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昊:有些路,终归还是要自己走
我是一个简单快乐的女孩儿,没有经历过太多的坎坷与波折,作为家里的独生女,父母和家里的老人对我一直疼爱有加,衣食无忧。所以一直以来我基本上都是在一个有爱的环境下成长的,印象中的童年多数是充满了快乐的。受父母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我的性格比较开朗,从小到大的小伙伴一直很多,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上学期间也比较勤奋刻苦,虽然成绩不是名列前茅,但是一直也还比较好。考试升学,选择专业也一直是按父母的期待,顺风顺水的一路走来。
毕业之后的工作体面,收入稳定,而且继续按照父母的期待以及社会的需求考很多相关的职业证书、在职研究生MBA......
我时常认为,人生不过如此吧。但是我也时常陷入迷茫,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这就是我想要的人生吗,现在到底是不是真实的我呢,如果是的话为什么心里总觉得少点什么,总有不满足感,如果不是的话那真实的我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的恋爱经历其实并不像其他经历这么一番风顺,虽然每次我都认认真真的付出真感情,但是结果总是不得而终。不知不觉就成为了社会中所谓的“大龄剩女”。最着急的当然是父母,但是这次他们却无能为力,他们可以帮我安排学校,帮我安排工作单位,但是却无法给我安排一个对象,让我顺利结婚。有些路,终归还是要自己走。
我人生中的最大的低谷期就是14年的夏天,那年夏天,我失恋了,是最痛苦的一次,因为那个男孩子我真的非常喜欢,并且付出了很多,也畅想了很多我们结婚以后的生活。然而他却跟前女友和好了,对我的打击很大,很久都没有走出来,不想面对现实,痛苦不堪。漏屋偏遭连夜雨,因为那段时间一直在痛苦中,所以也做了一件傻事儿,被诈骗集团骗走了很多钱。这个打击对于几乎没有经历过挫折的我是个重大打击。对父母打击也很大,因为他们从小对我呵护有加,生怕我受委屈或者受欺负,可是他们终归还是希望我可以变得强大一些,成熟一些,一夜之间就可以长大的感觉。
在经历低谷之后,我当时寻求了各种方式想摆脱痛苦,找朋友逛街啊,旅行啊等等之类的,但都只是暂时的缓解,但是深层的痛苦并没有减轻,依然不接受当时的现实。也许是上帝眷顾我,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加了一次关于心理学活动的小讲座,那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心理学,我很清楚的记得那次的讲座是张珂老师讲的“你真的了解自己吗?”给我的帮助很大,一直以来,我认为最了解的不就是自己吗,听完讲座,我才明白,其实最不了解的也是自己。
从那时候起,我经常去听张老师的讲座,并一改往日的怨天尤人,哀叹自己时运不济,遇人不淑。我开始面对正视自己,开始反思自己的不足,并且,我慢慢意识到,一切的发生都不是偶然,而是在提醒我该成长了,有些事情是要自己独立承担,也要该为自己负责任了。后来,我上了对我影响非常大的课程——量子转念引导课程,开启了我的身心成长的道路。
量子转念引导课程对我的触动非常大,不单单结束了那一次失恋的痛苦,走上了心灵成长的道路。重要的是让我在其中发现了宝贵的资源,不断的觉察与成长,使我更加了解自己,明白了自己的认知信念、行为模式是如何产生的,其实现在看来,是父母一路以来的保护与关爱,让我渐渐的失去了自我,慢慢的压制了我的个性,让我少经历了很多风雨,但同时也剥夺了很多自我体验与成长的机会。
即使已经成年的我,父母依旧对我各种不放心,处处过问我的情况,希望可以替我安排好一切。而对于我个人而言,也渐渐像温水里的青蛙,适应了这样的安逸的生活,虽然有时也觉得有些不甘心,也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又能做什么。所以一直在寻寻觅觅,虽有不甘但又无可奈何。
在认清自己接纳自己的同时,也有了努力的方向,心态更加积极乐观,自己更加清明,自然而然的就是看事情的角度更加多元化。之前跟别人相处的时候,总是很想更多的去了解别人,然而最该了解的就是自己,当自己足够清明的时候,自然就提高了觉察力,对人对事的洞察力就增强了。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切的感觉到,拥有一个良好健康的心态,成熟的思想,日趋完善的人格,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是多么的重要。
现代社会中,物质生活日益丰盛,很多的人已经不需要为了基本生存而奔波,同时却衍生了很多社会性的问题。比如离婚率日益增加,留守儿童、问题少年日趋增多,亲子教育成为社会性关注的问题,犯罪率逐年攀升,空窗老人日渐受到关注,伴随这一系列的问题便是人们的压力逐步增大,情绪得不到合理释放,要么压抑,要么冲动暴躁等情绪化严重。
我认为一个人成熟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够开始“向内看”,探索自己,觉察自己并且接受那个不完美的自己,破除从小到大被灌输的限制性信念,找回真正的自己,而不是做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众人眼中的好人,社会标准下的那个“完美”的人。
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此刻我只想感恩,感恩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文:昊昊)
毕业之后的工作体面,收入稳定,而且继续按照父母的期待以及社会的需求考很多相关的职业证书、在职研究生MBA......
我时常认为,人生不过如此吧。但是我也时常陷入迷茫,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这就是我想要的人生吗,现在到底是不是真实的我呢,如果是的话为什么心里总觉得少点什么,总有不满足感,如果不是的话那真实的我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的恋爱经历其实并不像其他经历这么一番风顺,虽然每次我都认认真真的付出真感情,但是结果总是不得而终。不知不觉就成为了社会中所谓的“大龄剩女”。最着急的当然是父母,但是这次他们却无能为力,他们可以帮我安排学校,帮我安排工作单位,但是却无法给我安排一个对象,让我顺利结婚。有些路,终归还是要自己走。
我人生中的最大的低谷期就是14年的夏天,那年夏天,我失恋了,是最痛苦的一次,因为那个男孩子我真的非常喜欢,并且付出了很多,也畅想了很多我们结婚以后的生活。然而他却跟前女友和好了,对我的打击很大,很久都没有走出来,不想面对现实,痛苦不堪。漏屋偏遭连夜雨,因为那段时间一直在痛苦中,所以也做了一件傻事儿,被诈骗集团骗走了很多钱。这个打击对于几乎没有经历过挫折的我是个重大打击。对父母打击也很大,因为他们从小对我呵护有加,生怕我受委屈或者受欺负,可是他们终归还是希望我可以变得强大一些,成熟一些,一夜之间就可以长大的感觉。
在经历低谷之后,我当时寻求了各种方式想摆脱痛苦,找朋友逛街啊,旅行啊等等之类的,但都只是暂时的缓解,但是深层的痛苦并没有减轻,依然不接受当时的现实。也许是上帝眷顾我,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加了一次关于心理学活动的小讲座,那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心理学,我很清楚的记得那次的讲座是张珂老师讲的“你真的了解自己吗?”给我的帮助很大,一直以来,我认为最了解的不就是自己吗,听完讲座,我才明白,其实最不了解的也是自己。
从那时候起,我经常去听张老师的讲座,并一改往日的怨天尤人,哀叹自己时运不济,遇人不淑。我开始面对正视自己,开始反思自己的不足,并且,我慢慢意识到,一切的发生都不是偶然,而是在提醒我该成长了,有些事情是要自己独立承担,也要该为自己负责任了。后来,我上了对我影响非常大的课程——量子转念引导课程,开启了我的身心成长的道路。
量子转念引导课程对我的触动非常大,不单单结束了那一次失恋的痛苦,走上了心灵成长的道路。重要的是让我在其中发现了宝贵的资源,不断的觉察与成长,使我更加了解自己,明白了自己的认知信念、行为模式是如何产生的,其实现在看来,是父母一路以来的保护与关爱,让我渐渐的失去了自我,慢慢的压制了我的个性,让我少经历了很多风雨,但同时也剥夺了很多自我体验与成长的机会。
即使已经成年的我,父母依旧对我各种不放心,处处过问我的情况,希望可以替我安排好一切。而对于我个人而言,也渐渐像温水里的青蛙,适应了这样的安逸的生活,虽然有时也觉得有些不甘心,也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又能做什么。所以一直在寻寻觅觅,虽有不甘但又无可奈何。
在认清自己接纳自己的同时,也有了努力的方向,心态更加积极乐观,自己更加清明,自然而然的就是看事情的角度更加多元化。之前跟别人相处的时候,总是很想更多的去了解别人,然而最该了解的就是自己,当自己足够清明的时候,自然就提高了觉察力,对人对事的洞察力就增强了。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切的感觉到,拥有一个良好健康的心态,成熟的思想,日趋完善的人格,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是多么的重要。
现代社会中,物质生活日益丰盛,很多的人已经不需要为了基本生存而奔波,同时却衍生了很多社会性的问题。比如离婚率日益增加,留守儿童、问题少年日趋增多,亲子教育成为社会性关注的问题,犯罪率逐年攀升,空窗老人日渐受到关注,伴随这一系列的问题便是人们的压力逐步增大,情绪得不到合理释放,要么压抑,要么冲动暴躁等情绪化严重。
我认为一个人成熟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够开始“向内看”,探索自己,觉察自己并且接受那个不完美的自己,破除从小到大被灌输的限制性信念,找回真正的自己,而不是做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众人眼中的好人,社会标准下的那个“完美”的人。
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此刻我只想感恩,感恩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文:昊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