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一种也没什么特别的动物-——《人类简史》笔记
望着贴满了彩虹色标签的《人类简史》,我有一股很久没有的成就感。近两年读书都徘徊在小说随笔之间,挑一些轻松的书来读,偶尔翻开学术类书也是读几页就放下了,只有这本,读下去越来越惊喜,让我的思维也越来越清晰。
当作者在《史上最大骗局》一章,讲到其实原始采集社会人的营养状况比农业社会更好;讲到其实不是人类驯化了植物,而是植物驯化了人类;讲到其实原始采集社会,人类生活其实比农业社会更健康,营养更好;讲到农业革命是一场历史上最大的骗局!我的反应是:WHAT!! 怎么可能!所有历史学的知识都告诉我人类在农业社会终于可以有顿饱饭可以吃了,人类在农业革命之后的千万年间在地球上取得了怎么样的胜利,现在你告诉我根本就不是这样,这根本就是一场骗局,让我怎么相信和接受。
可是,当我一点一点的读过全书,却不得不为作者如此广阔的思维和精准毒辣的话语而惊叹。不得不说,这本书刷新了我的三观。
一、人类:一种也没什么特别的动物
人类在250万年前,地球上其实存在着很多与现代智人非常相似的人种,如尼安德特人等,他们同智人一样可以直立行走、可以使用火、可以使用工具、可以思考等,这些人种与我们智人的差别其实微乎其微。那为什么智人成为了现代地球上唯一存留的人种?
二、知善恶树
作者的观点认为,智人胜出的最主要原因是独特的语言。距今7万到3万年前,智人出现了新的思维方式和沟通方式,即认知革命。影响:
1、河边有只狮子:能够传达更大量关于智人身边环境的信息;规划并执行复杂的计划,像是躲开实在、捕猎野牛;
2、八卦:能够传达更大量关于智人社会关系的信息;组织更大、更有凝聚力的团体,规模可达150人;
3、虚构故事:能够传达关于虚构概念的信息,例如部落的守护神、国家、有限公司以及人权;大量陌生人之间的合作;社会行为的快速创新。
人类和黑猩猩真正不同的地方就在于那些虚构的故事,它像胶水一样吧千千万万的个人、家庭和躯体结合在一起。这种胶水,让我们成了万物的主宰。
三、亚当和夏娃的一天
骨骼化石的证据显示,远古时期的采集者比较少有饥饿或营养不良的问题,而且比起后来的农业时代,他们身高较高,也比较健康。因为他们实物以采集为主,非常多样化,偶尔碰上某种食物短缺的现象,他们可以采集或者狩猎其他的食物,或者迁移到其他地方。迁移的生活也使他们不易得病。许多专家吧这个社会定义为“最初的富裕社会。”
四、毁天灭地的人类洪水
人类是地球上几波物种灭绝浪潮的罪魁祸首!
1、45000年前殖民澳大利亚,造成澳大利亚大陆上有袋类哺乳动物大批量的灭亡,不过几千年后,许多巨大的动物都已经消失殆尽。整个澳洲生态系统重新洗牌。
2、16000年前,智人踏上美洲大陆,不过2千年的时间,大量的大型哺乳动物惨遭灭绝。
五、史上最大骗局
农业革命是史上最大的一桩骗局!
新的农业活动得花上大把时间,人类就只能被迫永久定居在麦田旁边。这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其实不是我们驯化了小麦,而是小麦驯化了我们。“驯化”(domesticadte)一词来自拉丁文“domus",意思就是”房子“。但现在关在房子里的可不是小麦,而是智人。
智人可能最早发现小麦生长茂盛的地方,于是在这里停留下来进行收割,慢慢形成永久的村落。随着人类开始住进永久村落、粮食供给增加,人口也开始增长。反倒造成食物不足,并且永久村落也成为疾病温床。
这就是一个”互驯“的过程,哪怕人类发现苗头不对,却再也无法回到原始的采集社会了。种种想让生活变得轻松的努力,反而给人带来无穷的麻烦。现代社会中这种 例子层出不穷:冰箱、洗衣机、手机、电视、电脑等等。让我们人类再也无法离开它们而生活。
六、盖起金字塔
农业革命可能是史上最具争议的事件。有些人认为这让人类迈向繁荣和进步,也有人认为这条路终将导致灭亡。对后者来说,农业革命是个转折点,让智人抛下了与自然紧紧相连的共生关系,大步走向贪婪,自外于这个世界。但不管这条路尽头为何,现在都已经无法回头。
农业革命后,农民开始担心未来,这正是大规模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基础。
而大规模政治和社会制度是由想象建构的秩序!《汉莫拉比大法典》《独立宣言》、人权、平等、创造等概念都是虚构故事。
想象建构的秩序得以维持的原因:
1、想象建构的秩序深深与真实点的世界结合。
2、想象构建的秩序塑造了我们的欲望。如浪漫主义告诉我们,为了要尽量发挥潜力,就必须尽量积累不同的经验。必须体会不同的情感,尝试不同的关系,品尝不同的美食,还必须学会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
3、想象建构的秩序存在于人和人之间思想的连接。法律、金钱、神、国家。
七、记忆过载
文字的发明让智人得以存贮大量的信息。
八、历史从无正义
想象建构的秩序、文字,这两者补足了我们基因中的不足。让人类得愈大规模合作。
然而,这样的合作也造成了人的不同分类。上等人和下等人、平民和奴隶、种族主义,所有人在自己 所处的社会中都会认为当时的秩序就是应该如此,是上天给的力量造成了这样的安排,是自然的。然而,这些不过是人类想象的产品。种族阶级、性别差异!
九、历史的方向
在这里,作者大胆提出历史的方向是分久必合,是必然趋向于的全球融合的过程。
十、金钱的味道
”信任“正是所有金钱形式最基本的原料。如果有个富裕的农民卖掉房舍田产换来一袋贝壳,还带着这袋贝壳前往远地的省份,那是因为他相信抵达之后,其他人会愿意用稻米、房屋和田地和他交换这些贝壳。所以,可以说金钱就是一种相互信任的系统,而且还不是随随便便的某种系统:金钱正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互信系统。
所有人类创造的信念系统中,只有金钱能够跨越几乎所有文化鸿沟,不会因为宗教、性别、种族、年龄或性取向而有所歧视。也多亏有了金钱制度,才让人就算互不认识、不清楚对方人品,也能携手合作。
而金钱也冲击着人类社会、宗教、国家等情感联系的大坝。人们不信任隔壁的邻居,而只信任他们手上的钱。
十一、帝国的愿景
帝国是一种政治秩序,有两项重要特征:1、帝国必须统治着许多不同的民族,各自拥有不同的文化认同和独立的领土。2、帝国的疆域可以灵活调整,而且可以几乎无限扩张。帝国不需要改变基本架构和认同,就能够纳入更多其他国家和领土。
在文化融合方面,帝国影响居功至伟。且帝国的理念常常正在于普遍和包容,所以帝国的统治精英也比较容易接纳不同的概念、规范和传统。文化的涵化和同化。
全新的全球帝国。
到现代社会,国家的独立性迅速消失。没有任何国家能够行使真正独立的经济政策,任意发动战争,甚至连国家内政也无法完全独立决定。对于全球市场的阴谋,各个国家也只能逐步开放,逐渐面对全球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干扰,还得面对全球舆论的监督和国际司法的干涉。各国也得遵守全球在财政、环保和法律上的标准。资金、劳动力和信息构成一股无比强大的潮流,翻转并形塑着现在的世界,国家本身的疆域和意见已经逐渐失势。
十二、宗教的法则
宗教是”一种人类规范及价值观的系统,建立在超人类的秩序上。“
最近跟朋友讨论最多的是崇拜与信仰、巫术与仪式等等,非常有意思的议题。
很多古代神话其实就是一种法律契约,人类承诺要永远崇敬某些神灵,换取人类对其他动植物的控制权......在农业革命几千年后,宗教礼仪主要就由人类将羔羊、酒、糕点牺牲祭献给神灵,换取神灵保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1、一神教与多神教
真正让多神论与一神论不同的观点,在于多神论认为主宰世界的最高权力不带有任何私心或偏见,因此对人类各种世俗的愿望、担心和忧虑毫不在意。因此,要向这个最高权力祈求战争胜利、健康或下雨,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意义,因为从他全知全观的角度说,某个国家的战争输赢、某个城市的兴衰胜败,又或是某个人的生老病死,根本不构成任何差别。
从多神教的概念想外推导,结果就是影响深远的宗教宽容。一方面,多神教徒相信有一个至高无上、完全无私的神灵;但另一方面,多神教徒也相信有许多各有领域、心有偏见的神灵,所以对于某个神的信徒来说,很容易能相信有其他神灵存在,而且也相信其他神灵同样神通广大。
一神教教徒相信只有某位神灵是唯一的神,相信他是宇宙最高权柄。但同一时间,他们还是认为神有私心和偏见,让人类可以和神谈条件。于是,在这样形成的一神宗教里,信徒就能够直接祈求宇宙至高无上的权力来帮忙治病、中乐透或是打赢一场战争。
一般而言,一神教徒比多神教徒更为狂热、更热衷传教。......一神教通常认为自己信奉的就是唯一的神,也认为只有自己看到了完整的真相,自然就会批评其他所有宗教都不可信。
这也是我最不喜欢一神教的地方,排他性太强。
因专业及工作关系,对各种宗教形式都多多少少有一定程度的接触,自己身边也有一些信仰不同宗教的朋友,虽然自己一直不信仰某一宗教,但一直觉得有宗教信仰的朋友比较好相处,比较平和,比较愿意去关心他人。
然而总是有一点我一直不认同的就是:信仰一神教的朋友总是有不同程度的限制。信仰伊斯兰教的朋友有很多习惯限制,很多时候必须其他人迁就。基督徒则习惯于向人传教,他们觉得只有信仰基督的人才能够上天堂,因此他们希望自己的朋友亲人都能够信仰。最近甚至经历了工作上宗教歧视,让我对基督教的好感一下子降到很低很低。
自己一直觉得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神灵,那他应该是最宽容的,最无私的。
2、自然法则信仰
佛教的核心不是某位神灵,而是自然法则。佛陀的教诲:痛苦来自欲望;要从痛苦中解脱,就要放下欲望;而要放下欲望,就必须训练心智,体验事物的本质。这是举世皆同的自然法则。
一神教的最高原则是:唯一真神确实存在,那么他想从我这里要什么呢?佛教的最高原则则是:痛苦确实存在,我该如何逃离呢?
3、崇拜“人性”的宗教
自由人文主义、社会人文主义、演化人文主义。
十三、成功的秘密
商业、帝国和全球性的宗教,最终将几乎每个智人都纳入了我们今天的全球世界。这个扩张和统一的过程并不是完全直线法则、一帆风顺。但纵观大局,可以看到从许多小文化到少数大文化再到最后全球单一文化,应该是人类历史无法避免的结果。
但它不见得会是现在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文化。
十四、发现自己的无知
科学革命后,现代科学与先前的知识体系有三大不同之处:
1、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
2、以观察和数学为中心
3、取得新能力
现代科学是一套独特的知识体系,独特之处也就在于公开承认这“整套体系”对一些“最重要的问题”一无所知。这让它比所有先前的知识体系更具活力、更有弹性,也更有求知欲。
科学研究之所以能得到经费,多半是因为有人能认为这些研究有助于达到某些政治、经济或宗教的目的。
吉尔伽美什计划。
十五、科学与帝国的联姻
为什么是欧洲人发现了新大陆,开启了全球化的开关?答案有两个:现代科学和资本主义。
现代科学与欧洲帝国的历史连接产生的关键在于:不过是想寻找植物的植物学家还是想寻找殖民地的海军军官,都有一种共同的心态。他们共同的出发点就是承认无知,都会说“我不知道那里有什么”。于是,他们都觉得有走出去、寻找新发现的必要。而且,他们都希望这样取得的新知识能够让他们可称为世界的主人。
过去的帝国主义者都认为自己已经了解了整个世界,“征服世界”只是为了要利用及传播他们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在15、16世纪,欧洲人的世界地图开始出现大片空白。从这点可以看出科学心态的发展,以及欧洲帝国主义的动机。地图上的空白可以说是在心理及思想上的一大突破,清楚表明欧洲人愿意承认自己对于一大部分的世界还一无所知。
现代承认自己无知的特点让欧洲人充满了好奇心,并且他们开始相信学习新知是好的。正因为帝国不断产生新知,让他们自以为自己的管理代表着进步、正面、积极。
十六、资本主义教条
信用概念:背后有一个基本假设,就是未来的资源肯定远远超过目前的资源;只要我们使用未来的收入来投资党校,就会带来许多全新而美好的商机。
亚当.斯密明确提出:人类全体财务的基础,就在于希望增加个人利润的自私心理。这一点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革命性的概念,而且还不只是从经济的角度,也包括道德和政治的角度。他其实告诉我们:贪婪是好的,而且我们让自己过得好的时候,不只是自己得利,还能让他人受益。”利己“就是”利他“。
资本主义无法保证利润会以公平的方式取得或是以公平的方式分配。而且相反的是,因为人类有追求利润和经济成长的渴望,就会决定盲目扫除一切可能的阻扰。等到”成长“成了无上的目标、不受其他道德伦理考虑的制衡,就很容易衍生成一场灾难。
就像农业革命一样,所谓的现代经济成长也可能只是个巨大的骗局。虽然人类和全球经济看来都在继续成长,但更多的人却活在饥饿和困乏之中。
十七、工业的巨轮
工业革命的核心,其实就是能源转换的革命。我们已经一再看到,我们能够使用的能源其实无穷无尽。讲的更精确,唯一的限制只在于我们的无知。每个几十年,我们就能找到新的能源来源,所以人类能用的能源总量其实在不断增加。
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如果想要存活,就得不断提高产量,很像是鲨鱼,如果不一直游动就会窒息。然而,光是生产还不够。生产出来之后,还得有人买,否则业者或投资人都得关门大吉。为了避免这种灾难,确保不管什么新产品都有人买账,就出现了一种新的伦理观:消费主义。
典型的是现代人使用的手机等电子产品,现在大家更换电子产品的频率越来越快。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有一种声音在我们身边叫嚣,如果你不使用最新的产品,你就落伍了,你就会被时代所抛弃。这种消费主义的思想催促着人们不断的更换最新的产品,哪怕他们手上的产品还可以使用。而,如果有人不愿意让自己的产品尽快更新换代,厂家也有办法对付这些人。那就是在产品出厂之间就为产品设定了一定的使用期限,到了期限,哪怕产品的硬件还是完好的,可是软件却已经无法再使用。他们用这种办法来迫使人们不断的购买新的产品。从来不顾这造成了多大的浪费。
十八、一场永远的革命
家庭与社群的崩溃
传统的家庭和社群是市场和国家发展的绊脚石,因此市场和国家不断削弱家庭和社群的力量。
想象的社群:民族
民族竭尽全力,希望能掩盖自己属于想象的这件事。大多数民族都不会声称自己的形成是自然而然、天长地久,说自己是在最初的原生时代,有这片祖国土地和人们的鲜血紧密结合而成。但这通常是夸大其词的说法。虽然民族确实有悠久的源头,但因为早期”国家“的角色并不那么重要,所以民族的概念也无关痛痒。
现代世界处于一个有史以来最和平的时代。原因在于,真正的和平不该是”现在没有战争“,而是”不可能发生战争“。原因:
1、战争的成本大幅上升。核武器的发明让战争无异于集体自杀。
2、战争利润下降。现代财富形式变成人力资本、科学知识、社会结构等,很难通过战争来抢夺。
3、和平成了一笔越来越划算的生意。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外贸和投资变得至关重要,和平开始有了特殊的红利。
4、全球政治文化有了结构性的大变动。世界的精英领导者开始相信战争能够避免。
5、国际网络日渐紧密,使得多数国家无法再维持全然独立,所以其中任何一国片面宣战的机会也就大幅降低。
现在正面临着全球帝国的形成,这个帝国会努力维持其疆域内的和平。正因为全球帝国的疆域就是全世界,所以世界和平也就能得到有效的维持。
十九、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快乐的定义是什么?
有没有标准?
快乐来自哪里?
二十、智人的末日
生物工程、仿生工程、无机的生命。
我们现在不知道生物工程是不是真能让尼安德特人再现,但这很可能将智人拉下终幕。操纵基因并不一定会让智人大批死亡而绝种,但很可能会让智人这个物种大幅改变,到最后成了另一个物种,而不宜再使用智人这个名称。
奇异点:
物理学家认为宇宙大爆炸就是一个奇异点。在奇异点之前,所有我们认知的自然法则都不存在,就连时间也不存在。所以要说宇宙大爆炸之前如何如何,对我们来说是没有意义、无法理解的。而我们可能正在接近下一个奇异点,所有我们现在这个世界的意义(不论是你我、男女、爱恨)都即将变得再也无关紧要。而在那个点之后的任何事,都还超出我们现在所能想象的。
当作者在《史上最大骗局》一章,讲到其实原始采集社会人的营养状况比农业社会更好;讲到其实不是人类驯化了植物,而是植物驯化了人类;讲到其实原始采集社会,人类生活其实比农业社会更健康,营养更好;讲到农业革命是一场历史上最大的骗局!我的反应是:WHAT!! 怎么可能!所有历史学的知识都告诉我人类在农业社会终于可以有顿饱饭可以吃了,人类在农业革命之后的千万年间在地球上取得了怎么样的胜利,现在你告诉我根本就不是这样,这根本就是一场骗局,让我怎么相信和接受。
可是,当我一点一点的读过全书,却不得不为作者如此广阔的思维和精准毒辣的话语而惊叹。不得不说,这本书刷新了我的三观。
一、人类:一种也没什么特别的动物
人类在250万年前,地球上其实存在着很多与现代智人非常相似的人种,如尼安德特人等,他们同智人一样可以直立行走、可以使用火、可以使用工具、可以思考等,这些人种与我们智人的差别其实微乎其微。那为什么智人成为了现代地球上唯一存留的人种?
二、知善恶树
作者的观点认为,智人胜出的最主要原因是独特的语言。距今7万到3万年前,智人出现了新的思维方式和沟通方式,即认知革命。影响:
1、河边有只狮子:能够传达更大量关于智人身边环境的信息;规划并执行复杂的计划,像是躲开实在、捕猎野牛;
2、八卦:能够传达更大量关于智人社会关系的信息;组织更大、更有凝聚力的团体,规模可达150人;
3、虚构故事:能够传达关于虚构概念的信息,例如部落的守护神、国家、有限公司以及人权;大量陌生人之间的合作;社会行为的快速创新。
人类和黑猩猩真正不同的地方就在于那些虚构的故事,它像胶水一样吧千千万万的个人、家庭和躯体结合在一起。这种胶水,让我们成了万物的主宰。
三、亚当和夏娃的一天
骨骼化石的证据显示,远古时期的采集者比较少有饥饿或营养不良的问题,而且比起后来的农业时代,他们身高较高,也比较健康。因为他们实物以采集为主,非常多样化,偶尔碰上某种食物短缺的现象,他们可以采集或者狩猎其他的食物,或者迁移到其他地方。迁移的生活也使他们不易得病。许多专家吧这个社会定义为“最初的富裕社会。”
四、毁天灭地的人类洪水
人类是地球上几波物种灭绝浪潮的罪魁祸首!
1、45000年前殖民澳大利亚,造成澳大利亚大陆上有袋类哺乳动物大批量的灭亡,不过几千年后,许多巨大的动物都已经消失殆尽。整个澳洲生态系统重新洗牌。
2、16000年前,智人踏上美洲大陆,不过2千年的时间,大量的大型哺乳动物惨遭灭绝。
五、史上最大骗局
农业革命是史上最大的一桩骗局!
新的农业活动得花上大把时间,人类就只能被迫永久定居在麦田旁边。这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其实不是我们驯化了小麦,而是小麦驯化了我们。“驯化”(domesticadte)一词来自拉丁文“domus",意思就是”房子“。但现在关在房子里的可不是小麦,而是智人。
智人可能最早发现小麦生长茂盛的地方,于是在这里停留下来进行收割,慢慢形成永久的村落。随着人类开始住进永久村落、粮食供给增加,人口也开始增长。反倒造成食物不足,并且永久村落也成为疾病温床。
这就是一个”互驯“的过程,哪怕人类发现苗头不对,却再也无法回到原始的采集社会了。种种想让生活变得轻松的努力,反而给人带来无穷的麻烦。现代社会中这种 例子层出不穷:冰箱、洗衣机、手机、电视、电脑等等。让我们人类再也无法离开它们而生活。
六、盖起金字塔
农业革命可能是史上最具争议的事件。有些人认为这让人类迈向繁荣和进步,也有人认为这条路终将导致灭亡。对后者来说,农业革命是个转折点,让智人抛下了与自然紧紧相连的共生关系,大步走向贪婪,自外于这个世界。但不管这条路尽头为何,现在都已经无法回头。
农业革命后,农民开始担心未来,这正是大规模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基础。
而大规模政治和社会制度是由想象建构的秩序!《汉莫拉比大法典》《独立宣言》、人权、平等、创造等概念都是虚构故事。
想象建构的秩序得以维持的原因:
1、想象建构的秩序深深与真实点的世界结合。
2、想象构建的秩序塑造了我们的欲望。如浪漫主义告诉我们,为了要尽量发挥潜力,就必须尽量积累不同的经验。必须体会不同的情感,尝试不同的关系,品尝不同的美食,还必须学会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
3、想象建构的秩序存在于人和人之间思想的连接。法律、金钱、神、国家。
七、记忆过载
文字的发明让智人得以存贮大量的信息。
八、历史从无正义
想象建构的秩序、文字,这两者补足了我们基因中的不足。让人类得愈大规模合作。
然而,这样的合作也造成了人的不同分类。上等人和下等人、平民和奴隶、种族主义,所有人在自己 所处的社会中都会认为当时的秩序就是应该如此,是上天给的力量造成了这样的安排,是自然的。然而,这些不过是人类想象的产品。种族阶级、性别差异!
九、历史的方向
在这里,作者大胆提出历史的方向是分久必合,是必然趋向于的全球融合的过程。
十、金钱的味道
”信任“正是所有金钱形式最基本的原料。如果有个富裕的农民卖掉房舍田产换来一袋贝壳,还带着这袋贝壳前往远地的省份,那是因为他相信抵达之后,其他人会愿意用稻米、房屋和田地和他交换这些贝壳。所以,可以说金钱就是一种相互信任的系统,而且还不是随随便便的某种系统:金钱正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互信系统。
所有人类创造的信念系统中,只有金钱能够跨越几乎所有文化鸿沟,不会因为宗教、性别、种族、年龄或性取向而有所歧视。也多亏有了金钱制度,才让人就算互不认识、不清楚对方人品,也能携手合作。
而金钱也冲击着人类社会、宗教、国家等情感联系的大坝。人们不信任隔壁的邻居,而只信任他们手上的钱。
十一、帝国的愿景
帝国是一种政治秩序,有两项重要特征:1、帝国必须统治着许多不同的民族,各自拥有不同的文化认同和独立的领土。2、帝国的疆域可以灵活调整,而且可以几乎无限扩张。帝国不需要改变基本架构和认同,就能够纳入更多其他国家和领土。
在文化融合方面,帝国影响居功至伟。且帝国的理念常常正在于普遍和包容,所以帝国的统治精英也比较容易接纳不同的概念、规范和传统。文化的涵化和同化。
全新的全球帝国。
到现代社会,国家的独立性迅速消失。没有任何国家能够行使真正独立的经济政策,任意发动战争,甚至连国家内政也无法完全独立决定。对于全球市场的阴谋,各个国家也只能逐步开放,逐渐面对全球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干扰,还得面对全球舆论的监督和国际司法的干涉。各国也得遵守全球在财政、环保和法律上的标准。资金、劳动力和信息构成一股无比强大的潮流,翻转并形塑着现在的世界,国家本身的疆域和意见已经逐渐失势。
十二、宗教的法则
宗教是”一种人类规范及价值观的系统,建立在超人类的秩序上。“
最近跟朋友讨论最多的是崇拜与信仰、巫术与仪式等等,非常有意思的议题。
很多古代神话其实就是一种法律契约,人类承诺要永远崇敬某些神灵,换取人类对其他动植物的控制权......在农业革命几千年后,宗教礼仪主要就由人类将羔羊、酒、糕点牺牲祭献给神灵,换取神灵保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1、一神教与多神教
真正让多神论与一神论不同的观点,在于多神论认为主宰世界的最高权力不带有任何私心或偏见,因此对人类各种世俗的愿望、担心和忧虑毫不在意。因此,要向这个最高权力祈求战争胜利、健康或下雨,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意义,因为从他全知全观的角度说,某个国家的战争输赢、某个城市的兴衰胜败,又或是某个人的生老病死,根本不构成任何差别。
从多神教的概念想外推导,结果就是影响深远的宗教宽容。一方面,多神教徒相信有一个至高无上、完全无私的神灵;但另一方面,多神教徒也相信有许多各有领域、心有偏见的神灵,所以对于某个神的信徒来说,很容易能相信有其他神灵存在,而且也相信其他神灵同样神通广大。
一神教教徒相信只有某位神灵是唯一的神,相信他是宇宙最高权柄。但同一时间,他们还是认为神有私心和偏见,让人类可以和神谈条件。于是,在这样形成的一神宗教里,信徒就能够直接祈求宇宙至高无上的权力来帮忙治病、中乐透或是打赢一场战争。
一般而言,一神教徒比多神教徒更为狂热、更热衷传教。......一神教通常认为自己信奉的就是唯一的神,也认为只有自己看到了完整的真相,自然就会批评其他所有宗教都不可信。
这也是我最不喜欢一神教的地方,排他性太强。
因专业及工作关系,对各种宗教形式都多多少少有一定程度的接触,自己身边也有一些信仰不同宗教的朋友,虽然自己一直不信仰某一宗教,但一直觉得有宗教信仰的朋友比较好相处,比较平和,比较愿意去关心他人。
然而总是有一点我一直不认同的就是:信仰一神教的朋友总是有不同程度的限制。信仰伊斯兰教的朋友有很多习惯限制,很多时候必须其他人迁就。基督徒则习惯于向人传教,他们觉得只有信仰基督的人才能够上天堂,因此他们希望自己的朋友亲人都能够信仰。最近甚至经历了工作上宗教歧视,让我对基督教的好感一下子降到很低很低。
自己一直觉得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神灵,那他应该是最宽容的,最无私的。
2、自然法则信仰
佛教的核心不是某位神灵,而是自然法则。佛陀的教诲:痛苦来自欲望;要从痛苦中解脱,就要放下欲望;而要放下欲望,就必须训练心智,体验事物的本质。这是举世皆同的自然法则。
一神教的最高原则是:唯一真神确实存在,那么他想从我这里要什么呢?佛教的最高原则则是:痛苦确实存在,我该如何逃离呢?
3、崇拜“人性”的宗教
自由人文主义、社会人文主义、演化人文主义。
十三、成功的秘密
商业、帝国和全球性的宗教,最终将几乎每个智人都纳入了我们今天的全球世界。这个扩张和统一的过程并不是完全直线法则、一帆风顺。但纵观大局,可以看到从许多小文化到少数大文化再到最后全球单一文化,应该是人类历史无法避免的结果。
但它不见得会是现在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文化。
十四、发现自己的无知
科学革命后,现代科学与先前的知识体系有三大不同之处:
1、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
2、以观察和数学为中心
3、取得新能力
现代科学是一套独特的知识体系,独特之处也就在于公开承认这“整套体系”对一些“最重要的问题”一无所知。这让它比所有先前的知识体系更具活力、更有弹性,也更有求知欲。
科学研究之所以能得到经费,多半是因为有人能认为这些研究有助于达到某些政治、经济或宗教的目的。
吉尔伽美什计划。
十五、科学与帝国的联姻
为什么是欧洲人发现了新大陆,开启了全球化的开关?答案有两个:现代科学和资本主义。
现代科学与欧洲帝国的历史连接产生的关键在于:不过是想寻找植物的植物学家还是想寻找殖民地的海军军官,都有一种共同的心态。他们共同的出发点就是承认无知,都会说“我不知道那里有什么”。于是,他们都觉得有走出去、寻找新发现的必要。而且,他们都希望这样取得的新知识能够让他们可称为世界的主人。
过去的帝国主义者都认为自己已经了解了整个世界,“征服世界”只是为了要利用及传播他们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在15、16世纪,欧洲人的世界地图开始出现大片空白。从这点可以看出科学心态的发展,以及欧洲帝国主义的动机。地图上的空白可以说是在心理及思想上的一大突破,清楚表明欧洲人愿意承认自己对于一大部分的世界还一无所知。
现代承认自己无知的特点让欧洲人充满了好奇心,并且他们开始相信学习新知是好的。正因为帝国不断产生新知,让他们自以为自己的管理代表着进步、正面、积极。
十六、资本主义教条
信用概念:背后有一个基本假设,就是未来的资源肯定远远超过目前的资源;只要我们使用未来的收入来投资党校,就会带来许多全新而美好的商机。
亚当.斯密明确提出:人类全体财务的基础,就在于希望增加个人利润的自私心理。这一点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革命性的概念,而且还不只是从经济的角度,也包括道德和政治的角度。他其实告诉我们:贪婪是好的,而且我们让自己过得好的时候,不只是自己得利,还能让他人受益。”利己“就是”利他“。
资本主义无法保证利润会以公平的方式取得或是以公平的方式分配。而且相反的是,因为人类有追求利润和经济成长的渴望,就会决定盲目扫除一切可能的阻扰。等到”成长“成了无上的目标、不受其他道德伦理考虑的制衡,就很容易衍生成一场灾难。
就像农业革命一样,所谓的现代经济成长也可能只是个巨大的骗局。虽然人类和全球经济看来都在继续成长,但更多的人却活在饥饿和困乏之中。
十七、工业的巨轮
工业革命的核心,其实就是能源转换的革命。我们已经一再看到,我们能够使用的能源其实无穷无尽。讲的更精确,唯一的限制只在于我们的无知。每个几十年,我们就能找到新的能源来源,所以人类能用的能源总量其实在不断增加。
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如果想要存活,就得不断提高产量,很像是鲨鱼,如果不一直游动就会窒息。然而,光是生产还不够。生产出来之后,还得有人买,否则业者或投资人都得关门大吉。为了避免这种灾难,确保不管什么新产品都有人买账,就出现了一种新的伦理观:消费主义。
典型的是现代人使用的手机等电子产品,现在大家更换电子产品的频率越来越快。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有一种声音在我们身边叫嚣,如果你不使用最新的产品,你就落伍了,你就会被时代所抛弃。这种消费主义的思想催促着人们不断的更换最新的产品,哪怕他们手上的产品还可以使用。而,如果有人不愿意让自己的产品尽快更新换代,厂家也有办法对付这些人。那就是在产品出厂之间就为产品设定了一定的使用期限,到了期限,哪怕产品的硬件还是完好的,可是软件却已经无法再使用。他们用这种办法来迫使人们不断的购买新的产品。从来不顾这造成了多大的浪费。
十八、一场永远的革命
家庭与社群的崩溃
传统的家庭和社群是市场和国家发展的绊脚石,因此市场和国家不断削弱家庭和社群的力量。
想象的社群:民族
民族竭尽全力,希望能掩盖自己属于想象的这件事。大多数民族都不会声称自己的形成是自然而然、天长地久,说自己是在最初的原生时代,有这片祖国土地和人们的鲜血紧密结合而成。但这通常是夸大其词的说法。虽然民族确实有悠久的源头,但因为早期”国家“的角色并不那么重要,所以民族的概念也无关痛痒。
现代世界处于一个有史以来最和平的时代。原因在于,真正的和平不该是”现在没有战争“,而是”不可能发生战争“。原因:
1、战争的成本大幅上升。核武器的发明让战争无异于集体自杀。
2、战争利润下降。现代财富形式变成人力资本、科学知识、社会结构等,很难通过战争来抢夺。
3、和平成了一笔越来越划算的生意。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外贸和投资变得至关重要,和平开始有了特殊的红利。
4、全球政治文化有了结构性的大变动。世界的精英领导者开始相信战争能够避免。
5、国际网络日渐紧密,使得多数国家无法再维持全然独立,所以其中任何一国片面宣战的机会也就大幅降低。
现在正面临着全球帝国的形成,这个帝国会努力维持其疆域内的和平。正因为全球帝国的疆域就是全世界,所以世界和平也就能得到有效的维持。
十九、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快乐的定义是什么?
有没有标准?
快乐来自哪里?
二十、智人的末日
生物工程、仿生工程、无机的生命。
我们现在不知道生物工程是不是真能让尼安德特人再现,但这很可能将智人拉下终幕。操纵基因并不一定会让智人大批死亡而绝种,但很可能会让智人这个物种大幅改变,到最后成了另一个物种,而不宜再使用智人这个名称。
奇异点:
物理学家认为宇宙大爆炸就是一个奇异点。在奇异点之前,所有我们认知的自然法则都不存在,就连时间也不存在。所以要说宇宙大爆炸之前如何如何,对我们来说是没有意义、无法理解的。而我们可能正在接近下一个奇异点,所有我们现在这个世界的意义(不论是你我、男女、爱恨)都即将变得再也无关紧要。而在那个点之后的任何事,都还超出我们现在所能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