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温哥华和我
两年前还没来温哥华之前,一直以为温哥华是个温暖的城市,或许是因为这座城市中有个“温“字吧,但一天天在这里生活学习,渐渐的发现自己错了。
一星期五天下雨似乎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在温哥华,我是个乐观悲观随心情周围的一切自由转换的人,去年并未发现天气对自己的影响,有时不开心,甚至有点小抑郁,都以为是有自身原因所引起的。但今年,随着每月几天甚至几周的抑郁心情的频繁出现,愈发着意识到是不是除了自己本身学习上压力大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导致呢?记得那天周五放学和朋友走到家,影响特别深,那天是个阳光特别灿烂的日子,走在马路上,可以看见远处的夕阳夹在马路的尽头,我远远的看着,觉得特别美好,感觉生活是感性的,要知道前几天已经下了连续两周的雨了,我也察觉到朋友也变的异常兴奋,大摇大摆的走着。那种感觉就像是,呆在一间小屋子里很久然后又一天突然走出了这个空间,到了大自然,心想,哇,原来还有这样的世界呢。是一种解脱感。是那种被束缚了很久之后的解脱感。那一刻,觉得哪怕再有难事我也可以搞定。
打字的这空隙,窗外依然下着雨,天也早已黑了。
近几日,压力也越来越大,整改申请大学的文书,又要兼顾学校的作业,再加上折磨人的雅思。有时候觉得肩上有很重很重的包袱。但压力越大,越不想做事,看各种名人作家各色各样的人的访谈。比起其他的那些花枝招展的综艺节目,我更倾向于访谈节目,觉得看他们讲述他们的人生故事实在太有意思。但自己也知道自己这是在逃避现实,看完他们的人生故事,自己的事情依然没做完,一个个任务躺在书桌上等着我。会厌烦这样的我,讨厌这样的自己,随后心情就会很压抑。在伴随着这温哥华的雨,感叹一声,真觉得,好吧,这就是生活。的确,这就是生活,充满了复杂的事情,欢笑,悲伤,兴奋,抑郁,不幸,激动。
楼上寄宿家庭又再吵架,自己之前给他们提过很多建议如何改善他们和他们的叛逆期女儿的关系和矛盾,前几日,情况似乎有好转,但今日住家女儿又很晚回家,住家又很生气。坐在楼下的我也最终的意识到自己其实并不能真正的帮到什么忙,尽管很了解他们,也很喜欢他们,他们也待我很不错,但我也决定不再过问他们的女儿的事情了,有时候,这种复杂的家庭问题我确实也是不能参与进去的,否则,伤心的不甘心的也许也只有我了,对于住家来说也只是生气受伤,但他们不会改变他们的女儿,就像他们说的那样,we can't change her, this is her personality. 那我又能做什么呢。我什么也不能做。
无奈,无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难去解决,但这也是作为一个人该去经历的,这世界上有很多种人,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历的差异性而去铸造每个人的不同。
小学时,我很爱看书,特别是外国文学,现在依然记得《安娜 卡列尼那》的开篇语: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这句话伴随着我度过小学,初中,高中,又伴随着我出国留学直到现在。
小学,妈妈每次周五来接我时,我都会偷偷查看她的眼睛,看看她开不开心,如果开心,我会很调皮的向她讲讲学校发生的有趣的事儿,如果发觉她神色很不开心,会很自觉的乖乖的坐好。那时还不知道她在经历着怎么样的痛苦,只知道妈妈今天不开心,不能吵她。
后来,到了初中,懂事点了,知道了爸妈关系不好,一直吵架,爸爸对妈妈的冷眼相待,不尊重,不忠诚。记得有一天坐在车里,妈妈开着车,告诉我她已经抑郁症三年了,其实那时候对抑郁症并不了解,只知道是个很严重的病,因为张国荣是得的这个病去世的。并且妈妈还说,别恨爸爸,他也挺辛苦的。我也强忍泪水但很不争气还是落了下来。每次他们吵架,我都会躲在自己房门后面,无声的痛哭,因为不能让他们发现我还醒着,我会很努力很努力的让自己哭的没有声音。吵得最凶的一次,凌晨一点,妈妈站在窗口,说,我要从这里跳下去。后来我赶紧跑过去,说,妈妈你别跳。后来,她冷静下里后,说妈妈当然不会跳,我还有你和弟弟了。初中,就伴随着一知半解敏感的过去了。
高中,情况似乎好了很多,无规律的吵架也存在,但似乎比以前好多了。我一开始以为他们彻底好了,但其实妈妈只是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去生活,是更加的关注她自己,她开始买好看的衣服,和姐妹们出去玩。尽管自己其实都知道,但在妈妈面前有些话有些事一直是张不开嘴的,我会装的很坚强很勇敢。又后来,我出国了,来到了温哥华,一开始很担心,并且自己也不承认自己对妈妈的担心,因为她也总是在我面前装的很坚强。但现在发现因为我在国外的原因,她和爸爸的关系似乎有了好转,因为我经常跟她视频,妈妈便可以把我的事情告诉爸爸。但更多的,或许是妈妈对于这些事情都看透了吧。
出国的这两年,自己对以前的事情也渐渐的懂了很多,我不敢想象七年前妈妈在最痛苦最抑郁的时候她是如何度过,是否在那个时候她一个人在某个地方偷偷的痛苦呢。她是否有朋友诉苦呢。
现在看待一些事情更加的全面、理性,但生活真的就像电影所说的那样,懂了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温哥华时间晚上9:42, 写下这些文字后,我又要继续开始我做应该要做的事情了。
希望:
今天能把大学文书修改好,把英语作业完成,把物理作业完成。
并且,从下一秒开始,我要努力成为一个很“酷”的女生,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女生。
一星期五天下雨似乎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在温哥华,我是个乐观悲观随心情周围的一切自由转换的人,去年并未发现天气对自己的影响,有时不开心,甚至有点小抑郁,都以为是有自身原因所引起的。但今年,随着每月几天甚至几周的抑郁心情的频繁出现,愈发着意识到是不是除了自己本身学习上压力大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导致呢?记得那天周五放学和朋友走到家,影响特别深,那天是个阳光特别灿烂的日子,走在马路上,可以看见远处的夕阳夹在马路的尽头,我远远的看着,觉得特别美好,感觉生活是感性的,要知道前几天已经下了连续两周的雨了,我也察觉到朋友也变的异常兴奋,大摇大摆的走着。那种感觉就像是,呆在一间小屋子里很久然后又一天突然走出了这个空间,到了大自然,心想,哇,原来还有这样的世界呢。是一种解脱感。是那种被束缚了很久之后的解脱感。那一刻,觉得哪怕再有难事我也可以搞定。
打字的这空隙,窗外依然下着雨,天也早已黑了。
近几日,压力也越来越大,整改申请大学的文书,又要兼顾学校的作业,再加上折磨人的雅思。有时候觉得肩上有很重很重的包袱。但压力越大,越不想做事,看各种名人作家各色各样的人的访谈。比起其他的那些花枝招展的综艺节目,我更倾向于访谈节目,觉得看他们讲述他们的人生故事实在太有意思。但自己也知道自己这是在逃避现实,看完他们的人生故事,自己的事情依然没做完,一个个任务躺在书桌上等着我。会厌烦这样的我,讨厌这样的自己,随后心情就会很压抑。在伴随着这温哥华的雨,感叹一声,真觉得,好吧,这就是生活。的确,这就是生活,充满了复杂的事情,欢笑,悲伤,兴奋,抑郁,不幸,激动。
楼上寄宿家庭又再吵架,自己之前给他们提过很多建议如何改善他们和他们的叛逆期女儿的关系和矛盾,前几日,情况似乎有好转,但今日住家女儿又很晚回家,住家又很生气。坐在楼下的我也最终的意识到自己其实并不能真正的帮到什么忙,尽管很了解他们,也很喜欢他们,他们也待我很不错,但我也决定不再过问他们的女儿的事情了,有时候,这种复杂的家庭问题我确实也是不能参与进去的,否则,伤心的不甘心的也许也只有我了,对于住家来说也只是生气受伤,但他们不会改变他们的女儿,就像他们说的那样,we can't change her, this is her personality. 那我又能做什么呢。我什么也不能做。
无奈,无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难去解决,但这也是作为一个人该去经历的,这世界上有很多种人,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历的差异性而去铸造每个人的不同。
小学时,我很爱看书,特别是外国文学,现在依然记得《安娜 卡列尼那》的开篇语: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这句话伴随着我度过小学,初中,高中,又伴随着我出国留学直到现在。
小学,妈妈每次周五来接我时,我都会偷偷查看她的眼睛,看看她开不开心,如果开心,我会很调皮的向她讲讲学校发生的有趣的事儿,如果发觉她神色很不开心,会很自觉的乖乖的坐好。那时还不知道她在经历着怎么样的痛苦,只知道妈妈今天不开心,不能吵她。
后来,到了初中,懂事点了,知道了爸妈关系不好,一直吵架,爸爸对妈妈的冷眼相待,不尊重,不忠诚。记得有一天坐在车里,妈妈开着车,告诉我她已经抑郁症三年了,其实那时候对抑郁症并不了解,只知道是个很严重的病,因为张国荣是得的这个病去世的。并且妈妈还说,别恨爸爸,他也挺辛苦的。我也强忍泪水但很不争气还是落了下来。每次他们吵架,我都会躲在自己房门后面,无声的痛哭,因为不能让他们发现我还醒着,我会很努力很努力的让自己哭的没有声音。吵得最凶的一次,凌晨一点,妈妈站在窗口,说,我要从这里跳下去。后来我赶紧跑过去,说,妈妈你别跳。后来,她冷静下里后,说妈妈当然不会跳,我还有你和弟弟了。初中,就伴随着一知半解敏感的过去了。
高中,情况似乎好了很多,无规律的吵架也存在,但似乎比以前好多了。我一开始以为他们彻底好了,但其实妈妈只是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去生活,是更加的关注她自己,她开始买好看的衣服,和姐妹们出去玩。尽管自己其实都知道,但在妈妈面前有些话有些事一直是张不开嘴的,我会装的很坚强很勇敢。又后来,我出国了,来到了温哥华,一开始很担心,并且自己也不承认自己对妈妈的担心,因为她也总是在我面前装的很坚强。但现在发现因为我在国外的原因,她和爸爸的关系似乎有了好转,因为我经常跟她视频,妈妈便可以把我的事情告诉爸爸。但更多的,或许是妈妈对于这些事情都看透了吧。
出国的这两年,自己对以前的事情也渐渐的懂了很多,我不敢想象七年前妈妈在最痛苦最抑郁的时候她是如何度过,是否在那个时候她一个人在某个地方偷偷的痛苦呢。她是否有朋友诉苦呢。
现在看待一些事情更加的全面、理性,但生活真的就像电影所说的那样,懂了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温哥华时间晚上9:42, 写下这些文字后,我又要继续开始我做应该要做的事情了。
希望:
今天能把大学文书修改好,把英语作业完成,把物理作业完成。
并且,从下一秒开始,我要努力成为一个很“酷”的女生,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