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伤而漫长的回忆
黑黑的夜,冰冷的空气,街上几乎没有行人,只有些闪着亮光的汽车,穿梭地奔跑。我一个人走在这静静的街道,感受着冬夜的温柔,站着的树照例地在两旁默默而忠心地送我归家。
没有理由地,想起我去逝的奶奶,想起她最后居住的那套两室两厅,光线黯淡的房子。我的心突然感受到一种巨大的,令人恐惧的孤独。是的,我亲爱的奶奶,就是在这样的孤独中渡过了她最后的岁月。
每次我去看她,她都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客厅,看着电视。为了省电,她并不开灯,所以整个客厅都显得黑暗而寂寞。我知道她并没有看电视,她的心早已掉在了我看不见的世界。她瘦了许多,精神也不好,失去了往常那种神采奕奕的面貌。
我和她说话,她回过神来慈祥地一笑,便忙着拿出各种的水果点心给我吃。虽然我并不想吃,却并不阻止她做这些事,因为我知道,她做这些事的时候,一定是开心和快乐的。慢慢地,六姑、六姑父下班回来了,或许表弟,表弟媳妇下班也会回来,这个家就会有些热闹的人气与幸福。
然而,这些热闹的人气与幸福并不长久,吃过饭,大家都要各自散去,两室两厅的房子,只剩下奶奶和保姆。很长时间,我不理解,为什么六姑、六姑父或者他们的儿子、儿媳妇不愿与奶奶住在一起,也许他们并不想放弃自己原有的生活。是的,这里太冷清,没有生活的气息,有的只是一个年老衰退的人满满的回忆。于是,他们要走,要离去,把老人丢给那无边无际的回忆。
在这片新修的楼房建成以前,这里本是一个基督教的大院子。进得院子门口,转左手第一幢的老木楼,就是曾经我们共同的家,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那老木楼的构造。老木楼有四个面积不小的卧室,一个大大的用于吃饭待客的大厅, 还有一间没有住人,拿来堆放各种杂物了。那时我们的老木楼总是非常热闹,三姑一家人,还有未嫁的五姑,六姑包括年幼的我都住在这里。慢慢地,六姑父上了门,有了表弟,最后五姑也在老木楼结了婚。当我慢慢长大的时候,她们一个一个全部搬了出去,曾经在一起长大的我的表姊妹们,也住进了父母的新房。
然而那时还是热闹,姑姑、姑父们仍旧在老木楼吃饭,满满的一、两桌人。晚上,一桌麻将,一台电视,将热闹的气氛推向高潮。热闹到深夜,他们各自散去,剩下奶奶,我与保姆三个人各自睡觉。
很久以后我才明白,简陋的老木屋沉淀着我们三代人的生活与命运。
什么时候,一切开始改变了呢?或许是在我工作以后吧,或许是姑姑把那个无辜的小保姆撵走以后吧。
我们家曾经请过很多的保姆,老的小的都有。她们很喜欢同我讲话,讲我不曾听到过的乡间故事,讲我不曾看到过的神奇世界。委屈的时候,她们也和我说,年轻的我总是竭力地安慰她们,但并不能减少她们的忧愁。
我想起那个快乐而开朗的小保姆,我已经忘记了她的名字。她莫明其妙地被怀疑了一些事,终要被撵出去了。记得当时的我,气愤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唯一的办法,就是帮她另外寻找一家又一家的主人。然而,她最终为自己做了主,在一家娱乐场所接待男客,第一次便挣了四千元钱。
她告诉了我,我几乎没有说什么话。有时她来找我,我便和她一起出去吃饭,看电影。后来她被一个中年男人包养了。我去过她的家,看到她那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她没有名份,因为男人并不能娶她,然而她还是快乐,总是那样开心地笑。自我离开老家后,再也没有见到她,失去了同她的联系。
我在想,也许就是在她被撵出去后,老木楼里的人就慢慢变了。是的,一切都在改变,而改变的人却并不能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什么。
我至今还记得她们,那些年老的或年轻的保姆们。她们憨厚质朴的微笑,她们对我的关心与照顾,曾经带给我很多的温暖与感动。
然而,这些终于不在了。我每次回老家,也再不能见到她们可爱的面容。我想,或许她们也忘了我吧。
改变的力量是强大的。老木楼要被拆了,教堂要重修。每一个老居民都能以极低的代价得到一套新房子。家里于是发生了一些惊心动魄的事。这些事,虽然并没有减少我对亲人的热爱,却让我看清了很多人世间的冷暖。
在老木楼存在的最后一个月里,我是住在里面的唯一一个居民,奶奶与保姆都搬进了倒迁房。我不舍得走,我要在老木楼最后的岁月里,陪伴她。每晚在奶奶那里吃过饭后,我便独自回到老木楼,一个人看书,看电视,与我的猫、狗为伴。有时,我一间屋一间屋仔细地观看,回忆就如漫长的岁月伤感了我的心。家人很是奇怪,觉得我胆子太大,一个人住在空洞的木楼里。他们不明白,我的根就在这里,他们的根也在这里。我不曾见面的爷爷就死在我住的那间卧室里,我的父辈们在这里成长恋爱,我的青春岁月也布满了老木楼的每一个房间与角落。这一切,叫我如何舍得。也许只有我可以读懂老木楼的故事,老木楼的哀伤。她就像一个即将离去的老人,深情地拥抱着最后一个依恋她的子孙。
新修的房子很宽敞,可是并不明亮。奶奶搬了进去。按照家人的约定,六姑与六姑父应该与奶奶住在一起,因为新修的房子,哥哥姐姐们同意写她的名字。我自己在公司里申请了一个小小的蜗居,与女友住了下来。
六姑并没有按照约定与奶奶同住,只是在那里搭伙食。这让大家很是意外,可是也都无可奈何。于是,奶奶从此以后就常坐在暗暗的客厅里,对着电视发呆。后来,她常常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每次我去,她就会很神秘地讲给我听。比如,她喂的小鸟给她说了什么话,她又怎么样看到不认识的两个人进了她的房间。那时,她的眼睛和她的世界一样变得很神奇。终于,她在儿女孙辈们的眼里,变成一个奇怪的人。
只有我每次都笑着耐心地听她讲,吃她给我的糖果点心。有时,还提点问,她就会很高兴地把更多神秘的事情讲给我听。
现在我才真正明白,因为没有了老木楼,所以我们都没有了根。新修的房子固然比老木楼结实方便,可是永远地失去了家族的人气。那时,我们的家族是多么地热闹兴旺啊,可是现在都分裂了一个个的小家,留下个孤独的老人,回味一个世纪的岁月。
我的脚步声在夜间空灵地响着,而我的眼睛已经湿润了。有谁能明白一个老人最后的世界,明白一个老人最后的孤独。那个世界的孤独,是那么巨大,无边无际,以至于没有人能真正地走近它。
我经常梦见我的奶奶,梦见我的老木楼,梦见曾经在里面生活的亲人们。在梦里,仿佛一切都没有改变,厨房里的火仍旧烧得很旺,煮着一大家人的饭菜。我看见他们在说话,他们在走路,他们的脸不曾有任何地改变。
梦醒来,我却在成都的家里,呆呆地回味那段漫长却永远逝去的岁月。
没有理由地,想起我去逝的奶奶,想起她最后居住的那套两室两厅,光线黯淡的房子。我的心突然感受到一种巨大的,令人恐惧的孤独。是的,我亲爱的奶奶,就是在这样的孤独中渡过了她最后的岁月。
每次我去看她,她都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客厅,看着电视。为了省电,她并不开灯,所以整个客厅都显得黑暗而寂寞。我知道她并没有看电视,她的心早已掉在了我看不见的世界。她瘦了许多,精神也不好,失去了往常那种神采奕奕的面貌。
我和她说话,她回过神来慈祥地一笑,便忙着拿出各种的水果点心给我吃。虽然我并不想吃,却并不阻止她做这些事,因为我知道,她做这些事的时候,一定是开心和快乐的。慢慢地,六姑、六姑父下班回来了,或许表弟,表弟媳妇下班也会回来,这个家就会有些热闹的人气与幸福。
然而,这些热闹的人气与幸福并不长久,吃过饭,大家都要各自散去,两室两厅的房子,只剩下奶奶和保姆。很长时间,我不理解,为什么六姑、六姑父或者他们的儿子、儿媳妇不愿与奶奶住在一起,也许他们并不想放弃自己原有的生活。是的,这里太冷清,没有生活的气息,有的只是一个年老衰退的人满满的回忆。于是,他们要走,要离去,把老人丢给那无边无际的回忆。
在这片新修的楼房建成以前,这里本是一个基督教的大院子。进得院子门口,转左手第一幢的老木楼,就是曾经我们共同的家,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那老木楼的构造。老木楼有四个面积不小的卧室,一个大大的用于吃饭待客的大厅, 还有一间没有住人,拿来堆放各种杂物了。那时我们的老木楼总是非常热闹,三姑一家人,还有未嫁的五姑,六姑包括年幼的我都住在这里。慢慢地,六姑父上了门,有了表弟,最后五姑也在老木楼结了婚。当我慢慢长大的时候,她们一个一个全部搬了出去,曾经在一起长大的我的表姊妹们,也住进了父母的新房。
然而那时还是热闹,姑姑、姑父们仍旧在老木楼吃饭,满满的一、两桌人。晚上,一桌麻将,一台电视,将热闹的气氛推向高潮。热闹到深夜,他们各自散去,剩下奶奶,我与保姆三个人各自睡觉。
很久以后我才明白,简陋的老木屋沉淀着我们三代人的生活与命运。
什么时候,一切开始改变了呢?或许是在我工作以后吧,或许是姑姑把那个无辜的小保姆撵走以后吧。
我们家曾经请过很多的保姆,老的小的都有。她们很喜欢同我讲话,讲我不曾听到过的乡间故事,讲我不曾看到过的神奇世界。委屈的时候,她们也和我说,年轻的我总是竭力地安慰她们,但并不能减少她们的忧愁。
我想起那个快乐而开朗的小保姆,我已经忘记了她的名字。她莫明其妙地被怀疑了一些事,终要被撵出去了。记得当时的我,气愤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唯一的办法,就是帮她另外寻找一家又一家的主人。然而,她最终为自己做了主,在一家娱乐场所接待男客,第一次便挣了四千元钱。
她告诉了我,我几乎没有说什么话。有时她来找我,我便和她一起出去吃饭,看电影。后来她被一个中年男人包养了。我去过她的家,看到她那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她没有名份,因为男人并不能娶她,然而她还是快乐,总是那样开心地笑。自我离开老家后,再也没有见到她,失去了同她的联系。
我在想,也许就是在她被撵出去后,老木楼里的人就慢慢变了。是的,一切都在改变,而改变的人却并不能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什么。
我至今还记得她们,那些年老的或年轻的保姆们。她们憨厚质朴的微笑,她们对我的关心与照顾,曾经带给我很多的温暖与感动。
然而,这些终于不在了。我每次回老家,也再不能见到她们可爱的面容。我想,或许她们也忘了我吧。
改变的力量是强大的。老木楼要被拆了,教堂要重修。每一个老居民都能以极低的代价得到一套新房子。家里于是发生了一些惊心动魄的事。这些事,虽然并没有减少我对亲人的热爱,却让我看清了很多人世间的冷暖。
在老木楼存在的最后一个月里,我是住在里面的唯一一个居民,奶奶与保姆都搬进了倒迁房。我不舍得走,我要在老木楼最后的岁月里,陪伴她。每晚在奶奶那里吃过饭后,我便独自回到老木楼,一个人看书,看电视,与我的猫、狗为伴。有时,我一间屋一间屋仔细地观看,回忆就如漫长的岁月伤感了我的心。家人很是奇怪,觉得我胆子太大,一个人住在空洞的木楼里。他们不明白,我的根就在这里,他们的根也在这里。我不曾见面的爷爷就死在我住的那间卧室里,我的父辈们在这里成长恋爱,我的青春岁月也布满了老木楼的每一个房间与角落。这一切,叫我如何舍得。也许只有我可以读懂老木楼的故事,老木楼的哀伤。她就像一个即将离去的老人,深情地拥抱着最后一个依恋她的子孙。
新修的房子很宽敞,可是并不明亮。奶奶搬了进去。按照家人的约定,六姑与六姑父应该与奶奶住在一起,因为新修的房子,哥哥姐姐们同意写她的名字。我自己在公司里申请了一个小小的蜗居,与女友住了下来。
六姑并没有按照约定与奶奶同住,只是在那里搭伙食。这让大家很是意外,可是也都无可奈何。于是,奶奶从此以后就常坐在暗暗的客厅里,对着电视发呆。后来,她常常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每次我去,她就会很神秘地讲给我听。比如,她喂的小鸟给她说了什么话,她又怎么样看到不认识的两个人进了她的房间。那时,她的眼睛和她的世界一样变得很神奇。终于,她在儿女孙辈们的眼里,变成一个奇怪的人。
只有我每次都笑着耐心地听她讲,吃她给我的糖果点心。有时,还提点问,她就会很高兴地把更多神秘的事情讲给我听。
现在我才真正明白,因为没有了老木楼,所以我们都没有了根。新修的房子固然比老木楼结实方便,可是永远地失去了家族的人气。那时,我们的家族是多么地热闹兴旺啊,可是现在都分裂了一个个的小家,留下个孤独的老人,回味一个世纪的岁月。
我的脚步声在夜间空灵地响着,而我的眼睛已经湿润了。有谁能明白一个老人最后的世界,明白一个老人最后的孤独。那个世界的孤独,是那么巨大,无边无际,以至于没有人能真正地走近它。
我经常梦见我的奶奶,梦见我的老木楼,梦见曾经在里面生活的亲人们。在梦里,仿佛一切都没有改变,厨房里的火仍旧烧得很旺,煮着一大家人的饭菜。我看见他们在说话,他们在走路,他们的脸不曾有任何地改变。
梦醒来,我却在成都的家里,呆呆地回味那段漫长却永远逝去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