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自然握手----极盗者
从小到大好像还没有影评,其实说写影评也不太恰当,因为我觉得写影评的人应该是很有思想,至少文笔肯定要好,不然某些电视台也不会专门去搞一栏关于影评的节目,所以,影评要做好还是要一点能力和水平的。
而我的话,十天半个月就不会动一下笔,所以,文笔肯定不好。而对于自己的思想,我感觉是没有深度的,因为自己并没有嗜书如命,也没有经常去思考一些问题,比如哲学上的三大命题,企业中的生产管理,销售中的营销技巧,历史中的风起云涌。
思想的的深度与广度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一个别人所不能企及高度,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思想的累积是一种长久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不仅要回顾历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阅读他们的思想,去吸收他们的精华,还要结合自身的经历去思考,往前看,去思考我们自身所处的一个环境,甚至预言一个我们未曾经历过的世界。
而毋庸置疑的是,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光是历史长河那些闪耀的巨星,就够我们去学习了。因为面对有的巨人,我们都无法读懂,更何况站在他的肩膀上呢,甚至有的巨人的一个方面都够一个普通学习一辈子了,记得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里面的某一章节就是大学课堂上面的一堂课。而面对现在的一般的大学生来说,我不知道有几个人会读完这一本书,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有的学生会在这关于某一章节的一门课中,会有人考不及格。所以说,光是读懂一个历史中有名的人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人了。
当代因研究某一位历史长河中巨星而出名的学者也有不少,就像专门研究尼采而出名的周国平、研究论语的于丹。
而现在一个人,如果能有自己独立人格,能够自己独立思想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更别说去思考那些哲学问题、自由问题、体制问题了。现在社会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状况是,很多人都无法保持自己的专注力了,所以说,去思考那些问题是很艰难的了,首先,这些问题本身就很苦涩,然后,现在知识碎片化热别严重,稍不留神就会被其他信息所吸引,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趋甜避哭的,所以,与其去思考这些问题还不如和别人聊天、去看两节电视来的爽快,这里我并不是说,我们不要和别人聊天、不要去看电视、不要去看新闻,只是我个人觉得我们应有所轻重,不能一直处于天平中的一端,这样子的话,只会导致天平的失衡。
写一篇观后感,首先就啰嗦了这么多,庆幸的是这不是高考,否则就离零分不远了。
对于《极盗者》中的“极”字,说的就是做到极致,能力已经达到了顶峰状态,所以对于这部电影来说,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最厉害的偷盗者。但是看完这部电影以后,完全没有偷盗的感觉,有的是刺激、梦想、挑战、年轻。所以,对于这个中文名《极盗者》我感觉翻译的不是很好,虽然说对于这个名字的原名《POINT BREAK》来说,我也有点不知多措,不知怎么翻译更好,百度了以后,还有其他名是,《新终极豪情》、《惊爆点》以及《极限追捕》(香港)。如果从字面上来说肯定是《惊爆点》更好一些,更加符合英文的意思。而要是是我翻译的话我想在里面加上突破或者回报两个字,因为这部电影里面的角色一直都在突破,要是实在让我像一个的话也许会使《极限突破》。
第一次面对类似于这种动作、剧情、冒险的电影,让我忘记了里面还有坏人一说。从小到大,无论是看电影还是看电视剧,也无论自己是不是看过,首先第一反应就是,如何把这里面的角色分类,而最简单的分类就是哪边是坏人哪边是好人;然后才会去想自给对哪个角色比较喜欢,哪个角色比较讨厌。
而这一部电影,如果要我把他们划分为两派的话,我会这样子划分,一派角色是人类,以FBI警官为代表的;一派角色是大自然,以鲍迪为代表,还有里面的最为主要的角色犹他,我想把他划分在人类与大自然的中间,这当然也是我最希望看到的结果,那就是比人类更为觉醒,懂得去敬畏大自然,而又懂得如何去保护人类,珍惜生命。我想要是我们大家都以这种心态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世界会更加美好。
犹他面对那些干了一些“坏事”的极限挑战者,他会不遗余力的去靠近他们,去追捕他们,而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因为这些极限挑战者,用一些比较极端的手法做了一些破坏整个社会秩序的事情,比如去银行里面抢劫、去炸价值上亿美金的矿山,这些极端手段当然是我们社会法律所不允许的,甚至是应该判罪入刑的。如果让我以这种名义去逮捕他们,我也会义不容辞的。
而在电影最开始的部分,犹他和他兄弟在山地上骑山地摩托车挑战极限,和另外一帮代表大自然的极限挑战者,穿着翼装从山顶飞行到山脚的时候,在雪山上滑雪的时候,在海洋中冲浪的时候,别说看到他满眼喜悦、敬畏自然,我都被这种大自然的风景所折服,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与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我们所处的大自然太漂亮了,一座雪山都会让人惊叹一辈子,惊叹他的惊险、惊叹他的纯洁、惊叹他的无常;一片海洋也会让人崇敬一辈子,崇敬他的蔚蓝、崇敬他的生命、崇敬他的包容。
面对这样一个地球,我们应该庆幸,应当珍惜。
里面最令我感动的画面有两个,第一幕是,在他们第一次从山顶翼装飞行到山底的时候,他们在一个小石头房子前,嬉戏打闹,然后大家手拉着手祈祷结束之后,共享早餐,好像一个外出的人,经历了风风雨雨最后回到家,一起与家人共享晚餐一样,那种幸福不必多少,再多的话语都是累赘。这一幕给我另外一种感觉就是我们与大自然已经手拉着手已经言和。我们不再破坏为我们提供一切的地球,我们不会把他挖的坑坑洼洼、不会把最脏臭的水返还给他,不会把最恶劣的空气排给他,而我们不再有地震、不再有洪水、不再有雾霾。
第二幕是,在电影的结尾,鲍迪开着一架破烂的船,朝着百尺高的海浪的方向,只为完成八项挑战的最后一项——水之生命,这种境况因为实在太危险,已经超出了人类的极限,根本不可能完成。而在犹他的劝说一下也无动于衷,执意要去完成这一使命,还反问犹他说,你不认为那很美吗。犹他眼看他心意已决,劝说也不会有任何的结果,所以选择回到飞机上,即使他已经穿了泳装。最后,毫无疑问的是鲍迪死于这一项挑战,葬身海洋。我想,这是对他自己最好的一个交代,也是自己宿命最好的归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才是他最理想的状态。
鲍迪,我不知道在这部电影中别人会把他划分到是好人还是坏人,但是,他肯定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而给予他最好的回报,我想,应该是让每个人都能发自内心的认为,对于我们这个世界,你不认为那很美吗?
面对这个世界,我无比珍爱,我也希望我们每个人能够像犹他一样,在雪山上继续自己的挑战,突破自己的极限,但是,不损伤大自然的一毫一发。
2015年12月13日
而我的话,十天半个月就不会动一下笔,所以,文笔肯定不好。而对于自己的思想,我感觉是没有深度的,因为自己并没有嗜书如命,也没有经常去思考一些问题,比如哲学上的三大命题,企业中的生产管理,销售中的营销技巧,历史中的风起云涌。
思想的的深度与广度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一个别人所不能企及高度,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思想的累积是一种长久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不仅要回顾历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阅读他们的思想,去吸收他们的精华,还要结合自身的经历去思考,往前看,去思考我们自身所处的一个环境,甚至预言一个我们未曾经历过的世界。
而毋庸置疑的是,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光是历史长河那些闪耀的巨星,就够我们去学习了。因为面对有的巨人,我们都无法读懂,更何况站在他的肩膀上呢,甚至有的巨人的一个方面都够一个普通学习一辈子了,记得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里面的某一章节就是大学课堂上面的一堂课。而面对现在的一般的大学生来说,我不知道有几个人会读完这一本书,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有的学生会在这关于某一章节的一门课中,会有人考不及格。所以说,光是读懂一个历史中有名的人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人了。
当代因研究某一位历史长河中巨星而出名的学者也有不少,就像专门研究尼采而出名的周国平、研究论语的于丹。
而现在一个人,如果能有自己独立人格,能够自己独立思想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更别说去思考那些哲学问题、自由问题、体制问题了。现在社会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状况是,很多人都无法保持自己的专注力了,所以说,去思考那些问题是很艰难的了,首先,这些问题本身就很苦涩,然后,现在知识碎片化热别严重,稍不留神就会被其他信息所吸引,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趋甜避哭的,所以,与其去思考这些问题还不如和别人聊天、去看两节电视来的爽快,这里我并不是说,我们不要和别人聊天、不要去看电视、不要去看新闻,只是我个人觉得我们应有所轻重,不能一直处于天平中的一端,这样子的话,只会导致天平的失衡。
写一篇观后感,首先就啰嗦了这么多,庆幸的是这不是高考,否则就离零分不远了。
对于《极盗者》中的“极”字,说的就是做到极致,能力已经达到了顶峰状态,所以对于这部电影来说,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最厉害的偷盗者。但是看完这部电影以后,完全没有偷盗的感觉,有的是刺激、梦想、挑战、年轻。所以,对于这个中文名《极盗者》我感觉翻译的不是很好,虽然说对于这个名字的原名《POINT BREAK》来说,我也有点不知多措,不知怎么翻译更好,百度了以后,还有其他名是,《新终极豪情》、《惊爆点》以及《极限追捕》(香港)。如果从字面上来说肯定是《惊爆点》更好一些,更加符合英文的意思。而要是是我翻译的话我想在里面加上突破或者回报两个字,因为这部电影里面的角色一直都在突破,要是实在让我像一个的话也许会使《极限突破》。
第一次面对类似于这种动作、剧情、冒险的电影,让我忘记了里面还有坏人一说。从小到大,无论是看电影还是看电视剧,也无论自己是不是看过,首先第一反应就是,如何把这里面的角色分类,而最简单的分类就是哪边是坏人哪边是好人;然后才会去想自给对哪个角色比较喜欢,哪个角色比较讨厌。
而这一部电影,如果要我把他们划分为两派的话,我会这样子划分,一派角色是人类,以FBI警官为代表的;一派角色是大自然,以鲍迪为代表,还有里面的最为主要的角色犹他,我想把他划分在人类与大自然的中间,这当然也是我最希望看到的结果,那就是比人类更为觉醒,懂得去敬畏大自然,而又懂得如何去保护人类,珍惜生命。我想要是我们大家都以这种心态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世界会更加美好。
犹他面对那些干了一些“坏事”的极限挑战者,他会不遗余力的去靠近他们,去追捕他们,而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因为这些极限挑战者,用一些比较极端的手法做了一些破坏整个社会秩序的事情,比如去银行里面抢劫、去炸价值上亿美金的矿山,这些极端手段当然是我们社会法律所不允许的,甚至是应该判罪入刑的。如果让我以这种名义去逮捕他们,我也会义不容辞的。
而在电影最开始的部分,犹他和他兄弟在山地上骑山地摩托车挑战极限,和另外一帮代表大自然的极限挑战者,穿着翼装从山顶飞行到山脚的时候,在雪山上滑雪的时候,在海洋中冲浪的时候,别说看到他满眼喜悦、敬畏自然,我都被这种大自然的风景所折服,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与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我们所处的大自然太漂亮了,一座雪山都会让人惊叹一辈子,惊叹他的惊险、惊叹他的纯洁、惊叹他的无常;一片海洋也会让人崇敬一辈子,崇敬他的蔚蓝、崇敬他的生命、崇敬他的包容。
面对这样一个地球,我们应该庆幸,应当珍惜。
里面最令我感动的画面有两个,第一幕是,在他们第一次从山顶翼装飞行到山底的时候,他们在一个小石头房子前,嬉戏打闹,然后大家手拉着手祈祷结束之后,共享早餐,好像一个外出的人,经历了风风雨雨最后回到家,一起与家人共享晚餐一样,那种幸福不必多少,再多的话语都是累赘。这一幕给我另外一种感觉就是我们与大自然已经手拉着手已经言和。我们不再破坏为我们提供一切的地球,我们不会把他挖的坑坑洼洼、不会把最脏臭的水返还给他,不会把最恶劣的空气排给他,而我们不再有地震、不再有洪水、不再有雾霾。
第二幕是,在电影的结尾,鲍迪开着一架破烂的船,朝着百尺高的海浪的方向,只为完成八项挑战的最后一项——水之生命,这种境况因为实在太危险,已经超出了人类的极限,根本不可能完成。而在犹他的劝说一下也无动于衷,执意要去完成这一使命,还反问犹他说,你不认为那很美吗。犹他眼看他心意已决,劝说也不会有任何的结果,所以选择回到飞机上,即使他已经穿了泳装。最后,毫无疑问的是鲍迪死于这一项挑战,葬身海洋。我想,这是对他自己最好的一个交代,也是自己宿命最好的归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才是他最理想的状态。
鲍迪,我不知道在这部电影中别人会把他划分到是好人还是坏人,但是,他肯定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而给予他最好的回报,我想,应该是让每个人都能发自内心的认为,对于我们这个世界,你不认为那很美吗?
面对这个世界,我无比珍爱,我也希望我们每个人能够像犹他一样,在雪山上继续自己的挑战,突破自己的极限,但是,不损伤大自然的一毫一发。
2015年12月13日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锦绣芳华追剧手记575篇内容 · 45.8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763.7万次浏览
- 抬头看看,这个刚诞生的夏天416篇内容 · 69.0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3295篇内容 · 497.1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3685篇内容 · 139.6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785篇内容 · 174.9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218.6万次浏览
- 重启人生第一天63篇内容 · 4.1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