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梦者
“ 她们生自并生出自己的灵魂。当谜团以两腿站立擎起自己,而未获解答,就该轮到她们上场。当梦的画面掐住自己的双臂而未醒,那就是她们。”
——乔斯坦《永恒的灵性》
一个如此渴望活着的人却死去了。子孙满堂哭成一片,哭累了静下来休息,每回来一个亲戚,又同时放开嗓子大哭,约定俗成,有一种远比个体更强大的我们称之为事实的东西横在她眼前,无法改变它,甚至它还狰狞着要她改变自己去适应它。烟雾和圣水,让她昏昏欲睡。她曾经坐在相同的地方,看着他瘦长的后背,小声的跟着念经,他戴着老花镜,手里捧着经书,混浊的嗓音让她忍不住打瞌睡,但是她不敢睡,他们都说,不能让魔鬼诱惑。她很胆小,有时要捏自己的手臂或大腿,好让自己清醒一点。总得看东看西来分散注意力。白色墙壁上的那条裂缝,已经看了不下百次,从它的顶部看到分岔,然后她对自己说“它真像一道闪电啊!”出于习惯想着这句对自己说过一次又一次的话,连自己也觉得很累。干脆低下头,红砖块仍旧污渍累累,看上去却是古怪的图案,它们和昨天有什么不同吗?有的像是张牙舞爪的女人缺了个眼睛,另外一只张得大大的,如同骷髅上的眼洞;它旁边的长着人鼻子的狗安在猫的身子上,整颗头颅都在滴血。为什么地板总是拖不干净呢?污渍已经变成暗红色或黑色,她总是忍不住停下来观察上面的图案,他常常责备她干活很慢,可是她屡教不改,找找那个大鼻子侧脸,它已经快花掉了,多了个歪歪的咧开的嘴,因为他的狗经常躺在它上面,一定是狗弄出来的这个嘴,就在鸟笼的旁边,这只可爱的诱饵永远都傻傻的可怜兮兮的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偶尔被吓得在笼子里乱撞,羽毛脱落了四处飘飞,这位双面伊人,同时扮演俘虏和帮凶的角色,猎人又瘦又高的影子蹲下来,从小盒子里拿出蟋蟀喂给它吃,脸上满满赞许的温情的微笑。他有时让她也一起去捉蟋蟀,开始的时候他示范,抓到手里了就把它们的腿掰掉,然后放在玻璃容器或火柴盒里,很快就可以装满。它们没有血,怜悯却让她心里起疙瘩,有种强烈恶心的感觉从手掌心一直蔓延到心脏,让她颤抖。他生气地说,真没用,就没再让她去了。墙上如同闪电纹路的裂缝还在。蜂箱空了,留下一盆水仙在墙脚自生自灭。
地上的污渍是秘密的享乐,她故意使自己眼花以便看见想要看见的东西。然而事情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样,连文字也已经不代表文字本身的意思,而是别的,人们说一指的却是二,原本的面目被曲解,反而让人忘记它们本来是什么,就像她忘记了闪电是裂缝,图案是污渍,就像他们,忘记了悲伤,让风俗把悲伤变成程序和负担。它存在的目的被掩藏,显现出另外的面目,像用来装饰的图案,一种修辞手法,一个发夹,或一件衣服。有一种什么东西把她砍成两半,一半走在送葬的路上,听着“诸神降临”云云,一半留在自我的意识里,悬浮空中。
事情总也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他骷髅般的面容让人难以和从前的音容笑貌联系起来。如果他信,他就不是空虚的人,就像信仰神的疯子获得了神性,在他体内燃烧出绚丽的颜色。神的低语是人的赋格曲。他总会竭尽全力把自己转变成其他事物,变成他的后代,化成血液流淌在这些后代的身上,在他们身上打下他的烙印,就像疯子把自己转化成艺术品。他们都是假的,一定程度上自欺欺人的骗子。把神按照人的形象来缔造。一切都言过其实,一切你所听到的都是一定程度上的谎言,天使也是甜蜜谎言的产物,人们明知道是谎言,却讳莫如深,这是正派人士的唯一回应,难道你想成为吸血鬼的子民吗?让所有隐晦的暗喻脱离黑暗放到光明中来吗?不,这不能解释事实的全部,只有活生生的肉体能够解释生活的真实。超出看得见的范围,看见别人所看不见的,都是白日梦。当她把精神悬挂起来,忘了行走时的重量,一个白日梦者岂不是一个空心的人吗……
她躺在床上,没有睡着,却醒不过来,梦魇在试图扼杀她,它扼住她的头骨,仿佛她是没有血肉的骷髅。她心里歇斯底里大喊救命,却发不出任何声音,清醒的意识要她醒过来,她努力睁开眼睛,朦胧中看见和往常一样的天花板和窗口,窗外的树枝在午后的阳光中轻轻摇曳,她渴求清醒的意识战胜如死神般的梦魇,她是那么喜爱窗外的树影和鸟鸣,多少个午后,她坐在窗边的书桌前,什么也不做,听着窗外风过树梢,飞来飞去的小鸟,夏天的落叶铺满过道,走过的男人吹着欢乐的口哨,看见她便大声感叹:“幸福的人哪……”,说完继续吹着口哨走远。他一直认为她太脆弱,她一定要让他知道,她不是弱者。她抓住了梦魇的手,把它从自己的头颅上拿开,多么恶心多么怪异的手啊,细小而尖利的四个手指,指尖如圆锥,像是科幻片里的外星人,她强忍恐惧紧紧抓住它把它甩开,经过一番挣扎,她终于真正睁开双眼,天花板和窗外的树枝清晰地出现在眼前。书桌前挂着他的遗像,眼神空洞。她坐起来,眼神和他一样空洞,某种不可逃脱的遗传基因,把这空洞代代相传。她看着窗外,却什么也看不见,她已经分不清,究竟梦魇真的来过,还是仅仅为梦境……困惑是白日梦者的肖像,觉醒是她的未来,人就是人的未来。
——乔斯坦《永恒的灵性》
一个如此渴望活着的人却死去了。子孙满堂哭成一片,哭累了静下来休息,每回来一个亲戚,又同时放开嗓子大哭,约定俗成,有一种远比个体更强大的我们称之为事实的东西横在她眼前,无法改变它,甚至它还狰狞着要她改变自己去适应它。烟雾和圣水,让她昏昏欲睡。她曾经坐在相同的地方,看着他瘦长的后背,小声的跟着念经,他戴着老花镜,手里捧着经书,混浊的嗓音让她忍不住打瞌睡,但是她不敢睡,他们都说,不能让魔鬼诱惑。她很胆小,有时要捏自己的手臂或大腿,好让自己清醒一点。总得看东看西来分散注意力。白色墙壁上的那条裂缝,已经看了不下百次,从它的顶部看到分岔,然后她对自己说“它真像一道闪电啊!”出于习惯想着这句对自己说过一次又一次的话,连自己也觉得很累。干脆低下头,红砖块仍旧污渍累累,看上去却是古怪的图案,它们和昨天有什么不同吗?有的像是张牙舞爪的女人缺了个眼睛,另外一只张得大大的,如同骷髅上的眼洞;它旁边的长着人鼻子的狗安在猫的身子上,整颗头颅都在滴血。为什么地板总是拖不干净呢?污渍已经变成暗红色或黑色,她总是忍不住停下来观察上面的图案,他常常责备她干活很慢,可是她屡教不改,找找那个大鼻子侧脸,它已经快花掉了,多了个歪歪的咧开的嘴,因为他的狗经常躺在它上面,一定是狗弄出来的这个嘴,就在鸟笼的旁边,这只可爱的诱饵永远都傻傻的可怜兮兮的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偶尔被吓得在笼子里乱撞,羽毛脱落了四处飘飞,这位双面伊人,同时扮演俘虏和帮凶的角色,猎人又瘦又高的影子蹲下来,从小盒子里拿出蟋蟀喂给它吃,脸上满满赞许的温情的微笑。他有时让她也一起去捉蟋蟀,开始的时候他示范,抓到手里了就把它们的腿掰掉,然后放在玻璃容器或火柴盒里,很快就可以装满。它们没有血,怜悯却让她心里起疙瘩,有种强烈恶心的感觉从手掌心一直蔓延到心脏,让她颤抖。他生气地说,真没用,就没再让她去了。墙上如同闪电纹路的裂缝还在。蜂箱空了,留下一盆水仙在墙脚自生自灭。
地上的污渍是秘密的享乐,她故意使自己眼花以便看见想要看见的东西。然而事情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样,连文字也已经不代表文字本身的意思,而是别的,人们说一指的却是二,原本的面目被曲解,反而让人忘记它们本来是什么,就像她忘记了闪电是裂缝,图案是污渍,就像他们,忘记了悲伤,让风俗把悲伤变成程序和负担。它存在的目的被掩藏,显现出另外的面目,像用来装饰的图案,一种修辞手法,一个发夹,或一件衣服。有一种什么东西把她砍成两半,一半走在送葬的路上,听着“诸神降临”云云,一半留在自我的意识里,悬浮空中。
事情总也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他骷髅般的面容让人难以和从前的音容笑貌联系起来。如果他信,他就不是空虚的人,就像信仰神的疯子获得了神性,在他体内燃烧出绚丽的颜色。神的低语是人的赋格曲。他总会竭尽全力把自己转变成其他事物,变成他的后代,化成血液流淌在这些后代的身上,在他们身上打下他的烙印,就像疯子把自己转化成艺术品。他们都是假的,一定程度上自欺欺人的骗子。把神按照人的形象来缔造。一切都言过其实,一切你所听到的都是一定程度上的谎言,天使也是甜蜜谎言的产物,人们明知道是谎言,却讳莫如深,这是正派人士的唯一回应,难道你想成为吸血鬼的子民吗?让所有隐晦的暗喻脱离黑暗放到光明中来吗?不,这不能解释事实的全部,只有活生生的肉体能够解释生活的真实。超出看得见的范围,看见别人所看不见的,都是白日梦。当她把精神悬挂起来,忘了行走时的重量,一个白日梦者岂不是一个空心的人吗……
她躺在床上,没有睡着,却醒不过来,梦魇在试图扼杀她,它扼住她的头骨,仿佛她是没有血肉的骷髅。她心里歇斯底里大喊救命,却发不出任何声音,清醒的意识要她醒过来,她努力睁开眼睛,朦胧中看见和往常一样的天花板和窗口,窗外的树枝在午后的阳光中轻轻摇曳,她渴求清醒的意识战胜如死神般的梦魇,她是那么喜爱窗外的树影和鸟鸣,多少个午后,她坐在窗边的书桌前,什么也不做,听着窗外风过树梢,飞来飞去的小鸟,夏天的落叶铺满过道,走过的男人吹着欢乐的口哨,看见她便大声感叹:“幸福的人哪……”,说完继续吹着口哨走远。他一直认为她太脆弱,她一定要让他知道,她不是弱者。她抓住了梦魇的手,把它从自己的头颅上拿开,多么恶心多么怪异的手啊,细小而尖利的四个手指,指尖如圆锥,像是科幻片里的外星人,她强忍恐惧紧紧抓住它把它甩开,经过一番挣扎,她终于真正睁开双眼,天花板和窗外的树枝清晰地出现在眼前。书桌前挂着他的遗像,眼神空洞。她坐起来,眼神和他一样空洞,某种不可逃脱的遗传基因,把这空洞代代相传。她看着窗外,却什么也看不见,她已经分不清,究竟梦魇真的来过,还是仅仅为梦境……困惑是白日梦者的肖像,觉醒是她的未来,人就是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