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阅读坐标轴
1.《刀背藏身》 徐皓峰 起阅于1月1号晚11点,1月2号中午12点读完。
《刀背藏身》短篇武侠小说合集。也是电影《师父》的原著。看这种小说是畅快的感觉,像小时候撒谎跟妈妈说发烧了,躺在被窝里刷完半本古龙的感觉。
一直很喜欢电影《师父》里面“描述的讲“规矩”的精神,看完原著后觉得,整个电影是翻拍得非常原汁原味的,而且电影从结构上说也好于原文。相对于结构上的弱势,徐皓峰注重细节的构写,很多小细节写得心念一动。另外书里对于女性形象的描写有一种生动的特有风格。除去情节发展太太跳脱,以及短篇之间的走向过于雷同之外,是一本好的短篇小说。
2-5.《古董局中局》马伯庸 起阅于1月2号晚9点,1月8号中午12点读完。
一共四本,用6天的时间一气呵成看完了。四本之间彼此的剧情是有关联的,剧情层层推进节奏很紧密,让人根本停不下来。不过下次入这种坑还是要慎重,追的时候一边感叹也太丧心病狂了吧,马伯庸怎么能写得这么长又这么好看。不过太专注于剧情的发展,作者讲的古董知识看完基本记不得什么了,其实这部分也很珍贵,下次要记得随手标注。
6.《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 起阅于1月8号晚上,1月15号上午读完。
读得异常艰辛的一本书,但是为了完成财女朗线上读书会的任务(以及在群里小伙伴积极向上的影响下)花了一整周的时间读完了它。书中列举的种种谈判技巧都非常实用,需要整理出笔记来才能融会贯通。很多时候真正实用的谈判技巧往往非常简单,而且从书中举的例子发现,谈判技巧不能解决所有的事情,在事情本身有回转余地的时候才能充分利用这些技巧。就像书中所说“你要寻找的是每9局比赛中那额外的一记安打。”
7.《别让猴子跳回背上》 起阅于1月17号晚上,1月18号上午读完。
太实用的一本小书。猴子指的是每个人身上的任务,这本小书用中肯的案例切实提醒了我们:1.不要随意承担下属应担的任务。 2.不要做一个随意将任务甩出去之后又忘掉的领导。刚好解答了最近在行政冲突上的一些困惑,觉得会是今年还会拿出来翻阅数遍的一本书。
8.《培训行业这一年》 起阅于1月19号晚上,1月20号上午读完。
一本培训行业从业人员都应该读的书,多知网采访了13位2015年培训行业的大佬们。风雨莫测的这一年,能从这些睿智的对谈之中重现一遍。
9.《冬牧场》 起阅于1月20号晚上,1月22号中午读完。
年底了,在最糟糕的一种内心环境里开读了李娟的冬牧场 ,还是能频频笑出声了,证明一切还不算太糟糕。李娟的书,适合晚上10点后关掉手机,开一盏光亮正好的灯,热一杯牛奶,你会收获很棒的,充满温暖细节的2小时。
10.《乔布斯传》 起阅于1月25号上午,1月30日晚上读完。
引用MK的话来说:虽然他很贱,可是他的人生真的好精彩。 这本书让我重新开始思考:“一个伟大的企业里有一个暴君,是不是必要条件呢?” 周六的下午,太阳非常好,一口气读到结束,刚好天黑,能够心无旁骛读书的时间里,遇见一本好读的书,是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11.《龙纹身的女孩》起阅于1月30号晚上,1月31号下午读完。
今年读的一本推理,大卫芬奇导演改编过同名电影,但是一个人应该不敢看。决定春节把千禧年三部曲读完,龙纹身女孩是第一本,非常好看,在被窝里进入了那个空气中有不安气息的北欧小木屋,真相严谨的随日期一步步推进,最后一段简直太精彩,但是最后罪恶并没有大白于天下,像一个隐喻。
一月完,11本,多为小说,但是沉浸在阅读,有趣的信息量摄取里面。。
12.《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起阅于2月1号晚,2月2号晚读完。
好喝的鸡汤。其实内心有点反感潇洒姐如今呈现的一副“用力过猛”的姿态,对我来说更好的榜样应该是:努力过得好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但是无论如何,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就要勇于向宇宙下订单,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13.《玩火的女孩》起阅于2月6号下午,2月8号晚读完。
斯蒂格千禧年系列的第二本,用于交代各种第三本的大背景,印象最深的是描写一个银行账户存有巨款的人如何过理想生活,一口气过完了。
14.《直搗蜂窩的女孩》起阅于2月9号,2月10号晚读完。
最后一本,在有限的篇章里作者熟练的解开了打住的结,简直太好看。后来去查资料才知道,书里这个智慧,受欢迎,所有女生都喜欢的男主,原来原型就是作者本人啊,真是自恋又厉害的双子座。他致力于揭发瑞典极右派组织的不法行为,多年来一直受到程度或轻或重的死亡恐吓与威胁,这个人最后,居然是因心脏病一口气上七楼挂掉的。一个传奇的一生用这种方式来结尾,身为读者表示非常接受无能。
15.《纽约琐记》起阅于2月12号,2月13号下午读完。
陈丹青先生用他独有的口吻写絮叨叨的写一些看展的感受,在回深大堵车的路上读完了。如果认真做笔记的话,不失为一本西方美术作品认知入本书籍。非常喜欢那栋住满没落艺术家的2333大楼,艺术家们一生质直而宁静的友谊。以及陈写:生态就是这样:道旁垂柳和崖岸松柏不是互相喜欢彼此承认的关系。
16.《汪曾祺谈吃》起阅于2月13号下午,2月16号中午读完。
2月读得最敷衍的一本书,内容太轻松,用于填充这几周的零碎时间。但是这本书的编辑有很大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之前提到过的片段,看到后面非常不耐烦,不值得买。
17.《沧海之后》起阅于2月17号,2月21日读完。
当大师都是普通的人时候,笔者前一半的篇幅几乎都在描写自己的家庭,笔触实在太过直白真实,后面逐渐过渡到美术界的种种黑幕,人性的阴暗面渐露无疑。如今身处的社会,好像已经离开了那种阴暗面很远很远,但是人性里蛰伏着的善与恶,值得人全面了解与思考。想起一个人曾说过:天呐,我们究竟打着艺术的名号干了些什么事?
28.《一网打尽》起阅于2月23号,2月29日还没读完。
翻译说不出错处,但是总觉得哪里不流畅。顿时觉得好的翻译真的是魅力无穷的,最后一周几乎没怎么碰书,等认真看完这本再来补评论。
二月完,6.5本,多为人物写本身自己的故事,窥探人生的丰富性。
29.《理想的下午》
30.《台北人》
31.《了不起的盖茨比》
32.《巨人的陨落三部曲》
33.《龙与地下铁》
34.《玛格丽特小镇》
35.《胡适留学日记》
36.《鱼羊野史》
37.《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
38.《扶桑》
39.《硅谷钢铁侠》
40.《火星救援》
41.《给莉莉的信》
42.《黑石之墓》
43.《生与一九八四》
44.《孽子》在读
45.《老师好美》在读
46.《明亮的对话》在读
47.《异乡人》
48.《被淹没和被拯救的》
49.《创意都是练出来的》在读
50.《先生》
![]() |
《刀背藏身》短篇武侠小说合集。也是电影《师父》的原著。看这种小说是畅快的感觉,像小时候撒谎跟妈妈说发烧了,躺在被窝里刷完半本古龙的感觉。
一直很喜欢电影《师父》里面“描述的讲“规矩”的精神,看完原著后觉得,整个电影是翻拍得非常原汁原味的,而且电影从结构上说也好于原文。相对于结构上的弱势,徐皓峰注重细节的构写,很多小细节写得心念一动。另外书里对于女性形象的描写有一种生动的特有风格。除去情节发展太太跳脱,以及短篇之间的走向过于雷同之外,是一本好的短篇小说。
2-5.《古董局中局》马伯庸 起阅于1月2号晚9点,1月8号中午12点读完。
![]() |
![]() |
![]() |
![]() |
一共四本,用6天的时间一气呵成看完了。四本之间彼此的剧情是有关联的,剧情层层推进节奏很紧密,让人根本停不下来。不过下次入这种坑还是要慎重,追的时候一边感叹也太丧心病狂了吧,马伯庸怎么能写得这么长又这么好看。不过太专注于剧情的发展,作者讲的古董知识看完基本记不得什么了,其实这部分也很珍贵,下次要记得随手标注。
6.《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 起阅于1月8号晚上,1月15号上午读完。
![]() |
读得异常艰辛的一本书,但是为了完成财女朗线上读书会的任务(以及在群里小伙伴积极向上的影响下)花了一整周的时间读完了它。书中列举的种种谈判技巧都非常实用,需要整理出笔记来才能融会贯通。很多时候真正实用的谈判技巧往往非常简单,而且从书中举的例子发现,谈判技巧不能解决所有的事情,在事情本身有回转余地的时候才能充分利用这些技巧。就像书中所说“你要寻找的是每9局比赛中那额外的一记安打。”
7.《别让猴子跳回背上》 起阅于1月17号晚上,1月18号上午读完。
![]() |
太实用的一本小书。猴子指的是每个人身上的任务,这本小书用中肯的案例切实提醒了我们:1.不要随意承担下属应担的任务。 2.不要做一个随意将任务甩出去之后又忘掉的领导。刚好解答了最近在行政冲突上的一些困惑,觉得会是今年还会拿出来翻阅数遍的一本书。
8.《培训行业这一年》 起阅于1月19号晚上,1月20号上午读完。
![]() |
一本培训行业从业人员都应该读的书,多知网采访了13位2015年培训行业的大佬们。风雨莫测的这一年,能从这些睿智的对谈之中重现一遍。
9.《冬牧场》 起阅于1月20号晚上,1月22号中午读完。
![]() |
年底了,在最糟糕的一种内心环境里开读了李娟的冬牧场 ,还是能频频笑出声了,证明一切还不算太糟糕。李娟的书,适合晚上10点后关掉手机,开一盏光亮正好的灯,热一杯牛奶,你会收获很棒的,充满温暖细节的2小时。
10.《乔布斯传》 起阅于1月25号上午,1月30日晚上读完。
![]() |
引用MK的话来说:虽然他很贱,可是他的人生真的好精彩。 这本书让我重新开始思考:“一个伟大的企业里有一个暴君,是不是必要条件呢?” 周六的下午,太阳非常好,一口气读到结束,刚好天黑,能够心无旁骛读书的时间里,遇见一本好读的书,是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11.《龙纹身的女孩》起阅于1月30号晚上,1月31号下午读完。
![]() |
今年读的一本推理,大卫芬奇导演改编过同名电影,但是一个人应该不敢看。决定春节把千禧年三部曲读完,龙纹身女孩是第一本,非常好看,在被窝里进入了那个空气中有不安气息的北欧小木屋,真相严谨的随日期一步步推进,最后一段简直太精彩,但是最后罪恶并没有大白于天下,像一个隐喻。
一月完,11本,多为小说,但是沉浸在阅读,有趣的信息量摄取里面。。
12.《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起阅于2月1号晚,2月2号晚读完。
![]() |
好喝的鸡汤。其实内心有点反感潇洒姐如今呈现的一副“用力过猛”的姿态,对我来说更好的榜样应该是:努力过得好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但是无论如何,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就要勇于向宇宙下订单,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13.《玩火的女孩》起阅于2月6号下午,2月8号晚读完。
![]() |
斯蒂格千禧年系列的第二本,用于交代各种第三本的大背景,印象最深的是描写一个银行账户存有巨款的人如何过理想生活,一口气过完了。
14.《直搗蜂窩的女孩》起阅于2月9号,2月10号晚读完。
![]() |
最后一本,在有限的篇章里作者熟练的解开了打住的结,简直太好看。后来去查资料才知道,书里这个智慧,受欢迎,所有女生都喜欢的男主,原来原型就是作者本人啊,真是自恋又厉害的双子座。他致力于揭发瑞典极右派组织的不法行为,多年来一直受到程度或轻或重的死亡恐吓与威胁,这个人最后,居然是因心脏病一口气上七楼挂掉的。一个传奇的一生用这种方式来结尾,身为读者表示非常接受无能。
15.《纽约琐记》起阅于2月12号,2月13号下午读完。
![]() |
陈丹青先生用他独有的口吻写絮叨叨的写一些看展的感受,在回深大堵车的路上读完了。如果认真做笔记的话,不失为一本西方美术作品认知入本书籍。非常喜欢那栋住满没落艺术家的2333大楼,艺术家们一生质直而宁静的友谊。以及陈写:生态就是这样:道旁垂柳和崖岸松柏不是互相喜欢彼此承认的关系。
16.《汪曾祺谈吃》起阅于2月13号下午,2月16号中午读完。
![]() |
2月读得最敷衍的一本书,内容太轻松,用于填充这几周的零碎时间。但是这本书的编辑有很大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之前提到过的片段,看到后面非常不耐烦,不值得买。
17.《沧海之后》起阅于2月17号,2月21日读完。
![]() |
当大师都是普通的人时候,笔者前一半的篇幅几乎都在描写自己的家庭,笔触实在太过直白真实,后面逐渐过渡到美术界的种种黑幕,人性的阴暗面渐露无疑。如今身处的社会,好像已经离开了那种阴暗面很远很远,但是人性里蛰伏着的善与恶,值得人全面了解与思考。想起一个人曾说过:天呐,我们究竟打着艺术的名号干了些什么事?
28.《一网打尽》起阅于2月23号,2月29日还没读完。
![]() |
翻译说不出错处,但是总觉得哪里不流畅。顿时觉得好的翻译真的是魅力无穷的,最后一周几乎没怎么碰书,等认真看完这本再来补评论。
二月完,6.5本,多为人物写本身自己的故事,窥探人生的丰富性。
29.《理想的下午》
30.《台北人》
31.《了不起的盖茨比》
32.《巨人的陨落三部曲》
33.《龙与地下铁》
34.《玛格丽特小镇》
35.《胡适留学日记》
36.《鱼羊野史》
37.《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
38.《扶桑》
39.《硅谷钢铁侠》
40.《火星救援》
41.《给莉莉的信》
42.《黑石之墓》
43.《生与一九八四》
44.《孽子》在读
45.《老师好美》在读
46.《明亮的对话》在读
47.《异乡人》
48.《被淹没和被拯救的》
49.《创意都是练出来的》在读
50.《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