次服务都会有。坐着的我们仨恨不得站起来回礼给他们,真是太不好意思了。和其他几家有名的麻辣锅不同的是鼎王只有鸭血和豆腐吃到饱,其他的是按份计价,价格不是很便宜。特别怂的三个人点了几份菜之后,抱着鸭血和豆腐猛吃。其实味道怎么样,现在真的记不太清楚了。鼎王店内装潢古香古色,就连餐具、茶具也是如此,其重无比的茶壶让人印象深刻,坐在窗边的三个人,两两合影留念。那时候的我顶着个油头,胖得不堪入目,当然现在也没好多少……
依依不舍地吃完后,三人走在已亮起街灯的台北街头,每一步都不想多走,希望时光能就此停住,画面定格,三人并排同行,就这样一直到永远,矗立在台北街头成为雕像。走了好久好久,最终我们还是如往常一样,在捷运古亭站下车,从三个不同的出口走出捷运站,踏上各自的路。
一段因台湾而成就的友谊,在那一刻好似共同的时光就此停止,但也就是在那一刻将三人重新串联,延续至今。渣渣团隔着或遥远或紧密的距离,日日相聚,一如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