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布达拉宫
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感叹他与文成公主的爱情;如果你是建筑师,你会膜拜于这座巧夺天工的神殿;如果你是政治家,你会对这位藏族汉子的真性情自叹不如。
只要住在拉萨,每天都要去布达拉宫广场,冲着她发呆,任思想成意识流状,任泪花在眼里打转,任鼻子在隐隐发酸。夜幕之下,布达拉宫就像一幅天幕上的壁画,绿色的植被就像画家一笔笔涂上去的,棱角分明,苍劲有力,红宫的红壁愈发厚重深沉,白宫的白壁愈发洁白刺骨,尤其是那层白色有一种勾人射魄的魔力,她引着你去驻足眺望,引着你目不转睛的瞻仰,你不敢在她面前有任何造次,你会在心里发出无数关于布达拉宫的感慨。无论松赞干布是出于何种政治目的,但是如果没有一颗宽广如西藏的蓝天、伟岸如西藏的神山、虔诚如西藏的圣湖的心灵,他是不可能捧起这颗雪域明珠的。
布达拉宫广场上每晚会有藏民汉民围在一起跳锅庄。也许,在平时听着那种歌颂藏汉团结的主旋律歌曲你会觉得俗之又俗,可在布达拉宫脚下,你只会感叹生活的美好,即使没有篝火,人们依然围成个大圈圈充满激情的唱啊、跳啊。广场上和布达拉宫上的五星红旗随着晚风双双浮动,布达拉宫上的经幡也随之翩翩起舞,夜幕之上飞动着无数鸟儿,它们在灯光的映衬下,如萤火虫一般围绕着熠熠生辉的解放碑忘情的拍打着翅膀。
白天,撑起伞,坐在布达拉宫广场一根灯柱下,等着蔚蓝的天空上大朵的云飘过,广场上游人摆着各种POSE。信徒在虔诚的磕着长头,有披着两根白辫的老阿妈,有一脸高原红的扎西,有皮肤黝黑的阿佳,他们穿着厚厚的藏袍,面向神圣的布达拉宫,起身,额上、下巴、胸口,拜三拜,俯身,整个身躯匍匐在地,深深叩首,再起身,一下一下,毫不马虎。时间仿佛慢下来,像缓缓前行的列车,身边的景象随着那一下一下的长头慢慢变幻、定格,此时此刻,只有你与布达拉宫在相互凝望,你与她在进行无言的对话,她以自己纯洁的身姿讲述着只属于她的传说。
我相信,每一位见过布达拉宫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最开始都是在心中涌起一股热流,这股激流逆流而上,涌向嗓子眼,涌向鼻腔,随后,鼻子酸了,泪花涌了出来,心花接着怒放,心里一下子炸开了,你不禁要深呼几口气,平抚那难掩的激动,可你又无法控制自己,“啊!布达拉宫!”脱口而出。从每一位游人那欣喜的脸上,你可以找到一种共鸣。
布达拉宫广场旁边有一座药王山观景台,两元一位,我一共去了三次。虽然不高,但每次爬上去都需要坐下来喘几口气,只为了拍出最好的效果。夜幕降临,观景台上,架起长枪短炮,摄影爱好者相互切磋、相互比试,我这个手持卡片机的菜鸟级选手,也挤在缝隙中“咔嚓”。“小妹妹,你这个曝光太高了,调低一点。”旁边一位大哥看了一眼我拍得建议道,“怎么调啊?我不会……”虽然这个卡片机已经用了四年,但我还是处于构图框景阶段,对那些专业的东东一窍不通,那位大哥示范了一下,我也似懂非懂的调了一下,嗯,拍出来果然不错。摄影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否则学了那些技巧也不知道怎么用。来拉萨的前两天一直多云,9号终于等来了晴天,为了拍到碧空下的布达拉宫,我没有去哲蚌寺,第三次爬上观景台,可是还是拍不出明信片上的效果。
说实话,进了布达拉宫里面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每上一层都要休息调整一下,大口大口喘过之后,平抚着心跳,钻进又窄又暗如迷宫一样的殿堂内,大脑处于缺氧状态,只记得一座又一座灵塔。布达拉宫有两千多间房间,对外开放的只有二十多间。爬到最顶层,还有一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厕所,当时没感觉,所以没去体验。从布达拉宫下来也是个体力活,石块铺的路崎岖不平,一路踉踉跄跄,加上天热,真恨不得生对翅膀飞下来,比爬华山都累!
就要离开西藏了,再看一眼吧,你气势巍峨,姿态高贵的矗立在红山上,多么夺目的灯光都无法掩盖你的庄严神圣。布达拉宫,我们何时还会相见?
2013.7.15 T224 拉萨-重庆
只要住在拉萨,每天都要去布达拉宫广场,冲着她发呆,任思想成意识流状,任泪花在眼里打转,任鼻子在隐隐发酸。夜幕之下,布达拉宫就像一幅天幕上的壁画,绿色的植被就像画家一笔笔涂上去的,棱角分明,苍劲有力,红宫的红壁愈发厚重深沉,白宫的白壁愈发洁白刺骨,尤其是那层白色有一种勾人射魄的魔力,她引着你去驻足眺望,引着你目不转睛的瞻仰,你不敢在她面前有任何造次,你会在心里发出无数关于布达拉宫的感慨。无论松赞干布是出于何种政治目的,但是如果没有一颗宽广如西藏的蓝天、伟岸如西藏的神山、虔诚如西藏的圣湖的心灵,他是不可能捧起这颗雪域明珠的。
布达拉宫广场上每晚会有藏民汉民围在一起跳锅庄。也许,在平时听着那种歌颂藏汉团结的主旋律歌曲你会觉得俗之又俗,可在布达拉宫脚下,你只会感叹生活的美好,即使没有篝火,人们依然围成个大圈圈充满激情的唱啊、跳啊。广场上和布达拉宫上的五星红旗随着晚风双双浮动,布达拉宫上的经幡也随之翩翩起舞,夜幕之上飞动着无数鸟儿,它们在灯光的映衬下,如萤火虫一般围绕着熠熠生辉的解放碑忘情的拍打着翅膀。
白天,撑起伞,坐在布达拉宫广场一根灯柱下,等着蔚蓝的天空上大朵的云飘过,广场上游人摆着各种POSE。信徒在虔诚的磕着长头,有披着两根白辫的老阿妈,有一脸高原红的扎西,有皮肤黝黑的阿佳,他们穿着厚厚的藏袍,面向神圣的布达拉宫,起身,额上、下巴、胸口,拜三拜,俯身,整个身躯匍匐在地,深深叩首,再起身,一下一下,毫不马虎。时间仿佛慢下来,像缓缓前行的列车,身边的景象随着那一下一下的长头慢慢变幻、定格,此时此刻,只有你与布达拉宫在相互凝望,你与她在进行无言的对话,她以自己纯洁的身姿讲述着只属于她的传说。
我相信,每一位见过布达拉宫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最开始都是在心中涌起一股热流,这股激流逆流而上,涌向嗓子眼,涌向鼻腔,随后,鼻子酸了,泪花涌了出来,心花接着怒放,心里一下子炸开了,你不禁要深呼几口气,平抚那难掩的激动,可你又无法控制自己,“啊!布达拉宫!”脱口而出。从每一位游人那欣喜的脸上,你可以找到一种共鸣。
布达拉宫广场旁边有一座药王山观景台,两元一位,我一共去了三次。虽然不高,但每次爬上去都需要坐下来喘几口气,只为了拍出最好的效果。夜幕降临,观景台上,架起长枪短炮,摄影爱好者相互切磋、相互比试,我这个手持卡片机的菜鸟级选手,也挤在缝隙中“咔嚓”。“小妹妹,你这个曝光太高了,调低一点。”旁边一位大哥看了一眼我拍得建议道,“怎么调啊?我不会……”虽然这个卡片机已经用了四年,但我还是处于构图框景阶段,对那些专业的东东一窍不通,那位大哥示范了一下,我也似懂非懂的调了一下,嗯,拍出来果然不错。摄影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否则学了那些技巧也不知道怎么用。来拉萨的前两天一直多云,9号终于等来了晴天,为了拍到碧空下的布达拉宫,我没有去哲蚌寺,第三次爬上观景台,可是还是拍不出明信片上的效果。
说实话,进了布达拉宫里面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每上一层都要休息调整一下,大口大口喘过之后,平抚着心跳,钻进又窄又暗如迷宫一样的殿堂内,大脑处于缺氧状态,只记得一座又一座灵塔。布达拉宫有两千多间房间,对外开放的只有二十多间。爬到最顶层,还有一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厕所,当时没感觉,所以没去体验。从布达拉宫下来也是个体力活,石块铺的路崎岖不平,一路踉踉跄跄,加上天热,真恨不得生对翅膀飞下来,比爬华山都累!
就要离开西藏了,再看一眼吧,你气势巍峨,姿态高贵的矗立在红山上,多么夺目的灯光都无法掩盖你的庄严神圣。布达拉宫,我们何时还会相见?
2013.7.15 T224 拉萨-重庆