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戏团+人猿星球=进化论
开始,我原本是快乐的。在这山上,好玩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一天总是胡天胡地的抓住藤条来回悠着乱撞。自从多了人的气息以后,恐惧中不乏夹杂着几丝新奇。有一天当我不由自主地钻进一个笼子的时候,那一定不是我的错。毕竟我还可以跟着他们一起去招呼招呼外面的世界。
于是世界便变着花样儿一团一团飞进我那流满涎水的梦中。一只猴子对于外界的一种新鲜渴望正源于此,小铁笼子虽然没有外面那么自由,毕竟还有吃的,毕竟还有温暖。人类的温暖已习惯让我昏昏欲睡。
但是这样的好梦不会长久。在逐渐读懂了人们的温暖以后,我还是不得不学会了小心翼翼。人们凛冽的目光总是让我不寒而栗,我开始抓耳挠腮地想尽一切办法同它们应付周旋,同时也想到了逃跑。
逃跑中的一念之差使我的这次计划最终功亏一篑。当我如何巧妙地从几个人的身下钻来钻去然后躲避了他们的追击,当我攀上摩天大楼的顶端面对着那为一大片尘烟所以掩盖下的城市感到无处适从的时候,一阵浓浓淡淡的酸楚犹如胡椒面一样铺天盖地地击倒了我整个身心。人类在气喘吁吁的同时并且用一种怜悯的目光恰如其分地止住了我随即汹涌而来的泪水,在我转身扑向人类的同时才发觉它们却仅仅地攥住我不长不短的尾巴。
和颜悦色过后的暴风雨看来是在所难免的,我开始在铁笼子里面大喊大叫。但是对于我这一点儿惯有的伎俩人们还是颇有耐心的,三天以后它们很自然地在笼子里面发现饿得再也不能动弹的我。有时仅仅是为了一块面包,我开始学会了在挥舞着的皮鞭下过活,我开始向一切妥协。
同样学会的还有察言观色。或许先天性出于对人类的一知半解,我开始放弃固有的一种自尊,尽可能地去贴近它们,当然还得摇着尾巴。它们找来一些特制的衣服让我穿上,我愿意;它们给我戴上一些沉重的面具,我也愿意;他们让我直起身来像人类一样打拱作揖,我还是愿意。最不能让人接受的是一股脑儿做完上面的这一切还要在原地上打过滚而才肯让我站起来,我看了看它们脸上转瞬即逝的晴朗天气,然后再看了看它们手上半只发馊的玉米面窝窝头,最后还是咬紧牙满含着泪水痛快地答应了。于是,我开始习惯了像人一样生活却只能像一只狗那样被它们用铁链子牵着走进了大街小巷。
让我最终学会的还是欠着半个身儿向人们乞讨,这同躲在树上吃着脆脆的松果是完全两样的了。当我在人群围观着的空地上忙地里折腾了老半天的时候,那时,拿着一面铜锣随着场地转上两圈也就成了我接下来重复着的必修课之一。我全身大汉淋漓,一边捶了捶还在发痛发酸的腰,一边在人们挑剔的眼神下战战栗栗地不时磕两跟头。那时我的两个伙计,也可以说是我的主人正坐在一旁不咸不淡地抽着旱烟,脸色平静地不起丝毫波澜,我似乎该接着转第二圈了。当我的两个伙计把当当作响的铜板哗哗如流水一般扫进了它们的钱袋后,它们接下来行路的样子略略显得有些匆忙。我那时不得不竭力忍住脸上泛滥着的泪水,一边还不得不用手拾起一两个散落在地上的面具。
当然,同样的游戏也会在另一个地方开始,也会在另一个地方结束。内容单调情节乏善可陈天天都在重复,当然还有人具体的影子穿梭其中每当紧要的时候做一些匆忙地点缀。唉,重复多了,我的脑袋瓜还真不好使了呢。许多年里我们去了一个地方又去了一个地方,每个地方都有相同的故事和相同的人,然而真正能够回荡在耳边的却是那当当作响的铜板,那种声音许多年来像一个恶梦一样紧随着我,让我窒息,让我间不容发,让我在疲惫和困乏中不能自抑。算来这时间叮叮当当地又过去多少个秋了,钱或许真的是一个好东西,难道吃在嘴里就一定比脆生生的松果觉得心里好受?
所以我也老了。那些胡天胡地的老把戏我再也不觉得那么新鲜了,在人世间忙忙乱乱地走这一遭总算还有一个不错的结局。我的那两个老搭档风风雨雨过来那么多年总算还有点仁慈,少了许多皮鞭和呵斥以后又找了一个小猴子来代替我,并且还管吃发馊的玉米面窝窝头。当我象征性地在场上跑个龙套下来,总觉得那个同伴越来越像年轻时的自己,我就觉得愈发伤心。但我最后还是主动要求离开,也算是我的主人吧看我再也榨不出多少油水了,痛痛快快地答应了并且给我两个热气腾腾的馒头作为这么多年来的代价,那个东西还是我多年以前尝过,吃起来确实不一样。但最后我看都不看,慢腾腾地从箱子里面掏出一个面具戴上,拿着几个还在发馊的窝窝头放进嘴里乱嚼一气。于是我走了,临末的时候终于还是含着泪回头去看了一眼。
最后,我终于穿戴好人的衣服挂好人的面具孤零零地回到了以前呆过的那片山林。这么多年来,山林还是山林,有时看着几个半大的猴子为着一点吃的东西争的个你死我活。想起来和人的世界毕竟没有两样,我就特别怀念山外的那个世界。有一天去松树疙瘩那里听对门的老猴子谈今论古,一时高兴回来晚了。路上下着雨,老滑老滑,一不小心就跌几跟头了,面具丢了,衣服也脏了烂了。回来几个小猴子还戳着指头笑我:短命的,瞧瞧这只被雨水淋湿了的猴子。
于是世界便变着花样儿一团一团飞进我那流满涎水的梦中。一只猴子对于外界的一种新鲜渴望正源于此,小铁笼子虽然没有外面那么自由,毕竟还有吃的,毕竟还有温暖。人类的温暖已习惯让我昏昏欲睡。
但是这样的好梦不会长久。在逐渐读懂了人们的温暖以后,我还是不得不学会了小心翼翼。人们凛冽的目光总是让我不寒而栗,我开始抓耳挠腮地想尽一切办法同它们应付周旋,同时也想到了逃跑。
逃跑中的一念之差使我的这次计划最终功亏一篑。当我如何巧妙地从几个人的身下钻来钻去然后躲避了他们的追击,当我攀上摩天大楼的顶端面对着那为一大片尘烟所以掩盖下的城市感到无处适从的时候,一阵浓浓淡淡的酸楚犹如胡椒面一样铺天盖地地击倒了我整个身心。人类在气喘吁吁的同时并且用一种怜悯的目光恰如其分地止住了我随即汹涌而来的泪水,在我转身扑向人类的同时才发觉它们却仅仅地攥住我不长不短的尾巴。
和颜悦色过后的暴风雨看来是在所难免的,我开始在铁笼子里面大喊大叫。但是对于我这一点儿惯有的伎俩人们还是颇有耐心的,三天以后它们很自然地在笼子里面发现饿得再也不能动弹的我。有时仅仅是为了一块面包,我开始学会了在挥舞着的皮鞭下过活,我开始向一切妥协。
同样学会的还有察言观色。或许先天性出于对人类的一知半解,我开始放弃固有的一种自尊,尽可能地去贴近它们,当然还得摇着尾巴。它们找来一些特制的衣服让我穿上,我愿意;它们给我戴上一些沉重的面具,我也愿意;他们让我直起身来像人类一样打拱作揖,我还是愿意。最不能让人接受的是一股脑儿做完上面的这一切还要在原地上打过滚而才肯让我站起来,我看了看它们脸上转瞬即逝的晴朗天气,然后再看了看它们手上半只发馊的玉米面窝窝头,最后还是咬紧牙满含着泪水痛快地答应了。于是,我开始习惯了像人一样生活却只能像一只狗那样被它们用铁链子牵着走进了大街小巷。
让我最终学会的还是欠着半个身儿向人们乞讨,这同躲在树上吃着脆脆的松果是完全两样的了。当我在人群围观着的空地上忙地里折腾了老半天的时候,那时,拿着一面铜锣随着场地转上两圈也就成了我接下来重复着的必修课之一。我全身大汉淋漓,一边捶了捶还在发痛发酸的腰,一边在人们挑剔的眼神下战战栗栗地不时磕两跟头。那时我的两个伙计,也可以说是我的主人正坐在一旁不咸不淡地抽着旱烟,脸色平静地不起丝毫波澜,我似乎该接着转第二圈了。当我的两个伙计把当当作响的铜板哗哗如流水一般扫进了它们的钱袋后,它们接下来行路的样子略略显得有些匆忙。我那时不得不竭力忍住脸上泛滥着的泪水,一边还不得不用手拾起一两个散落在地上的面具。
当然,同样的游戏也会在另一个地方开始,也会在另一个地方结束。内容单调情节乏善可陈天天都在重复,当然还有人具体的影子穿梭其中每当紧要的时候做一些匆忙地点缀。唉,重复多了,我的脑袋瓜还真不好使了呢。许多年里我们去了一个地方又去了一个地方,每个地方都有相同的故事和相同的人,然而真正能够回荡在耳边的却是那当当作响的铜板,那种声音许多年来像一个恶梦一样紧随着我,让我窒息,让我间不容发,让我在疲惫和困乏中不能自抑。算来这时间叮叮当当地又过去多少个秋了,钱或许真的是一个好东西,难道吃在嘴里就一定比脆生生的松果觉得心里好受?
所以我也老了。那些胡天胡地的老把戏我再也不觉得那么新鲜了,在人世间忙忙乱乱地走这一遭总算还有一个不错的结局。我的那两个老搭档风风雨雨过来那么多年总算还有点仁慈,少了许多皮鞭和呵斥以后又找了一个小猴子来代替我,并且还管吃发馊的玉米面窝窝头。当我象征性地在场上跑个龙套下来,总觉得那个同伴越来越像年轻时的自己,我就觉得愈发伤心。但我最后还是主动要求离开,也算是我的主人吧看我再也榨不出多少油水了,痛痛快快地答应了并且给我两个热气腾腾的馒头作为这么多年来的代价,那个东西还是我多年以前尝过,吃起来确实不一样。但最后我看都不看,慢腾腾地从箱子里面掏出一个面具戴上,拿着几个还在发馊的窝窝头放进嘴里乱嚼一气。于是我走了,临末的时候终于还是含着泪回头去看了一眼。
最后,我终于穿戴好人的衣服挂好人的面具孤零零地回到了以前呆过的那片山林。这么多年来,山林还是山林,有时看着几个半大的猴子为着一点吃的东西争的个你死我活。想起来和人的世界毕竟没有两样,我就特别怀念山外的那个世界。有一天去松树疙瘩那里听对门的老猴子谈今论古,一时高兴回来晚了。路上下着雨,老滑老滑,一不小心就跌几跟头了,面具丢了,衣服也脏了烂了。回来几个小猴子还戳着指头笑我:短命的,瞧瞧这只被雨水淋湿了的猴子。
刀叢中的小詩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雪夜灯下读《金瓶》 (10人喜欢)
- 十个农民进城 (7人喜欢)
- 创世纪 (2人喜欢)
- 百家姓·民间语文 (2人喜欢)
- 黄色潜水艇(仿死亡赋格) (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