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行走在爱与恨之间》有感
(一)有关阅读与成长
开始读白岩松的《行走在爱与恨之间》。之前读过他的《幸福了吗》,觉得他的思考还是比较有深度,读不太懂的样子,忍着读才读完了。
但今天翻开书,却觉得看得清楚多了。当时读《幸福了吗》,刚好高中毕业,整个脑袋都是乱的,而且自己的思维还不清楚,所以看柴静要比看白岩松来的稍微容易一些。
但是经历了这两年间的思考、学习,自己的想法开始清晰了,再看白岩松的书,原先以为他的书思考比较深、写起来不会太偏向于文艺、甚至倾向于枯燥,但现在却觉得种种说法都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像书一开始他写“日本就算只剩下一个优点,我们也应该把它学来,让自己更优秀,这才是一个大国的心态。”这是多么的正确,就像我们为人处世,不管一个人有多么的讨厌我们或是我们有多么地厌恶他们,只要他还有一个优点,我们就应该向他学习,而不是随心所欲地去与他恶化关系,甚至断交。这是极其不明智的。
(二)有关写作
昨天写了篇文章,描述那大半个月的苦写程序的日子,结果写短的吧几句话就结束了;写长的吧,半天都写不完。现在白岩松的日本之行,一天的时光有那么长,他的感悟肯定也特别的多,但是他没有随着性子一直写,而是挑着只写重点。这才让每一部分都那么精炼,当然,这也许也就是为什么以前 觉得他的文章那么枯燥的原因吧?
其实当你能够开始写东西了之后,也许写得多还是写的少就已经不再是问题了。你写的到底是什么才最重要,你要把握你自己想写的中心,让一切都只为这个中心服务。最后写出你想表达的东西,那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一味地只去写自己脑海里冒出来的东西,那不是在写文章,只是在写东西。
这样写出来的东西,估计没有人愿意看也是正常的。所以,加油吧!
这样一想,其实写作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你要让一切为你的中心服务,那么不可避免的你就要舍弃一些你自己很喜欢的内容。哪怕你的感悟再多,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再丰富,你也不能一一把它们都记录下来。
所以这样想一想,白岩松当初写这本书的时候,也不知道究竟裁剪下了多少自己的感悟呢!所以,也许并不是他的书读起来枯燥,而是他所想要表达的内容,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得到最好的表达。
想到这里,又对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有了更深一部的了解。你写出来的东西,只能是你想表达的美容的一小部分,你要让你剩下的内容都如同水下的冰山一样隐秘地存在在那里。虽然看不到,但是是由它们,才支撑起来了水面上能看到的那一部分。
这样子一想,就觉得很像做人。俗语说:“Have more than you show,speak less than you know.”怀璧慎显,博识谨言。只有我们自己体悟到的东西越多,拥有的内涵更深,我们才能说出有意义的东西,写出有深度的作品。
(三)有关“学习”和“风格”
文中看到白岩松说他们去日本入住的饭店名为“后乐饭店”,想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接着借朋友之口提到日本的很多地名都与中国文化有关系。之后就只介绍了旁边还有中日友好会馆,这一段就算告了一个段落。
如果这换一个人,比方说我这种菜鸟,不就该大肆感慨起来吗:“方面我看电视剧时看到里面说日本刀是从中国的唐刀演变而来的,后来又说日本的茶道也是由中国学去的,甚至日本的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都是中国汉字传过去的。我们也不是说他光在学我们的东西,但是单说人家的这种学习精神和让自己不断通过学习前进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但是白岩松就这么一带而过了。所以说人各有风格,这种因人而异的风格让人们成为了他们自己,与众不同的自己。
新闻人应该也要分为几类的。如今我知道两类,一类就像是柴静,有女性的仔细观察,有女性的柔弱和坚强。再带有自己的思考,写出来的书有浓浓的文艺与思考的沉淀,很容易感染人。另一类就是白岩松这样的,比较克制自己,做什么事的时候都带有自我审视的意味。虽然开始读起来比较枯燥,纯粹的小文艺青年可能都不会去好好读下去,但关键是自己的思考特别深刻。这样的书,只要你去读,你要你去读懂,自然有它自身独特的意义。
所以,一个人要找到自己的风格,然后就这这份风格去发展,这样到了最后,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独特的人,让自己的人生真正成为自己的成果!
附注:摘抄
“游就馆”这个名字其实就来自中国典籍《荀子》里面的一句话,就是“君子游必就士”,意思是你要出游的话,就要去学习一些有德行人的规范和品行。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爱的顶点是死亡。”–渡边淳一《失乐园》
很多人探寻日本动漫发展起来的秘诀,总会去想很深的道理,我觉得第一个恐怕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秘诀就是,你是不是真的特别地投入,把动漫当作自己的生命一样去对待。
况且,樱花的花期十分短暂,从日本南方的九州岛开始盛开,陆续开到北方的北海道,只有七天时间,固有“七日樱花”之说。
而面对一些掌声,我们都应该惭愧:走了很久,其实也才刚刚出发。
目标的实现,是从有勇气的梦想开始的。
感谢与感动是永远没有尽头的,而这,也正是我们下一次出发的动力和理由。
电影
栗原小卷《望乡》《生死恋》《莫斯科之恋》
歌曲
谷村新司《星》
ps:日本,对我们来说,这个国家与太多沉重的历史联系在一起。用爱与恨来形容也确实很贴切。但如今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我们要开始用国际化的眼光去看待日本和我们自身。了解它,了解我们自己。认识它,提高我们自己。
以前听日本,总是有种印象是:日本的茶道是从我们中国学去的;日本刀是从中国的唐刀演变而来的;日本的文字是从我们的汉字演变而来的等等。但看如今的日本,甚至有好多东西是高于我们的,漫画、流行歌曲、流行服饰、垃圾处理等等。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到这些,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并不断地改进自身。
不断地发现自身的短处,并不断的学习,让自己进步。
我们确实应该铭记历史,但是也不应该让历史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铭记历史,是应该要让自己走得更好、更远的。
至此,本书读完。
开始读白岩松的《行走在爱与恨之间》。之前读过他的《幸福了吗》,觉得他的思考还是比较有深度,读不太懂的样子,忍着读才读完了。
但今天翻开书,却觉得看得清楚多了。当时读《幸福了吗》,刚好高中毕业,整个脑袋都是乱的,而且自己的思维还不清楚,所以看柴静要比看白岩松来的稍微容易一些。
但是经历了这两年间的思考、学习,自己的想法开始清晰了,再看白岩松的书,原先以为他的书思考比较深、写起来不会太偏向于文艺、甚至倾向于枯燥,但现在却觉得种种说法都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像书一开始他写“日本就算只剩下一个优点,我们也应该把它学来,让自己更优秀,这才是一个大国的心态。”这是多么的正确,就像我们为人处世,不管一个人有多么的讨厌我们或是我们有多么地厌恶他们,只要他还有一个优点,我们就应该向他学习,而不是随心所欲地去与他恶化关系,甚至断交。这是极其不明智的。
(二)有关写作
昨天写了篇文章,描述那大半个月的苦写程序的日子,结果写短的吧几句话就结束了;写长的吧,半天都写不完。现在白岩松的日本之行,一天的时光有那么长,他的感悟肯定也特别的多,但是他没有随着性子一直写,而是挑着只写重点。这才让每一部分都那么精炼,当然,这也许也就是为什么以前 觉得他的文章那么枯燥的原因吧?
其实当你能够开始写东西了之后,也许写得多还是写的少就已经不再是问题了。你写的到底是什么才最重要,你要把握你自己想写的中心,让一切都只为这个中心服务。最后写出你想表达的东西,那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一味地只去写自己脑海里冒出来的东西,那不是在写文章,只是在写东西。
这样写出来的东西,估计没有人愿意看也是正常的。所以,加油吧!
这样一想,其实写作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你要让一切为你的中心服务,那么不可避免的你就要舍弃一些你自己很喜欢的内容。哪怕你的感悟再多,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再丰富,你也不能一一把它们都记录下来。
所以这样想一想,白岩松当初写这本书的时候,也不知道究竟裁剪下了多少自己的感悟呢!所以,也许并不是他的书读起来枯燥,而是他所想要表达的内容,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得到最好的表达。
想到这里,又对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有了更深一部的了解。你写出来的东西,只能是你想表达的美容的一小部分,你要让你剩下的内容都如同水下的冰山一样隐秘地存在在那里。虽然看不到,但是是由它们,才支撑起来了水面上能看到的那一部分。
这样子一想,就觉得很像做人。俗语说:“Have more than you show,speak less than you know.”怀璧慎显,博识谨言。只有我们自己体悟到的东西越多,拥有的内涵更深,我们才能说出有意义的东西,写出有深度的作品。
(三)有关“学习”和“风格”
文中看到白岩松说他们去日本入住的饭店名为“后乐饭店”,想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接着借朋友之口提到日本的很多地名都与中国文化有关系。之后就只介绍了旁边还有中日友好会馆,这一段就算告了一个段落。
如果这换一个人,比方说我这种菜鸟,不就该大肆感慨起来吗:“方面我看电视剧时看到里面说日本刀是从中国的唐刀演变而来的,后来又说日本的茶道也是由中国学去的,甚至日本的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都是中国汉字传过去的。我们也不是说他光在学我们的东西,但是单说人家的这种学习精神和让自己不断通过学习前进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但是白岩松就这么一带而过了。所以说人各有风格,这种因人而异的风格让人们成为了他们自己,与众不同的自己。
新闻人应该也要分为几类的。如今我知道两类,一类就像是柴静,有女性的仔细观察,有女性的柔弱和坚强。再带有自己的思考,写出来的书有浓浓的文艺与思考的沉淀,很容易感染人。另一类就是白岩松这样的,比较克制自己,做什么事的时候都带有自我审视的意味。虽然开始读起来比较枯燥,纯粹的小文艺青年可能都不会去好好读下去,但关键是自己的思考特别深刻。这样的书,只要你去读,你要你去读懂,自然有它自身独特的意义。
所以,一个人要找到自己的风格,然后就这这份风格去发展,这样到了最后,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独特的人,让自己的人生真正成为自己的成果!
附注:摘抄
“游就馆”这个名字其实就来自中国典籍《荀子》里面的一句话,就是“君子游必就士”,意思是你要出游的话,就要去学习一些有德行人的规范和品行。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爱的顶点是死亡。”–渡边淳一《失乐园》
很多人探寻日本动漫发展起来的秘诀,总会去想很深的道理,我觉得第一个恐怕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秘诀就是,你是不是真的特别地投入,把动漫当作自己的生命一样去对待。
况且,樱花的花期十分短暂,从日本南方的九州岛开始盛开,陆续开到北方的北海道,只有七天时间,固有“七日樱花”之说。
而面对一些掌声,我们都应该惭愧:走了很久,其实也才刚刚出发。
目标的实现,是从有勇气的梦想开始的。
感谢与感动是永远没有尽头的,而这,也正是我们下一次出发的动力和理由。
电影
栗原小卷《望乡》《生死恋》《莫斯科之恋》
歌曲
谷村新司《星》
ps:日本,对我们来说,这个国家与太多沉重的历史联系在一起。用爱与恨来形容也确实很贴切。但如今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我们要开始用国际化的眼光去看待日本和我们自身。了解它,了解我们自己。认识它,提高我们自己。
以前听日本,总是有种印象是:日本的茶道是从我们中国学去的;日本刀是从中国的唐刀演变而来的;日本的文字是从我们的汉字演变而来的等等。但看如今的日本,甚至有好多东西是高于我们的,漫画、流行歌曲、流行服饰、垃圾处理等等。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到这些,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并不断地改进自身。
不断地发现自身的短处,并不断的学习,让自己进步。
我们确实应该铭记历史,但是也不应该让历史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铭记历史,是应该要让自己走得更好、更远的。
至此,本书读完。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